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牧場之國讀寫結合說課稿(精選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牧場之國讀寫結合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牧場之國讀寫結合說課稿 1
《牧場之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描寫了荷蘭美麗的田園風光,全文緊緊圍繞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來寫,展現了荷蘭藍天、白云、牛羊成群的優美迷人、自然和諧的景觀。因此我根據文本特點,在教學中實施了美的教育,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豐富其想象力,激發其靈感與頓悟。
設計思路:
根據四年級兒童特點和文本特色,本著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異國的田園風光。
2.過程與方法:
(1)、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特點,感悟荷蘭牧場的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揣摩課文中優美的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體會動物與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美好意境,進行美感教育。
【學習重難點】
重點:積累詞句。
難點:課文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學習方法:
1、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2、借助課后資料袋、網絡搜集有關荷蘭的資料。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異國的田園風光。
2.過程與方法:
(1)、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特點,感悟荷蘭牧場的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揣摩課文中優美的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體會動物與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美好意境,進行美感教育。
【學習重難點】
重點:積累詞句。
難點:課文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問題導入】
1、出示郁金香圖片,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郁金香代表哪個國家嗎?
生:荷蘭。
3、師簡介荷蘭:
師:是的,荷蘭以郁金香、風車、牧場和運河而聞名天下。同學們,你們了解荷蘭嗎?
4、師:下面就讓我們隨作者一同走進這優美、恬靜的地方吧!去感受真正的荷蘭。
【互動合作】
一、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師:
請幾個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聽聽他讀得對嗎?讀通順了沒有?
師:誰能評一下?(教師相機出示重難點詞語和生詞,提示朗讀。)
2、師:
讀完后,你能用文中的詞句來完成老師大屏幕上的填空嗎?
白天,奶牛_________,駿馬_________,家畜_________。
傍晚,人們_________,這里一片寂靜,__________________。
夜晚,_________不斷地運往遠方,車船過后__________________。
3、填完以后,你有沒有什么發現?
生:發現了本文是按照從白天到傍晚到夜晚這樣的時間順序來寫的。
師: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蘭是個牧場之國,是個美不勝收的地方!咱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品讀課文。
二、品讀課文,感悟美麗
自由讀課文,思考下面幾個問題。(課件出示)
1、自由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美景。
2、課文第一自然段與全文是什么關系?
3、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描寫荷蘭牧場獨特的風光的?
4、作者為什么四次提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展示交流】
1、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
⑴、理解體會:這是一個總起句,句子緊扣課題,開門見山,點明了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后,強調了本文重點要描寫的是荷蘭獨特的地形特點—“牧場之國”。因為荷蘭三分之一的地區的牧場,所以這句話總領全文。
⑵、朗讀指導:用贊美的語氣讀。
2、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
⑴、這一擬人寫法讓人感到牛無論吃草還是站立都像一個人那樣深沉含蓄,不時琢磨著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回味著草原的無邊美景,由此可看出整個低地是何等的安靜祥和,外界對牛沒一點干擾。
⑵、指導朗讀:讀出若有所思的專注,語調輕緩平和。
3、找出文中四次講到的“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本文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的獨特風情。課文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荷蘭牧場和運河交錯的獨特地形,看到了畜牧業尤其奶牛和奶制品在荷蘭國計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蘭藍天、碧草、牛羊組成的優美迷人、自然和諧的景觀,這是作者在向人們介紹荷蘭的特點,更是對荷蘭的美景發出贊嘆。
【鞏固拓展】
1、課文學完了,你能說說你心目中的荷蘭嗎?
2、對啊,這就是真正的荷蘭,不僅是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動物們自由的天堂,更是寂靜得讓人神清氣爽的夜晚,是默默無言、享受生活的荷蘭居民。
【課外延伸】
1、我是一小詩人:讓我們根據課文的描述,展開豐富的想象,用上積累的詞語和學到的表達方法,來創作一首小詩吧!
2、(出示課件):
運河宛如一條條美麗的絲帶,
裝點著絲絨般的一望無際的草原。
原野上成群的奶牛在專心吃草,
你瞧那只牛犢儀態端莊,
多像一位悠閑散步的貴夫人。
那只老牛無比尊嚴,
好像牛群的家長。
那只站立不動,
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
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布置作業】
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22.牧場之國
白天:黑白花牛 儀態端莊
成群駿馬 膘肥體壯
綿羊豬群 悠然自得
夜晚:晚霞滿天 牛羊歇息
【教學反思】
我根據本課內容,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模式,新課開始我用郁金香激趣導入,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能回答出荷蘭,然后自然而然的想了解荷蘭,所以這時匯報資料,在學生對荷蘭有一個初步印象、心里想了解荷蘭時在讀課文。本節課的重點是積累詞句,難點是培養通過語言文字想象畫面的能力。
為了能解決這兩點我以讀為主,使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最終,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本節課的缺點是評價語言的單一,部分學生平翹舌音不準,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在這方面訓練學生。
這節課的教學模式基本適用。
牧場之國讀寫結合說課稿 2
一、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牧場之國》。本單元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這一主題從不同角度描寫了鄉村的景色,表達了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贊美。《牧場之國》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描寫了荷蘭美麗的田園風光,全文緊緊圍繞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來寫,展現了荷蘭優美迷人、自然和諧的景觀。《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應立足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應重視和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展。因此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能力,根據《課標》要求及教材編排意圖和本課特點,我結合四年級學生特征,設定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個性化閱讀,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性,積累語言。體會作者擬人、比喻手法的巧妙運用。
3.感受荷蘭牧場的風光美,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荷蘭的無比喜愛之情,激發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進一步感受鄉村生活的可愛,體會作者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感受文章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課文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四、教法設計:
1、采用學生自讀自悟,品味交流的教學方法。教學中,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加強朗讀,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他們把課文讀通、讀懂、從而達到“書讀百遍,其意自
見”的目的。
2.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我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利用多媒體播放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讓學生在領略課文語言美的基礎上,真正領略到荷蘭牧場的美麗,既是美的享受,又輕松了課堂。
五、學法設計
教是為了學服務,根據新課標對四年級學生的要求設計學生的學法。首先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其次讓學生讀、劃、思悟,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小組討論,自學完成質疑問題,從而完成教學重點。
這節課我的教學思路和時間分配: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3′)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5′)
(三)深讀課文,欣賞牧場之美(25′)
(四)小結升華,感悟牧場之美(2′)
(五)拓展遷移,真情表達(5′)
六、說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讓學生根據課前預習交流對荷蘭的了解,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指名讀文,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同時通過個體的自我整理、歸納,為集體交流做準備。
(三)自讀自悟,交流體會
1.學生圍繞“作者為什么四次提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一問題自由默讀,品味課文,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適當地進行個別的學習指導。
2.全班交流。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隨機指導朗讀精彩語段。
在這個環節我將主動權交給學生,一是讓他們在課文的交流感悟中體會課文的情感。
結合多種形式、有感情朗讀,如:個人讀、師生讀、男孩子讀等;二是引導學生關注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從中吸取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借鑒有效的學習方法。
(四)總結全文,體會中心
根據板書內容讓學生再次整體感知荷蘭無限美麗的田園風光,體會作者四次強調“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的原因。既是作者向人們介紹荷蘭的特點,更是對荷蘭的美景發出的贊嘆!
