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1
學習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發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學習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講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圖片、名人像,講名人故事時用。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講名人故事
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分組舉行
1、調整座位,各小組圍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所畫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
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也可以補充;講完后評選本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教師頒獎。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給全班同學講?
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暢談感想
1、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系自身和現實情況發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交代任務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誠實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我們就來學著寫一寫。
選材構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個留給你較好的印象?概括介紹一下,口頭填寫下表。
人物該人物給自己的印象李四光遇事愛思考,善于提出問題宋慶齡誠實守信,答應別人的事堅決做到
2、該人怎么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寫的事?
引導學生圍繞給自己留下較好印象的人展開回憶,提示要介紹值得寫的事──值得宣傳介紹的、值得他人學習的事。
3、我們就來把這件事寫下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把以下幾個要點考慮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發生的時間事情發生的地點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經過事情的結果動筆起草
1、下面就請大家動筆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寫的事寫下來,注意著重寫清楚該人在這件事中的舉動、表現。
2、學生動筆寫草稿,教師巡視。
修改謄寫
1、大家邀請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
2、師生共同評議。
3、針對已發現的問題修改自己的習作。
4、謄寫習作。提示格式及書寫字跡要求。
5、寫完后找機會把自己寫的文章讀給描寫的那個人聽,請他評評寫得怎樣。
第三課時
習作·講評
讀文猜人
1、教師挑選幾篇以同學為介紹對象的優秀習作,請作者隱去習作中同學名字,向大家朗讀,全班同學猜一猜寫的是誰。
對被同學猜出了,且公認為描寫準確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議一議,為什么該同學沒說出名字而我們也能猜出習作寫的是誰?
3、請作者介紹為什么能把同學介紹得如此準確、生動?
引導學生明確,要了解一個人平時要多關注他,做個有心人;寫作時要用心回憶。
再讀欣賞
1、請以其他人物為寫作對象的優秀習作作者朗讀習作。
大家聽后議議評評。
2、教師朗讀其他同學習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課時
日積月累
我的發現
1、輕輕讀讀本題中的三個句子,相互比較,這些句子有何異同。
2、出示抄有本題內容的小黑板或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交流發現。
a。指名讀句子。
b。學生交流發現,教師引導總結。
這三句句子都是寫人物說的話的,句子中加引號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說的原話。在引用人物原話時,通常要交代說話者是誰,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等,這部分內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話語的前邊,可以放在后邊,也可以放在中間。
1、齊讀句子、體會。
2、到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相應的例子,并說明屬于哪一類形式。
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動的事跡,而名人們說過的一些話也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多積累一些名人名言,時;匚兑幌,可以使自己獲得啟迪,從中汲取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請各人輕聲讀書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指名朗讀交流。教師相機正音指導。
4、想想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試著放聲讀出感情。
5、指名再讀,師生評價。
6、齊讀鞏固。
7、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成語故事
1、我們漢語中有很多成語都是從歷史故事演變來的,一個成語背后包含著一個故事,了解這樣的一些故事會使你獲得知識,獲得教益。今天就來學一個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2、各自輕聲讀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借助注音認真拼讀,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讀。
5、同桌間試講。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2、寫出綜合性實踐活動中的見聞或想象。練習修改習作。
3、能發現比喻句的特點,體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形象。
4、積累意思相反的幾組詞及優美的`詩句。會認7個生字。
5、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教學準備:
1、詞語卡片。
2、學生用各種不同方式表現自己綜合性學習的成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去了解我們家鄉的環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這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二、在小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況。
推舉代表,準備在班組匯報。
三、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交流,提醒:與其他組一樣的不重復說。
四、總結、引導討論
1、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總結所掌握的情況。
2、引導討論:面對家鄉的環境情況,我們小學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從我做起,不亂扔垃圾;遇到破壞環境行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圍人的工作,增強環保意識,為樹林做廣告拍;親手種花種樹等。
3、評出合理化的建議。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們真正行動起來,做環保小衛士。并把今天我們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看看他們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3
教材分析:
這個語文園地有4項內容,分別是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交流平臺版塊是總結交流理解詞語的方法,詞句段運用是交流積累四季的詞語,實踐練習如何理解詞語;書寫提示部分,出示了8個字,學會把字寫得橫平豎直;日積月累部分學習9個表示秋天的成語。
教學目標:
1.交流平臺,交流和總結理解詞語的方法。
2.詞句段運用,積累四季詞語,練習用所學方法理解詞語。
3.書寫提示,學會使用鋼筆寫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練習寫好橫畫和豎畫,注意橫平豎直的書寫方法,把字寫規范、端正、整潔。
4.借助拼音誦讀,體會關于秋天的成語,幫助小學生積累詞語。
教學重難點:
1.先看后寫再對照,寫的時候要注意正確的坐姿和握姿;積累成語。
2.學會運用各種方法理解詞語。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板書:語文園地)
二、交流平臺
板塊一:交流平臺
(課件出示2)
1.讀書的時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語,你會怎樣做?
