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成人亚洲av,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

            時間:2022-06-30 13:39:4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匯編15篇)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100頁。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的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的推理經驗。

              2、在猜測中讓學生學會對于推理過程的簡單敘述。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經歷感受簡單的推理過程,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受推理過程(兩種情況的猜測)

              1、談話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和劉老師認識這么久了想不想猜一猜劉老師今年多少歲?能確定嗎?這樣沒有依據地去猜,能不能一次猜準?劉老師給你們一個提示:我的年齡是由數字0和3組成的兩位數,現在你能猜到了嗎?誰能說說你的想法?你們也是這樣想的嗎?

              師:真棒!原來猜也大有學問,要想一次猜準,就要有依據地去猜才行,今天劉老師和大家一起走進“數學廣角”,去玩“猜一猜”的游戲,高興嗎?(板書課題:猜一猜)

              2、感受推理過程

              (1)“猜名字”游戲

              師:在“數學廣角”里有兩位小朋友已經在等我們了,看,你們能猜出哪位是蘭蘭,哪位是紅紅嗎?(生猜)大家能不能確定誰是蘭蘭,誰是紅紅呢?(不能),那劉老師給大家一個提示。(出示:左邊的小朋友說:“我不是紅紅”)可以猜出來了嗎?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生:左邊的小朋友說她不是紅紅,那她就是蘭蘭,右邊的小朋友就是紅紅了。)還有別的想法嗎?(左邊的不是紅紅,那右邊的肯定就是紅紅,左邊的就是蘭蘭了)。

              師:你們倆不但猜得準,而且說得也清楚,真不錯!大家把掌聲送給他們,老師也送你們一個禮物,是什么呢?(師預先準備紅花、智慧星)指一生:獎給你的不是紅花,那是什么?師追問思維過程。

              誰愿意和大家說說為什么剛開始不能馬上猜出來,而現在卻很快就猜對了呢?

              師:是啊!當事情有兩種情況時,要想一次猜準,需要根據提示先排除其中一種情況,再去猜。

              (2)游戲二:師生合作,玩“猜水果”游戲

              師:老師也想和大家一起做“猜一猜”的游戲,你們誰愿意上來玩?(指兩名學生上臺,各拿一個水果,放在背后,不讓其他人看見。)現在讓我來猜好嗎?但你們要給我一個提示,(指其中一生)告訴我你拿的不是——(我拿的不是蘋果)那你拿的是梨,他拿的就是蘋果了,對嗎?舉起來讓大家看看,謝謝你們,水果送你們了,請學生互相說說理由。

              (3)游戲三:生活中的猜一猜游戲

              師:其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猜一猜”游戲,大家想猜猜劉老師的一些事情嗎?

              ①我喜歡打乒乓球,我握拍子的手不是左手,那是哪只手?

              ②我教的二(2)班班長不是女孩子,是——?

              ③我走路時,先邁的不是右腳,那是哪只腳?

              同學們反應真快!如果猜的事情有兩種可能,我們就根據提示語去猜,不是這種情形,就是另一種情形。

              二、情境體驗,完整表述推理過程(三種情況的猜測)

              1、“猜年齡”游戲

              師:蘭蘭和紅紅的好朋友亮亮聽說我們在“數學廣角”玩游戲,也趕來參加,歡迎嗎?亮亮想考考大家,猜猜他們3人的年齡,他們分別是7歲、8歲、9歲,誰能一次猜出他們各自的年齡?(不能)那該怎么辦?(提示)師出示:亮亮說:“我今年8歲了”現在可以確定了嗎?(不可以)一個提示語夠嗎?(還得一個),師出示:紅紅說:“我不是7歲”。能確定嗎?你是怎么想的?請同桌互相說說,(從亮亮的話中知道他8歲了,再根據紅紅說的“我不是7歲”,可判斷紅紅9歲,蘭蘭7歲。)多指幾名同學說推理的過程。

              師:要想保證一次猜準3種情況,需要幾個提示語?(生:兩個)

              2、“猜興趣小組”游戲

              師:三種情況的猜測,知道兩個提示語,就一定能猜準確嗎?

              蘭蘭他們3個小朋友和大家一樣非常喜歡學習,他們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分別參加了美術、舞蹈、書法興趣小組,(貼出提示蘭蘭說:我參加了美術小組; 紅紅說:我不參加美術小組,)“你們根據這兩個提示能猜出3人各參加了什么小組嗎?為什么不能?(這兩個提示語是重復的)

              師再出示:也沒有參加書法小組,現在能猜出來了嗎?

              師生共同小結:要猜的事情是三種情況時,需要2個提示語,但不能重復,猜一猜時可以把直接告訴我們的放一旁,再根據猜兩種情況的猜法去猜其余兩種。

              三、課間放松游戲

              (師生一起做律動)

              拍拍你的肩,不是左肩,那是哪個肩?那是()肩。

              摸摸你的耳,不是右耳,那是哪只耳?那是()耳。

              踏踏你的腳,不是右腳,那是哪只腳?那是()腳。

              伸伸你的手,不是左手,那是哪只手?那是()手。

              四、拓展應用,深入體驗簡單推理。

              最后,蘭蘭、紅紅、亮亮要玩捉迷藏的游戲,“數學廣角”有3個可以藏身的地方:假山、大樹、花壇的后面。

              4人小組合作,幫他們設計藏身的地方以及提示語,然后分別表演,其他同學猜。

              五、活動總結

              同學們,“數學廣角”玩得愉快嗎?你有什么收獲和大家分享?