(五)拓展遷移,真情表達
出示圖片,請同學們選擇一幅圖,給它配上語言。本環節著力讓學生把讀中的體會和體驗到的內容外化為語言文字,做到由理解向表達遷移,使閱讀與寫作結合,最終學以致用。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
2、閱讀課文后資料袋了解更多有關荷蘭的風景、風情。
指導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拓寬視野。
七、板書設計
板書的設計體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精髓,具有代表性,一目了然,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課文。
八、課堂總結
本課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是在指導學生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發展語言,并在學習活動實踐中豐富知識,掌握方法,從而培養學生樂學、會學,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達到提高語文素養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最終目的。
牧場之國讀寫結合說課稿 3
一、情景導入
師:有一個國家,它就被稱為風車之國、花之國、水之國,也被稱為牧場之國,這個國家是——荷蘭。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荷蘭,走進這個——牧場之國(齊讀課題)
二、揭示學習目標
(師:有目標才會有方向,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堂課的學習目標。)
三、小組學習,合作探究
師:怎么才能達到這三個目標呢?古語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今天,我們就用讀的方式來學習這篇略讀課文。讀的形式有多種,像輕聲讀、放聲讀、自由讀、默讀,不管你采用何種方式去讀,邊讀邊思考的習慣是很重要的。另外,不動筆墨不讀書,記得把你的收獲用筆在書上做批注。
師:好,現在請按照設問導學,小組內開始合作學習
四、交流展示,精講精評
(一)師:15分鐘過去了,讓我們來匯報交流吧。請勤學組來匯報一下第一個問題,大屏幕上的生詞不會把你難倒吧,提醒你們,別人讀你要仔細聽。因為,傾聽是一種平等而開放的交流。
師:讀得真準確,特別是“吆喝”的“喝”、“圈里”的“圈”這兩個多音字,那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個不懂的詞呢?生:我通過查字典理解了鑲嵌是指一物體裝點在另一物體上 師:工具書真是個無聲的老師. 生:老師,我來補充。我通過聯系上下文知道吆喝是指大聲說話。
師:聯系上下文也是一個很好的理解詞義的方法。 生:我還通過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了遼闊無垠是指無邊無際。 師:真不錯,當碰到不理解的詞時,我們要學會這幾種理解詞義的好方法。
(二)師:哪個組來匯報一下第二個問題?好,奮斗組來。
師:你找到的是第二段,體會到什么? 生:我體會到牛很多。
師:特別是從哪些句子體會到牛多?那請你把這兩句話讀一讀,讀出牛的多來。不夠多,誰再來?恩,聽了你的朗讀,那黑白花牛,白頭黑牛,白腰藍嘴黑牛,一頭頭都浮現在我的眼前,特別是那個“全是”一詞,更讓我看到了成千上萬的花牛。這就是真正的荷蘭,請你當小老師,領著大家一起讀。
師:這么多的牛在草原上干什么呢?除了吃草,它們還可能干什么呢?發揮我們的想象來說說。(你說)
生:牧場上的牛可能在散步,牧場上的牛可能在曬太陽、牧場上的牛可能在睡覺,可能還在做美夢呢!
師:孩子們的想象可真豐富。在你們的眼中,這群牛兒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自由啊!其中你特別喜歡哪句話?
師:我也特別喜歡這兩句話。為什么?
生:因為這是兩個比喻句,把牛犢和老牛的神態寫得非常逼真。
師:牛犢是什么神態?——儀態端莊;老牛呢?——無比尊嚴。其實這是兩個形容人的詞語,現在用來形容牛,顯得格外親切。哦,這位同學,你想補充什么?
生:我還找到了一個擬人句“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我從“專注”這個詞知道牛群吃草時非常認真。
師: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能抓住重點詞去體會句子的含義。
生:老師,我找到了描寫馬的第三段。(課件出示第三段)師:體會到了什么?你說。 生:我體會到了馬兒的強壯。
師:你從哪個重點詞感受到馬兒的強壯? 生:膘肥體壯
師:不錯,那牧場上的馬兒為什么長得如此膘肥體壯呢?接著說。
生:因為牧場上的草非常茂盛,而且馬兒生活得很自由。
師:自由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我從“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著的運河,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它們飛馳到遠方。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看出來的。
師:是啊,環境好、心情又好,怎么不是匹匹膘肥體壯就請你你來當當這自由自在的馬兒,讀讀這段話。
師:有點氣勢,可是你一個人的聲音不能體現出成群駿馬飛奔的氣勢。你們這組一起來,讀出成群駿馬自由飛奔的壯觀氣勢吧! 光明組,再來; 勤學組,超過他們。
師:多壯觀的場面啊,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真正的荷蘭還生活著哪些動物?
