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成人亚洲av,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5-02-02 12:15:57 藹媚 教案 我要投稿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通用14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通用14篇)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1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48~49頁整理與練習練習與應用第8~12題,探索與實踐第13~14題,評價與反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能正確地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能應用因數(shù)、倍數(shù)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或探索數(shù)的一些簡單規(guī)律或特點。

                      2.使學生整理并進一步理解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能在思考、解決問題中有條理地思考,培養(yǎng)觀察、比較、歸納等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在解決問題和探索實踐過程中,感受獲得方法、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喜悅,體會數(shù)學的奇妙,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培養(yǎng)回顧反思、客觀評價的意識、習慣和品質(zhì)。

                      教學重點:

                      求最大公因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

                      教學難點:

                      探索、理解簡單規(guī)律。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引入

                      1.復習舊知。

                      讓學生計算練習與應用第8題,直接寫出得數(shù)。 口答得數(shù),說說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是怎樣算的。

                      2.回顧內(nèi)容。

                      引導:我們上節(jié)課整理與練習了因數(shù)和倍數(shù),重點練習與應用了哪些內(nèi)容?

                      你能找出12和8這兩個數(shù)的因數(shù)和倍數(shù)嗎?(板書:1 2 8)自己找一找,把因數(shù)和倍數(shù)寫下來。

                      交流:12的因數(shù)和倍數(shù)各有哪些?8呢?(因數(shù)和倍數(shù)分別對應板書) 提問:比較兩個數(shù)的因數(shù),你能找出怎樣的數(shù)?比較倍數(shù)呢?

                      3.引入復習。

                      提問:那什么叫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呢?

                      引入:今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繼續(xù)整理與練習因數(shù)和倍數(shù),在上節(jié)課復習的基礎上,重點整理與練習公因數(shù)和公倍數(shù)的知識。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要進一步認識公因數(shù)和公倍數(shù),特別要能正確地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同時還要通過探索與實踐,發(fā)現(xiàn)一些關(guān)于數(shù)的特征的簡單規(guī)律。

                      二、練習與應用

                      1.整理方法。

                      引導:我們已經(jīng)從上面的練習中了解了公因數(shù)和公倍數(shù)的意義,能不能自己舉出兩個數(shù)的例子,找出公因數(shù)和公倍數(shù)?每個同學獨立完成。

                      指名交流自己的例子,教師選擇兩個例子板書過程。 讓同桌同學互相交流自己的例子,說出公因數(shù)和公倍數(shù)。

                      提問:黑板上的例子里,最大公因數(shù)是幾,最小公倍數(shù)是幾?怎樣找出來的`?

                      那現(xiàn)在說一說,求公因數(shù)和公倍數(shù)的方法各是怎樣的?求最大公因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一般方法是怎樣的?

                      2.做練習與應用第9題。

                      (1)要求學生完成前四組題,先求最大公因數(shù),再求最小公倍數(shù)。

                      (2)交流:這四組數(shù)各是怎樣找最小公倍數(shù)的,結(jié)果各是幾?說一說你的方法。(根據(jù)交流板書過程和結(jié)果)

                      3.做練習與應用第10題。

                      學生讀題,弄清題意:每次分別按3格和4格走,找出兩種棋都走到的格子涂上顏色。 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這些格子,涂上顏色。

                      三、探索與實踐

                      1.做探索與實踐第13題。

                      2.做探索與實踐第14題。

                      四、評價總結(jié)

                      1.評價反思。

                      讓學生對照評價內(nèi)容,反思自己三個方面的學習表現(xiàn),在☆上涂色表示。 交流評價結(jié)果,肯定全班的學習表現(xiàn),提出以后的學習希望和要求。

                      2.交流收獲。

                      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整理與練習,你對這部分內(nèi)容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體會?

