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6ayo2"><delect id="6ayo2"></delect></sup>
<fieldset id="6ayo2"></fieldset>
<del id="6ayo2"></del><del id="6ayo2"></del>
  • <fieldset id="6ayo2"><menu id="6ayo2"></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6ayo2"><menu id="6ayo2"></menu></fieldset>
    <tfoot id="6ayo2"><input id="6ayo2"></input></tfoot>
    <ul id="6ayo2"></ul>
    • 在线免费成人亚洲av,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6-05 08:49:0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10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稅率與折扣

        教學目標:

        1、理解稅率、折扣的含義,知道它們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進行這方面的簡單計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增強思維的深刻性。

        教學重點:

        理解稅率、折扣的含義。

        教學難點:

        解答稅率、折扣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還記得采摘節的情景嗎?今天我們一起去彩虹谷看一看吧。

        出示信息圖,指名說出信息圖中的數學信息。

        理清信息后,教師直接提出問題:如果按3%的稅率繳納營業稅,黃金周期間彩虹谷景區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解決第一個紅點問題

        談話:在老師提出的問題中,你有沒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提出疑問,疑問大都會集中在有關納率、稅率、稅額的相關知識上。

        談話:課前老師讓同學們回去搜集有關納稅的一些知識,下面讓我們來交流一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全班交流,教師適時補充。

        談話:看來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還真是不少呢,通過剛才同學們的交流,再結合信息圖中的信息,你認為要求應上繳門票營業稅多少萬元,就是求什么?為什么?

        讓學生充分思考后,再指名回答。回答時不光要讓學生說出要求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就是求什么,還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重點明確求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就是求營業額的3%是多少。

        學生明確問題后,獨立解答,全班交流。

        1153%=3.45(萬元)

        答:應繳納營業稅3.45萬元。

        談話:根據剛才同學們解決的這個問題,你能總結出求營業稅問題的基本方法嗎?

        學生獨立思考后,先在小組中討論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統一方法:稅額=營業額稅率。

        2、小練習:自主練習第1題

        第1題是求稅額的基本練習題。練習時,在學生獨立解答后,重點讓學生說說有關稅額的數量關系和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內數的認識{①使學生掌握以計數單位為標準的數數方法。②認識計數單位百、數位百位,以及計數單位、數位、位數之間的關系。③掌握基本的讀數和寫數的方法。},培養自我評價和反思的意識。

        2、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板書:100以內的數)

        下面請小朋友拿出紙,在紙上寫一個100以內的數。

        二、讀數和寫數的復習。

        請生站起來讀一讀你寫的數。

        讀數和寫數都從哪起的呢?————板書: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

        三、數的復習

        1、從你寫的這個數開始往前數5個。再從它往后數5個。

        請個別生起來數。

        問:剛才他是怎樣數的?(一個一個數的)————板書:一個一個數。

        還能怎么數?(幾個幾個數)————板書:幾個幾個數。

        2、小動物也在數數。我們一起來看看。

        瞧:出示企鵝:24、26、28、……請小朋友接下去數。

        小貓:95、90、85、……也請小朋友接下去數。

        3、你能從你寫的這個數開始,喜歡幾個幾個數,就幾個幾個數,直到老師喊停為止嗎?

        四、數的組成的復習。

        1、老師也寫了一個數,我來介紹一下:它是由4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它是幾呢?

        (板書該數)

        2、你能有這種方法向同桌介紹你剛才寫的數嗎?

        3、請幾生來介紹。老師板書數字。

        問:剛才大家都是用了什么方法來介紹的呢?————板書:組成。

        4、這回小貓也介紹了幾個數,想請小朋友來猜一猜。

        出示:小貓。大象。小兔。讓學生在練習紙中做一做。

        做完后匯報,其中,小貓:個位上的數是6,十位上的數比個位上的大1。請生說一說怎樣想的。

        師:哦,小貓是根據數據數位上的數來介紹的。

        除了小貓指著個位和十位以外,我們還認識哪個數位?(百位)

        它們這三位是怎樣排的?

        板書:百位十位個位

        (各位上的數表示……十位上的數表示……百位上的數表示……)

        寫的數是兩位數的請舉手,三位數的起立,一位數的招手。

        5、請個位上的數是7的同學起立。

        請十位上的數是5的同學起立。

        請個位和十位上的數相同的小朋友起立。

        (能把像這樣的數都找出來嗎?寫一寫練習紙上)

        五、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

        1、老師也想請小朋友來猜個數。

        (用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提醒學生。直到猜對為止,并板書:這個數:87)

        2、你寫的這個數和老師寫的這個數來比一比(板書),用上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

        3、師: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我們除了用剛才多一些,小一些,多的多,少的多還可以用什么符號來連接呢?

        4、完成練習,校對。說說在比較數的大小時,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5、黑板上有這么多的數,你能用>或<符號把它們連起來嗎?

        ()>()>()>()>()

        ()<()<()<()<()

        請生在練習紙上寫一寫。

        小蜜蜂們也排著隊出發去采蜜了(出示圖片)它們該采哪朵花呢?

        你能幫它找一找嗎?完成練習。

        六、小結: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

        師:恩,我們復習了100以內的數,復習了數數,寫數,讀數,數的組成,大小的比較……

        七、游戲:搶答

        在64和66的中間

        比79少1

        個位上的數比十位上的數多1

        由8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初步比較角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角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動手能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情感與態度:在富有挑戰的交流活動中,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使學生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老朋友,認識它嗎?

        生:認識,是紅領巾。

        師:紅領巾的形狀是什么樣的?

        生:三角形

        師:這個圖形為什么叫三角形呢?

        生: 因為它有三個角

        師:你可真聰明,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我們要愛護國旗,愛護紅領巾。

        師:,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嗎?