生:綿羊、豬群、小雞、長毛山羊。
師:孩子們,有多少小雞呢? 生:成千上萬的小雞 師:長毛山羊呢?生:成群結隊
師:黑色的一群是什么? 生:豬群 師:由此可見,這里的牲畜可真—— 生:多
師:由此可見,這牧場之國就是誰的王國? 生:動物們的王國。 (板書“動物)
師:它們生活得怎么樣? 生:動物們很悠閑 師:你從哪些詞看出動物們的悠閑?
生:“悠然自得、安閑”
(三)師:動物們生活得如此悠然自得,如此安閑,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它們到底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讓我們進入第三個問題。找到描寫草原及運河的句子了嗎?一共有幾句?請拼搏組來匯報。一句、兩句、三句、四句。
師:拼搏組真是個會讀書的小組。 透過這些詞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條條運河,我仿佛看到了碧綠的草地,我仿佛看到動物們在草地上自由飛奔。
師:是啊,多么美麗的草原,多么遼闊的原野!讓我們看著大屏幕,一邊讀,一邊想象這原生態的畫面吧! 生:齊讀 師:孩子們,是什么滋養了這些動物? 生:是草原
師:僅僅是草原嗎? 生:還有運河。 師:豐美的水、草滋養了這些牲畜,遼闊無垠的原野又為牲畜們提供了廣闊的生活天地,因此,它們才能生活得如此悠閑自得。(板書:水、草)
(四)師:那課文除了寫成群的牲畜,豐美的水草,還寫了誰? 生:牧民 (板書:牧民)
師:現在進入第四個問題。同學們,描寫牧民的句子多嗎? 生:不多。
師:雖然寫牧民的句子不多,但我們要做會讀書的孩子,能讀懂文字背后的聲音。文明組來匯報第4個問題。 師:你找到了這句——生:“到了傍晚,才看見有人駕著小船過來,坐上小板凳,給嚴肅沉默的奶牛擠奶。” 師:從這句話你想到了什么? 生:由“才看見”我想到白天的時候人們沒來,到傍晚時才來到牧場。 師: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牧民對動物們非常關心,白天不去打擾它們的生活。
師:是啊,那你還從哪個句子可以看出牧民對動物的關心。
生:“在這里,誰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鈴鐺也沒有響聲,擠奶的'人更是默默無言。”
師:為什么不叫喊吆喝?為什么默默無言? 生:因為動物們都休息了。
師:是啊,草原不僅是牧民的家,也是動物們的家。當動物們都休息了,牧民即便在擠奶,那也是默默無言。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是那么的和諧。(板書“和諧”)師:讓我們也輕輕地、柔柔地讀最后一段。
師:這就是真正的荷蘭。(課件出示)難怪作者不停地感慨,請問這句話在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
生:四次 師:其實這也是一種修辭手法,叫反復。你覺得反復有什么作用? 生:反復是起強調作用。
師:對,其實反復出現“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既是總體介紹荷蘭特點,又是對荷蘭獨特風光的贊嘆!讓我們再次發出贊嘆(齊讀) 學了這么久,大家也累了,老師請你們欣賞一段迷人的風光吧!
(五)師:同學們,此刻你的腦中,真正的荷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畫面呢?寫下來了嗎?
讓我們一組一組來展示。你看,奮斗組寫得真好:成群的花牛是真正的荷蘭,膘肥體壯的駿馬是真正的荷蘭,悠閑的牲畜是真正的荷蘭,美麗的草原是真正的荷蘭。(一起讀讀) 師:多么像一首詩啊!
五、總結課堂
師:同學們,今天學習這篇略讀課文,從中你學到了哪些學習方法呢?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師:不錯,多讀是品味語言的最佳方式。 生:老師,我還知道要一邊讀,一邊想。
師:是啊,光讀不想的話,那你只是一個播放器。 生:我學到了要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含義。
師:你更不錯。那關于這篇課文的內容,你們還有什么收獲嗎?你說,你說,你說。
六、達標測評
1、大家的收獲可真不少,最后的達標測評不會把你難倒吧,對對答案。
2、非常高興和大家度過了愉快的一堂課,再見。
課文《牧場之國》的難句解析
1、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
這是一個總起句,句子緊扣課題,開門見山,點明了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后,強調了本文重點要描寫的是荷蘭獨特的地形特點——“牧場之國”,因為荷蘭三分之一的地區為牧場,所以這句話總領全文,下面就具體地描寫了荷蘭廣闊無際的牧場和生活在牧場上的無憂無慮的家畜家禽。
2、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
“專注”指專心注意,這一擬人寫法讓人感到牛無論吃草還是站立時都像一個人那樣深沉含蓄,不時地琢磨著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回味著草原的無邊美景,由此可以看出整個低地是何等的安靜祥和,外界對牛沒有一點干擾。
3、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絲絨般的碧綠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
這一句是對前面具體地描寫了牛群活動的場面總括,句中“全是”讓人想象到如同絲絨般柔軟而細密的碧綠草原上,活動著的全是黑白兩色的花牛,景致壯觀,色彩明麗,于是作者發出了贊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4、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
沒有牧人的吆喝,沒有食物的紛爭,沒有強敵的進攻,馬兒是這無邊草原尊貴的主人,作者面對駿馬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目睹它們在草原上無拘無束的自在和任意馳騁的英姿,感嘆這草場與駿馬和諧。
5、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發出哞哞聲,馬也忘記了踢馬房的擋板。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芒。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晚霞消逝,夜幕降臨,牲畜沉睡,一切都顯得無聲無息,只有遠出的燈塔像瞌睡人的眼閃著昏黃暗淡的光,這是多么安然與寧靜的境界,作者由衷地發出贊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夜晚的寧靜也是荷蘭的一大特點。
作者卡爾·恰彼克簡歷:
卡爾·恰彼克(1890~1938),又譯為卡雷爾·恰佩克,捷克小說家兼劇作家。