                      3.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應用第9題后四組題,第11、12題。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2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47~48頁整理與練習回顧與整理和練習與應用第1~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認識因數(shù)和倍數(shù),能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或倍數(shù),進一步認識質(zhì)數(shù)和合數(shù);掌握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進一步認識偶數(shù)和奇數(shù);加深理解質(zhì)因數(shù),能正確分解質(zhì)因數(shù)。

                      2.使學生能整理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知識內(nèi)容,感受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能應用相關(guān)概念進行分析、判斷、推理,進一步掌握思考、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方法,積累數(shù)學思維的初步經(jīng)驗,提高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加深對數(shù)的認識,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

                      3.使學生主動參與回顧、整理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yǎng)樂于思考的品質(zhì)和與同伴互相交流、傾聽等合作意識和能力;感受數(shù)學方面的知識積累和進步,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整理、應用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知識。

                      教學難點:

                      應用概念正確判斷、推理。

                      教學準備:

                      小黑板、準備12個同樣大的'正方形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最近的數(shù)學課,我們學習了哪方面的內(nèi)容?回憶一下,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揭題: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因數(shù)和倍數(shù)這一單元的內(nèi)容,今天開始主要整理與練習這一單元內(nèi)容。(板書課題)通過整理與練習,我們要進一多認識因數(shù)與倍數(shù),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能熟練掌握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或倍數(shù)的方法;能判斷偶數(shù)和奇數(shù)、質(zhì)數(shù)和合數(shù),了解這些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能正確分解質(zhì)因數(shù),提高對數(shù)的特征的認識,加深對數(shù)的認識。

                      二、回顧與整理

                      1.回顧討論。 出示討論題

                      (1)你是怎樣理解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舉例說明你的認識。

                      (2)2、5、3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征?我們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3)自然數(shù)可以怎樣分類,各能分成哪幾類?舉例說說什么是質(zhì)因數(shù)和分解質(zhì)因數(shù)。

                      (4)什么是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 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結(jié)合討論適當記錄自己的認識或例子。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3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2.在想象、操作等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準備:

                      1.準備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各一個。

                      2.把附頁1中的圖形剪下來。

                      3.前置性作業(yè)

                      (1)把一個正方體盒子沿著棱剪開,得到一個展開圖是(可以畫一畫也可以貼一貼)

                      (2)把一個正方體盒子沿著棱剪開,得到一個展開圖是(可以畫一畫也可以貼一貼)

                      4.做一做

                      (1)下面哪些圖形沿虛線折疊后剛好能圍成正方體?

                      (2)下面哪些圖形沿虛線折疊后剛好能圍成長方體?

                      教學過程:

                      課前3分鐘內(nèi)容

                      一、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

                      1.通過剪盒子,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帶來的正方體紙盒,沿著棱剪開,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樣的展開圖。

                      學生在剪、拆盒子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剪的方法進行適當?shù)闹笇А?/p>

                      由于剪法不同,展開圖的形狀也是不同的。學生剪好后,教師展示不同形狀的展開圖。

                      師:請同學們再將一個長方體盒子沿棱剪開,看看又能得到怎樣的展開圖。

                      2.體會展開圖與長方體、正方體的聯(lián)系。

                      教科書第16頁“做一做”第1、2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要求,利用附頁1中的圖形進行操作,獨立地想一想哪些圖形符合題目的要求,再組織學生交流。

                      二、練一練

                      1.教科書第17頁“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看展開圖進行思考,并把結(jié)果寫下來,然后再利用附頁中的圖試一試。

                      2.教科書第17頁“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按展開圖說說哪兩個面是相對的面,再聯(lián)系長方體說說展開圖中的各個長方形對應的是長方體中的哪個面。

                      設板書計:

                      展開與折疊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4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P89-90練習十三第4-10題

                      教學目標:

                      1.學生進一步感受圓的特征,能熟練地用圓規(guī)畫指定大小的圓,了解圓心、半徑與圓的位置、大小之間的聯(lián)系,會運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xiàn)象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和比較等活動,加深對圓的認識,提高操作實踐的能力,培養(yǎng)比較、抽象及概括等思維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主動參與操作、實踐等活動,體驗圓在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價值和作用。

                      教學重點:

                      認識圓的相關(guān)屬性

                      教學難點:

                      理解、歸納圓的相關(guān)屬性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進行圓的有關(guān)練習

                      二、練習指導

                      1.判斷。

                      (1)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 )

                      (2)圓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 ( )

                      (3)畫圓時,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

                      (4)要畫直徑是4厘米的圓,圓規(guī)兩腳之間的距離是4厘( )

                      (5)半徑是2厘米的圓比直徑是3厘米的.圓大。( )

                      2.完成練習十三第4題。

                      生口算,校對得數(shù)

                      3.完成練習十三第5題。

                      (1)學生先獨立在書上畫圓,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誰畫的圓大?