2.小組交流,看看哪個小組總結的方法多。
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教師評議,并小結。
(課件出示3)
。1)查字典理解詞語。
。2)運用組合法理解詞語。
一個詞語,通常由幾個字或幾個詞構成,所以我們只要先分開理解字義、詞義,再組合起來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詞,“忠”有忠誠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釋為忠誠勇敢。又如“艱難險阻”一詞,“艱難”是困難,“險阻”是險惡有阻礙的意思,“艱難險阻”就可以理解為困難險惡。運用組合法理解詞語時要注意的是,分開解釋字義或詞義時,必須十分準確,否則在合起來理解時就會出差錯,如:“愛不釋手”中的“釋”應該是放下,如果錯誤地理解為解釋的話,那么合起來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會讓人莫名其妙了。
。3)運用換詞法理解詞語。
漢語中的詞匯非常豐富,有些詞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詞語來代替;有些詞則可以用意思相反的詞來進行對比理解。如“蜻蜓的眼睛很大,結構很復雜!敝械腵“復雜”可以用“不簡單”來代替。
(4)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讀書時還要瞻前顧后,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來解釋要解釋的詞語或句子。
(5)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推敲揣摩把握變化。
有些詞在實際使用時,詞義有了變化。對這些富有表現力的詞語,要聯系語言環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變化。例如:他借到一本雜志,貪婪地讀起來。“貪婪”的本義是貪得無厭。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說不通。這時想一想句子講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貪婪的意思,就能領會這里的貪婪是不知滿足,專心入迷的意思了。
同義詞法。
遇到不理解的詞時,可以找這個詞的同義詞,如“美麗”一詞,它的同義詞是“好看、漂亮”等。
。ò鍟豪斫庠~語:查字典 組合法 換詞法 聯系上下文 同義詞法 )
5.教師小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倍嗫凑n外書是一種很好的積累詞語的方法。許多課外讀物詞語豐富,當看到自己喜歡的詞,很生動的不妨多看幾遍,多在腦中停留些時間,并自己試著琢磨一下,如何用于自己的文章。摘記法也是積累詞語的重要方法。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閱讀中隨時隨地積累,把讀書時發現的好詞語、句子、片段摘錄到讀書筆記本上,在造句、作文的時候,經常翻閱,適時運用,這對我們掌握詞語,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很有幫助。此外,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歡的內容或圖畫剪下來,然后,貼到本子上,可以隨心所欲地去貼;還可以配上自己畫的插圖。這樣學生在剪剪貼貼、畫畫中獲取了知識,積累了詞語。學生掌握了積累詞語的方法,就能在實踐中樂此不疲,進行廣泛的閱讀和摘記。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總結理解詞語的方法,為下面的理解詞語做準備。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單元課文的學習和總結,進一步了解寓言這一文學體裁,學會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2.積累“AABC”式、“ABAC”式的詞語,學會運用神態描寫刻畫人物,學會寫通知,注意橫畫或豎畫較多的字的書寫規范。
3.積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理解這些成語的含義。
4.了解古今中外的優秀寓言故事。
5.通過自主預習和小組合作的形式,聯系生活實際和課外收集的資料進行學習。
6.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讓學生深刻體會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對本單元課文的學習和總結,進一步了解寓言這一文學體裁,學會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2.積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理解這些成語的含義。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讓學生深刻體會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本單元學習的是寓言故事!妒刂甏谩方逃覀冏鍪乱孔约海灰胫粍诙@;《陶罐和鐵罐》《獅子和鹿》告訴我們要學會全面地看待事物;《池子與河流》警示我們不要貪圖安逸,應該積極進取。這次交流活動的主題依然是“寓言”。大家可以介紹自己讀過的寓言故事,還可以聯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談談寓言故事教給你的道理。
二、交流平臺
