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好玩的礦泉水瓶大班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好玩的礦泉水瓶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好玩的礦泉水瓶大班教案 1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活動中探索礦泉水瓶的各種玩法,大膽創新。
2、重點學習夾瓶跳。
3、學會合作游戲。通過競賽,體驗勝利的樂趣。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夾瓶跳。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一個裝有豆子的'礦泉水瓶、籃子四個、音樂、音響。
2、場地準備。
3、幼兒已經用礦泉水瓶制作了音樂響筒,并在活動中進行了玩耍。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為體育活動做準備。教師與幼兒一起圍成圓圈,伴隨音樂,進行隊列練習和律動。師生一起手拿音樂響筒(礦泉水瓶)做熱身運動,將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活動開,確保幼兒在游戲中不受傷。
2、基本環節,教師運用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通過幼兒個人玩瓶(要求充分和身體的各個部位做游戲)、合作玩瓶導出本節課的重點-----夾瓶跳。然后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幼兒個人練習、集體練習,使幼兒在不知不覺的輕松、愉快的練習中正確地掌握夾瓶跳的方法,使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中得到更好的解決。最后是競賽游戲“接力賽”,是本次活動的亮點,把活動推向了xx,游戲過程中將幼兒分為四個小組進行比賽,以繞過場地中擺放的礦泉水瓶后到達目的地,然后從籃子里拿起一個礦泉水瓶進行夾瓶跳,最后又原路返回,幼兒進行接力。分別頒發金、銀、銅牌和紀念獎。通過教師的講評,讓幼兒明白了善于思考,不怕吃苦,團結合作,積極參與活動的孩子才是最棒的。
3、最后在結束環節中小組長收拾場地,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音樂中,身體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結束本次活動。
好玩的礦泉水瓶大班教案 2
目標:
通過手工制作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增強孩子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
促進身體協調性發展。
材料準備:
空礦泉水瓶子若干
彩色紙張、彩筆或馬克筆
剪刀(需成人監督使用)
膠水或者雙面膠
小球(如乒乓球)
繩子
活動流程:
導入環節(5分鐘)
向孩子們介紹今天的主題:“今天我們要用廢舊的礦泉水瓶子來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哦!”
討論一下為什么我們要回收利用這些瓶子,并且簡單講解一下塑料垃圾對環境的影響。
手工制作時間(20分鐘)
分發材料給每個孩子。
引導他們發揮想象力,用彩色紙張裝飾自己的礦泉水瓶,比如做成小動物的樣子或者是自己喜歡的'角色。
完成后,可以讓孩子們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簡短介紹。
游戲時間(15分鐘)
制作簡易保齡球游戲:將幾個裝飾好的瓶子排成一排作為“球瓶”,然后用一個小球來玩保齡球游戲。
可以設置不同的難度等級,比如增加瓶子的數量或是調整投擲的距離。
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還能讓他們體驗到團隊合作的樂趣。
分享與總結(10分鐘)
讓孩子們圍坐在一起,輪流分享自己今天最喜歡的部分是什么。
教師總結本次活動的意義,再次強調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注意事項:
在使用剪刀時一定要有老師在旁指導,確保安全。
鼓勵孩子們發揮創意,但也要注意保持秩序,避免過于嘈雜。
活動結束后記得清理現場,教會孩子們如何正確處理廢棄物。
好玩的礦泉水瓶大班教案 3
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及動手能力。
了解簡單物理現象(如浮力、空氣壓力等)。
學習如何回收利用日常用品。
材料準備:
空礦泉水瓶若干
水彩筆或其他裝飾材料
小刀(教師使用)
水
食用色素(可選)
其他輔助材料(如吸管、橡皮筋等)
活動過程:
引入:先向學生們展示一個普通的空礦泉水瓶,并詢問他們是否知道這個瓶子除了喝水之外還能做什么?引導孩子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示范制作:
制作“噴泉瓶”:在礦泉水瓶蓋上鉆一個小孔,然后將瓶子裝滿水后快速旋轉擰緊瓶蓋,觀察水從孔中噴出的現象。(注意安全操作)
“彩虹瓶”:讓孩子們用水彩筆給瓶子涂色,或者往瓶子里加入不同顏色的食用色素和水,搖晃均勻后觀察美麗的色彩變化。
“潛水艇”:利用塑料瓶做一個簡易的潛水艇模型,在水中上下浮動,講解浮力的`概念。