                      (2)小組討論:在正方形內(nèi)畫一個最大的圓,圓的半徑是多少?怎么確定最大圓的半徑?

                      (3) 學生試畫最大的圓。

                      (4)全班交流

                      ① 展示學生畫的正方形內(nèi)最大的圓。

                      ② 指名說一說怎么確定正方形內(nèi)最大圓的半徑?圓的半徑和正方形的邊長有什么關(guān)系?

                      ③ 圓的大小與什么有關(guān)?

                      4.完成練習十三第6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比較圓的大小,其實就是比圓的半徑或直徑的大小。

                      5.完成練習十三第7題。

                      生填空,交流填法

                      問:圓的位置與什么有關(guān)?

                      三、拓展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三第8題。

                      生思考,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交流:為什么這樣測量圓的直徑?

                      2.完成練習十三第9題。

                      生思考,小組討論

                      指出:因為同一個圓的所有半徑都相等,所以車軸裝在圓心位置上,無論車論怎樣滾動,車軸到地面的距離都保持不變。這樣就可以使行駛的車輛始終保持平穩(wěn)狀態(tài)。

                      3.完成練習十三第10題。

                      先說出對稱軸的條數(shù),再畫一畫

                      四、總結(jié)延伸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5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43~44頁例1 1、例1 2和“練一練’’,第46練習七第9~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認識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能用列舉的方法求兩個自然數(shù)的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能通過直觀圖理解兩個數(shù)的倍數(shù)及公倍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

                      2.使學生借助直觀認識公倍數(shù),理解公倍數(shù)的特征;通過列舉探索求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體會方法的合理和多樣;感受數(shù)形結(jié)合的思想,能有條理地進行思考,發(fā)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學生主動參加思考和探索活動,感受學習的收獲,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培養(yǎng)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良好品質(zhì)。

                      教學重點:

                      求兩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

                      教學難點:

                      理解求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揭題: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今天這節(jié)課學習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板書課題)

                      提問: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法? 你對公倍數(shù)有哪些想法?對最小公倍數(shù)呢?

                      引導:大家交流的想法,實際上是聯(lián)系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進行聯(lián)想,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學好數(shù)學。那剛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確呢?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研究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認識公倍數(shù)。

                      (1)出示例11,讓學生說說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問題。

                      引導: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鋪兩個正方形,哪個正好鋪滿,哪個不能鋪滿?看圖想一想是為什么,你能不能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寫出算式來說明理由,并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交流:哪個正方形能正好鋪滿,哪個不能鋪滿?

                      提問:聯(lián)系鋪滿長方形的圖形,觀察列出的算式,你覺得6和3、2這兩個數(shù)有怎樣的關(guān)系?

                      說明:6既是3的倍數(shù),又是2的倍數(shù),是3和2公有的倍數(shù)。

                      (2)引導: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紙片還能正好鋪滿邊長多少厘米的正方形?為什么?和同桌說說你的想法。

                      交流:還能正好鋪滿邊長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樣想的?(明確可以正好鋪滿邊長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

                      你發(fā)現(xiàn)正方形的邊長厘米數(shù)只要滿足什么條件,就能用這個長方形正好鋪滿? 像這樣能被正好鋪滿的正方形有多少個,能找得完嗎?

                      (3) 引導:現(xiàn)在你發(fā)現(xiàn),6、12、18、24這些數(shù)和2、3都有什么關(guān)系?說說你的想法。 指出:同學們的理解還真不錯!大家發(fā)現(xiàn)6、12、18、24這樣的數(shù),既是2的倍數(shù),又是3的倍數(shù),也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數(shù),我們稱它們是2和3的公倍數(shù)。(板書:公倍數(shù))

                      追問:8是2和3的公倍數(shù)嗎?為什么不是?

                      那哪些數(shù)是2和3的公倍數(shù)呢?(板書:6,12 ,18,24是2和3的公倍數(shù))為什么公倍數(shù)里要用省略號?你還能任意再說幾個2和3的公倍數(shù)嗎?

                      2.求公倍數(shù)。

                      出示例12,明確要找6和9的公倍數(shù)和最小的公倍數(shù)。

                      讓學生獨立找出6和9的公倍數(shù)和最小的公倍數(shù),與同桌交流自己的 方法。 交流:你是怎樣找出6和9的'公倍數(shù)和最小的公倍數(shù)的?