1.分小組交流,小組成員交流自己讀過的寓言故事,說說自己從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梢耘c自己的生活實際相結合來說。
2.各小組評出大家認為講得最好的同學作為代表到班上發言,教師再作出點評、總結。
交流示例:
我讀過一則叫作《揠苗助長》的寓言故事。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點,天天到田邊去看?墒牵惶、兩天、三天過去了,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可把他急壞了。有一天,他終于想到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一直忙到太陽落山。晚上,他回到家里,一邊喘氣一邊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但力氣沒白費,禾苗都長了一大截!彼膬鹤硬幻靼资窃趺椿厥拢艿教锢镆豢,禾苗都枯死了。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定要按照自然規律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只能適得其反的道理。
三、詞句段運用
1.仿詞。
(1)讀一讀這兩組詞語,觀察每組詞語各有什么特點。
明確:“源源不斷”“念念不忘”這一組詞語是“AABC”式的詞語;“無憂無慮”“無邊無際”這一組詞語是“ABAC”式的詞語。
(2)拓展同樣形式的詞語。
拓展示例:
AABC式詞語:
依依不舍、默默無聞、孜孜不倦、生生不息、咄咄逼人、莘莘學子、侃侃而談、泛泛之交、濟濟一堂、落落大方、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ABAC式詞語:
無法無天、自吹自擂、一心一意、人來人往、人山人海、不吐不快、無影無蹤、知根知底、盡善盡美、知己知彼、憂國憂民、不卑不亢
2.仿句。
(1)讀一讀這兩個句子,注意加點的部分,想一想:這部分屬于哪種描寫?
明確:“噘起了嘴,皺起了眉頭”“高興地叫起來”都屬于神態描寫。
教師點撥:
神態是指人臉各部分的動作和變化。神態描寫就是把人物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面對某一事件或物體時的神情和態度,用準確、簡練、生動的語言描寫出來。通過神態描寫,讀者就能由表及里地了解到人物的心情、思想活動和性格等。因此,恰當的神態描寫可以凸顯人物個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動活潑。
描寫人物的神態應該掌握以下要點:
1.要善于捕捉人物瞬間的、細微的神態變化。要寫好人物的神態,就要仔細觀察人物神態的細微變化。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在同一場合的神態往往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個人,碰到不同的情況時,他的神態也會不一樣。因此,寫作時要善于捕捉人物瞬間的、細微的神態變化。
2.在描寫神態時,不能把神態和人物的言行舉止、心理狀況等割裂開來。人物神態的.變化總是受內心世界支配的,并且往往是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特征表露出來的,因此,神態描寫一定要和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等結合起來運用,這樣才能把人物寫得生動。
3.神態描寫要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描寫人物的神態,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蛳矏,或憂愁,或驚恐,或悲傷,要根據文章中的具體情節和人物當時的處境而定,不能離開刻畫人物和表現主題的需要,為寫神態而寫神態。
4.積累一些常用的描寫人物神態的詞語或句子。
(2)照樣子把給出的句子補充完整。
他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明確:咬緊了牙,跺了跺腳
“這次我終于可以好好地玩兒啦!”姐姐________
明確:高興得眼睛都亮了。
3.學寫通知。
(1)讀通知,注意學習通知的格式要求。
教師點撥:
1.標題:寫在第一行正中?芍粚憽巴ㄖ倍郑绻虑橹匾蚓o急,也可寫“重要通知”或“緊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2.稱呼:寫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職稱或單位名稱。在第二行頂格寫。(有時,因通知事項簡短,內容單一,書寫時略去稱呼,直起正文。)
3.正文: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正文。正文因內容而異。開會的通知要寫清開會的時間、地點、參加會議的對象以及開什么會,還要寫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寫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義以及具體要求。
4.落款:分兩行寫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寫日期。
(2)選擇一種情況,寫一個通知。
答案示例:
通知
4月9日上午9點,請全班同學在班級門口集合,一起去參觀博物館。
李華
4月7日
四、書寫提示
1.出示相關漢字的書寫視頻,或者是筆畫筆順的動畫,讓學生觀察漢字每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解每個字書寫時的運筆方法,讓學生一邊看,一邊用手跟著視頻或動畫中的動作進行書寫。