              3位小朋友也要離開了,我們和“數學廣角”再見。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算法的過程,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并掌握計算方法,會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會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

              2、 使學生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強化獨立思考的意識,在交流算法的過程中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學會優化計算策略,鍛煉思維的靈活性。

              3、 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的見解,傾聽同學的意見,體驗合作的快樂,樹立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主題情境圖、小猴卡通、小黑板、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向你們介紹兩只聰明的小猴!(出示卡通形象)它是小猴丁丁,它是小猴淘淘。這兄弟倆可能干了,他們種的水蜜桃又大又甜。這幾年,靠著賣水蜜桃,他們攢下了一筆錢,打算造一座新房子。瞧造房子用的木頭都買齊了(出示木頭圖)。可是兄弟倆看著一堆堆的木頭犯愁了,木頭太重,他們怎么搬得動呢?隔壁的3頭大象知道了這個情況,自告奮勇地趕來幫忙。看!他們很輕松地用長鼻子搬起了一根根的木頭。(出示主題圖1)

              小朋友,你能看出每頭大象分到多少任務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原來,這些木頭都是10根堆成一堆,每頭大象都分到兩堆,也就是2個十,2個十是20。)

              【分析】興趣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動力,它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開頭以大象們幫助小猴兄弟運木頭為題材引入新課,既吸引了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了學習興趣,又滲透了勤勞致富、助人為樂、團結友愛等思想教育。

              二、活動嘗試,探究新知

              1、 探究203的計算方法

              小朋友,每頭大象運20根木頭,你想想看,3頭大象一共運了多少根木頭?

              你能列個乘法算式嗎?(出示課題:乘法)

              (板書:203)你為什么這樣列式呢?(求3頭大象運了多少根就是求3

              個20是多少。)

              203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先靜靜地自己想一下。

              (2)小組內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把自己的想法在4人小組內互相說說,按順序一個一個地說。

              (3)看書再想想

              打開課本第76頁,看看我們的學習伙伴小卡通們都是怎么想的,你的想法跟誰的一樣?

              (4)全班交流:哪個小組愿意到前面來給大家介紹介紹,你們小組各自用的什么方法,怎么算的?

              (5)小朋友真會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算法呢?為什么?

              (結合交流過程,討論小辣椒的方法:先算23=6,再在6后面添個0。)

              小朋友想過沒有,你為什么可以這樣算呢?為什么可以先不看0?算好后為什么要添0?如果不添會怎樣?(引導:二三得六,這個2實際是2個什么?得到的6其實是6個什么呢?)你覺得這種方法跟哪一種比較類似?為什么?(這種方法跟小番茄的方法是相通的:2個十乘3得6個十,是60。)

              【分析】《數學課程標準》把鼓勵算法多樣化作為第一學段的教學建議之一提了出來,這就需要我們充分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思維特點,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獨立思考,繼而引導學生討論,接著看書拓展思路,最后全班范圍內以小組匯報形式上臺說算法,使每個學生都參與了不同程度的思考與討論,在交流、比較中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傾聽他人的想法,從而優選適合自己的算法。這幾步設計層次分明,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2、自選算法,形成思路

              (1) 剛才我們知道了每頭大象運20根木頭,三頭大象就運60根木頭(板書:3頭),照這樣算,8頭大象一共運多少根木頭呢?(板書:8頭)誰會列式計算的?

              (指208=160)你為什么這樣列式?口算時怎么想的?

              (2) 練習

              43 78 56

              403 708 506

              430 807 560

              每組三題有規律嗎?下面兩題的結果為什么一樣?都是怎么算的?(每組的下面兩題都是先算第一題,再在得數后添一個0。)

              給你一道題(板書:57),你能編出和它相應的題嗎?(在下面板書:507 ,570)

              你還能試著再編一組題嗎?(學生說,教師板書。)

              這樣的算式多不多啊?(點上省略號)

              【分析】及時鞏固,有利于知識的內化。通過編題的環節,使得學生正確理解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為進一步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算理作準備。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熱情和應用能力。

              3、探究142的計算方法

              (1) 在大象們的幫助下,丁丁和淘淘兄弟倆的新房子很快就造好了。為了表示感謝,他們到桃園里摘了很多水蜜桃款待他們的好鄰居。

              (出示主題圖2)誰來說說他們采桃的情況?(每只小猴都采了14個桃。)

              2個小猴一共采了多少個桃?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點課題)

              (2) 142,怎樣想出結果?

              自己想一想再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出示各種算法。

              (3) 剛才都是討論142的口算方法,這一題也可以列豎式計算!你知道怎么列豎式嗎?(學生說,教師板書:)

              1 4

              2

              討論:先算什么?(用2乘14個位上的4,板書:42=8)8寫在哪里?為什么?(在個位上寫8。)

              再怎么算呢?(用2乘14十位上的1)看上去是1,實際上代表多少?(1個十),那這一步實際算的什么?(板書:102=20)20寫在哪里呢?

              (在豎式里寫20,其中0用虛線寫。)老師這里為什么把0寫得很輕?(滲透:不寫這個0,2在十位上,仍然表示2個十。)

              最后怎么辦?(板書:8+20=28,在豎式里寫28。)

              1 4

              2

              8 42=8

              2 0 102=20

              2 8 8+20=28

              (4) 看整個豎式,你覺得怎樣?你有什么想法嗎?(這個豎式能不能簡化呢?)

              怎樣簡化,你知道怎么算怎么寫嗎?

              請一個學生上來板書,邊寫邊講,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 4

              2

              2 8

              提問: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為什么可以直接寫在8的前面呢?