                      結(jié)合學生交流,教師板書用不同方法找的過程和結(jié)論,使學生領會。

                      小結(jié):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6和9的公倍數(shù)有18,36,54其中’最小的是18。 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數(shù)。

                      追問:有沒有最大的公倍數(shù)?為什么?

                      說明:兩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有無數(shù)個,沒有最大的公倍數(shù)。兩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里最小的一個,就是這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板書:最小公倍數(shù)——公倍數(shù)中最小的一個)

                      3.用集合圖表示公倍數(shù)。

                      引導:你也能用圓圈圖表示6的倍數(shù)、9的倍數(shù)和公倍數(shù)的關(guān)系嗎?自己畫一畫。 學生交流,呈現(xiàn)集合相交的圖,(圖見教材,略)分別標注出“6的倍數(shù)”“9的倍數(shù)”“6和9的公倍數(shù)”,并強調(diào)三個部分都有無數(shù)個數(shù),都要用省略號表示。

                      讓學生看直觀圖說說,哪些數(shù)是6的倍數(shù),哪些數(shù)是9的倍數(shù),哪些數(shù)是6和9的公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是幾。

                      指出:從圖上可以直接看出,6和9公有的倍數(shù),是它們的公倍數(shù),其中最小的一個,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

                      三、鞏固深化

                      1.做“練一練”第1題。

                      2.做“練一練”第2題。

                      3.做練習七第9題。

                      4.做練習七第10題。

                      四、總結(jié)提升

                      引導:今今天學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什么是兩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 可以怎樣找兩個數(shù)的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寫公倍數(shù)時要注意什么?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6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P 92-93例4、例5,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十四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認識圓周率,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應用圓的周長公式計算周長,解決周長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測量、計算和交流、歸納等活動過程,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積累推導計算公式的學習過程,發(fā)展分析、綜合和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積累參與實驗探究,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感受探索計算公式的成功,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推導圓的周長公式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4。

                      1.談話:同學們,我們經(jīng)常聽人們說:我買了一個28的自行車。我買了一個24英寸的.彩電。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體規(guī)格的數(shù)字。

                      2.課件出示例4題目及圖示,全班交流:你從圖中了解哪些信息?

                      3.小組交流:從你課前滾動大小不同的圓片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課件演示車輪滾動,驗證學生的發(fā)現(xiàn)。

                      5.全班交流

                      你覺得圓的周長和圓的什么關(guān)系?(直徑越大,圓也就越大,所以周長也越長。因為直徑是半徑的2倍,所以說圓的周長跟半徑也有關(guān)。)

                      二、教學例5。

                      1.課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這樣的實驗你們課前做了嗎?

                      2.拿出課前探究圓周長與圓的直徑關(guān)系實驗單,小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jié)果。

                      周長/cm 直徑/cm 周長除以直徑的商

                      (保留兩位小數(shù))

                      3.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⑴ 各小組派一名同學展示實驗記錄單,介紹實驗過程。

                      ⑵ 縱觀各組的實驗結(jié)果,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4.學生自學課本93頁,了解圓周率及我國古代數(shù)學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概括圓周長公式。

                      ⑴ 圓周率用字母表示,如果圓周長用字母C表示,直徑用字母d表示,誰來說一說、C、d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書:Cd=,C=d ,C=d)

                      ⑵ 求圓的周長用哪個公式?(C=d或C=2r)

                      三、鞏固拓展

                      1.完成試一試

                      ⑴ 學生獨立計算。⑵ 全班展示交流。

                      2.完成練一練。

                      3.完成練習十四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再全班交流。

                      4.完成練習十四第2題。

                      ⑴ 學生獨立計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⑶ 學生訂正。

                      5.完成練習十四第3題。

                      指名口頭列式,學生集體計算。

                      交流:為什么求是車輪的周長?

                      6.完成練習十四第4題。

                      學生獨立計算后再匯報交流。

                      四、總結(jié)延伸

                      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理解質(zhì)數(shù)、合數(shù)的意義,會正確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zhì)數(shù)還是合數(shù)。

                      2、知道100以內(nèi)的質(zhì)數(shù),熟悉20以內(nèi)的質(zhì)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質(zhì)數(shù)、合數(shù)的意義。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什么叫因數(shù)?