2.指導每個字在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書寫指導:
“艷”左部的“豐”三橫間隔均勻,長短不一,中間一橫最短,在橫中線上側,下面一橫最長,在橫中線下側。最后的豎筆不要拖得過長,應與右部的“色”的上下間距相當。右部“色”的首畫從豎中線的右側起筆,豎彎鉤在豎中線上起筆,彎弧度飽滿,鉤要收得利落。
“靜”左窄右寬,左部的“青”上大下小,上部三橫間隔均勻,長短不一,中間一橫最短,下面一橫最長,在橫中線上起筆,略向右上方行筆。右部的“爭”中間一橫在橫中線上,最后的鉤要收緊。
“植”左窄右寬,左部“木”的最后一筆變捺為點。右部的“直”中間三橫長短、間隔均勻,豎筆在豎中線上起筆。
“霜”上部是一個變形的“雨”字,中間一豎在豎中線上,左右各兩點要呼應,橫鉤向里收緊。下部的“相”稍窄稍扁,左邊的“木”變捺為點。
“睛”左窄右寬,左部“目”的兩短橫分別在靠近橫中線的兩側。右部的“青”上面三橫間隔均勻,中間一橫最短,下面一橫最長,下半部起筆在豎中線上,橫折鉤起筆在橫中線上。
“害”起筆一點過豎中線,中部的“豐”中間一橫在橫中線上,最短,下面一橫最長,豎筆在豎中線上,微微超出最下一橫,不要拖長。下部的“口”略扁略寬。
“最”上小下大,中間的橫在橫中線上側,較長的一豎在豎中線左側,左下部兩短橫間隔、長短均勻,右下部的“又”起筆靠近橫中線,最后一捺舒展。
“集”上窄下寬,右上部的四橫間隔均勻,最上面一橫最長,中間兩短橫長度一致,最下面一橫在橫中線上,長度略長于中間兩短橫,略短于最上面一橫。下部的“木”略寬略扁,橫筆長于撇和捺伸展的長度,豎筆在豎中線上。
3.學生練習書寫,巡視指導,糾正坐姿和拿筆姿勢。
五、日積月累
1.呈現內容,教師帶領學生讀清示例的成語,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積累初步了解每個成語的含義。
2.讓學生回答成語的含義,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指導和完善。
明確: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丟掉。
濫竽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隊伍中充數,或拿次的東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數。
掩耳盜鈴: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觸。
刻舟求劍: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著情勢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辦法。
畫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杞人憂天:比喻毫無必要的憂慮和擔心。
井底之蛙: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3.讓學生讀一讀與這些成語有關的寓言故事。
4.拓展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拓展示例:
買櫝還珠、亡羊補牢、葉公好龍
一葉障目、對牛彈琴、畫龍點睛
黔驢技窮、驚弓之鳥、塞翁失馬
朝三暮四、三人成虎、愚公移山
六、快樂讀書吧
1.導入: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寓言,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寓言故事書。
2.介紹《中國古代寓言》,閱讀課本中給出的寓言故事,讓學生說說這則寓言想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明確:從客人的角度,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應該趁早消除可能導致事故的因素,防患于未然;從主人的角度,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不要忘記感謝給你忠告和幫助的人,要學會認真考慮別人提出的建議的道理。
3.介紹其他國家的寓言書,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
4.讓學生從這些寓言書里選擇一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大家聽。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激發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認讀生字10個,會寫9個。
3、了解詩的結構,了解本詩運用擬人、比喻的寫法把詩句寫的更加生動形象。
4、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
二、教學重難點:
了解詩的結構,了解本詩運用擬人、比喻的寫法把詩句寫的更加生動形象。
三、教學準備:
投影儀、錄音機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在美麗的大森林中,有一塊美麗的草坪,他是小動物們的樂園,小動物們都說他非常美麗,你們想去看看嗎?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板書課題:草葉上的歌
。ǘ⿲W習課文
1、自讀課文,把自己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問一問身邊的同學或字典小老師,解決生字問題。
2、檢查閱讀情況,進行分小結指讀。
3、聽錄音朗讀,邊聽邊想:這是一塊怎樣的草坪?
4、“綠茸茸、亮晶晶、笑盈盈”通過這三個詞,你覺得這塊草坪怎樣?
