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成人亚洲av,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時間:2024-11-05 08:37:08 秀雯 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試題,借助試題可以更好地考查參試者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你所了解的試題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個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

              1、有人說:““封邦建國”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這主要是評價

              A、世襲制B、禪讓制C、分封制D、郡縣制

              2、小說《封神榜》中有關(guān)“炮烙之刑”、“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的描寫,反映了統(tǒng)治者的極度暴虐腐朽。這與哪一位統(tǒng)治者有關(guān)?

              A、夏王桀B、商王紂C、周厲王D、周幽王

              3、2009年6月10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遺產(chǎn)日”。按照“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分類,下列那一項的存在形式明顯不同于其他三項

              A、三星堆B、都江堰C、端午節(jié)D、故宮

              4、下列三幅圖片反映的是我國古代不同時期的農(nóng)具,對其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青銅農(nóng)具②石斧石錛③六角形鐵鋤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

              5、學(xué)習(xí)歷史有一基本結(jié)論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現(xiàn)實的反映”。“百家爭鳴”學(xué)術(shù)局面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是

              A、孔子“有教無類”,使社會上有學(xué)問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聲四起

              C、西周滅掉商朝,實行分封制D、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

              6、下列關(guān)于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和兼并戰(zhàn)爭的評價正確的有

              ①爭霸戰(zhàn)爭給社會帶來種種災(zāi)難②在爭霸過程中,有些諸侯國被消滅,出現(xiàn)了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有利于國家走向統(tǒng)一③在爭霸過程中,許多國家都以改革加強了自身的力量④華夏族和其他各族頻繁接觸,促進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媽媽領(lǐng)著小明去看中醫(yī),某位自稱是“神醫(yī)”的人,給小明看一看氣色,問了問病情,聽了聽小明的聲音,就給小明開了藥方。小明對媽媽說:“這個神醫(yī)是冒牌的”。小明的判斷依據(jù)是

              A、他沒給小明切脈B、他沒有給小明量血壓

              C、他沒有問小明得了什么病D、他對小明不夠客氣

              8、成語的來源以及構(gòu)成形式復(fù)雜,又往往包含典故史實,警世箴言,散見于歷代典籍。富含許多古代人的智慧結(jié)晶,也可視為先民的歷史寫照。下列成語中與我國春秋戰(zhàn)國歷史有關(guān)的是

              ①破釜沉舟②紙上談兵③風(fēng)聲鶴唳④退避三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融合了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形式是

              ①書法②雕塑③雜技④舞蹈⑤繪畫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10、對聯(lián):“哀怨托離騷,生而獨開詩賦立;孤忠報楚國,余風(fēng)波及漢湘人”。所描寫的人物是( )A.李冰B.孔子C.屈原D.司馬遷

              11、同學(xué)們來到殷墟,講解員指著一段文字殘片告訴同學(xué):“這文字記錄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商朝的政治、經(jīng)濟情況,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的價值。”由此判斷,這些文字應(yīng)該是( )A.甲骨文B.小篆C.隸書D.行書

              12、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發(fā)生的一場空前激烈的大戰(zhàn)是( )

              A.長平之戰(zhàn) B.城濮之戰(zhàn) C.桂陵之戰(zhàn) D.馬陵之戰(zhàn)

              13、戰(zhàn)國初年,晉國的卿大夫瓜分了晉國,形成的三個國家是( )

              A.齊、楚、趙 B.韓、趙、魏 C.楚、燕、韓 D.秦、齊、魏

              14、戰(zhàn)國時期,在思想領(lǐng)域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從根本上說是由于( )

              A.各國的變革B.士人的四處游說 C.階級統(tǒng)治的需要D.生產(chǎn)力的飛速發(fā)展

              15、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土地利用率和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顯著提高,主要是因為( )

              A.農(nóng)業(yè)重視使用肥料 B.青銅器在農(nóng)業(yè)中的廣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興修 D.鐵農(nóng)具和牛耕的推廣

              16、下列關(guān)于我國歷法方面知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今天的農(nóng)歷,又叫“殷歷”,是比較完備的'歷法

              B.戰(zhàn)國時期,將一年分為12個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閏月之說

              C.相傳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國就已有了完備的歷法

              D.戰(zhàn)國時期,人們測定出一年24個節(jié)氣,這是歷法上的重大成就

              17、下列屬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

              ①司母戊大方鼎②青銅立人像③四羊方尊④青銅神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學(xué)生,他知道高柴愚鈍,曾參性子慢,子張好偏激,子路愛沖動,就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發(fā)揮他們的長處,幫助他們克服不足。”對這句話最準(zhǔn)確的認(rèn)識是:

              A.以“德”教化人B.有教無類C.因材施教D.當(dāng)仁不讓于師

              19、最能代表兩千多年前我國的音樂文化已達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編鐘 B.銅鐘 C.七孔骨笛 D.陶塤

              20、商鞅變法成攻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百姓的歡迎 C.個人才能卓越D.符合歷史發(fā)展潮流

              二、非選擇題

              21、(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孔子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對中國古今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民族心理素質(zhì)的養(yǎng)成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儒家所追求的是一個以“仁”為核心,以“和諧”為目標(biāo)的境界。因此,千百年來貫穿儒家文化的一個始終不變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義是人與人的和諧。“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處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強調(diào)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表明人最終要順應(yīng)自然規(guī)律。數(shù)千年來,這種和諧理念經(jīng)過長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滲透于中國的社會生活,造就了中華民族成為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

              在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diào),社會建設(shè)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guān),必須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基礎(chǔ)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sh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sh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請回答:

              ①材料中的“仁”的含義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強調(diào)的“和”是指哪兩種“和諧”?(2分)

              ②和諧,是中國人幾千年的夢想。請舉例兩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們關(guān)于和諧的觀點。(4分)

              22、(7分)閱讀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論,強國先富民。令規(guī)傳萬戶,徙木賞千金。

              十載游羊地,三年悍將林。稱雄當(dāng)做首,變法古標(biāo)今。

              (1)這首詩歌贊頌的人物是(1分)

              (2)詩中與右圖相關(guān)的一句話是(1分)

              (3)說一說使詩中劃直線部分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

              (2分)

              (4)最能證明劃波浪線部分歷史事實的是:

              (2分)

              (5)詩中哪一句評論對于我們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1分)

              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

              ――《論語》

              閱讀上述材料,請回答:

              ①上述內(nèi)容反映了什么時期的歷史事實?(1分)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6分)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結(jié)果?(3分)

              24、(13分)讀圖做題。讀下圖,做一下題目

              (1)在圖1、2、3、4、5、6、7上,填出戰(zhàn)國七雄的位置(7分)

              (2)在圖A、B、C中寫出圍魏救趙的戰(zhàn)役、減灶誘敵深入的戰(zhàn)役、紙上談兵的戰(zhàn)役。(6分)

              25.讀右圖

              (1)在圖中的相應(yīng)的位置標(biāo)出相應(yīng)的階層的名稱:(6分)

              (2)為了鞏固統(tǒng)治,西周實行了。西周通過這個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

              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dāng)是時,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備,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賈誼《過秦論》

              請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變法事件?這次變法發(fā)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誰?

              (1+1+1分)

              ②寫出“內(nèi)立法度”的具體內(nèi)容。

              (1+1+1+1分)

              ③商君因變法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最后慘遭車裂而死。你認(rèn)為商君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為什么?你覺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

              參考答案

              1-----5CACCD

              6---10AADCC

              11----15AABDD

              16----20DDCAD

              21、(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孔子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對中國古今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民族心理素質(zhì)的養(yǎng)成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儒家所追求的是一個以“仁”為核心,以“和諧”為目標(biāo)的境界。因此,千百年來貫穿儒家文化的一個始終不變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義是人與人的和諧。“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處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強調(diào)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表明人最終要順應(yīng)自然規(guī)律。數(shù)千年來,這種和諧理念經(jīng)過長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滲透于中國的社會生活,造就了中華民族成為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

              在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diào),社會建設(shè)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guān),必須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基礎(chǔ)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sh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sh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請回答:

              ④材料中的“仁”的含義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強調(diào)的“和”是指哪兩種“和諧”?(2分)

              “和諧”。“和”的一是人與人的和諧,二是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

              ⑤和諧,是中國人幾千年的夢想。請舉例兩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們關(guān)于和諧的觀點。(4分)

              孟子保護環(huán)境,墨子“兼愛”“非攻”

              22、(7分)閱讀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論,強國先富民。令規(guī)傳萬戶,徙木賞千金。

              十載游羊地,三年悍將林。稱雄當(dāng)做首,變法古標(biāo)今。

              (1)這首詩歌贊頌的人物是(1分)商鞅

              (2)詩中與右圖相關(guān)的一句話是(1分)城門立木

              (3)說一說使詩中劃直線部分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

              (2分)國家承認(rèn)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zhàn),根據(jù)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竣工的舊貴族的特權(quán)。

              (4)最能證明劃波浪線部分歷史事實的是:

              (2分)秦國的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軍隊?wèi)?zhàn)斗力不斷加強,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5)詩中哪一句評論對于我們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1分)強國先富民

              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

              ――《論語》

              閱讀上述材料,請回答:

              ①上述內(nèi)容反映了什么時期的歷史事實?(1分)

              戰(zhàn)國時期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6分)