                      2、自然數(shù)分幾類?(奇數(shù)和偶數(shù))

                      教師:自然數(shù)還有一種新的分類方法,就是按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個數(shù)來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分類方法。

                      新課講授

                      1、學習質(zhì)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

                      (1)寫出1~20各數(shù)的因數(shù)。(學生動手完成)

                      點四位學生上黑板寫,教師注意指導。

                      (2)根據(jù)寫出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進行分類。

                      (3)教學質(zhì)數(shù)和合數(shù)概念。

                      針對表格提問:什么數(shù)只有兩個因數(shù),這兩個因數(shù)一定是什么數(shù)?

                      教師: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zhì)數(shù)(或素數(shù))。

                      如果一個數(shù),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合數(shù)。(板書)

                      2、教學質(zhì)數(shù)和合數(shù)的判斷。

                      判斷下列各數(shù)中哪些是質(zhì)數(shù),哪些是合數(shù)。

                      17、22、29、35、37、87、93、96

                      教師引導學生應該怎樣去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zhì)數(shù)還是合數(shù)(根據(jù)因數(shù)的個數(shù)來判斷)

                      質(zhì)數(shù):1、7、29、37

                      合數(shù):22、35、87、93、96

                      3、出示課本第14頁例題1。

                      找出100以內(nèi)的質(zhì)數(shù),做一個質(zhì)數(shù)表。

                      (1)提問: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張100以內(nèi)的質(zhì)數(shù)表?

                      (2)匯報:

                      ①根據(jù)質(zhì)數(shù)的概念逐個判斷。

                      ②用篩選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質(zhì)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8

                      學習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材第12—13頁。

                      學習目標:

                      1.我能理解因數(shù)與倍數(shù)的含義。

                      2.我會有序地思考,掌握了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

                      3.我知道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

                      學習重點:

                      理解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含義,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

                      學習難點:

                      能熟練地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檢查獨學

                      1.互動分享收獲。

                      2.質(zhì)疑探討。

                      三、合作探究

                      1.小組討論:乘法算式中的因數(shù)和這里講的因數(shù)一樣嗎?

                      (1)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組代表交流、匯報。

                      (3)自讀課本第12頁下面的一段話。

                      2.自學課本第13頁例1。思考:

                      (1)18的因數(sh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有________個。

                      (2)18的最小因數(shù)是________,最大因數(shù)是________。它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是________的。

                      (3)也可以這樣表示: 18的因數(shù)

                      3.組內(nèi)交流并討論:怎樣找最快,而且不容易遺漏?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組代表匯報,總結(jié)。

                      5.試試身手(第13頁“做一做”)。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9

                      學習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23、24頁。

                      學習目標:

                      1.我能理解什么是質(zhì)數(shù)和合數(shù),掌握了判斷質(zhì)數(shù)、合數(shù)的方法。

                      2.我知道100以內(nèi)的質(zhì)數(shù),記住了20以內(nèi)的質(zhì)數(shù)。

                      3.我能在自主探究中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時暢所欲言。

                      學習重點:

                      能理解質(zhì)數(shù)、合數(shù)的意義,正確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zhì)數(shù)還是合數(shù)。

                      學習難點:

                      用恰當?shù)姆椒ㄕ页?00以內(nèi)的`質(zhì)數(shù);會給自然數(shù)分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檢查獨學

                      1.互動分享收獲。

                      2.質(zhì)疑探討。

                      3.試試身手:第23頁做一做。

                      三、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利用課本24頁的表格,用恰當?shù)姆椒ㄕ页?00以內(nèi)的質(zhì)數(shù),做一個質(zhì)數(shù)表。

                      2.展示、交流:你們是怎樣找出100以內(nèi)質(zhì)數(shù)的?

                      3.小組討論:

                      (1)有沒有最大的質(zhì)數(shù)或合數(shù)?

                      (2)根據(jù)因數(shù)的個數(shù),可把非零自然數(shù)分成哪幾類?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很快熟記20以內(nèi)的質(zhì)數(shù)。

                      5.獨立思考:

                      (1)是不是所有的質(zhì)數(shù)都是奇數(shù)?(2)是不是所有的奇數(shù)都是質(zhì)數(shù)?

                      (3)是不是所有的合數(shù)都是偶數(shù)?(4)是不是所有的偶數(shù)都是合數(shù)?