這一小結應該怎樣讀。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試一試,然后再讀給同桌聽一聽。
5、教師指讀,學生評價。
6、分小結學習課文。
。1)你認為什么樣的草坪最美?你從哪感受到的?
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內容。
a、沉思了一冬的大森林,掙開明亮的眼睛。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
“溢出”說明什么?
這一小節寫的這樣美,仿佛寫出了森林老爺爺經過沉睡忽然醒來,我們應該怎樣讀這一小結。
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朗讀,教師配上音樂。
如果我們把冬天的森林比作老爺爺,那春天我們可以把它比作什么?
b、“酣睡的露珠”、“快樂的.探身相迎”,這里把露珠當作了什么來描寫!坝痴沾荷囊幻婷麋R”讀到這里,你又感受到什么?
這樣充滿生機的草坪,你們喜歡嗎?我們應該怎樣讀著一小節。讓學生帶著動作的自由朗讀。
c、“騰空”、“發出笑聲”、“醉入花叢”、“舞步輕盈”,通過這些快樂的詞語,我能夠感受到生活在這里的小動物們是多么開心,讓我們一起來讀這一小節吧!
d、“溫柔的和平”、“搏動的生命”、“綠色的云影”讀到這里,你想說些什么嗎?
讓學生談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三)美讀課文
為學生提供條件,進行配樂朗誦。
你喜歡朗讀哪一小節,就來朗讀哪一小節。
第二課時
。ㄒ唬├首x復習
1、朗讀課文。
2、想一想,詩歌的第一小節和后面幾個小節之間是什么關系?
讓學生聯系上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自主的分析。
3、找一找,你認為課文中的那些句子寫的,你最喜歡?為什么?
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擬人、比喻在文章書寫過程中的重要性。
。ǘ⿲W習生字
1、復習認讀的字
采用重點檢查學困生的方式,對生字進行鞏固。
“曈”的讀音要進行重點糾正。
2、教寫生字
進行認真的觀察,說一說,哪個字你認為最難寫。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之間先進行交流。
重點指導學生學習“淅”字,注意他是左中右結構。
“酣”指導學生進行重點書寫。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檢查。進行適時指導。
。ㄈ┛偨Y
在這么美麗的草坪上,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讓學生產生強烈的環保意識。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2.通過講名人故事、聽名人故事的口語交際活動,培養孩子聽、說能力和搜集有關資料的能力,并在了解名人故事的過程中,學習其優秀品質。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搜集與本次教學活動有關的名人故事、名人名言,并且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搜集與本次教學活動有關的名人故事。
教學流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話題。
1、提出任務:昨天,譚老師布置了一項任務,誰能復述一下任務的內容?
2、指名回答。
二、明確要求,準備講述。
1、互相交流:同學們都搜集了誰的故事呢?(愛迪生、達芬奇、周恩來……)
2、交流圖片:
。1)孔子
。2)袁隆平
。3)愛迪生
(4)丁肇中
。5)比爾蓋茨
。6)霍金
3、教師引導:張海迪阿姨是陳老師心中的一個英雄。陳老師是讀著張海迪阿姨的故事長大的,她的的故事影響很多很多人,今天陳老師把她隆重的介紹給大家。
【設計意圖】 在師生的`對話中,老師運用生動的語言、動情的話語,和適宜的肢體語言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張海迪 五歲時患脊髓血管瘤醫生就宣判了,她的命運。像這種高位截癱病人,一般很難活過27歲。 可是堅強的張海迪。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撐著身體,學拼音,學查字典,學漢字。全靠著自己。學完了小學、中學、大學、碩士研究生的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從大家的眼神中我看到驚訝,看到了感動。
4、過渡:這是譚老師搜集的名人的資料,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是大家不熟悉的,有的雖然已經逝去,但是他們依然活在人們的心中。今天我們就來開個名人故事會,一起來講一講名人的故事,好嗎?
5、提出要求:請大家一起來出謀獻策,我們怎樣做才能成為合格的聽眾,使我們的故事會開的圓滿成功?
6、教師強調課件出示: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四、全班交流,規范語言。
1、全班交流:邀請這些故事大王們為全班同學講講故事,好不好。
2、學生上臺講故事,教師相機進行指導。
。1)講故事前:請大家認真傾聽,盡量不要打斷同學講故事。
。2)精彩的故事講完了,你覺得在剛才的講述中,這位同學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學習呢
。3)同學們有什么更好的建議呢,能讓這位同學的故事講得更精彩嗎?