        生:指角

        (多媒體演示紅領巾的三個角分別閃爍幾下)

        師:不錯,這就是它的角,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很多角,這節課我們就來找一找角,認一認角好嗎?

        生:好

        (板書角的初步認識)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新內容——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 : 對于三角形,學生們在一年級就有了初步的認識,這里設計意在喚起對已有知識的回顧,為認識新的幾何圖形做遷移鋪墊。同時,由學生自己動手上臺演示,激發了興趣,調動了情緒,活躍了學習氣氛。)

        二、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找角

        師:學校是我們的家,我們天天在這里學習、游戲、鍛煉。看!我們的校園多么整潔、優美。(電腦課件出示主題圖)請仔細觀察,你都看到了哪兒有角嗎?

        生:(老師三角板上的角,老爺爺剪刀上的角,球門上的角,小旗上的角,做操的學生伸出雙臂形成的角……)

        生:到前面指角(一定要讓學生指出角的具體位置。如果學生指不出角的正確位置,師說:“其實在我們數學里,規范的角是這樣的。師演示”)

        師:看來大家個個都是火眼金睛,這么快就找出了這里面的角,現在老師把圖形中的一些角標出來,我們一起看一下吧!(課件演示閃爍的角)

        師生:欣賞角

        2 、觸摸感知角的特點

        這角可真多呀!可見,角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瞧,就連我們學習用的三角板里也藏著不少角呢(課件演示)!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你的三角板,觀察上面的角,找出其中的一個角,像這樣(教師示范摸角的頂點)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生交流:尖尖的,很扎手。

        再摸摸這兩條線(教師示范摸角的兩條邊),感覺怎么樣?

        生交流:滑滑的,直直的。

        師:我們給(三角板)脫去美麗的外衣,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個角,想一想這三個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同桌說說。

        生匯報:都有一個尖,兩條直直的邊。

        3、認識角各部分名稱

        師:剛才同學們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頂點。

        看到兩條直直的,滑滑的地方叫做角的邊。

        (教師邊指邊說,示范正確的指角方法。)

        學生模仿老師邊指邊說正確的指角方法。

        4、找一找角的頂點和邊

        A.師指,全班說

        B.一生指,其余生說

        C.師說,一生指,其余生判斷

        師:觀察這些角,一個角有( )個頂點和( )條邊。

        5、想像角

        師: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把角的樣子畫在我們的腦海里。

        6、判斷角

        師:我從數學王國里帶來幾個圖形,請同學們判斷一下,圖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7、折角、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果然名不虛傳,想難住大家還真不容易。老師這有一張圓形的紙片,圓形紙片有角嗎?

        生搖頭:沒有

        那現在就請你們給老師折出一個角,好嗎?

        生:好

        如果不會可以和同桌討論討論。(生折角,教師巡視。)

        折好后先和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哪里是頂點,哪里是角的邊,一會兒小組內派一名代表到前面進行匯報,把折好的角展示給全班的小朋友,好現在開始吧!

        生:折完后到前面展示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條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學生通過找角、折角、等操作實踐,及觀察電腦的動態演示,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觀察,在觀察中動腦過程中,得到大量的感性認識,形成角的正確表象,掌握角的本質特征。讓他們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畫角

        師:如果讓你畫一個角,你覺得應該怎樣畫呢?誰來說一說,可以用手表示。

        生:交流自己畫的方法。

        師:看來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我們一同去看一下如何畫角才是正確的方法吧!

        (課件出示畫角的方法)

        師:現在就請大家在自己的本上用正確的方法畫一個角吧!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

        生:在本上畫角

        師:現在請大家把自己畫的角各部分標上名稱吧!

        生:標名稱

        師:為了方便大家記住畫角的方法,老師還為畫角編了一首兒歌呢,我們一起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兒歌)大家讀一讀吧!記住這首兒歌就記住了畫角的方法,記住了嗎?

        生:記住了。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采取先讓學生自己跟著多媒體學習畫角,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初步掌握了畫角的步驟和方法,學生感覺很輕松民主,注意力強。)

        (三)感悟角的大小

        1、做一做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角,畫了角,那你們想不想動手做一個角呢?

        請同學們拿出學具,用你靈巧的手做一個角,做好后說出它的頂 點和邊。做角時一定要注意尖尖的圖釘不要扎到手。

        2、變一變

        師:現在我們要變角了,變角的時候我們要用心噢。

        好,我們先把角慢慢變大,用心觀察,角變大了嗎?

        再把角慢慢變小,再來一次,慢慢變大,慢慢變小。

        (所有學生操作)

        通過剛才的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我們是怎樣把角變大的,怎樣變小的?

        小結: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張開的距離越大,角越大,張開的距離越小,角越小。

        3、比一比

        師:老師請同學甲上來,你能做一個比我的角大的角嗎?做好后就不許變了,想想有什么辦法能知道我們的角誰大,誰小呢?

        (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找到比較角的方法:重疊法——把頂點和一條邊對齊,看另外一條邊的位置來比較大小。)

        師: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老師的角兩條邊張開大小不變,只拉長邊的長短,你們說,老師的角有沒變大?

        生:沒有變大。

        師:我們去看看紅角和藍角是怎么做的?(播放紅角和藍角的故事)

        師生觀看。

        師小結:看來角的大小只跟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跟邊的長短無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做活動角,使學生從認識靜態中的角過渡到了認識動態中的角,同時引出對角的大小的比較的認識,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變化活動角,動態體會角的'大小變化與兩條邊張開的角度有關系,為了突破“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這一難點,教師通過一小節動畫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既使學生感受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又增添了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小結: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只和張口的大小有關。

        (設計意圖: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此,我將根據問題的不同難度,教學時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角,誰來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結合板書回顧全課)

        四、欣賞角

        看來大家的收獲真不少,再讓我們去欣賞一下角吧!這些建筑漂亮嗎?(漂亮)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角無處不在,希望以后大家能夠了解角的更多知識,把我們的祖國和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好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理解他們的含義,會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過程

        一、鋪墊教學。

        1。回憶舊知。

        (1)把12個蘋果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2)把6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長?