                      6.組內(nèi)交流。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利用天平,結(jié)合觀察、猜測、圖示、推理等活動,理解“找次品”問題的基本原理,發(fā)現(xiàn)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yōu)策略。

                      (二)過程與方法

                      以“找次品”活動為載體,經(jīng)歷由多樣到優(yōu)化的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化意識。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最優(yōu)策略。

                      教學難點:用圖示或文字表示找次品的過程。

                      三、教學準備

                      天平,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原理

                      1.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例1:有3瓶鈣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你能設法把它找出來嗎?

                      (2)理解題意。

                      學生可能會說:倒出來數(shù)一數(shù),或掂一掂、稱一稱……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解釋:生產(chǎn)或生活中有時需要從幾個物體中找特別重或特別輕的一個,在數(shù)學中我們把這類問題稱為“找次品”問題。

                      如果兩個物體的差異很大、很明顯,可以用數(shù)一數(shù)或掂一掂的方法。如果差異不明顯或物體數(shù)量很多(例如有30瓶鈣片),用數(shù)一數(shù)或掂一掂的方法可能不準確或不方便,此時可以用天平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次品”。

                      【設計意圖】理解問題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前提,當學生面對例1,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數(shù)一數(shù)或掂一掂,因為他們?nèi)鄙偈褂锰炱降纳罱?jīng)驗,所以讓他們了解“數(shù)”和“掂”的局限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2.合情推理,理解原理。

                      (1)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師出示天平,并讓學生想象: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一支粉筆,在天平的右邊放一本數(shù)學書,天平會怎么樣?為什么?

                      學生回答:天平的左邊高,右邊低。因為數(shù)學書比粉筆重。

                      教師繼續(xù)追問: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一本數(shù)學書,在天平的右邊也放一本數(shù)學書,現(xiàn)在天平會怎么樣?為什么?

                      學生回答:天平會平衡,因為左右兩邊一樣重!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中出示:天平平衡,兩邊一樣重;天平不平,下沉那邊重。

                      【設計意圖】學生沒有使用天平的經(jīng)驗,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和觀察豐富表象掃除學習障礙,為進一步學習找次品做好準備。特別地,對兩種情況的概括有利于學生探究找次品的方法。

                      (2)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

                      如果只有兩瓶鈣片,放在天平上稱一次就知道哪一瓶少了3片,因為它會輕一點。現(xiàn)在有3瓶,那么要稱幾次呢?為什么?

                      學生:稱一次。左右兩邊各放1瓶,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那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天平翹起的一端所放的是次品。

                      教師分別演示天平達到平衡和出現(xiàn)不平衡的兩種情況,請同學進行判斷并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根據(jù)天平的情況推斷出剩下一瓶的情況,是解決“找次品”問題的關(guān)鍵。此處將實驗演示和語言表達結(jié)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原理。

                      3.交流圖示,掌握方法。

                      你能想辦法把用天平找次品的過程,清楚地表示出來嗎?

                      (1)可以用一個“△”加一條短橫線表示天平,用長方形表示鈣片。

                      (2)為了方便,還可以給每瓶鈣片加上編號。

                      學生完成后,將作品通過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圖示是對問題進行抽象、概括的一種方式,通過圖示使找次品的方法具有概括性,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在例1教學后及時進行方法的總結(jié),可以分散本課的難點,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最優(yōu)策略。

                      (二)探索規(guī)律,優(yōu)化策略

                      1.理解題意。

                      (1)課件出示例2。

                      8個零件里有1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2)大膽猜測。

                      教師: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學生:如果運氣好一次就能找到次品,所以至少一次。

                      學生:一次不能保證找出次品,因為如果運氣不好,就找不到次品了。

                      學生:每次稱2個零件,4次保證找出次品。

                      教師:“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是什么意思?

                      學生:既要保證找出次品,又要次數(shù)最少。

                      【設計意圖】這個討論是非常必要的,學生第一次遇到這類問題,可能不能兼顧兩端,說“一次”的同學忽視了“保證”,說“4次”的同學沒有考慮到至少。通過同學間的互相交流,否定錯誤,澄清認識,確定研究方向,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走錯路,少走彎路,有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11

                      學習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21頁第8題、第22頁。

                      學習目標:

                      1.通過綜合練習,我能熟練掌握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

                      2.我能運用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解決問題。

                      學習重點:

                      熟練掌握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

                      學習難點:

                      運用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解決綜合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檢查獨學

                      1.互動分享獨學部分的完成情況。

                      2.質(zhì)疑探討。

                      三、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完成課本第21頁第8題。

                      (1)3個3的倍數(shù)的偶數(shù)________________

                      (2)3個5的倍數(shù)的奇數(shù)________________

                      討論:你能說出3個既是3的倍數(shù)又是5的倍數(shù)的偶數(shù)或奇數(shù)嗎?