他自幼喜歡文藝,14歲即發表詩作。一生經歷豐富,著述浩瀚,寫作涉及多種領域。代表作有散文《明亮的深潭》,戲劇《羅素姆萬能機器人》,科幻小說《鯢魚之亂》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他曾赴多國游歷,寫有多部游記作品,本文為其中一篇。他的游記作品描寫直觀生動,能自然而然地透入社會各個層面,真切感人。筆調活潑且不乏幽默,讀起來給人以一種輕松感、舒適感。如本篇,開頭一句話就勾出荷蘭特色,“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后面則把重點放在牧場上,以親切平和的筆觸,畫出了充滿“田園詩情”的“真正的荷蘭”,自然隨意中顯示出描寫技巧的高明。
牧場之國資料:荷蘭 人們常把荷蘭稱為“風車之國”、“花之國”、“運河之國”,他的真正國名叫“尼德蘭”,“尼德蘭”是“低”的意思,“蘭”是“土地”,合起來稱為“低洼之國”,荷蘭總面積41 548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領土只高出北海海面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實的“尼德蘭”。荷蘭地勢非常平坦,但在東部和南部由幾座山丘。西歐的三大河流萊茵河、馬斯河以及斯海爾德河均通過荷蘭境內入海。由于荷蘭位居歐洲理想位置,素有“歐洲大門”之稱。
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是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丹”是水城的意思,其中最重要的三條運河分別是紳士運河、國王運河、王子運河,阿姆斯特丹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有90個小島,160條運河,1281座橋梁。市區道路多而不亂,層次井然,船只可以在市區運河中自由航行到市區的任何地方。
荷蘭三分之一的地區為牧場,主要飼養黑白花牛奶牛。奶牛業相當發達,全國共有6萬個奶牛飼養場,飼養奶牛450萬頭,在畜牧業中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業產值的70%以上,其次是羊、豬及家禽,肉類和奶制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農場為11.97萬個。
牧場之國的比喻句
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
牛犢的模樣像貴夫人,儀態端莊。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長,無比尊嚴。
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絲絨般的碧綠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
黑色的豬群,不停地呼嚕著,像是對什么表示贊許。
牧場之國讀后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牧場之國》一文,讓我知道了荷蘭人的聰明和才智。他們用勤勞和智慧贏得了“花卉王國”、“歐洲花園”、“風車之國”的美稱。
文中大體意思是:在運河間碧綠的草地上,成群的俊馬、悠閑自得的白色羊群和打著呼嚕的小豬還有成千上萬的小鳥加上沉睡的萬物,就組成了一個美麗的國度——真正的荷蘭。
雖然荷蘭沒有華麗的外表,但是這里的農作物、可愛的牲畜、高大的風車,成了荷蘭的一條長長的風景線。
荷蘭的一天總是安安靜靜的,從來不熱鬧,但是這里萬物的形形色色卻吸引著你!
我知道荷蘭原來是很小的,但聰明的荷蘭人用了“填海造田”的方法,變成了現在那么遼闊,那么美麗!
《牧場之國》的詞語
【儀態端莊】
指神情舉止、姿態風度端正莊重。
【鑲嵌】
把一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這里指運河和低地交錯排列著。
【悠然自得】
指悠閑的樣子,內心感到非常滿足。指綿羊生活在綠色草原上,快樂無憂舒適滿足。
【吆喝】
大聲喊叫。這里指人與動物全都低聲細語,可見環境的寂靜。
【近義詞】
專注——專心 儀態——儀表 端莊——莊重 無垠——無邊
安閑——悠閑 欣賞——觀賞 悠悠自得——怡然自然
【反義詞】
端莊——隨便 微弱——強烈 恢復——繼續
《牧場之國》寫作背景
荷蘭一向以“花之國”、“風車之國”、“運河之國”和“牧場之國”聞名于世。本文正是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神秘含蓄:白日里,牧場是動物們的天堂,無論是花色多樣的牛,還是駿馬或羊、豬、雞,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綠草低地上”是那樣的悠然自得、愜意舒暢,廣闊無垠的草原無疑就是他的自由王國,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閑游憩圖。即使是傍晚出現了擠奶的人也并沒有打破草原寂靜,奶牛仍是“嚴肅沉默”,擠奶人更是“默默無語”,連船只行駛也是舒緩平穩的,車船的到來與離去反襯出了草原的寂靜。直到夜幕降臨,荷蘭更是沉入一片靜謐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靜夜圖。課文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荷蘭牧場和運河交錯的獨特地形,看到了畜牲業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蘭國計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蘭藍天、碧草、牛羊組成的優美迷人、自然和諧的景觀,所以作者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既是作者在向人們介紹荷蘭的特點,更是對荷蘭的美景發出的贊嘆。
本文語言生動,形象傳神,比喻、擬人是本文語言上的一個突出特點。
選編這篇文章的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體會動物與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美好意境;二是使學生領悟本文在寫景方面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優美的語言。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進一步感受鄉村生活的可愛;體會作者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難點是讓學生明白課文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牧場之國讀寫結合說課稿 4
說教材:
這是一篇描寫荷蘭田園美景的散文。描寫了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的田園風光:碧綠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綿羊,黑色的豬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擠奶的人,寧靜安謐的夜晚,閃爍的燈……美麗富饒的荷蘭就像一幅幅田園畫展現在我們面前,洋溢著寧靜悠閑的情趣,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一、教學目標:
1、品讀課文,憑借語言文字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
2、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背誦自己喜歡的兩個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感悟并說出文章所展示的詩情畫意。
說教法、學法:
一、創設情境法
學生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體,真實、鮮活的情境能豐富學生的表象,激活他們的思維、情感、聯想、想象,因此,“游覽荷蘭田園風光——招聘小導游——設計宣傳畫”這一情境,使課文中靜止的語言文字活動起來,把學生深深卷入到這一真實的情境中去,成為其中一個積極的參與者,主動的探索者,教師的教育意圖巧妙地滲透其中。
二、朗讀感悟法
重視有感情地朗讀訓練,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自覺能動性,使學生在讀書中逐步悟出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再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同時對學生的朗讀要進行適時合理的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
三、自主探究法
教育應當使學習者成為他們獲得知識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極的知識接受者。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廣闊的探究時間,充分的探究自由,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讀、悟悟、品品,讓他們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探究中創新。于是,學生能自覺調整自己的認知策略,運用自己的知識經驗自行解決問題。
說教學過程:
一、游覽荷蘭田園風光
1、假想旅游: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好!我是荷蘭風光旅行社的特約導游,今天,我將帶大家去一個被稱為水之國,花之園,也是牧場之國的迷人的地方——荷蘭的鄉村!讓我們一起踏上荷蘭之旅,去感受真正的荷蘭,出發吧!(課件播放荷蘭風光片,讓學生欣賞)
2、美麗的荷蘭風光,怎能不令人駐足觀賞,流連忘返呢?你們喜歡荷蘭嗎?就讓我們跟隨課文,再次細細游覽。
3、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欣賞課文的文字之美和荷蘭的風景之美,想想這個迷人的田園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恰佩克的心中怎樣的荷蘭才是真正的荷蘭。
假想旅游把學生以游客的身份帶到了荷蘭,身臨其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了這次“旅游”中,自主地觀賞、品味,迷人的荷蘭深深地印入了同學們的腦海,了解它、探索它的愿望也油然而生。
為了讓學生充分地感受課文的文字之美,我有意省去了過多的理性思考要求,讓學生能有更深層親近文本的可能,能更多地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去進行感受。
二、招聘小導游
過渡:因為來荷蘭旅游的游客較多,所以要招聘一批小導游,只要過“三關”,你們也能成為像老師一樣的特約導游。
(一)第一關,深情誦讀
談話:迷人的田園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把它誦讀給大家聽,讓人們在你的誦讀中流連忘返,陶然欲醉。
指名配樂朗讀,老師啟發學生口中讀出感覺,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并在誦讀得較好的學生中選出三名導游候選人。(預備在全班作示范表演)
誦讀可以讓學生動用各種感官,全方位、多層次地整體觸摸語文所展現的言語現象,從而讀出聲音,悟出形象,讀出喜怒哀樂的情態,對語文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
(二)第二關,體會詩情畫意
同學們深情誦讀后,從朗讀中讓你感受到了怎樣的詩情畫意呢?
交流賞讀:
1、第2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回答:誰能用一個字概括本段的主要內容?“牛!”
(2)既然是寫的牛那么又是牛的哪些方面讓恰佩克特別感動呢?(師引讀)是啊,這句段話寫出了牛群多么溫馨和睦,其樂融融啊!課文還特別提到了牛犢怎么樣啊?引導學生用描述的方法講講”憨態可掬”的意思。
這句話生動地描寫了奶牛的活動或姿態,刻畫了各自的特點,老師也很喜歡這句,準愿意與老師一起讀好它。
那我們能不能仿照課文,發揮想象,也來描述一下各具情態的奶牛?同桌可以相互說。
(3)相信這片牧場,會因為大家精彩的想象而分外迷人,令人心馳神往的。描述得好,讀得可要更好哦!讓我們齊讀第2自然段,讀出奶牛生活的悠閑、有趣。
(4)讀了這一段,誰能告訴老師你認為恰佩克的心中怎樣的荷蘭才是真正的荷蘭。
師板書:和諧美
2、第3自然段
(同樣是學生讀 說理由 指導讀 齊讀)
剽悍強壯是怎樣一種體魄!鬃毛飛揚又是怎樣一種速度啊!遼闊無垠的原野沒有了這些駿馬,會怎樣?
如果說剛才我們所欣賞的奶牛還是以靜態、安閑為主的話,那么這里駿馬則是揮灑了陽剛和奔放,請我們班的男子漢一起來讀好這段。
(4)讀了這一段,誰能告訴老師你認為恰佩克的心中怎樣的荷蘭才是真正的荷蘭。
師板書:粗獷美
3、第4自然段
(1)不止是駿馬和奶牛,綠色草原還是其他許許多多動物們的`天堂般的王國,你是怎么理解“天堂般的”、“它們自己的王國”的?
(2)學生交流感悟
(3)請一小組同學帶著喜歡之情讀好這一自然段,讀出動物們的悠然自得!
(4)讀了這一段,誰能告訴老師你認為恰佩克的心中怎樣的荷蘭才是真正的荷蘭。
師板書:安閑美
4、第5、6自然段
(1)相比之下,荷蘭牧場的夜就另有一番獨特的豐韻了,請同學們前后比較一下,你能說說荷蘭牧場的白天和傍晚、夜晚有什么不同嗎?
(2)找找這兩段中哪兒寫出了傍晚、夜晚的寂靜?你能讀好它嗎?
5、總結:白天,是生機勃勃的;夜晚,是寧靜安詳的;白天,是熱鬧富有動感的;夜晚,是優美獨具韻味的。帶著這種感覺,請女生一起朗讀第4、5自然段。
(4)讀了這一段,誰能告訴老師你認為恰佩克的心中怎樣的荷蘭才是真正的荷蘭。
師板書:靜謐美
6、選擇自己喜歡的兩個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配樂朗讀,并試背!