              其實這就是人們在計算中不斷探索得來的豎式的一般寫法。

              提問:一般寫法跟前一個豎式相比怎么樣?(思考過程一樣,寫法簡化了。)你喜歡哪一種?以后列豎式計算,我們一般這樣寫。

              【分析】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生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

              行再創造,學習不是一種簡單的告訴,而是一種學習者實實在在的體驗與積淀。這一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究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教師扮演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學生在探究和交流過程中,品嘗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4、教學試一試

              (1)筆算:321

              這里一位數在前,兩位數在后,想想把橫式寫成豎式,最好怎么寫?

              板書:

              2 1

              3

              指出:通常情況下,我們總是把位數多的乘數寫在上面,位數少的寫在下面,一般寫成這樣的形式,計算起來更方便!等以后小朋友進一步學到多位數乘法,那時你就能理解這樣寫的方便了!

              請大家打開課本P77,把這一題做在書上。(一個學生板演)

              (3)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對不對呢?

              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什么叫再乘一遍呢?

              讓我們用手指著剛才的豎式再算一遍!

              以后算乘法,小朋友都要養成自覺驗算的習慣。

              5、練習

              (1)在書上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2)用豎式計算

              323 421

              (做在隨堂練習本上)

              三、鞏固反思,應用深化

              小猴兄弟倆知道我們把他們造房子的事情轉化成了數學問題,很感興趣,他們又出了一些題,想把大家難住呢,你們有信心接受考驗嗎?

              1、 口答:

              (1) 一小時60分,4小時多少分?

              (2) 我今年11歲,媽媽的年齡是我的三倍,媽媽多少歲?

              (3) 最小的兩位數和最大的一位數相乘的積是多少?

              2、 下面的說法和做法對嗎?

              (1) 求4個相同加數的和,就是求這個加數的4倍是多少? ( )

              (2) 508=40 ( )

              (3)

              1 2

              3

              6

              3

              9 ( )

              (4)

              1 2

              4

              8 4 ( )

              3、 搶答(略)

              (出示乘法題口算搶答。)

              4、(機動處理題)在□里填上合適的數字

              □ □3=270

              4□6>240

              【分析】本課的練習設計,我注意了題型豐富形式多樣的分層次設計,使學生進一步內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強化算法的基礎訓練,又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階梯式的練習中,課堂上又一次激發了學生應用知識的參與熱情,這一過程中,學生收獲了知識撞擊的快樂,收獲了愉悅的情感體驗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3

              學習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一課時(第67、70頁內容)。

              學習目標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學學生活動,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物體。

              3.培養學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學習重難點:使學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具準備:學學生喜歡的玩具、小黑板等。

              學習過程

              一、用學學生喜愛的游戲入手,創設情境

              1。 播放有多種動物叫聲的vcd,請學學生猜一猜都有動物(如孔雀、恐龍、獅子等),同時問:“你是怎樣猜出這些可愛的動物的?”(學學生回答說是根據動物的聲音。)

              2。 出示幾張動物卡片,遮住動物的一部分,又請學學生是什么動物?

              3。 根據學學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動物的紙片,問學學生是怎樣猜出來的?

              4。 學生:我看見大象的長鼻子;我看見老鼠的尾巴;我看見駱駝的駝峰……

              老師:你們看見了動物的不同形狀,有正面的、側面的、后面的。那今天我們就玩一玩,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課題)

              二、引導探索,體驗不同位置觀察到的不同的物體形狀

              1。 老師:請同學拿出汽車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組內的同學互相玩耍,并說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小組匯報:看到的是什么形狀?

              ××學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

              2。 畫學學生看到的汽車形狀。老師:咱們來一個畫畫比賽,看誰能把自己看到汽車的形狀簡單而又比較準確的畫出來。(小組活動)

              3。 展示圖畫。請每組小組長把本組的畫收集到一起,并貼在黑板上。

              老師:請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畫,講講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為什么汽車有這么多不同形狀?

              學生:因為我是從側面看的;因為我是從正面看的;因為我是從后面看的……

              老師:原來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汽車形狀也不同。

              4。 老師:請學學生交換位置,再觀察,說說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學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讓學學生回原位。)

              5。 請學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玩具(每組一個)放在桌上,坐在現在的位置上觀察玩具的形狀并把它畫出來。(全班交流,介紹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三、應用拓展

              1.找朋友。請小組每一個成員將自己的數學書合在一起,擺放在桌上,再請每一個同學從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紹看到書的形狀。老師同時出示圖片請學學生判斷。

              2.連線游戲。教科書第70頁第一題,請學學生仔細觀察從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車形狀。

              四、小結評價

              我們的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出示卡片)所以在我們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這里面有我們許多數學的知識。因此我們更應該熱愛我們的學生活。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4

              教學內容:

              樹林醫生

              教學內容:

              課本7374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的過程,領悟基本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2.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的數學活動,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用紙條來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分析數量之間比多少的關系。

              教學準備:

              紅色、綠色的紙條,小棒,圓片等。

              教學過程:

              一、口算訓練

              見口算題卡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森林中誰是大樹的醫生嗎?

              2.仔細觀察,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喜鵲捉了多少只蟲子?

              啄木鳥捉了多少只蟲子?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喜鵲捉了多少只蟲子?

              讓學生說一說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

              想:在這個問題里,是誰和誰在比多少?

              喜鵲和黃鸝究竟誰捉的蟲子多?誰捉的蟲子少?

              多的比少的多了多少?這三個量之間是什么關系?