                      2.自主完成第22頁第10題,然后與同伴交流。

                      3.小組合作,完成第11題,然后組內(nèi)代表匯報。

                      4.小組交流“生活中的數(shù)學”。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驗證、理解并掌握3的倍數(shù)的特征。

                      2.引導學生學會判斷一個數(shù)能否被3整除。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判斷、概括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數(shù)的特征。

                      【復習導入】

                      1.學生口述2的倍數(shù)的特征,5的倍數(shù)的特征。

                      2.練習:下面哪些數(shù)是2的倍數(shù)?哪些數(shù)是5的倍數(shù)?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于2、5的倍數(shù)已經(jīng)掌握了,那么3的倍數(shù)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個位就行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3的倍數(shù)的特征。

                      板書課題:3的倍數(shù)的特征。

                      【新課講授】

                      1.猜一猜:3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個3的倍數(shù)。

                      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觀察:3的倍數(shù)的個位數(shù)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個位就能判斷呢?(不能)

                      提問:如果老師把這些3的倍數(shù)的個位數(shù)字和十位數(shù)字進行調(diào)換,它還是3的倍數(shù)嗎?(讓學生動手驗證)

                      12→21 15→51 18→81 24→42 27→72

                      教師:我們發(fā)現(xiàn)調(diào)換位置后還是3的倍數(shù),那3的倍數(shù)有什么奧妙呢?

                      (以四人為一小組、分組討論,然后匯報)

                      匯報:如果把3的倍數(shù)的各位上的.數(shù)相加,它們的和是3的倍數(shù)。

                      3.驗證:下面各數(shù),哪些數(shù)是3的倍數(shù)呢?

                      210 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結(jié):從上面可知,一個數(shù)各位上的數(shù)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數(shù),那么這個數(shù)就是3的倍數(shù)。(板書)

                      4.比一比(一組筆算,另一組用規(guī)律計算)。

                      判斷下面的數(shù)是不是3的倍數(shù)。

                      3402 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

                      (1)下列數(shù)中3的倍數(shù)有。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學生說出是怎樣判斷的。

                      ②3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慮誰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數(shù),個位數(shù)字一定是0)

                      ②接著再考慮什么?(最小三位數(shù)是100)

                      ③最后考慮又是3的倍數(shù)。(120)

                      【課堂作業(yè)】

                      完成教材第11~12頁練習三的第4、6、7、8、9、10、11題。

                      【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和感想?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3的倍數(shù)的特征

                      一個數(shù)各位上的數(shù)字之和是3的倍數(shù),那么這個數(shù)就是3的倍數(shù)。

                      教學3的倍數(shù)的特征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自主探索過程,通過猜一猜、算一算、想一想、驗一驗、比一比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但教師在想一想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進行適當點撥、引導,這樣效果更明顯。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13

                      教學目標:

                      1.在觀察、討論、判斷等活動中,經(jīng)歷初步認識扇形的過程。

                      2.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圓中畫出扇形。

                      3.體會扇形和圓的關(guān)系,感受扇形圖與名稱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以及圓心角和弧。

                      教學難點:

                      認識扇形以及圓心角和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兩把折扇(其中一把圓形扇)、畫有教材中四幅圖的小黑板;學生準備水彩筆、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用折扇作為導入新課的道具)同學們對折扇并不陌生,能說說你們對它的認識嗎?

                      像折扇打開形狀(教師打開折扇演示)的平面圖形,在數(shù)學上,我們稱之為扇形。(出示課題:認識扇形)對扇形你想了解哪些知識呢?

                      學生自由討論,指名交流匯報。

                      教師:同學們說的這些知識,我們今天一起來解決。

                      二、探究新知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下圖,圓中的涂色部分與圓有什么關(guān)系?

                      它們是圓的一部分,扇形是由圓心角的兩條半徑和圓心角所對的弧圍成的圖形。形象地說,就是兩條線段和一段弧(曲線)圍成了扇形。

                      1.認識圓心角。

                      出示例3圖。

                      教師在右圖的基礎上標出1,指出:像1這樣,頂點在圓心上的角叫作圓心角。

                      提問:圓心角是由什么組成的?頂點在什么上?