7、現在,你能說說在“你”的心中真正的荷蘭是怎樣的荷蘭?
出示“( )的荷蘭”,先用一個詞來概括,再用一兩句話來敘述敘述。誰想試試?
真正的荷蘭是一個如詩如畫(板書)、充滿詩情畫意的國度,是動物們自由的天堂,是優美恬靜而充滿生機的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
8、從作者的描寫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對荷蘭流露出一種怎樣的感情?
(三)第三關,導游荷蘭鄉村
(1)全體學生學習小導游解說詞:
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_____。今天由我做你們的導游,一起來游覽
________。這里……祝您旅途愉快!
(2)如此迷人的荷蘭鄉村,吸引了無數游客,三名導游候選人,你們準備好了嗎?只要順利通過這一關,你們就能成為特約導游啦!
我們首先來到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請一位學生做導游介紹),接著又來到碧綠的低地(請一位學生做導游介紹)。到了傍晚,我們上了小船,航行在遠河之中(請一位學生做導游介紹)。啊,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3)同學們請你們三人一組分分工,一起去游覽那如詩如畫的牧場之國吧!
學生對語文教材反應往往是多元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個別差異,努力為他們創設學習的最佳情境,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他們在讀中感知,理解課文內容,自然而然地體驗到課文的中心思想。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理解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還有另外一個讓學生做”導游”環節的設計,我從學生出發,讓學生以“導游”的身份介紹荷蘭的田園風情,在介紹的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而且為學生的語言實踐提供了機會。學生自然而然地將課文中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并加以運用。背誦自己喜歡的兩個自然段這個重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設計宣傳畫
其實,荷蘭還有更多的美麗之處課文沒一一提到。如風車、郁金香……在課后同學們可以去找更多的資料、圖片,制作一張荷蘭旅游宣傳畫,讓更多的人了解荷蘭,喜歡荷蘭!
為荷蘭設計宣傳畫,可謂是語文與美術、與生活的有機整合,學生可以展開想象,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達到知識與情感的綜合。
牧場之國讀寫結合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牧場之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描寫了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美麗的田園風光,全文緊緊圍繞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來寫,展現了荷蘭藍天、白云、牛羊成群的優美迷人、自然和諧的景觀。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二、教學目標:
1、自主朗讀,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邊讀書邊想象畫面,憑借語言文字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
3、體會作者對荷蘭的無比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4、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背誦自己喜歡的兩個自然段。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進一步感受鄉村生活的可愛:體會作者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感受文章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讓學生明白課文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四、說教法、學法:
(一)創設情境法
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為學生播放荷蘭優美的田園風光圖片,讓學生感受牧場之國的迷人風光,然后聽配樂讀文渲染情境,以語言描繪的方法深深打動學生的心靈,極大程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課堂氣氛輕松活躍,讓學生感受課文語言文字美,真正領略到荷蘭牧場的美麗,得到美的享受。
(二)朗讀感悟法
采用自讀自悟,半扶半放的教學方法。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而且語言生動,意境開闊優美,充滿詩情畫意,處處給人以美的'享受。非常適合學生朗讀。所以教學中,在學生理解想象的基礎上加強朗讀,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他們把課文讀通、讀懂、讀深,進而達到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的目的。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景色美,語言文字美,從而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陶冶學生的情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感情朗讀的技巧。
(三)自主探究法
首先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其次讓學生讀、劃、思、悟,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培養學生讀、思、議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想像畫面、品讀感悟的學習方法貫穿整個學習過程。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全面完成教學任務。
五、說教學過程:
(一)游覽荷蘭田園風光
(課前學生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感受我國的草原風光)
1、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大家跟隨捷克作家卡爾恰彼克去一個被稱為水之國,花之園,也是牧場之國的迷人的地方——荷蘭的鄉村!讓我們一起踏上荷蘭之旅,去感受真正的荷蘭。(板書課題,生齊讀;課件播放荷蘭風光,讓學生欣賞)
2、美麗的荷蘭風光,怎能不令人駐足觀賞,流連忘返呢?你們喜歡荷蘭嗎?就讓我們跟隨課文,再次細細游覽。
3、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欣賞課文的文字之美和荷蘭的風景之美,想想這個迷人的田園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恰佩克的心中怎樣的荷蘭才是真正的荷蘭。
(二)初步閱讀,感知牧場之美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讀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次。一定要做到字字入目。
2、說說牧場之國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感受文章的總分結構。
(三)深入閱讀,欣賞牧場之美
1、選擇其中的一幅畫面細細欣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品讀課文。
2、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引領,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
3、組織全班交流:打破文本敘述順序作跳躍式閱讀交流,結合多形式、有感情朗讀,如:個人讀、互讀、引讀、范讀、默讀、自由讀等。教師做適當的朗讀指導,每一個片斷學完都要引導學生補充感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好一個牧場之國!
4、抓住契機向學生進行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思想品德教育。
5、學生聽配樂范讀,學生閉眼感受荷蘭牧場夜晚靜謐之美。
6、學生交流感受:作者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你明白了嗎?
(這既是作者在向人們介紹荷蘭的特點,更是對荷蘭美景發出的贊嘆。)
(四)小結升華,感悟牧場之美
針對板書進行小結,再一次加深理解四次出現“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這是一幅多么優美的、動人的、動物與環境與人的和諧畫卷啊!此時,我們和作者一樣發出了由衷地感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好一個牧場之國!