              ⑴積極改革內(nèi)政,發(fā)展生產(chǎn)。

              ⑵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

              ⑶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結(jié)果?(3分)

              齊國國富兵強,齊桓公召集諸侯會盟,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24、(13分)讀圖做題。讀下圖,做一下題目

              (3)在圖1、2、3、4、5、6、7上,填出戰(zhàn)國七雄的位置(7分)

              (4)在圖A、B、C中寫出圍魏救趙的戰(zhàn)役、減灶誘敵深入的戰(zhàn)役、紙上談兵的戰(zhàn)役。(6分)

              25.讀右圖

              (1)在圖中的相應(yīng)的位置標(biāo)出相應(yīng)的階層的名稱:(6分)

              (2)為了鞏固統(tǒng)治,西周實行了分封制。西周通過這個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

              開發(fā)了邊遠(yuǎn)地區(qū),加強了統(tǒng)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dāng)是時,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備,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賈誼《過秦論》

              請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變法事件?這次變法發(fā)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誰?

              (1+1+1分)商鞅變法356年商鞅

              ②寫出“內(nèi)立法度”的具體內(nèi)容。

              (1+1+1+1分)

              ⑴國家承認(rèn)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⑵獎勵耕戰(zhàn),生產(chǎn)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⑶根據(jù)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竣工的舊貴族的特權(quán)。

              ⑷建立縣制,有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⑥商君因變法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最后慘遭車裂而死。你認(rèn)為商君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為什么?你覺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

              成功,商鞅的死值得,看變法是否是順應(yīng)了歷史發(fā)展的潮流。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2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計40分)

              1.澶淵之盟使下列哪兩個政權(quán)之間維持了長久和平關(guān)系?( )

              A.遼夏之間B.遼宋之間C.宋夏之間D.宋金之間

              2.“杯酒釋兵權(quán)”的故事發(fā)生在( )。

              A.宋高宗時B.宋真宗時C.宋太宗時D.宋太祖時

              3.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顯減少的直接原因是( )。

              A.金宋和議B.遼宋和議C.夏宋和議D.金滅遼

              4.下列對岳飛的介紹,錯誤的一項是( )。

              A.一生廉潔奉公B.從不計較個人利害得失

              C.他的部隊作戰(zhàn)勇敢,紀(jì)律嚴(yán)明D.最后因謀反朝廷被殺害

              5.在宋代躍居糧食產(chǎn)量首位的作物的是( )。

              A.小麥B.水稻C.粟D.棉花

              6.“蘇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實質(zhì)性問題是( )。

              A.蘇湖地區(qū)糧食獲得了大豐收B.全國的經(jīng)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zhuǎn)移到長江流域

              C.蘇湖地區(qū)是我國的經(jīng)濟重心D.宋朝時糧食產(chǎn)量非常大

              7.南宋時期,全國第一大港是( )。

              A.廣州B.揚州C.泉州D.劉家港

              8.商人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是在( )。

              A.漢代B.宋代C.唐代D.三國

              9.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詩中所描述的節(jié)日應(yīng)該是( )。

              A.元宵節(jié)B.冬至C.寒食節(jié)D.春節(jié)

              10.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為( )。

              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階層不斷壯大

              C.價格低廉D.達官貴人的需要

              11.蒙古政權(quán)建立于( )。

              A.1271年B.1206年C.1272年D.1279年

              12.關(guān)于隋朝、元朝歷史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都結(jié)束了長期的分裂狀態(tài),實現(xiàn)了國家的統(tǒng)一

              B.都在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的政治制度方面有開拓性的貢獻

              C.都開通或疏浚了著名的水利工程

              D.都是短命的封建王朝

              13.元朝時在民族大融合過程中形成的新民族是( )。

              A.蒙古族B.藏族C.維吾爾族D.回族

              14.元朝為了實行對全國的有效統(tǒng)治,建立的對后世產(chǎn)生深遠(yuǎn)影響的制度是( )。

              A.行省制度B.八旗制度C.郡縣制度D.三省六部制

              15.我國四大發(fā)明中北宋時期發(fā)明的是( )。

              A.造紙術(shù)和火藥B.活字印刷術(shù)和指南針

              C.火藥和指南針D.指南針和造紙術(shù)

              16.火藥開始用于軍事是在( )。

              A.北宋末年B.元朝中期C.南宋初期D.唐朝末期

              17.我國棉紡織業(yè)興起于( )。

              A.江浙B.四川C.海南島D.中原

              18.《資治通鑒》的主持編寫人是( )。

              A.司馬遷B.司馬炎C.司馬光D.司馬昭

              19.宋代文學(xué)的主要成就是( )。

              A.詩B.詞C.散曲D.小說

              20.《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是( )。

              A.張擇端B.吳道子C.蘇軾D.鄭板橋

              二、組合列舉題(共計14分)