【設計意圖】 作為中年級的學生,不僅要學會說話,還要學會主動與他人交流,學會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惑。本節課,為了加強有效的多向互動,教師充分發揮主導的作用,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師生示范明確要領,運用生生、師生、群體互動等豐富的形式,促使全員參與,并在訓練中適時指導,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體驗互動,從而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效性。
3、學生交流:經過同學們的提醒,誰還愿意再來試一試!機會總是留給勇敢自信的孩子。
五、暢談感想,學習品質。
1、教師提問:剛才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和“故事大王”講的名人故事有什么想法嗎?我們可以從名人的身上學到什么呢?大家談談讀完故事后感受。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我們不僅僅是為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要從這些故事中悟出一定道理,獲得的一些啟示。
2、指名回答。
3、教師引導:從爺爺奶奶到爸爸媽媽到我們在座的小朋友,他們的故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就像張海迪阿姨。播放張海迪的采訪視頻。
六、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同學們,我們的生活,總不是一帆風順,可能經歷困難、坎坷、挫折,當大家感到傷心、難過、力不從心的時候,讀一讀名人的故事,想一想他們曾經的遭遇,學一學他們優秀品質,陳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從這些名人身上汲取力量,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活力,充滿信心,充滿希望。
【設計意圖】這些名人如浩海中的數顆星星,給后人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在他們的人生歷程中,發生過許多故事,這些故事不一定驚天動地,但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他們的為人處世,體現了他們之所以如此成功的智慧。讓學生將名人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板書設計:
講名人故事
一傾聽 二商討 三提問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習作練習:寫一則觀察日記,寫出自己觀察中最感興趣`自己最想寫的。做到格式正確,內容有新鮮感,培養學生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2、自主發現:能主動發現形近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分。
3、日積月累:讀讀背背一首農諺歌謠,讀讀認認關于人 體 器 官的三行詞語。
4、拓展延伸:通過寬帶網了解魯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圖書館`上網等收集更多的資料。
教學重點:
習作
教學難點:
習作
教學用具:
小黑板
教學過程:
習作、指導
一、交流
1、在上次口語交際課上,老師分享了大家發現的`樂趣。現在,讓我們大家再來交流交流我們的“觀察日記”。
2、同桌交流觀察日記。
3、評一評同學的或自己的觀察日記。引導學生明白:日記內容重點將觀察,以及觀察中的新發現。
二、再寫一則觀察日記。
1、在四人小組內,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準備寫哪些內容,觀察中有什么新發現。
2、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3、寫好后自己讀一讀,是否寫通順了,寫出了自己的新發現沒有。
4、再把自己的習作給同伴讀一讀,評一評,根據同學的意見改一改。
5、謄寫作文。
三、講評作文
1、教師在批改中挑選優秀習作,讓小作者自己朗讀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學聽后評議,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3、四人小組內互相朗讀自己的習作,互相評議。
修改謄寫展覽
1、各人修改自己的習作。
2、將修改后的習作在張貼欄內張貼。
四、我的發現
1、各自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注意每一行三個詞語中的帶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現/article/。
2、指名朗讀。要求橫著逐行讀。
3、齊讀鞏固。
4、交流各自的發現。
5、區分這些帶點字。可以用帶點字組新詞,可以說說不同的意思。
6、布置課外作業:從本期學過的生字中,舉一些形近音同、音近形近的例子,并給它組詞。
教學后記:
這節課的重點是習作,通過一節可的講解,讓學生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分組討論,在四人小組內,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準備寫哪些內容,觀察中有什么新發現。寫一篇觀察日記。把自己的習作給同伴讀一讀,評一評,根據同學的意見改一改。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8
【學習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列寧的故事、事跡或照片。
2、教師制作投影片、生字卡片和人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都知道列寧的故事嗎?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指名說一說。老師概括介紹列寧的生平。
2、學習這樣一位偉人的故事,那一定是受益匪淺的。今天我就來學習《灰雀》,看看文中小男孩受到了哪些教育,你又能得到哪些收獲呢。(板書課題)
二、指導自學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特別注意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聯系上下文或小組討論理解詞義。
3、采用多種形式練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4、檢查自學效果。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或認為自己哪個自然段讀得好就讀哪一段。學生讀后集體評議,教師用生字卡片抽讀生字詞。
三、讀中感悟
1、自讀課文。
2、指名交流對課文內容的感知情況:
、胖该首x第一自然段。你從這一段看出些什么?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這三只歡快的灰雀是如此惹人喜愛,列寧非常喜歡它們。這一段該怎么讀?