(五)拓展視野,延伸牧場之美
有興趣的同學下去可查找荷蘭水之國、花之國、風車之國、牧場之國的有關資料,做一期異國風情的手抄報,并配以簡短的說明,拿到班里和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
牧場之國讀寫結合說課稿 6
一、教材分析
《牧場之國》是四年級下冊第六冊“走進田園,熱愛鄉村”中的一篇描寫荷蘭田園美景的文章,全文圍繞“牧場之國的荷蘭”來寫:碧綠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綿羊,黑色的豬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擠奶的人,寧靜安謐的夜晚,閃爍的燈美麗富饒的荷蘭就像一幅幅田園畫展現在我們面前,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們能體會和感受到荷蘭田園那詩情畫意的美,以及作者內心深處溢發的對荷蘭田園風光的贊美和向往之情。因此,我根據文本特點,在教學本課是以美為主線,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豐富其想象力,激發其靈感與頓悟,使學生實現創造能力的突變與飛躍。
二、學情分析。
我們班共有19名學生,此班的學生能用老師以前所規定的橫線和圓圈畫出課文所示的生字和詞;讀課文后,能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并求助于同學和學習工具資料或老師,詢問或者查尋進行學習;但有部分學生自制力比較差,閱讀能力有待于提高,須老師進行提醒和指導;因此老師上課時,要充分發揮好“導”的作用。由于學生的定勢作用,一生先回答,其他學生的思維就跟著走了。教學時,要注意學生這種“跟著走”的現象。另外,要做好幾名后進生的指導工作,做好讀書習慣的指導,指導做好語文基礎訓練的相應練習題。此外,班里有部分學生經過前面的學習訓練,能夠判斷出文章的記敘順序,能夠通過讀課文,初步簡單的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且學生初步學會選用文章里的優美詞句,進行摘錄、積累并能初步運用于作文之中,但有待于繼續進行引導訓練。
三、目標設計
依據四年級兒童特點和教材特色,本著“學語文、用語文”的課研精神,我把《牧場之國》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感受異國的田園風光。
2、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性,積累語言的能力。
3、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體會作者對荷蘭的無比喜愛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課文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五、教法
1、采用“學——導——練”的教學模式。《牧場之國》是一篇略讀課文,在其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因此采用“學——導——練”的教學模式。即在學生自學自悟的基礎上,老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后,再引導學生有重點較深入地理解課文,最后通過練習、作業進行鞏固和延伸。
2、朗讀法。正是因為本文滿蘸著作者欣喜與熱愛之情,描畫了荷蘭優美恬靜而又充滿生命氣息的田園風光。文字優美,情感濃烈,充滿了詩情畫意,從多方面給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教學中,在學生理解想象的基礎上加強朗讀,引導他們把課文讀通,讀懂,讀深,進而達到“讀書百遍,其意自見”的目的。并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景色美,語言文字的美,從而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感染,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感情朗讀的技巧。
3、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我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利用多媒體播放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同時老師配樂朗讀課文,輔助畫面,再現課文內容。這種以圖畫展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的方法,深深地撼動了學生的心靈,極大程度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領略課文語言美的`基礎上,真正領略到荷蘭牧場的美麗,既是美的享受,又輕松了課堂。
六、學法
因為教為學服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根據我采用的教學方法,以及新課標對四年級學生的閱讀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放手讓學生運用讀、劃、議等學習方法,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培養學生讀、思、議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自學能力。
七、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揭題
(出示荷蘭風景圖)教師簡介荷蘭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美譽的由來。
【這樣設計目的是:給予學生感官的體驗,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學生一定很想知道課文是怎樣描寫這充滿情趣的田園風光的。這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讓學生以齊讀的形式明確學習目標,讓他們明確這節課要干什么。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這一環節我共設計了三個自學指導:
1、初步閱讀,整體感知(自學指導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檢查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3)、說說“牧場之國”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這個環節,我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基礎,給予了他們獨立思考的空間,保護了學生獨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時通過填空的形式降低了任務的難度。
2、再讀課文,深入體會。(自學指導二)
(1)、選擇你喜歡的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品讀課文。讀出感情、讀出體會,同時用筆劃出你喜歡的句子,想想為什么喜歡?
(2)、采取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檢查自學情況。
【在這個環節我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課文的交流感悟中體會課文的情感。結合多種形式、有感情朗讀,如:個人讀師生讀、老師范讀、等。】
欣賞圖片,培養美感。
傍晚、夜晚的牧場啟發學生想象:如果此時你就在這寧靜的牧場上,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我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想象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通過想象讓學生不僅感受到動物們的快樂,也體會到動物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
3、自主探究,理解課文(自學指導三)
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真正”的含義是什么?
(這樣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初步體會“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句話是文章的線索。)
(四)、當堂訓練:
針對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制定出相關的訓練題,加以鞏固。
1、把重點字的拼音填在后面的括號里: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復習新詞、重難點詞。)
2、仿照課文用;“—————————是———————是——————也是——————”造句。
3、小練筆:真正的荷蘭是一個如詩如畫、充滿詩情畫意的國度,是優美恬靜而充滿生機的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請以“——————的荷蘭”為題,選一個你印象最深的特點,先把它畫在紙上,再用幾句話把它寫在你的畫上。
(設計這個環節目的是因為學生提出問題帶著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次目標,走出課堂才是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需。,為了把課內課外有機融合,適當拓展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
(五)、學習反思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學到的?
