閥門脫脂報告范本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閥門脫脂報告范本,歡迎閱讀與收藏。
閥門脫脂報告 1
關于脫脂閥門的步驟要求和檢驗標準
1、清洗步驟:
閥門的`零部件在組裝前必須經過以下過程處理:
1)根據加工要求,部分零部件需要做拋光處理,表面不能有加工毛刺等;
2)所有零部件進行脫脂處理;
3)脫脂完成后進行酸洗鈍化(清洗劑不含磷);
4)酸洗鈍化后用純凈水沖洗干凈,不
能有藥劑殘留(碳鋼部件省去此步驟);
5)逐個零部件用無紡布進行擦干,不能有線毛等留存部件表面,或者用潔凈的氮氣進行吹干;
6)用無紡布或者精密濾紙沾分析純酒精對逐個零部件進行擦拭,直至沒有臟色。
2、裝配要求
清洗干凈的部件必須密封保存,以供安裝。對安裝過程要求如下:
1)安裝車間必須保證潔凈,或者搭建臨時的潔凈區域(例如用新購的彩條布或者塑料薄膜等),防止在安裝過程中有灰塵進入。
2)裝配工人必須身著潔凈的純棉工作服,頭戴純棉帽,頭發不能外漏,腳穿干凈鞋子,手戴塑膠手套(脫脂)。
3)裝配用工具必須在裝配前進行脫脂清洗,保證潔凈。
3、其他要求
1)裝配完成的閥門用氮氣至少吹掃1分鐘。
2)氣密試驗必須是用純凈的氮氣。
3)氣密試驗合格后進行包封,用干凈聚乙烯帽密封,聚乙烯帽使用前應用有機溶劑浸泡,擦拭干凈。
4)然后用真空袋進行密封。
5)最后裝箱。
6)運輸過程中要采取措施保證包封不破損。
4、驗收要求
驗收遵循HG20202-2000《脫脂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裝配前每個零部件均用干凈的精密濾紙進行擦拭(選擇部件死角),濾紙不變顏色為合格。
閥門脫脂報告 2
1、適用范圍
本標規定了公司生產或維修的閥門及其零部件的脫脂清洗和驗收的有關要求。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HG 20202脫脂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3、一般規定
3.1 閥門脫脂應在閥門的壓力試驗前完成。
3.2 參加脫脂操作的人員,必須根據本規范進行操作。
3.3 有明顯油跡和污垢的零部件,在脫脂前可先用煤油等溶劑或其他方法清除油跡和污垢,然后再用脫脂劑脫脂。在整個過程中均需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3.4 脫脂劑按下表選用
3.5 用于脫脂的有機溶劑含油量不應大于50毫克/升。
3.6 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在一定條件下均能水解生成鹽酸腐蝕金屬,
因此采用這類溶劑時,脫脂件不得含有水分。
3.7 脫脂、檢驗及安裝所用的工具、量具、儀表等必須按脫脂件的要求預先脫脂。未經脫脂者,不得使用。工作服、鞋、手套等勞保用品必須干凈無油。
4、脫脂
4.1 閥門零件脫脂前應在閥門研磨試壓合格后,然后拆成零件清除鐵銹等雜物,仔細檢查所有零件,零件表面不能有加工毛刺,必要時需做拋光處理。
4.2 脫脂分別采用下列法。
一、浸泡法。將零件置于溶劑內浸泡1~1.5小時,每隔15分鐘翻動一次,使零件達到完全浸泡的目的。螺栓與金屬墊片用同樣方法脫脂。
二、擦拭法。較大的'閥門零件,當油污輕微時,可用清潔織物醮脫脂劑擦拭 。 采用擦拭法脫脂時,不要使用棉紗,應用纖維不易脫落的布、絲綢、玻璃纖維織物等。脫脂后必須仔細檢查脫脂表面,嚴禁有機織物的纖維落入、附著在脫脂件表面。
4.3 非金屬墊片的脫脂,應使用四氯化碳溶劑。墊片浸入溶劑內浸泡1.5~2小時,然后取出懸掛在空氣流通處或通風裝置內逐個分開吹干,直至無溶劑氣味為止。
4.4 外包金屬層的墊片或需浸涂料的脫脂,應在包覆金屬層和浸涂料前進行。
4.5 石棉填料,可在300℃左右的無煙火焰中燒2~3min,然后浸漬規定的涂料。對已浸漬涂料的石棉填料成品,應具有適用范圍的合格證。否則必須經化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4.6 采用浸泡或擦洗方法進行脫脂時,要注意不要使橡膠制品密封材料被溶劑污染,必要時要拆除橡膠制品密封材料后再進行清洗。
4.7 脫脂件在脫脂后及時將其內部的液態脫脂劑排放干凈,嚴禁用蒸發干燥的方法清除殘液。
4.8 清除脫脂件表面上的溶劑,直至無殘液和無氣味為止,其方法如下:
一、可用清潔無油干燥的空氣或氮氣吹凈;
二、對于結構不復雜、體積較小的脫脂件,可在大氣中自然通風24小時以上;
三、為縮短吹凈時間,可用50~60°C的無油干燥的空氣或氮氣吹除。
四、可用干凈脫脂棉外敷織物且縛于長桿的沾取包,清除器底的渣屑殘液。
五 脫脂后零件用無紡布進行擦干時,不能有線毛等留存部件表面。
4.9脫脂后的閥門不得使用含油的介質進行吹掃。