分組實踐:根據班級人數分成小組,每組選擇一個項目進行嘗試。鼓勵孩子們發揮創意,對基本模型做出改進或添加新元素。
分享交流:每個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簡短介紹制作過程中的發現與感受。其他同學可以提問互動。
總結回顧: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回顧今天學到的知識點,強調廢物再利用的重要性,鼓勵大家在生活中也能夠積極尋找物品的新用途。
注意事項:
在使用小刀等工具時一定要有成人監督,確保安全。
提醒學生注意保持教室清潔,完成后及時清理工作區域。
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廢棄物,強化環保意識。
好玩的礦泉水瓶大班教案 4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探索礦泉水瓶的多種玩法,理解不同玩法對動作發展的作用。
技能目標:重點掌握夾瓶跳、繞瓶曲線跑,提升身體協調性與靈敏性。
情感目標:通過合作游戲培養團隊協作意識,體驗創新與挑戰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材料:每人1個裝有少量豆子的礦泉水瓶(增加重量)、彩色膠帶、音樂播放器、拱形門2個、沙包若干。
場地:平坦開闊的戶外場地,劃分“探索區”“競賽區”“放松區”。
經驗:幼兒已掌握簡單隊列變換和熱身操動作。
活動過程
熱身環節(5分鐘)
音樂律動:播放《健康歌》,教師帶領幼兒圍成圓圈,進行頭部、肩部、腰部、膝關節的'旋轉活動,逐步過渡到高抬腿、開合跳等動作。
瓶子操:手持礦泉水瓶,結合音樂完成“上舉-側平舉-前平舉”的伸展動作,重點活動手腕和腳踝(如用瓶底輕拍地面)。
自由探索(10分鐘)
鼓勵幼兒嘗試拋接、頭頂平衡、夾瓶跳等動作,提醒注意安全。
對創新玩法(如用瓶子搭建“保齡球陣”)給予即時肯定,并邀請示范。
任務卡引導:分發寫有“單人挑戰”“雙人合作”“多人創意”的任務卡,幼兒分組選擇場地自由探索玩法。
教師觀察與支持:
技能學習與競賽(15分鐘)
場地布置:用彩色膠帶在地面貼出S形路線,間隔放置拱形門和礦泉水瓶作為障礙。
規則:幼兒需夾瓶跳過拱形門,再繞瓶曲線跑至終點,擊掌接力。最先完成的小組獲勝,頒發“運動小達人”貼紙。
教師示范動作要領:雙腳并攏,膝蓋微屈,將瓶子夾在兩膝間,借助腹部力量向上跳起。
幼兒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動作偏差(如膝蓋內扣)。
夾瓶跳教學:
“穿越障礙賽”競賽:
放松與總結(5分鐘)
放松活動:播放輕音樂,幼兒平躺地面,教師用礦泉水瓶輕柔滾動按摩背部,引導深呼吸。
總結分享:提問“今天你發現了哪些新玩法?合作時遇到了什么困難?”,鼓勵幼兒表達感受,強化團隊協作意識。
活動延伸
家庭任務:請家長與幼兒共同用礦泉水瓶制作“家庭運動器械”(如啞鈴、拉力器),并錄制創意玩法視頻,次日班級分享。
區域活動:在美工區投放彩紙、貼紙,裝飾礦泉水瓶,結合建構區開展“瓶子城堡”搭建游戲。
好玩的礦泉水瓶大班教案 5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礦泉水瓶在運動中的多功能性,感知不同玩法對身體的鍛煉效果。
技能目標:掌握繞瓶跑、投擲等動作,提升空間感知與反應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情境化游戲激發運動興趣,培養遵守規則和公平競爭的'意識。
活動準備
材料:空礦泉水瓶若干、小沙包20個、籃筐4個、動物頭飾(兔子、松鼠等)、錄音機。
場地:設置“森林探險”情境,包括“小河”(平衡木)、“山洞”(拱形門)、“草地”(軟墊)。
經驗:幼兒已熟悉簡單投擲動作。
活動過程
情境導入(3分鐘)
故事啟發:教師佩戴“森林向導”頭飾,講述故事:“小動物們要參加運動會,但器材被大風吹散了,需要大家用礦泉水瓶幫助準備比賽道具。”
任務分配:幼兒分組選擇頭飾,化身“兔子隊”“松鼠隊”等,領取任務卡(如“用瓶子搭建投擲靶”)。
探索與建構(8分鐘)
自由建構:幼兒根據任務卡,用礦泉水瓶搭建投擲靶、平衡木等器材,教師引導思考“如何讓瓶子站得更穩”。
安全提示:強調“瓶子輕拿輕放”“避免朝向他人投擲”。
情境化游戲(15分鐘)
規則:幼兒站在“草地”(軟墊)上,用沙包投擲由礦泉水瓶搭建的“松果塔”,擊倒最多的小組獲勝。
目標:提升手眼協調與投擲準確性。
規則:幼兒頭頂裝滿水的礦泉水瓶,繞過“小河”(平衡木)和“山洞”(拱形門),將水倒入終點籃筐,水量最多的小組獲勝。
目標:鍛煉平衡能力與專注力。
游戲1:森林運水工
游戲2:松鼠投擲賽
總結與放松(4分鐘)
游戲回顧:通過提問“哪個游戲最有趣?為什么?”,引導幼兒反思動作技巧與團隊協作。
放松操:播放《蟲兒飛》,幼兒模仿“小樹苗生長”(站立-彎腰-伸展)動作,教師用礦泉水瓶輕敲腿部肌肉,緩解疲勞。
活動延伸
科學角:投放不同材質的瓶子(塑料、玻璃),開展“瓶子沉浮實驗”,探索科學現象。
語言區:投放故事繪本《瓶子的旅行》,鼓勵幼兒續編情節,發展想象力。
【好玩的礦泉水瓶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好玩的竹竿大班教案06-30
大班健康教案《好玩的竹竿》09-13
大班數學《好玩的硬幣》教案09-29
好玩的呼啦圈大班教案02-23
大班健康教案:好玩的彩虹傘03-18
大班科學活動好玩的紙教案04-29
大班科學好玩的電線教案10-10
大班體育教案《好玩的報紙》(精選23篇)03-07
大班科學好玩的磁鐵教案07-06
好玩的大班數學教案8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