              21..宋朝時期人們的文化生活豐富,今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了。據(jù)此填寫下列節(jié)日。(3分)

              (1)宋代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像元宵節(jié)和農(nóng)歷五月、八月的節(jié)日:

              (2)最受重視的節(jié)日被稱為:

              22.指出下列名句的作者:(3分)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2)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3)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23.與宋朝并立的少數(shù)民族分別建立了自己的都城,請寫出下列政權(quán)的都城:(4分)

              (1)遼(2)西夏(3)金(4)元

              24.小明愛好收藏歷史小說,請幫助他標(biāo)識下列小說故事發(fā)生的朝代。(4分)

              (1)《楊家將》

              (2)《瓦崗軍》

              (3)《岳飛傳》

              (4)《東周列國志》

              三、材料解析題(第25題15分,第26題12分,共計27分)

              25.閱讀以下四幅圖回答問題:(15分)

              圖一圖二圖三圖四

              (1)你能一一說出我國創(chuàng)造的這些文明嗎?(4分)

              (2)你能說出其中哪些是在宋元時期創(chuàng)造的嗎?(2分)

              (3)你能說出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出現(xiàn)有什么重要意義嗎?(6分)

              (4)你知道當(dāng)今我國的哪一項基本國策與科技有關(guān)?(3分)

              26.看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圖一圖二

              (1)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什么?在什么地方產(chǎn)生?(4分)

              (2)在上圖中哪幅反映的是最早的紙幣?(2分)

              (3)紙幣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意義?(6分)

              四、活動與探究(19分)

              27.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其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經(jīng)歷了幾個重要階段。根據(jù)史實回答下列問題。

              (1)西漢后期,漢匈兩大民族友好交往的開端最突出的事件是什么?(2分)

              (2)說出與唐朝關(guān)系密切的五個少數(shù)民族,說明唐朝與其中一個民族是如何“和同為一家”的。(8分)

              (3)元朝時形成了哪一個新的少數(shù)民族?它們主要信仰什么宗教?(4分)

              (4)你知道新中國成立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少數(shù)民族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對少數(shù)民族采取了那些政策?(5分)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計40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DADBBCBDBBDD

              題號14151617181920

              答案ABDCCBA

              二、組合列舉題(14分)

              21.(1)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2分)(2)元旦(1分)

              22.(1)蘇軾(2)辛棄疾(3)李清照(3分)

              23.(1)上京(2)興慶(3)會寧(4)大都(4分)

              24.(1)北宋(2)隋唐(3)南宋(4)東周(或者:春秋戰(zhàn)國)(4分)

              三、材料解析題(第25題15分,第26題12分,共計27分)

              25.(1)造紙術(shù)指南針火藥印刷術(shù)(4分)。

              (2)指南針印刷術(shù)(2分)。

              (3)四大發(fā)明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它說明了中國古代科學(xué)技術(shù)在許多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是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重要標(biāo)志。(3分)有利于文化的傳播,促進了各地區(qū)人們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3分)。

              (4)科教興國戰(zhàn)略。(3分)

              26.(1)交子。(2分)中國的四川地區(qū)。(2分)。

              (2)圖一。(2分)。

              (3)原因: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3分)意義:促進了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3分)

              四、活動與探究(19分)

              27.(1)昭君出塞。(2分)

              (2)突厥、吐蕃、回紇、靺鞨、南詔。(5分);唐朝和吐蕃通過文成公主入吐蕃和金城公主入吐蕃實現(xiàn)了“和同為一家”。(3分)

              (3)回族;(2分)

              (4)態(tài)度:團結(jié)友好。(1分)

              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團結(jié)、民族區(qū)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發(fā)展。(4分)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七年級上冊政治第二單元測試題10-21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02-17

            七年級(上)歷史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07-18

            七年級語文第二單元的測試題及參考答案02-28

            七年級歷史上冊單元測試題歸納04-26

            數(shù)學(xué)上冊第一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09-19

            八年級政治上冊第二單元檢測試題及答案09-27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附答案10-13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綜合測試題及答案12-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级片免费看|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成人片| 国产末成年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第15页| 午夜精品久久| 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一卡2卡3卡四卡新区| 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 韩国日本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成人免费做真爱| 3atv精品不卡视频| 99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黄色免费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国产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porn国产精品| 日本三级在线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 狠狠亚洲色一日本高清色| 欧美性猛少妇xxxxx免费| aa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一区| 毛片aaaa|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a久久| 免费黄色aaa|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内射中出日韩无国产剧情| 欧美精品高清| 麻豆av影院| 撕开奶罩揉吮奶头高潮AV| 久久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久久99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插女人下面视频免费| 91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热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