4.10 脫脂件經檢驗合格,應由專人負責封閉,并加標志。零件應用干凈的白布包好、妥善存放,防止贓物和雜物沾染或侵入。
4.11 整體閥門脫脂檢測合格后對閥門進行封口及標示,先用白色塑料薄膜對進出口包裹一層,再用白色棉布包裹二層扎牢,防止油物及異物進入法蘭密封面和閥腔,并在包裹物外標示氧閥已脫脂。
5、檢驗
可采用以下任意一種方法進行檢測:
一,用清潔干燥的白濾紙擦拭脫脂件表面,紙上應無油脂痕跡。
二,用波長3200~3800埃的紫外線燈(黑光燈)照射,脫脂表面應無紫藍熒光。
三,按《脫脂工程施工驗收規范》(HGJ202-82)用清洗劑取樣化驗,油脂含量不大于350mg/L。
6、安全
6.1 脫脂現場周圍應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及其他雜物,劃分脫脂專責區域,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嚴禁煙火,消除一切可能發生火花的來源,并設置“嚴禁煙火!”、“有毒物品!”等標示牌。脫脂現場必須具有必要的防火、防毒設施。
6.2 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二氯乙烷等溶劑是易揮發的有毒液體,能通過呼吸道中毒,浸入人體內臟和神經系統,四氯化碳、二氯乙烷還能通過完好的皮膚吸收中毒。
6.3 脫脂工作應在室外或有通風裝置的室內進行。工作時要加強個人防護,應穿戴工作服、口罩、防護眼鏡、膠皮手套等。脫脂現場嚴禁吸煙或進食。
6.4 各種脫脂用清洗溶劑應分別儲于密閉的玻璃瓶或鐵桶內,避光保存于通風良好的干燥、涼爽的倉庫中,不得和酸、堿類化學藥劑混合存放,庫存區應掛警示牌。
6.5 四氧化碳在陽光下會產生殺傷眼睛的光氣,為此,此類溶劑存放或使用必須采取避曬措施。
6.6 擦洗作業必須有可靠的防毒勞動保護,作業時間一次每人不得超過連續二小時,超過二小時作業,應中間適當休息。
6.7 在擦洗脫脂和浸泡脫脂過程中,注意人的皮膚不要過多的和溶劑直接接觸,擦洗時要戴塑料制品的手套,盡可能避免徒手和溶劑接觸。必須徒手清洗時,要隨時用清水沖洗。
6.8 對于閥門附件不得用浸泡方法清洗,擦洗時要特別注意連接部位、接頭及法蘭密封面的清洗質量,同時注意擦洗時不使溶劑浸泡不應清洗的部位。
6.9 清洗使用過的廢溶劑要用專用桶回收存放,清洗殘液不得隨意排放,防止污染環境。
7、質量記錄
脫脂過程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 專業工序記錄。
7.2 施工過程工序交接記錄。
7.3 脫脂記錄
閥門脫脂報告 3
一、項目概況
本次閥門脫脂工作針對 [具體項目名稱] 開展,涉及 [閥門型號及數量],由于該項目介質對閥門潔凈度要求極高,油脂殘留可能影響介質純度、引發設備故障甚至安全隱患,故需對閥門進行脫脂處理,以滿足工藝生產要求。
二、脫脂準備
人員安排:組建專業脫脂小組,包含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及質量檢測人員,明確各崗位職責。
設備與材料:準備專用脫脂槽、清洗工具、符合標準的脫脂劑 [具體名稱及型號],并對設備進行調試與校準,確保其性能良好。
安全防護:為操作人員配備防護服、手套、護目鏡等防護用品,在脫脂區域設置警示標識,保障操作安全。
三、脫脂流程
預清洗:使用潔凈水對閥門進行初步沖洗,去除表面可見雜質。
脫脂處理:將閥門完全浸泡于脫脂劑中,浸泡時間控制在 [X] 小時,期間定時攪拌脫脂劑,保證脫脂均勻。
清洗與中和:脫脂完成后,用大量潔凈水反復沖洗閥門,直至沖洗水 pH 值呈中性,隨后用中和液對閥門進行中和處理,防止殘留脫脂劑腐蝕閥門。
干燥封存:采用潔凈的壓縮空氣吹干閥門表面水分,檢查無殘留后,對閥門進行密封包裝,防止二次污染。
四、檢測與驗收
外觀檢查:檢查閥門表面無油脂殘留、無腐蝕痕跡,表面潔凈度符合要求。
油脂殘留檢測:通過擦拭法取樣,利用專業檢測儀器進行分析,檢測結果顯示閥門表面油脂殘留量低于 [標準數值],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五、結論與建議
本次閥門脫脂工作嚴格按照既定方案執行,經檢測驗收,閥門脫脂質量合格,能夠滿足項目使用需求。建議在后續閥門運輸、安裝過程中,加強防護措施,避免二次污染,確保閥門潔凈度始終符合工藝要求。
【閥門脫脂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立案報告及破案報告08-21
就業實習報告實習報告09-25
聽審報告和庭審報告要求07-15
清稅報告和清算報告模板07-14
我的暑假實習報告實習報告10-23
海歸就業報告最終報告05-19
it實習的報告07-13
離職的報告10-07
離職的報告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