        (3)把3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多少支?

        教師明確:通過仔細觀察這幾道題中都有“平均分”,就是使每一份者都是一樣多。通過剛才的分,我們可以看出,平均分后,每份都能得到一個整數,可以用一個整數來表示。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每一次平均分后都得到一個整數,這兒有一個,我想把它分給兩個同學,那么怎么分才使兩個同學覺得呢?每份得多少?只有分得同樣多,才能使每個同學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談話導入。

        【出示圖片“例1”】這半個餅可以用一個整數來表示嗎?那么該用什么數來表示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

        2。教學例1:認識 。

        (1)認識一個餅的

        ①出示圖片“例1”。

        ②教師說明:把一個分成兩份,其中一份是多少用分數表示就是這塊餅的二分之一

        (板書: )寫的時候先寫“一”,再寫“2,”最后寫“1”。

        ③學生看圖獨立想 表示的意義。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 表示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

        教師提問: “一”、“2”、“ l”各表示什么?

        學生:“一”表示平均分,叫做分數線,“2”表示平均分的份數,“l”表示取的份數。

        師強調:寫的時候,注意這條線要寫得平直,橫線上、下的數要對齊。

        (2)指導讀寫

        (3)反饋練習

        ①引導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試析出它的 ,涂上顏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寫 。

        教師提問:折法不向,拆出的形狀也不同,為什么每一份都是這張紙的 ?

        ②判斷圖中的陰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為什么?

        3。教學例2:認識

        (1)【出示圖片“例2-1”】

        教師提問:通過看這幅圖,你都知道了什么?

        (2)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折出它的,并給它涂上顏色,涂完后小組討論判斷對錯。

        鞏固意義: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了三份,陰影部分表示這個圓的三分之一。

        (教師板書: ,讀作:三分之一)

        (3)拿出準備好的彩帶,學生討論:“怎樣才能剪下它的 ”

        4。教學例3、例4。

        (l)引導學生每人拿出兩張長方形的紙,按例3、例4的要求做,做完后填空。

        (2)同桌討論,教師各組巡回檢查,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3)集體反饋: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怎樣?

        教師貼圖:

        (4)判斷。

        下面哪個圖的涂色部分是 ,在()里劃√。

        5。教學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長方形紙、直尺和彩筆,在長方形紙上畫出1分米長的一條線段,把它平均分成10份,標出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怎么寫?

        (2)小組討論,看圖。

        (3)群體討論。投影展示學生的答案,師貼出放大圖。

        教師提問:數一數,這條線段上有幾個 ?

        教師明確:把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十份,每份都是它的 ,它有10個這樣的 。

        6。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學習的分數有什么特點?(板書:幾分之一)

        四、課堂練習

        1。填空: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寫作 ;

        把一條1米長的彩帶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它的 。

        2。判斷:

        (1)

        (2)把一塊蛋糕切成7塊,每塊是它的 ( )

        (3)把一根繩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它的 ( )

        3。一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 ),每份長( )米。

        4。讀出寫出這些分數。

        四、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五、課后作業。

        1。小軍跑步,他跑了全長的 ,請你在線段上表示出來。

        2。讀出下面各分數。

        3。寫出下面各分數。

        六分之一 九分之一 十二分之一

        十分之一 七分之一 二十分之一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過學生熟悉的背景材料向學生介紹南京長江大橋,從而引出萬以內數的認識。教材根據兒童已有的經驗、心理發展規律按從易到難螺旋上升的編排原則,創設了一幅幅現實的、有數學意義的畫面,它不僅是進行大數計算的基礎,而且對實際生活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掌握萬以內數的讀寫法,是學習萬以上數的讀寫法的基礎,從例題看,例4提供和創設更多的現實情境,讓學生感受一萬的大小和萬以內數的特征。例5先出示小木塊的直觀圖片,請學生觀察,說一說圖上有多少個小木塊,是怎么發現的。然后試著在計數器上畫一畫(撥一撥),再讀一讀、寫一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是怎么讀的,怎么寫的,最后填一填數的組成。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估一估、數一數、想一想、認一認、說一說、拿一拿、比一比等,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感性認識形成數的表象,進一步體會數的意義。同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活動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建立自信心,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情分析

        數學來源于生活,就要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學生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經常遇到很多有關大數的知識,雖然這些概念往往是非正規的、不系統的、模糊的、但都為他們的學習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因而從會場的人數到感知一千、一萬粒黃豆,一千一萬粒小正方體,最后延伸到樓房的高度、鷺江的寬度、大橋的長度以及山峰的高度。整節課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注重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大數的必要性,與“數”交朋友。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知道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初步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認識”萬位”及其位值,能說出萬以內各數位的名稱及相鄰數位之間的進率。

        2。 經歷估一估、數一數、想一想、認一認、說一說、拿一拿、比一比等數學實踐活動,體驗感受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數感。

        3、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經歷與他人交流活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萬”的認識與數感的培養及接近整千、整萬的數的數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問

        〈引導學生從身邊情景,談感受、估人數、提問題,導入新課〉

        師:孩子們,我今天來到這里,你有什么感受?

        師:那你們來估一估今天會場上的有多少位老師?

        師:剛才大家估的數都比一千怎么樣呢?