、浦该首x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列寧找不到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心情怎樣?誰能讀好這一段?
、悄侵恍馗罴t的灰雀后來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來的?你是從課文哪些句子里看出來的?自讀課文,思考討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胚@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知道了什么?
、朴懈星榈乩首x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
2、指導朗讀對話:
⑴同位分角色練讀。
、浦该黝^飾分角色讀。
、侨喟茨信纸巧x,老師讀敘述部分。
3、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有些什么想法?
4、小結:這個小故事寫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感動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動送回灰雀,告訴我們有了錯誤承認了,改正了,就是誠實的孩子。
二、復習生字詞
1、認讀生字詞:
郊外散步白樺樹胸脯婉轉面包渣
或者嚴寒自言自語歡蹦亂跳回蕩
2、鞏固生字詞:
、趴ㄆ樽x、開火車輪流讀。
⑵給生字組詞。教師將生字卡片出示在黑板上,學生會給哪個字組詞就說出來。
三、指導書寫
1、學生描紅,教師巡視。
2、說說你在臨寫的過程中有什么字你認為比較難寫,需要老師幫忙的,說出來,教師示范書寫,重點講解。
3、將學生寫的字打在實物投影儀上,請同學評議。
四、積累運用
讀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說說通過描寫,你感受到了什么?抄寫你認為寫的好的詞語或句子。
《灰雀》教學反思
《灰雀》這篇文章我已經講過,但實事求是的說很失敗。確實需要反思。
首先說新課改提倡的是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養成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而老師需要做的則是正確的引導。然而,回想起來當時講課的情景,我所重視的不過是課文某些具體部分的處理,而且自己為學生總結了學過本篇課文應受的啟發護鳥意識。忽略了文章整體的連貫性。因此,現在的問題是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只是局部的。
另外,我明明清楚這篇文章的重點在于列寧與男孩的對話,把握人物的心理想法。可當我講的時候只是一帶而過,并沒有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在我的課堂中,角色發生了重大變化:我成為了中心人物。
其實,當前語文課的重點在于閱讀,雖然這節課我失敗了,但是很多人也是在積累失敗經驗的教訓中走出一條成功之路的。過去的無法挽回,但未來的則需要好好設計每一堂課,不得松懈!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9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同學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區分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身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現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一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俺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局部是什么?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果
2、同學匯報,師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寫內容。
3、質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現的呢?(要求同學讀出有關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
(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考慮,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認真研究蜜蜂識別方向的天性,給俺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俺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自身的科學素養,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貢獻力量。
五、作業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恐龍的種類,形態和生活習性。
4、對一般說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別是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恐龍的種類,形態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對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套光盤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兩億年前,地球廣茂的森林中,生活著一群巨大的爬行類動物,他們主宰著當時的地球,那就是恐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同領略恐龍的世界。
二、讀通全文,解決字詞
1、讀通全文,讀準字音。
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將課文通讀一遍,遇到不會讀,不理解的字詞劃出來,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解決,如果還是無法解決,一會兒我們邊講邊提(—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出示生字
yì màn diào jiàn xíng wèi měng chǐ bǐ mí
億 漫 吊 劍 型 畏 猛 齒 匕 謎
指導:
“億”字第二筆為“橫折彎鉤”,是整體認讀音節
“漫”的部首為“三點水”,與水有關,字形辨析:慢(緩慢)漫(彌漫)
“三車并行”其聲“隆隆”是為“轟”
“劍”為刀,同為立刀旁的字有“利”、“刻”、“劃”、“削”與鋒利的'刀具有關
“畏”,錯誤可能多一撇
“型”,后鼻音
“猛”為“反犬旁”,與動物有關,后鼻音
“齒”翹舌音,整體認讀音節
“匕”,第三聲
“謎”言字旁,謎語用口述
那么,你們對哪些詞語不理解呢?或者說你已經通過查字典的方式解決了,也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教師在學生不理解的情況下進行指導)
漫游:隨意游玩,本課指恐龍到處隨意走動。
輕型:(機器、武器)在重量、體積,功效或威力上比較小,本課形容翼龍飛行起來比較輕巧。
神秘:高深莫測。使琢磨不透的。本課是指恐龍的突然消失,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奧秘是一個不解之迷。
鋒利:本課形容霸王龍的牙齒非常尖銳,很容易刺入別的動物。
消失:逐漸地減少以至沒有。
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本課形容雷龍的形體很大。
望而生畏:畏,害怕。看到了就害怕。
展翅高飛:張開翅膀高高地飛翔。
齊讀生字,并完成課后第2題
三、再讀課文,理順句意
1、指名讀各個自然段,相機指導。
2、齊讀課文,注意字音和停頓。
四、作業布置
1、抄寫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鞏固“紀、必”等14個生字,會寫“世”1個生字。
2.朗讀課文,感受課文其妙的想象,讀好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根據提示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讀好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難點】
能根據提示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續編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在你們很小很小的時候,剛出生沒多久的時候,都學會了什么呢?