              2.操作:先把一張紙條貼在黑板上,說明這是黃鸝的只數146只,再問:喜鵲的紙條要比著黃鸝的怎么樣?說明還要長,因為多38只蟲子。

              146只

              黃鸝

              多38只

              喜鵲

              有 ?只

              3.在紙條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列式:146+38=184(只)

              匯報算法。

              小結:多的=少的+相差的。

              4.啄木鳥捉了多少只蟲子?

              引導學生用紙條擺一擺。

              146只

              黃鸝

              少12只

              啄木鳥

              ┟有?只 ┨

              問:在這里為什么要少一塊呢?從而發現:求啄木鳥的只數就是從146里面去掉12,列式:14612=134(只)

              小結:少的=多的相差的。

              四、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做自主練習第1題

              做這道題時,可以讓學生借助紙條圖擺一擺,弄清題目數量關系,并在全班交流,然后正確解答。

              2.第2題。

              讓學生根據信息自己提問并解答,若有困難,就建議學生使用紙條圖來幫助。完成后全班交流結果。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1、體會乘法的意義。

              2、認識乘號“×”,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3、通過小組活動,擴大參與討論和表達的機會,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通過直觀認識,從相同數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小棒、圖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實物演示運算符號:-+×板書課題

              2、 看主題圖

              小朋友們在玩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該怎樣列式?

              二、 探究新知

              1、 游戲:擺小棒

              想一個最喜歡的圖案,小組內擺一擺,你能擺出多少個?

              小組內說一說,你擺的是什么?比比誰擺動最多?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2、 班內交流

              板書:10+10+10=30

              5+5+5+5+=20

              3+3+3+3+3+3=18

              這些算式寫的時候怎樣?有沒有好的辦法變簡短?

              數3的個數(6)個3

              6×3 讀作:6乘3,也可以寫成3×6,表示6個3相加

              |

              乘號先寫/后寫\

              3、 說另外兩題怎樣用乘法表示

              板演算式

              三、 鞏固練習

              1、 改寫

              4+4+4=( )×( )

              6+6+6+6=( )×( )

              2+2+2+2+2=( )×( )

              2、3只瓢蟲,每只背上7個黑點,一共多少個黑點?

              3、小象吹泡泡每排4個,共3排,用算式表示

              四、總結

              你有哪些收獲?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6

              教學目標:

              1、從生活經驗出發,層層深入地逐步完成對乘法意義的體驗。

              2、培養孩子遷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總結規律的能力。

              3、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完成對乘法意義的體驗,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教學難點:

              建立“數一數”的數學模型,并運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義和必要性。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小松鼠在松樹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幫他們數一數嗎?

              二、問題探究

              師:哪位同學能幫小松鼠數一數?

              1.你打算怎樣數,才能又對又快呢?

              2.五個五個的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3.提問:指著第一堆松果提問,這堆松果有五個,是1個5,一共是5個松果,怎樣列乘法算式呢?

              4.提問:指著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問,這兩堆松果有兩個五個松果,是2個5,一共是10個松果,怎樣列乘法算式呢?

              5.談話: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個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

              三、體驗感悟

              1.組織學生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你有好的辦法記住這些算式和得數嗎?

              3.引導學生整理口訣

              4.組織學生多種形式背誦口訣

              四、實踐應用

              第1題:對口令1.老師說“四五”,同學說“二十” 2.老師說“四五二十”同學說“4×5”或“5×4” 3.同桌對口令,男生女生選代表對口令完成第2、3、4題和數學游戲

              五、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談談你的收獲?

              六、布置作業

              一課一練第7頁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7

              一、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變換,克和千克,統計,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一)數與代數教學內容

              1.表內除法

              (1)以往安排在六年制義務教材第三冊里,現在是乘法口訣全學完之后,再學習。

              (2)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兩段編排分散難點,讓學生有更多的練習時間。

              2.萬以內數的認識。

              (1)仍分兩段:1000以內數的認識、10000以內數的認識,但更強調培養數感。

              (2)不同的是:提前教學“整百、整千數的口算加減法”(義教在“萬以內的加、減法(一)中)。

              3.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兩位數加、減法的口算

              (2)增加了: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和估算

              4.量的計量

              建立質量觀念,使學生初步認識克和千克。

              5.數學廣角(排列組合、推理)

              (1)一年級下冊: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和數字簡單的排列規律。

              (2)繼續探索圖形和數列的排列規律(與一年級下冊教材相比,圖形和數列的排列規律稍復雜一些)。

              ·如圖形的排列呈現形狀和顏色的循環變化。

              ·一個數列每相鄰兩項的差組成新的數列是等差數列。

              6.解決問題

              結合所學的知識,結合現實生活的具體情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1.單獨安排一個單元。

              2.結合各部分知識的教學,安排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

              ·結合計算教學內容進行。

              ·結合其他教學內容安排例題或練習。如,在“克和千克”(第87頁的內容、第89頁第7題)和“統計”(第113頁第3題)的教學中,都安排了解決問題例題或練習。

              (二)空間與圖形

              圖形與變換(包括:平移和旋轉、銳角和鈍角)

              (三)統計(以1當5的條形統計圖,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仍然讓學生學習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1當5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四)實踐活動(安排了剪一剪和有多重兩個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的編排還處于一個開始階段,對實踐活動的認識也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樣的活動才叫實踐活動,應該怎樣開展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分哪幾個層次,在教材上應該怎么呈現,這確實是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研究的。就目前,我們認識的水平而言,我們認為可以分兩個方面,一是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如“生活中的數學”。二是單獨安排,大體上可以分這樣幾個層次:1.在活動中鞏固數學知識。2.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3.體會課題研究的過程。我們的實踐活動,一定要讓學生活動起來,在活動中體會、應用數學知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剪一剪”、“有多重”,屬第一個層次,主要是通過活動,讓學生一方面鞏固數學知識,這些活動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做的,由此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列的簡單排列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課時安排:

              1、解決問題????4課時

              2、表內除法(一)????15課時

              3、圖形與變換????3課時

              4、表內除法(二)????11課時

              5、萬以內數的認識????10課時

              6、克與千克????2課時

              期中復習????4課時

              7、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8課時

              8、統計????2課時

              9、找規律????4課時

              總復習????6課時

              第一單元: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教學內容:第一單元(解決問題)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兩步式題的基礎上編排的。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并學會使用小括號;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本單元教材在編寫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發現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2.例題的呈現形式具有開放性。

              單元教學要求:

              1、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生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小括號的使用。

              2、綜合算式的應用。

              單元課時安排:約4課時

              第一課時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游樂園情境圖。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8

              班級基本情況:

              這四個班的孩子在經過一年半的蘇教版數學學習后,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大部分學生數學計算速度較快,正確率高,上課能集中注意力,積極舉手發言,作業書寫很工整,學習風氣濃厚。但是在遇到思考難度較深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們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到體驗思維的樂趣、體驗成功所獲得的樂趣中去。但四個班都有小部分學生自控能力差,常在課堂上管不住自己,幾個同學不愿動筆做題。如(2)班的何偉、徐微微、劉薛玉等,(4)班的周李賢、馬少南、李佳等,這期的教育重點在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幾個學生:如(2)班的李琉揚、王喜龍、卞有龍(4)班的周國慶、張韻偉、唐帥帥等在學習上障礙非常大,常常跟不上教材安排的任務,計算的速度與正確率都不高,課堂作業也難以完成,需要老師多對他們加以輔導與關心,鼓勵他們加強學習的信心,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因材施教,讓這部分學生想學、愿學、樂學,在本期容入到班級的學習氛圍中。蘇教版教材的編排體系有一定的難度,但正因此使一部分樂學、好學的孩子通過兩年的學習更加優秀。進入二年二期后,有一部分如楊一鳴、林偉龍、姜欣沂、張蕭燦、顧慧鵬等學生可嘗試進行奧數訓練,讓優者更優。由于存在著年齡的差異,存在學習環境的不同,學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維發展也就不一致,老師應盡最大的努力來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展與進步。

              教材分析(含重、難點)

              一、教學內容

              (一)數與代數部分。知識與技能方面:?有余數的除法1000以內數的認識筆算加法、加法的估算與驗算,連加;筆算減法,減法的估算與驗算;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估算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整十數加整十數(和不超過100)及相應的減法;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以及不需要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解決問題方面:?與有余數除法有關的實際問題倍的認識,“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簡單的實際問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的實際問題用乘法和加(減)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

              (二)空間與圖形部分。知識與技能方面:?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認識,比較簡單的路線圖角的初步認識,直角、銳角與鈍角分米和毫米,簡單的度量,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簡單的長度測量。解決問題方面:?應用方位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或根據有關方位的描述確定物體所在的位置在現實生活中利用或設計簡單的路線圖根據需要選擇恰當的單位和適宜的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三)統計與概率部分。知識與技能方面:?用不同的標準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根據統計結果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和預測。解決問題方面:?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適宜的角度、采用適當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并合理地解決問題。實踐活動測定方向(用東、南、西、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詞語描敘現實生活中物體間的位置關系)你能跳多遠(通過實驗和簡單的數據整理、分析,感受數據所蘊含的信息,體會數據的價值)。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9

              一、 說教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1-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教學8的乘法口訣。通過本節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乘法口訣,為以后數學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本課的重點:編制8的乘法口訣,運用8的乘法口訣求積。

              難點:在探索規律的基礎上探索記住8的乘法口訣,并運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的問題。

              教學突破:通過口訣的編制理解口訣的意義,從而養成在生活中合理、準確地解決實際問題,體味到“有價值的數學”、“有樂趣的數學”。

              根據教材的以上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編制8的乘法口訣,找出規律,鞏固口訣。培養學生運用8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乘法的意義、口訣的與編制規律來進行口訣的熟悉,多讀、多練、多背加強口訣的記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口訣的編制與整理過程中,培養簡單推理以及發現規律的能力,進一步感受與同學合作交流的價值,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說教法與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在課堂教學時,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貫穿教學的始終。

              3、課堂組織民主、科學、和諧,這種氣氛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三、教學設計理念

              1、教學過程體現生活化。

              在教學中,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驗“生活數學”。

              2、教學過程體現活動化。

              擺方塊活動讓學生“做數學”,而不是“學數學”。

              3、教學過程體現開放性。

              在教學中,力求營造一個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氛圍,讓學生人人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構建探索平臺。

              1、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過1-7的乘法口訣,誰能背給老師聽聽嗎?指名背誦。

              誰能回憶一下昨天我們是如何編制7的乘法口訣的?說說看。

              預設:A用小三角擺小船

              B用連續加的方法

              2、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那么今天老師給同學們一個大膽嘗試的機會,讓你們仿造用三角擺小船的方法研究一下如何編制8的乘法口訣,有信心嗎?

              用回憶7的乘法口訣推導和編制過程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既復習了舊知,又為新知的學習做好了鋪。

              (二)自主探索,嘗試解決問題。

              1、拿出昨天老師要求你們準備好的小正方體,擺一擺,再填書上的表。小組合作。

              出示一個由8塊小正方體搭成的正方體。

              數一數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成的?