(這個環節即回顧了學生所學知識又讓學生充分展示了自我,交收獲和好的學習方法,實現資源共享,提供了互相學習的機會,增強了自信心。
(六)、板書設計:
牧場之國
黑白花牛的家園
成群駿馬的王國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綿羊豬群的天堂
寧靜恬美的夜晚
(保護環境,共創美好家園)
【我設計的板書體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精髓,具有代表性,一目了然,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課文。】
牧場之國讀寫結合說課稿 7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牧場之國》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荷蘭的風光。課文以“這就是真正的荷蘭”貫穿全篇,描繪了荷蘭的牧場上綺麗而壯觀的景色。本課在描寫景物時也運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展現了不同時間荷蘭牧場的風光。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氈、犢”等10個生字,會寫“儀、眺”等15個字,正確讀寫“運河、儀態”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荷蘭獨特的牧場風光的動、靜之美。
3.體會作者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荷蘭獨特的牧場風光的動、靜之美。
難點:
體會作者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
二、說教法。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法
本課語言優美,層次分明。因此在教學時,要多讓學生朗讀,邊讀邊感受課文描繪的景色。同時要引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節奏。
2.發現點拔教學法
本課以“這就是真正的荷蘭”貫穿全篇,要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的作用。在教學時,要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動景和靜景的句子,學習作者的'表現手法。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本課的教學同時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內容涵蓋作者簡介,課文生字等內容,輔助教學。
三、說學法。
學習本課,要圍繞“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展開,了解作者為什么反復強調“這就是真正的荷蘭”。要通過朗讀,體會課文是怎樣描寫荷蘭牧場上的動景和靜景的。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課前要安排預習,課堂上安排了兩個課時的教學內容。
(一)布置預習
1.利用工具書,把不認識的字詞注上音并識記字形、字義。
2.圈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為什么。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
1.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最能代表各個國家特色的圖片,有興趣來猜一猜這是哪個國家嗎?
2.播放課件,展示荷蘭圖片。
師:捷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這樣贊嘆道: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今天我們共同走進這個牧場之國,一同來領略荷蘭牧場獨特的田園風光吧!
板書:牧場之國。
二、學習生字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標出課文自然段,讀準生字。
2.課件出示生字,指導學生認讀。
生字:儀 眺 駿 馳 遼 綿 凳 吆 鈴 鐺 罐 恢 踢 牲 畜
3.指導學生進行生字書寫。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作者在文中向我們呈現了四幅畫面,我先請四位同學把小標題讀一讀。全班一起讀。
2.出示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讀完后將四幅畫面的小標題標注在相應的自然段旁邊。明白自學要求了嗎?
3.生自學課文,匯報交流。
4.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課件出示正確的標注。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回顧上一課學習的字詞,報聽寫。
2.導入:上一節課我們大概了解了課文描繪了四幅畫面,這節課我們就來具體領略這四幅畫面所展示的美景。
二、學習課文內容
(一)牛群與草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①碧綠草原,花牛成群(課件出示)
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思考著什么。牛犢的模樣像貴夫人,儀態端莊。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長,無比尊嚴。
1.讀句子,感受句子所描繪的畫面。
2.遼闊無垠的草地上,牛兒有各種不同的姿態,我們也來當一當這些靜立吃草的牛,來感受感受它們的悠閑生活。
3..想象體會“四周”“全” “絲絨般”的表達效果
4.從“四周”“全”你體會到了什么?
5.“碧綠的絲絨般的”草原給了你什么感受?絲絨般柔軟而細密的碧綠草原上活動著的全是黑白兩色的花牛,多么壯觀,色彩多么明麗,于是作者由衷的發出贊嘆(板書):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二)駿馬與原野: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1.讀句子: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著的運河……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說說這個畫面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2.這是一群怎樣的駿馬?膘肥體壯。你能從哪讀出這是自由的一群馬。
3.作者描寫駿馬自由地奔馳,你感受到了什么?(草原的遼闊)
師:成群的膘肥體壯的駿馬,在這無垠的原野上擁有無比的自由。看到這一幕,作者不由想放聲告訴大家: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三)動物的王國: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1.讀第4自然段,找出這一段描寫了哪些動物,是怎樣描寫的?
羊——有天堂般的綠色草地,羊當然什么也不愁,好一派悠閑的情景。
豬——“贊許”是什么意思?如果豬會說話,它會對誰怎樣加以贊許呢?好快樂的豬啊!
雞——連平日里很膽小的雞,在這樣的環境里也是顯得非常——安閑。
豬、羊、雞,它們平時成群結隊生活在一起,給人十分喧鬧的感覺,現在整個牧場都是它們活動的場所,它們都能優哉游哉地生活。難怪作者會感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四)晚上的靜謐——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過渡語:白天,在荷蘭這天堂般的綠色草原上,牛羊,駿馬,小雞,山羊是那里的主人,牧場是它們的自由王國,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傍晚的荷蘭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1.(課件出示)自由讀第5自然段,邊讀邊感受,這時漫步在牧場之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夜靜)傍晚的荷蘭真有那么安靜嗎?
2.想象一下,傍晚,荷蘭寂靜無聲,動物們都安睡了,此時你就在這寧靜的牧場上,你會怎樣用心感受這份寧靜呢,誰來把你感受到的送到句子里讀出來。
3.指導朗讀:女同學輕輕的,柔柔的,慢慢的,讀著讀著,真正的寧靜便降臨到了牧場上(生讀--齊讀)
總結:作者用生動優美的語言告訴我們,白天遼闊無垠的原野,動物們自由和諧,傍晚寂靜無聲,動物都進入甜美夢鄉,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我們在讀中和動物一起進入夢鄉吧。感受著這么美的畫面,我們終于明白作者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反復發出這樣的感慨,因為荷蘭是——再讀板書。
三、課文小結
本課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的獨特風情。課文為我們描繪了荷蘭牧場白天的遼闊無垠、安閑和諧和夜晚的寂靜含蓄,讓讀者感受到荷蘭牧場的獨特風光,體會到動物與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美好意境。
四、板書設計
略
【牧場之國讀寫結合說課稿】相關文章:
牧場之國說課稿05-20
《牧場之國》優秀說課稿09-07
《牧場之國》說課稿范文11-04
牧場之國說課稿7篇10-10
牧場之國精品說課稿(通用10篇)11-05
牧場之國的課文11-05
《牧場之國》反思04-19
牧場之國課文10-31
牧場之國的教學設計09-29
《牧場之國》教學設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