                      使學生認識到:圓心角是由兩條半徑和圓心組成的,所以圓心角的頂點在圓心上。

                      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幾個角,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圓心角。

                      教師接著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在圓上分別畫出圓心角是 、 、 、 的扇形,讓學生比較這些扇形的大小。使學生明確:在同一個圓中,扇形的大小與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大小有關(guān),圓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可以再次演示折扇,同一把扇子,張開程度不同,扇面的大小就不同。

                      2.認識弧。

                      教師拿出圓規(guī)和直尺,先畫一個虛線圓,在圓上取A、B兩點,再用實線A、B兩點間的部分。(弧是圓上的一部分,這樣處理易于理解)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兩點間的實線部分是在什么上畫出來的?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14

                      教學目標:

                      1、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一,并能較熟練地運用它解形如x+a=b的方程。

                      2、能較為熟練地運用形如x+a=b的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義,會檢驗給出的未知數(shù)的值是不是某方程的解。

                      4、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書寫和自覺檢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 對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一的理解和運用。

                      2、 掌握解形如x+a=b的方程的依據(jù)、步驟和書寫格式。

                      3、 能較為熟練地運用形如x+a=b的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 掌握解形如x+a=b的方程的依據(jù)、步驟和書寫格式。

                      2、 較為熟練地運用形如x+a=b的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教學時由復習方程的意義入手,在出示情境圖后提出問題,學生最先想到的是算術(shù)方法,此時引導:你能列方程解決這一問題嗎?在列出方程600+x=860

                      后,怎樣求x呢?在學生渴望解決這一問題的內(nèi)在需求的.驅(qū)使下,展開合作探索活動。

                      在教學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時,可利用實物演示,通過提問:怎樣變換,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以引導學生思考,啟發(fā)學生把兩組圖的內(nèi)容歸納成一句話。這樣,及時引導學生超脫實例的具體性,實現(xiàn)必要的抽象概括。

                      這時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思考、探索x的值的求法,然后在小組討論后匯報。學生在陳述自己的想法時,不僅要說出自己是怎樣推算的,還要請學生說出這樣推算的理由。在這一過程中,要特別強調(diào)解方程的每一步得到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遞等式。

                      教學中還要重視對學生書寫的要求,初學時,可要求學生等號對齊。方程兩邊同時減去一個數(shù)的計算過程,開始練習時也要求學生寫出來,待熟練之后再簡寫。無論是解方程還是檢驗,都要從一開始就強化書寫規(guī)范,以發(fā)揮首次感知先入為主的強勢效應,促進良好的書寫習慣的形成。

                      最后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時,要強調(diào):方程的解是一個數(shù),而解方程是一個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區(qū)別這兩個概念。

                      模式方法:觀察――實驗――討論――交流――概括結(jié)論

                      作業(yè)設計:自主練習1-3題。

                      討論要點

                      1、 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天平,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討論、交流,幫助學生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一。

                      2、 教學時,要關(guān)注學生的算術(shù)思維向方程思維的轉(zhuǎn)變。

                      3、 在檢驗的問題上,要注重引導學生由算術(shù)法的驗算向方程法的檢驗轉(zhuǎn)變。

                      4、 教學時,要加大引領力度,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一要做好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引領,進一步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渠道,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對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思路、步驟及格式的引領。

                      活動總結(jié)

                      本次教研活動,使老師們更加清楚地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較為準確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設計較為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同時也為教師在教學中圍繞重點、突破難點指明了方向。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06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0-15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9-14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8-22

                    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案優(yōu)秀03-13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5-24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說課稿06-08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1篇10-17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7-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久久天堂综合亚洲伊人HD妓女| 国产V片在线播放免费无码| 少妇高潮喷水正在播放|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宝贝扒开下面自慰给我看|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偷拍| 国色天香天天影院综合网|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 日韩夜夜高潮夜夜爽无码|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片2022| 精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 成人国产精品日本在线观看|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7777米奇|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av|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一区中文字幕|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综合| 欧美人与禽2O2O性论交| 成人网站国产在线视频内射视频|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蛋壳| 欧美孕妇变态孕交粗暴| 免费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老师黑色丝袜美腿|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亚洲|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日本亲近相奷中文字幕| 无翼乌工口肉肉无遮挡无码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