              擺1個大正方體用8個小正方體,擺2個大正方體要用幾個小正方體?擺3個呢?……擺8個呢?

              合作擺一擺,分別說一說,再填書中表格

              據此,你能編出8的乘法口訣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先在小組里交流,再指名說說。

              在讓學生觀察說說每一句口訣有何變化?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上面探索新知這個方面,我就完全秉持了這個理念,讓學生想一想、擺一擺、說一說、議一議、看一看、讀一讀、背一背,有助于理解和記憶。

              (三)回顧探究過程,自然生成新知。

              1、談話:剛才我們通過擺正方體,探究了8的乘法口訣,誰能把我們剛才動手的過程簡單說一說?

              追問:為什么每次都用8個小正方體?(1個8)

              為什么每次都比上一次多擺一個大正方體?(多一個8)

              觀察口訣表,看看每一句與相鄰的兩句有什么關系?

              預設:A結果或多8或少8。

              B每次8 不變,8的個數不同。

              在同學們充分觀察討論之后,老師小結:8的乘法口訣以1個8 為基礎,依次增加一個8;每相鄰兩句口訣都相差一個8這就是8的乘法口訣的規律。了解了這個規律,有助于我們記憶8的乘法口訣。

              2、先觀察“想想做做”第一題,想好后再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想想做做”第二題,直接填空。訂正時,請學生說說他是怎么想的?

              回顧探究過程,梳理知識形成的要點,培養簡單推理以及發現規律的能力,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新知應用,體會知識價值。

              1、“想想做做”第三題,對口令練習。讓學生根據8的乘法口訣說出相關乘法算式,在活動中進一步熟悉8的乘法口訣。

              2、第四題,運用8的乘法口訣,鞏固對口訣的記憶。

              3、第五題,要求學生從中獲取的信息是:每袋乒乓球有五個。

              4、第六題,要求學生仔細看圖,獲取的信息有:一共有7人參加收割向日葵的勞動,每人收8棵,一共收了多少棵?

              5、第七題,讓學生根據口訣填空。通過填未知乘數,既鞏固了有關的乘法口訣,又為學生自主探索8的乘法口訣求商做準備。

              形式豐富多樣的練習題,既避免了學生單調乏味之感,又從不同角度多種視角鞏固了新知。趣味化、活動化的組織方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符合新課標“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新知”的理念。

              (五)歸納小結,提高認識。

              談話:1、學習了這一課之后,你有哪些收獲?

              指名好、中、差各一名學生說說。

              讓不同的學生談談收獲,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全過程,有利于反饋信息、檢查效果;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標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概念。

              2、師生齊背8的乘法口訣。

              五、 教學評價

              這節課,我個人認為做到了一下幾點:

              首先,體現了教學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構想。

              其次,體現了“潤物細無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

              第三,教學任務明確,抓住了重點。

              六、板書設計:

              8的乘法口訣

              1個8 8×1=8 一八得八

              2個8相加 8×2=16 二八十六

              3個8相加 8×3=24 三八二十四

              4個8相加 8×4=32 四八三十二

              5個8相加 8×5=40 五八四十

              6個8相加 8×6=48 六八四十八

              7個8相加 8×7=56 七八五十六

              8個8相加 8×8=64 八八六十四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10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科書P74-7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境創設,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推理的活動中,經歷7的乘法口訣的整理過程。

              2、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經歷7的乘法口訣的整理過程,并運用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獨立整理7的乘法口訣。

              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對7的乘法口訣的整理。一星期正好是7天,本設計通過創設情境,在體育用品商店中的幾個同學的對話進行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借機引導學生回答問題,調動起學生主動的參與意識,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二環節是師生互動、探索新知。先是讓學生獨立填寫表格,并說出為什么填得這么快,特別是7個星期、8個星期、9個星期各有多少天的算法,讓學生充分的交流。然后根據所填表格的數據小組合作整理7的'乘法口訣,學生很容易就能完成了。接下來是引導學生對口訣進行整理和記憶。為了幫助學生記憶,設計了對口令的游戲,使枯燥的記憶變成了有趣的數學活動。

              最后是7的乘法口訣的應用。通過看口訣寫算式,解決實際問題和看算式編故事等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充分地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也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我們學校再過四個星期就要廣播操比賽了,你們想參加嗎?有誰知道2個星期有多少天?

              同學們,再過4個星期就是元旦了,你們高興嗎?有誰知道4個星期有多少天?

              2、知道了2(4)個星期是14(28)天,那3(5)個星期、4(6)個星期呢?算才最簡便呢?如果學習了7的乘法口訣我們就能很快的算出來了。

              揭示課題:7的乘法口訣

              二、師生互動、探索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表格,師:仔細觀察你發現這張表格向我們提出了什么問題?你能獨立把這張表格填完嗎?

              學生同桌交流后,獨立完成表格的填寫。

              師:同學們這么快就填寫完了,而且完成得很好,說說你的竅門好嗎?

              生:我按每次都加7算的。

              生:從1個星期到6個星期的填寫,可以運用前面學過的乘法口訣來算,從7個星期到9個星期的填寫,是按每次都加7算的。

              生:

              師:真棒!你們都有自己不同的解決方法,而且問題都解決得很好。那你們能根據自己填寫的表格的數據,四人小組合作,編出7的乘法口訣嗎?

              2、理一理

              (1)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進行7的乘法口訣的整理,寫到小組記錄單上。

              (2) 全班交流編寫的7的乘法口訣。

              (3) (師在黑板上出示從學生編的口訣中整理出來的一張大的7,8并排的乘法口訣表。)師:你們仔細觀察,發現7的乘法口訣中有哪些秘密?師:你們仔細觀察,發現7的乘法口訣中有哪些秘密?