        師: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一千大的數。

        [評析:數學是生活的數學,學生學習的數學素材就在身邊,教師巧妙的利用會場上聽課教師的人數這一資源引導學生展開“猜”數的活動而引入新課的學習,自然有效。]

        二、合作探究,認識新知

        (一) 估豆子活動,認識一萬

        1、 先估測后參與感知一千粒豆子所占的空間。

        師:孩子們,在每個組的桌面上有這樣的一袋的豆子,看這是一粒,(師拿出一小袋豆子)那么這有幾粒?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師又拿出一袋稍大些的豆子)在每個小組的桌面上都有這樣的一袋豆子,你估一估這里有多少粒?

        [師引導學生先觀察后估]

        師:你們想知道這里有多少粒嗎?告訴大家有一百粒。剛才誰猜對了?估得真準。(拿出一大袋豆子)現在誰來估一估這一大袋又會有多少粒豆子呢?(很多學生舉手)

        師:有沒不同意見?(沒人舉手)看來大家都是這么認為的?我們估得到底對不對呢?下面就來驗證一下,請九個小組的小組長帶上一百粒的豆子上臺倒入杯中。看,我這里有一百粒的豆子,將它倒入杯中,現在杯中有多少?(小組長繼續倒)大家一起數,二百、三百……一千。

        師:杯子里現在有一千粒的豆子,我將它倒入袋子里,看來大家都估對了。孩子們,回憶一下,我們剛才是怎么數出一千粒豆子的,是一十一十地數還是怎么數?

        生:一百一百地數

        (板書: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

        [評析:千以內數的數值以及相鄰數位間的進率是學生的舊知,也是學生拓展認識萬以內數的認知基礎,對于學生的認知背景教師不是采用簡單的抽象提問導出,而是引導學生在經歷參與估不同的豆子數以及數豆子的實踐活動中自然引出舊知,既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又有效的為下一個數學活動提供感知的基礎。]

        2、感知一萬粒豆子

        (1)結合包裝的豆子,經歷數數活動認識“一千一千”數的方法,感受用“一千一千”數大數的必要性。

        師:我將這一千粒一袋的豆子放入這大罐子中,如果每組都放進來會有多少呢?我們一起數一數。(師穿梭于各組之中,小組長陸續將袋子放入罐子里。)

        師:孩子們,剛才老師走了一圈,現在罐子里有多少粒豆子?

        師:你們是怎么數的?

        師:一千一千地數,大家都會數了嗎?

        師:看,這是什么?

        師:我們一起來一千一千地數數到一萬。

        (電腦逐個出示數射線:

        1000

        0 一千二千 三千 四千五千六千七千八千九千一萬

        師:剛才我們一千一千地數,數出了幾個一千? 10個一千是多少?

        (板書: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一萬)

        [評析:讓學生在實際的數豆子活動中感受到對于比一千大的數還可以用一千、一千的數的方法進行數數,并通過數豆子使學生初步感知到一萬的大小,從而有利于學生已有對千以內數的拓展認識。]

        (2)、進行一千到一萬以及一萬到一千的數數,感知“萬”的數數活動。

        a、“一千一千”的順數與倒數

        師:看來大家一千一千地順數到一萬一點困難都沒有,那誰會從一萬一千一千地倒數回一千嗎?(生數)你們都想數一數嗎?好,請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數,從一千開始一千一千地數到一萬,再從一萬開始一千一千地倒數回一千。

        (活動后生互評)

        b、穿插“一百一百”的數,重點解決幾千九百滿十進一到整千的難點問題。

        師:看來一千一千地數是難不倒大家了,如果老師這有更大的數,但它不是整千數你還會一千一千地數嗎?

        師:一百一百地數你們會嗎?我們試試,從一千起,一百一百地數到二千,誰會?

        師:他數對了嗎?誰會從一千五百開始,一百一百地數到二千五百?

        師:他數得怎么樣?

        師:我發現剛才大家都不約而同地一起數起來,可見,這樣的數數都難不倒大家,想不想來點挑戰的?看,我帶來了什么?

        師:在計數器上有哪些我們以前認識的新朋友呢?

        師:我要在計數器上撥珠了,仔細看,這是什么數?

        師:你能從九千五百起一百一百地數到一萬嗎?(師邊演示生邊數)

        師:九千九百后會是多少呢?看,九千九百再加一個百就怎樣?

        師:這個一該向哪一位進?千位進一后又會有什么變化?

        師:那這時該向哪一位進?

        師:這個萬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朋友。

        (板書:萬以內數)

        【評析:從幾千九百滿十進一到整千乃至于整萬的數數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教師采用多種形式的數數活動予以重點解決,是有效的而又必須的;利用計數器的輔助手段既有利于學生對于“萬”這一新的數位的認識,而又在形象的從幾千九百滿十進一到整千乃至于整萬的數數認知過程掌握了萬以內相鄰數位的進率。】

        (3)結合具體事物讓學生參與拿指定數量豆子的活動,引導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

        師:孩子們,看來一百一百地數從九千數到一萬這里還有一個連續進位的過程,你們都會嗎?

        師:孩子們,在生活中還有一些大數它既不是整千數也不是幾千幾百的數你會認識它嗎?我

        們試試,在講臺上,我準備了10袋一千的豆子,10袋一百的豆子,10袋十粒的豆子和一些零散的豆子,我說一個數請一位同學來上臺拿豆子,拿出多少呢?誰會?(板書:四千三百二十一)

        師:下面的的同學當小裁判,對的用掌聲給他鼓勵,有問題的請舉手,明白了嗎?好,我們開始,(生拿出4個大袋,3個中袋,2個小袋和1粒豆子)你說說你是怎么拿的?

        師:他拿對了嗎?(對了)我這還有一個數,它可特別了,它會是誰呢?