(預設:走路、吃飯、穿衣服等等。)
2.師:不只是我們人類,萬事萬物都有自己年紀很小的時候,都要學習本領,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第24課《當世界年紀很小的'時候》。(齊讀課題)
二、識字寫字
1.指導書寫:學寫“世”。
(1)教師范寫,學生書空筆順。
(2)教師指導書寫要點,學生臨摹、練寫。
(3)相機評價。
2.鞏固要求會認的字。
(1)齊讀詞語,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標注紅色。(相機指導讀好輕聲和三聲。)
(2)字詞游戲:摘星星,搶讀生字。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讀課文。(要求第一遍大聲自由讀尋找答案,如果沒有找到,可以默讀第二遍。)
2.釋疑
(1)課文講了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每樣東西都必須學習怎么生活。(指導讀好第一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2)課文先后介紹了太陽、月亮、水學會生活的故事,在2-4自然段。
(3)只要萬事萬物都做它最容易的事,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在5-7自然段。
(4)這個故事只是開頭,在8、9自然段。
四、深度探究,展開想象。
1.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2自然段。
(2)猜一猜“譬如、粗糙、敏感”的意思。
(3)找一找太陽學會了什么。(發光、上下山)
(4)展開想象:如果你是太陽,你還想學習什么?(配圖提示)
2.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讀第3自然段。
(2)說一說為什么“這主意不好”,為什么“這主意不錯”。
(3)在這一段中找一個合適的詞或短語形容月亮。(反反復復、不斷變化)
(4)找一找月亮學會了什么。(不斷變化)
3.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2)找一找水學會了什么。(往低處流)
(3)指導三個“往低處流”的朗讀:第一個自然平實,第二個強調“低處”,第三個“輕柔延續”,結合省略號感受區別。
(4)思考:為什么水要往低處流?(因為這對它來講是最容易的事。)
4.學習第5-7自然段
(1)讀第5自然段,發現:每樣東西都做自己最容易的事,生活的就變得很簡單。(指導讀好長句子)
(2)分別說一說“太陽、月亮、水”做什么事最容易。
(3)當萬事萬物都做最容易的事,世界就會變得很有秩序。
(4)展開想象:還有哪些事物做了自己最容易的事,讓世界變得有秩序?
(根據填空補充句子,配圖朗讀小詩,感受事物的美好。)
5.學習第8、9自然段
(1)讀第8自然段,思考:為什么有很多開頭?
(引導:最開始的時候,太陽、月亮就會發光嗎?是不是慢慢學會的呢?高山一開始就喜歡安靜地待著嗎?還是慢慢學會的呢?)
明確:一切事物都有年紀很小的時候,都要慢慢學會本領,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2)展開想象,續編課文。(根據填空補充句子,展開想象。)
6.師生合作,配樂朗讀課文。
五、課堂小結
萬事萬物都有年紀很小的時候,比如一顆小小的知識的種子,在我們的心里生根發芽,伴隨著我們的學習,開出一朵絢爛的花。(板書)
六、布置作業
從這兩個開頭中任選一個,把你課上說過的句子和你的組員分享,組成一首首優美的小詩吧!
1.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0-06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09-28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07-14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07-19
五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0-12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5篇)08-23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5篇)08-16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5篇06-15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精選15篇)09-07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5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