              3、記一記

              (1)口訣意義的理解

              師:(指口訣:六七四十二)誰知道這句口訣表示什么意思?

              生:六七四十二表示6個7相加是42,也表示7個6相加是42。

              師再指兩個口訣讓學生進行練習。

              (2)引導學生記住口訣,讓學生交流如何記得又快又準的?

              (4) 對口令

              同桌進行如:四七二十八的對口令游戲。

              三、聯系生活,鞏固應用

              師:口訣記熟了嗎?老師來考考你們行嗎?

              1、搶答比賽

              如:7( )=( )

              2、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3題,全班交流。

              3、編有趣的數學故事

              電腦顯示:78

              師:同學們,這是一道普通的乘法算式,但它蘊藏著好多有趣的數學故事,你能看算式編出一個有趣的數學故事嗎?比一比,誰編的故事最動聽。

              四、情境交流、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11

              1.預習教材,問題導入

              根據以下提綱,預習教材P54~P57,回答下列問題。

              (1)在教材P55的“探究”中,怎樣獲得樣本?

              提示:將這批小包裝餅干放入一個不透明的袋子中,攪拌均勻,然后不放回地摸取。

              (2)最常用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有哪些?

              提示:抽簽法和隨機數法。

              (3)你認為抽簽法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提示:抽簽法的優點是簡單易行,當總體中個體數不多時較為方便,缺點是當總體中個體數較多時不宜采用。

              (4)用隨機數法讀數時可沿哪個方向讀取?

              提示:可以沿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方向讀數。

              2.歸納總結,核心必記

              (1)簡單隨機抽樣:一般地,設一個總體含有N個個體,從中逐個不放回地抽取n個個體作為樣本(n≤N),如果每次抽取時總體內的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都相等,就把這種抽樣方法叫做簡單隨機抽樣。

              (2)最常用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有兩種——抽簽法和隨機數法。

              (3)一般地,抽簽法就是把總體中的N個個體分段,把號碼寫在號簽上,將號簽放在一個容器中,攪拌均勻后,每次從中抽取一個號簽,連續抽取n次,就得到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

              (4)隨機數法就是利用隨機數表、隨機數骰子或計算機產生的隨機數進行抽樣。

              (5)簡單隨機抽樣有操作簡便易行的優點,在總體個數不多的情況下是行之有效的。

              [問題思考]

              (1)在簡單隨機抽樣中,某一個個體被抽到的可能性與第幾次被抽到有關嗎?

              提示:在簡單隨機抽樣中,總體中的每個個體在每次抽取時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與第幾次被抽到無關。

              (2)抽簽法與隨機數法有什么異同點?

              提示:

              相同點

              ①都屬于簡單隨機抽樣,并且要求被抽取樣本的總體的個體數有限;

              ②都是從總體中逐個不放回地進行抽取

              不同點

              ①抽簽法比隨機數法操作簡單;

              ②隨機數法更適用于總體中個體數較多的時候,而抽簽法適用于總體中個體數較少的情況,所以當總體中的個體數較多時,應當選用隨機數法,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和制作號簽的成本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表內除法(二)”的整理與復習。

              復習課不好上,提起做練習,同學就苦悶的不得了。有沒有方法讓同學在復習課中也感受到快樂呢?心中有了這個想法,我就將課定位為“快樂除法。”

              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

              1.

              通過系列活動,讓同學自主參與除法練習,體驗除法計算的意義和價值;

              2.

              在做練習的過程中,提高同學的計算能力和區分能力;

              3.

              通過整理《除法表》培養同學的歸納整理與應用能力。

              定下了教學目標,我進行了第一次公開課教案,過程為:

              1.

              情境引入:引出除法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讓同學了解學好除法的意義;

              2.

              除法接龍:讓同學進行除法計算能力的初步檢測,并交流提高能力的方法,使同學發生向上的動力;

              3.

              合作計算:4人小組合作完成81道表內除法算式題。

              4.

              合作整理:4人小組合作整理81道算式,形成《除法表》。

              5.

              應用提高:結合同學的學習,為同學提供應用的時空。

              自我感覺預設得很完美。當我做好教學準備興沖沖的走進教室,卻是灰溜溜的走出來。一堂課足足花了51分鐘,同學仍停留在整理除法表這個環節上。他們忙亂而不得法,個個喜笑顏開,何來快樂可言?“問題究竟出在哪?”冷靜的考慮一下,造成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我的設計脫離了同學的實際水平,要4人合作整理81道表內除法算式,要求太高了,簡直是為求同學的活動而活動,假!

              有了一次失敗的教訓,我在選擇教法和學法時,更多地考慮同學學習中的體驗,更多地引進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和交流。既然81道算式對于小朋友來說很多很多,我就讓他們感受到多,問同學又什么好方法來把這么多的算式進行有效的整理。把主動權交給同學,相信他們能想到好方法來達到最優的效果。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感受不確定現象,初步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有些是確定的。

              2、會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詞匯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在課堂學習中接觸不確定現象,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認識,必須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親身感受,獲得直觀的體驗。教學時,應重視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從有趣的猜測活動中感受不確定現象。教師應充分地給學生提供猜測、實驗、探索、驗證的時間,使學生在大量試驗的基礎上自己體會事件發生的確定與不確定性。

              三、學生分析

              我校是一所全州聞名的學校,環境優美,師資力量雄厚。教室里配備了電腦,為使用多媒體課件提供了條件,非常有利于低年級的教師創設生動的情境,開展豐富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

              學生大部分來自于市區,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學中我一直培養學生寫數學日記,學生能把所學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了解周圍的事物,從數學角度去發現、分析生活。我班學生比較喜歡體育運動,特別是足球,因此,我設計了一個有關足球的活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我的手里有一枚硬幣,猜猜這枚硬幣在我的左手還是右手?