        (板書:九千九百九十九)

        師:你會拿嗎?你打算怎么拿?

        師:她拿對了嗎?

        師:哦,你有什么好方法?

        【評析:學生能否對于數進行正確的組成與分解,是數概念是否建立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教學中教師不是簡單的采用問答式的抽象提問,而是設計讓學生在具體的拿豆子活動中進行檢驗,既有利于讓學生理解掌握萬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無疑將有效培養學生的數感。】

        (4)引導進行感知抽象活動,結合數軸讓學生在初步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自主表達整千數的大小關系

        師:現在我請大家觀察屏幕上的數射線,你發現了什么?

        師:我在這條數射線上看到一個數六千,你看到哪一個數?

        師:它在六千的哪一邊?

        師:真好,你都能想到它們的大小關系了,你們還能看到什么數?

        師:太好了,你能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它們的關系。孩子們,接著我請你們閉上小眼睛,將這條數射線記在腦海中,睜開眼睛。你還能看見它嗎?(電腦上的數射線消失)

        師:現在你能想到什么數?

        (生各抒己見)

        【評析:數概念建立的另一個指標是能否理解掌握相應的數大小的關系與比較,教師設計讓學生在數射線上認識萬以內整千數,并讓學生對整千數之間的方向、位置、大小及簡單的關系進行表述認知,有助于學生從對萬以內數的形象感知向抽象認識進行過渡。】

        (二)、體驗感知“一萬”

        (1)感知“一萬”字

        師:在我手上是一張的報紙,估估看,這樣一面有多少個字

        師:想知道嗎?怎么辦?

        師:你想怎么分呢?

        師:好,看我先把它對折,對折,再對折,現在,有誰知道有幾個字?

        師:想知道嗎?看,這樣的一面,我數了數大約是一千字,這樣(二千)(師慢慢張開報紙)多少?

        師:這樣的一面報紙大約有八千個字。

        (2)感知“一萬”粒

        師:這有一個大正方體,它由多少個小正方體拼成?

        師:有兩個大正方體,會有幾個小正方體拼成?

        師:5個呢?(五千)一萬個小正方體可以拼成幾個大正方體?

        【評析:結合實際事物采用估測與比對的方法,既有利于豐富學生對萬以內數的感知,而又適時滲透合理估算的數學活動經驗。】

        三、聯系實際,發展數感

        (1)展示學生身邊熟悉的生活圖片,感知大數,培養數感。

        師:孩子們,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電腦出示東方明珠)這是哪兒?去過嗎?

        師:它有多高?

        師:是嗎?(電腦出示)四百六十八米,他的知識面挺豐富的。四百六十八米有多高呢?我們的教學樓有多高?(大約20米)也就是大約23幢教學樓那么高。(生“哇”聲一片)

        師:這沒什么,還沒有一千米呢,我帶你們去看一座橋(電腦出示南浦大橋)這是哪里?

        師:太著名了,它有多長?你總算舉手,你說說

        師:你去過嗎?有什么感受?

        師:他用了兩個很字來形容,如果我把南浦大橋立起來有多高?

        師:有這么高的地方嗎?

        師:(電腦出示)你知道它有多長嗎?

        師:剛才那個同學說有多長?看(電腦出示)八千八百四十四米有多高?

        師:你說得太好了,就這樣大家想象一下有多高。

        [評析:結合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比對想象活動,有利于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數感]

        (2)回歸課堂升華認識

        師:今天同學們上完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最后,請大家回過頭來看一下,我們今天的會場大約有多少人?

        師:今天這個會場坐滿了,大約可以坐六千人,現在你們有所了解了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萬以內的數。

        (板書:認識)

        四、深化拓展

        數字游戲(作業)

        以一萬元人民幣的不同拿法,讓學生感知萬以內數的大小,深化理解萬以內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數和分數、小數之間互化的方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練運用.

        教學難點

        1.在學生掌握百分數與小數基本轉化規律的基礎上,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概括,掌握它們互化的簡便方法.

        2.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化成百分數.

        教學設計

        一、復習準備

        (一)復習

        1.讀出下列的百分數.

        20% 120% 100.5% 12.3%

        2.說出下列小數所表示的意義.

        0.8 1.2 0.125 1.75

        3.把下面小數化成分數.

        0.2 1.5 0.375 1.25

        4.把下面分數化成小數.

        5.把下面各數寫成百分數.

        (二)引入

        在生產、工業和生活中進行統計和分析時,為了便于比較和計算,有時要把小數或分數化成百分數,有時要把百分數化成分數或小數.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

        教師板書課題: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

        二、新授教學

        (一)百分數和小數互化.

        1.教學例1

        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數.

        (1)小組討論轉化的方法

        (2)教師提問:小數化成百分數分幾步進行?0.25怎樣化成百分數?

        教師板書:

        (3)學生獨立將1.4、0.123化成百分數.

        教師板書:

        (4)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數化成百分數.

        0.38、1.05、0.055、3

        (5)總結把小數化成百分數的規律.

        小結: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板書:

        (6)口答:把下列各數化成百分數.

        0.35 0.07 1.3 2.24 5

        我們已經學會了小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那么,百分數怎樣化成小數呢?

        2.教學例2

        把2.7% 124% 0.4%化成小數.

        (1)小組討論轉化的方法

        (2)學生試做,老師巡視指導.

        (3)集體訂正.

        教師板書:

        (4)做一做:把15% 80% 3.5%化成小數

        (5)總結把百分數化成小數的規律.

        小結: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板書:小數 百分數

        (6)口答:把下面百分數化成分數:60% 12.5% 120%

        (7)小結百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方法.

        (二)百分數和分數的互化.

        1.教學例3

        把 、 、 化成百分數

        (1)思考回答:

        ① 、 、 能直接化成百分數嗎?

        ②把百分數變成什么樣的數就可以化成百分數?

        (2)學生試做并訂正.

        教師說明:分子除以分母,如遇到除不盡時,通常商算到小數第四位,再用四舍五入法

        取三位小數.同時要注意等號和約等號的使用.

        教師強調:因為0.167是近似值,所以 ,而16.7%是從0.167改寫成的,沒有再取近似值,所以 ,如果把 直接寫成百分數,就要寫成

        (3)做一做:把下面分數化成百分數.

        2.教學例4

        把17%、40%、12.5%化成分數.

        (1)學生試做

        (2)集體訂正

        板書:

        (3)做一做:把下面各百分數化成分數.

        14% 2.5% 120%

        (4)歸納總結百分數與分數互化的方法.

        三、課堂練習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能說一說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的方法嗎?

        五、布置作業

        (一)把下面各數化成百分數.

        0.25 0.07 0.9 0.415 1.3 1.041 1

        (二)把下面的百分數化成小數或整數.

        72% 17.6% 106% 2% 0.8% 7.5% 100

        (三)把下面的分數化成百分數.

        (四)把下面的百分數化成分數.

        20% 25% 33% 180% 0.6% 3%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己整理,使學生掌握整理復習的方法,發現10以內的加法表的規律,提高計算速度。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等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勤于探索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明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舉行一場數學競賽,長頸鹿裁判聽說同學們昨天回去寫了那么多的加法算式,想把這些算式作為競賽題,你們高興嗎?不過,長頸鹿裁判可是個特別認真的裁判,他可不喜歡雜亂的東西,他要從中挑選最整齊有序的一組題作為競賽題,你們有信心把自己組的算式卡片整理好嗎?

        二、活動一:討論整理的方法。

        教師:這么多的算式要整理,我們從哪兒入手?怎樣整理?

        三、活動二:引導學生對所寫的算式進行整理

        (一)按得數分別是10、9……0進行分類。

        教師:長頸鹿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組試題夾,請你們小組合作把這些加法算式卡片分分類、整理整理,得數是幾的算式就放入幾號試題夾中(每個試題夾中的算式豎著排列開)

        教師:看一看,你們組的算式寫全了嗎?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二)把算式順序整理按一定的排列

        教師:同學們,你們是不是覺得這些算式還是沒有一定的順序,有些亂,我們能不能把每個試題夾里的算式都按照一定的排列順序整理好呢?

        1.學生繼續整理,使算式按照自己喜歡的順序排列。

        2.排列情況:

        第一種:第一個加數從大到小排列

        第二種:第一個加數從小到大排列

        四、活動三:通過全班交流,得到10以內的加法表

        (一)展示幾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

        選幾組有代表性的整理結果進行投影展示,并讓該組的同學介紹一下是怎么整理的。讓學生明白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

        (二)通過全班交流,得到加法表,展示給學生。

        五、活動四:讓學生獨立觀察加法表,找規律

        教師:我們在幫助長頸鹿整理競賽題的過程中,復習了知識,并整理得出了10以內的加法表。同學們仔細地觀察一下,這張表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你發現了什么?

        1.認真觀察、獨立思考。

        2.同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3.找幾個小組匯報觀察的結果。

        橫著看,同一行的算式,第二個數都相同,第一個數依次小1,得數也依次小1.

        豎著看,同一列的算式,得數都相同。第一列得數都是10,第二列得數都是9……

        斜著看,同一斜行的算式,第一個數都相同,第二個數依次小1,得數也依次小1.

        ……

        六、活動五:加法表的應用

        教師:我們已經整理出了10以內的加法表,如果現在再讓你們寫10以內的加法算式,你能不能寫得又快又全?說一說,怎么寫才能既不漏掉又不重復?

        做游戲:找朋友

        游戲者每人發一張數字卡片,卡片上的數字相加得10(9,8)的兩人將成為朋友,看誰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朋友。看看誰的答案多。

        七、活動六: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感受,說一說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教案點評:

        以幫助長頸鹿整理數學競賽題的形式,激起學生復習整理的興趣,同時也滲透了樂于助人的思想教育。由于是第一次進行整理,完全放手對學生來說有很大難度,于是采用了引導學生先按得數進行分類,然后再排序的方法,這為下次能夠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整理減法表及20以內加減法表提供了方法。對學生在整理過程中出現的不同的排列方法都進行了展示,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整理的,通過這種相互交流,讓學生體會到整理結果的多樣性。后來在加法表的應用方面,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說一說如果再寫10以內的加法算式,怎樣才能做到既不重復又不漏掉,學生說出了要按我們剛才發現的這些規律來寫,這樣一方面是引導學生要充分地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另一方面是可以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

        探究活動

        找朋友

        游戲目的

        使學生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法。

        游戲準備

        1.若干套1到9的數字卡片。

        2.每次游戲前發給每個學生1張。

        游戲過程

        1.把幾套從1到9的數字卡片分分別發給全班同學,戴在胸前。全班同學圍成一圈做丟手帕的游戲,捉到誰,誰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來搭救自己。

        2.數字湊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兩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還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3.根據找到朋友的人數多少,大家用掌握聲進行獎勵,找到一個朋友,鼓一次掌,找到兩個朋友鼓兩次掌,以此類推。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材簡析:

        能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的式題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個數乘兩個數的和(或可以轉化成一個數乘兩個數的和),可以直接應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結果;另一種是求兩積之和的算式里有一個乘數相同,可以逆向應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結果。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的式題的特點,學會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2、讓學生學習應用估算的方法判斷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3、讓學生聯系現實問題主動運用規律解決問題,感受數學規律的普遍使用性,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獲得運用數學規律提高計算效率的愉悅感和成功感,增加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教學過程:

        一、講解學生作業錯得較多的題目

        1、99×37+37=37×(□○□)

        指名說說這題是如何思考的:乘法分配律其實就是合起來乘可變成分別乘或是分別乘變成合起來乘。在這個算式中,只有一個乘,那就要把后面的“37”改裝成乘“37×1”,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別乘37,應該等于合起來乘37,括號里應該填寫的是“99+1”

        2、把左右兩邊相等的算式用線連起來

        11×58+49×11 12×77+8×77

        (12+8)×77 36×25+4×25

        (58+12)×14 27×21+27×29

        27×(21+29) 11×(58+49)

        (36×4)×25 58×14+12

        先讓學生說說哪幾組是肯定能連線的,還有哪幾組有問題?說說為什么不能連線?

        (1)(58+12)×14應該等于分別乘14,但“58×14+12”中的12沒有乘14,所以是不相等的。

        (2)(36×4)×25,乘法分配律要有乘有加,這里只有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點,它只能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所以不能和36×25+4×25連線。

        二、學習例題

        1、出示例題圖

        說說例題的信息和問題,說說相關的數量關系式。

        2、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0(元)

        說說估算的方法:把102看成100,32乘100等于3200,32×102的積應該略大于3200。

        還可以怎么算?(用豎式算)

        3、3200元其實是幾件衣服的價錢?那要算102件,還要怎么辦?

        (加上2件),這2件是多少元呢?總共是多少元?

        怎么把這個過程完整地用算式表達出來呢?

        板書: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元)

        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我們可以把這類題目進行簡便計算。

        學生完成書上的例題剩下部分。

        4、完成試一試:用簡便方法計算46×12+54×12

        觀察算式特點,并完成簡便計算。交流:=(46+54)×12

        =100×12

        =1200

        比較兩題,說說在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時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有的時候是合起來乘容易,有的時候是分別乘更容易。要根據具體的題目來選擇。)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在○里填上運算符號(題略)

        學生獨立完成,再校對。

        2、口算下面各題,并說說是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的(第3題)

        學生說出口算的過程,體會也是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3、讀第5、6題,觀察數據的特點,說說怎么算才更簡便?

        四、探索思考題

        99×99+199○100×100

        觀察算式,說說它們之間有怎樣的大小關系呢?說說是怎么想到的?

        在交流過程中完成板書

        99×99+199

        =99×99+99×1+100

        =99×(99+1)+100

        =99×100+100×1

        =100×(99+1)

        =100×100

        學生自己嘗試完成算式:999×999+1999的探索過程

        發現規律,直接完成算式:9999×9999+19999=( )×( )

        五、布置作業

        p.57第2、4、5、6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二年級】

        課內知識:368-199等于多少呢?

        課外趣題:按數字規律填出下圖中空缺的數:

        【三年級】

        課內知識:操場上的學生們進行隊列表演,他們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隊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請問要去掉多少人?還剩多少人?

        課外趣題:有7個數,它們的平均數是18。去掉一個數后,剩下6個數的平均數是19;再去掉一個數后,剩下5個數的平均數是20。求去掉的兩個數的乘積。

        【四年級】

        課內知識:(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等于多少?

        課外趣題:若在等差數列2,5,8,…的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使它構成一個新的等差數列,則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 )項。

        【五年級】

        課內知識: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約數。

        課外趣題:把一個自然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數,則再把它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數為止。將1—20xx這20xx個自然數都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所得到的20xx個數中,2和3哪個多?

        【二年級

        1.368-199等于多少呢?

        解答:原式=368-200+1

        =168+1

        =169

        2.按數字規律填出下圖中空缺的數:

        解答:本題的規律為上面兩個數的和等于下面兩個數的乘積,因此應該填7。

        【三年級

        1.操場上的學生們進行隊列表演,他們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隊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請問要去掉多少人?還剩多少人?

        解答:每行每列都有8個人,而這一行一列必有一個人是重復的,所以減少的人數是8×2-1=15(人),8×8-15=49(人)

        2.有7個數,它們的平均數是18。去掉一個數后,剩下6個數的平均數是19;再去掉一個數后,剩下5個數的平均數是20。求去掉的兩個數的乘積。

        解答:第一個去掉的數是18×7-19×6=12,第二個去掉的數是19×6-20×5=14,這兩個數的乘積為12×14=168

        還可以用移多補少的方法:18-(19-18)×6=12 19-(20-19)×5=14 12×14=168

        【四年級

        1.(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

        解答:原式=(1680×8+6+3+9+1+11+5+7-2)÷8

        =1680×8÷8+(6+3+9+1+11+5+7-2)÷8

        =1680+40÷8

        =1685

        2.若在等差數列2,5,8,…的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使它構成一個新的等差數列,則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 )項。

        解答:在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則原數列的第10項之前共插入了3×9=27項,故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10+27=37項。

        【五年級

        1.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約數。

        解答:(7257,4018)=(3239,4018)=(3239,779)=(123,779)=(123,41)=41

        2.把一個自然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數,則再把它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數為止。將1—20xx這20xx個自然數都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所得到的20xx個數中,2和3哪個多?

        解答:一個數除以9的余數就是它數字和除以9的余數,因此按照題目中的操作辦法,每個數最后都會變成它除以 9的余數。連續9個自然數除以9的余數都互不相同,20xx÷9=223……2,說明這20xx個數中除以9余2的有224個,余3的有223個,所以在最后得到的20xx個數中,2比3多。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內容概述

        這是一節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課,通過學生與計算機的對話,解決在游森林公園過程中遇到的買門票、租船、為猴子選擇食物等問題,從而復習“單價×數量=總價”這個類型的應用題。

        教學重難點

        一、能夠應用“單價×數量=總價”這個關系式解決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二、認識到計算機是學習的有力工具;

        知識形成目標

        一、熟練的掌握“單價×數量=總價”這類應用題的解法;

        情感形成目標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發散思維能力。

        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具備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觀念;

        三、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培養其優化意識;

        課 前準 備

        多媒體教室與多媒體課件

        學生學習

        障礙資料

        1、 是否能夠熟練地使用計算機;

        2、 解決問題時是否能夠考慮各方面的因素。

        板書設計

        游森林公園

        購買門票

        租用船只

        選擇食物

        教學過程

        教 學環 節 教師活動內容及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及方式 設計意圖 及課 后 隨 筆

        一

        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

        今天我和你們的班主任帶你們去游森林公園。

        (師貼藝術字:“游森林公園”)

        聽到這個消息,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課件演示一輛小火車前進,放著《火車開了》的音樂

        我們到公園里面去游玩,,要先干什么呀?

        師板書:購買門票

        課件顯示森林公園門票價格牌:“零售:

        兒童票每張10元,

        成人票每張20元;

        團體票(25張或25張以上):

        兒童票每張8元,

        成人票每張16元。

        怎樣買票才能算最合適呢?讓我們進入到買票方案的設計界面。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下買票方案,愿意設計幾個就設計幾個。

        大聲地讀這幾個字

        生形容自己的心情

        生異口同聲答到:“買票”

        生讀門票價格牌

        交流獲得的信息

        生在計算機上設計買票方案

        只需在方案內輸入單價和數量,就會自動出現總價

        渲染氣氛,

        激發興趣

        聯系生活實際

        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實現人機交互,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機帶給學習的方便。

        教 學

        環 節 教師活動內容及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及方式 設計意圖 及課 后 隨 筆

        二

        設計方案

        人機互動

        將服務器切換到監看功能,看看每個小組設計的買票方案

        評選一下最優方案

        課件播放森林公園的美景。

        課件顯示收到的新郵件,猴山的飼養員叔叔要大家去猴山幫忙。

        課件顯示森林湖

        師提問:到猴山要過森林湖,我們該怎么辦?

        課件顯示設計租船方案的界面

        將服務器切換到監看功能,看看每個小組設計的租船方案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他們制定的方案

        生評選最優方案,并說出理由。

        生欣賞森林公園的美景。

        生答應去幫忙。

        生積極想辦法,一致認為應該乘船。

        生在計算機上設計租船方案

        只需在方案內輸入租金和數量,就會自動出現總租金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他們制定的方案

        反思: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說出列式的根據是什么?

        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學生們對生活的熱愛

        聯系生活實際

        說明:一共提供了5種船的圖片,將光標放在每種圖片上面,就會顯示每種船的租金和座位數。

        反思:教師要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說出列式的根據是什么?

        教 學

        環 節 教師活動內容及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及方式 設計意圖 及

        課 后 隨 筆

        二

        設計方案

        人機互動

        采用“學易”系統評選最優方案

        通過“學易”系統查看選擇情況

        課件演示猴山的全景并出現飼養員叔叔,他提出要求,讓大家幫助他設計一個比較合理的為猴子購買食物的方案。

        師提問飼養員叔叔要我們幫什么忙?

        課件顯示為猴子選擇食物的設計界面

        師演示選擇食物的過程。

        生拿起遙控器從5個方案中選擇認為最好的

        生通過“學易”系統中顯示的每個選項被選擇的比例情況,選擇最合理的租船方案

        生重復要求

        生在計算機上設計方案:

        將光標放在每種圖片上面,就會顯示每種食物的單價。選擇哪種,只需要單擊一下這種食物的圖片,方案內就會自動出這種食物的名稱和單價,只需在方案內輸入數量,就會自動出現總價,而且還有經費使用情況的提示信息。

        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

        “學易”系統的使用為學生的選擇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1進一步明確要求,為設計選購食物方案作準備。

        使學生確實的感受到了計算機帶來的方便

        教 學

        環 節 教師活動內容及方式 學生活動內容及方式 設計意圖 及

        課 后 隨 筆

        二

        設計方案

        人機互動

        將服務器切換到監看功能,看看每個小組設計的方案

        評價方案

        課件先播放森林公園的美景,但是最后呈現出一幅

        人們踐踏草坪,破壞環境的畫面。

        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他們制定的方案

        生提出優點和不足

        生談感受

        但不選最優,只要合理即可

        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

        師生小結

        暢談收獲

        這次游森林公園你有什么收獲和遺憾?

        老師做小結,明確今天復習的知識,小結這節課學生的表現,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生暢所欲言地談自己的感受

        使學生養成總結和反思的習慣。

        信息技術的使用,使一節復習課成了一節讓學生興趣盎然、意猶未盡的活動課,在這節課中學生的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都獲得了發展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10篇】相關文章: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5篇06-04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9篇06-04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六篇05-22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8篇05-22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7篇05-07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5-17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5篇05-26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三篇05-21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10篇05-20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4篇05-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爆乳中文字幕爆乳区| 国产不卡av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11p| 暖暖日本手机免费观看中文|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二页| 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高清破外女出血AV毛片| 午夜免费国产体验区免费的|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欧美老人巨大XXXX做受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 人妻在卧室被老板疯狂进入| 亚洲国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色一色综合久久网|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天堂偷窥| 香蕉影院在线观看|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大全| 奇米四色7777中文字幕| 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丰满|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av|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自拍|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五月丁香激情综合| 高清自拍亚洲精品二区| 96在线看片免费视频国产|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国产AV老师黑色丝袜美腿| 少妇上班人妻精品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