              (學生進行猜測)

              師:有的同學認為在左手,有的同學認為在右手,在這種不能肯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怎么說?

              生: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

              ( 評析 引入比較自然、合理。)

              師:你們瞧,硬幣在老師的右手。

              (出示硬幣)

              師:硬幣有兩個面,一個是正面,一個是反面,老師這樣一拋(拋硬幣),硬幣落下后,結果會怎么樣呢?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拋硬幣的游戲,好嗎?

              ( 評析 剛提出問題沒讓學生進行猜測,就讓學生做試驗驗證,沒有引起學生的心理需要。可讓學生猜測,再驗證。)

              (板書:拋硬幣)

              (二)實踐驗證,探索求知

              1.活動一:拋硬幣。

              (請一學生拋硬幣,其余學生做記錄。)

              (評析這種游戲簡單、易操作,應盡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體驗。)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的記錄單,誰愿意告訴我硬幣落下后的結果是什么?

              生:硬幣落下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板書:可能)

              師:就像大家說的那樣,硬幣落下時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這就是我們數學中的不確定現象。

              (評析此處若能就拋硬幣深入展開,引出不可能一定更好,下面活動太多,沒有層次有些雜亂。)

              師:為了表揚大家通過觀察、思考發現了新知識,我們再來玩個游戲吧?

              2?活動二:摸球。

              (出示袋子)

              師:這里有1個袋子,我在里面放入3個紅球、3個綠球。如果從袋子中任意摸出1個球,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顏色的球?請同學們來摸一摸。

              (小組合作摸球:小組長裝球,記錄員記錄,其余同學摸球。)

              (各小組的記錄員匯報摸球的情況。)

              師:從摸球游戲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們摸到的球,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綠球。

              師:在盒子里能摸到黑球嗎?為什么?

              生:不可能摸到黑球,因為我們沒有裝黑球。

              師:除了不可能摸到黑球,還有什么顏色的球不可能摸到?

              (板書:不可能。)

              師:老師有一種魔法,無論誰從這個袋子里摸出球,我都能猜到摸的球是什么顏色的,你們相信嗎?

              生:不信。

              師:誰來摸摸看,注意觀察,看誰最先發現老師的秘密。

              (學生摸,老師猜。)

              師:老師怎么猜得這么準?誰發現老師的秘密了?

              生:老師袋子里全是藍球,所以摸出的一定是藍球。

              (出示袋子里的球,板書:一定。)

              師:同學們真聰明,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

              生:想。

              師:請這三組的同學分別在袋子里裝10個球,讓老師不可能摸到紅球;這三組的同學請你們也分別裝10個球,但是要讓老師一摸就摸到紅球;這兩組的同學請你們也裝10個球讓老師有可能摸到紅球。裝之前先商量一下,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最先裝好。

              ( 評析 讓學生在活動中反饋什么現象是不可能可能一定,有助于學生加強對確定不確定現象的理解。)

              (三)實踐應用

              1?活動一:結合生活經驗,分析生活中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師:同學們通過拋硬幣、摸球游戲發現,生活中有的事是可能發生的,有的事是不可能發生的,還有的事是一定會發生的,現在請同學們幫老師判斷一下這幾件事是可能、不可能、還是一定會發生的。

              (1)西瓜變桃子。

              (2)我們會長大。

              (3)明天會下雨。

              (4)人要喝水。

              師: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事,你能舉出事例嗎?

              (學生舉例)

              2?活動二:足球比賽。

              (課件播放:紅隊和藍隊舉行了一場足球比賽,比賽中,紅隊和藍隊各踢進一個球,比分是1比1,整場比賽馬上就要結束時,紅隊得到一個罰點球的機會,準備射門。射門后比賽就結束。)

              師:同學們,比賽馬上就結束了,紅隊能踢進去嗎?

              生:可能踢進去,也可能踢不進去,我希望他們能踢進去。

              師:如果紅隊踢進去了,比賽結果會怎樣?

              生:紅隊一定取勝。

              師:如果紅隊踢不進去,比賽結果又會怎樣?

              生:紅隊就不可能取得勝利。

              (四)課后小調查

              師:請同學們課后調查一下,在我們生活中還有什么事情是一定發生的,什么事情是可能發生的,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把調查的結果記錄在你們的數學日記中。

              四、教學反思

              1?把問題情境生活化。

              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置身于生活問題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拋硬幣作為幫助人們作出兩難選擇時常用的方法在生活中運用很廣,因此,從拋硬幣這一生活現象引入,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和興趣,使學生產生想弄清拋硬幣背后存在的數學事實,從而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拋硬幣的探索中。

              2?以猜想實踐驗證為活動主線,讓學生從親身實踐中體驗事件的可能性。

              對數學的認識要從數學活動的親身實踐中去體驗,教學中安排了拋硬幣、摸球等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學生通過猜想實踐 驗證來獲得結論。活動中充分地給學生提供猜想、實踐、探索、驗證的時間,使學生親身經歷對不確定現象的探索過程,獲得直觀的體驗,積累豐富的活動經驗。

              3?組織游戲,激發興趣。

              根據我班學生好動、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我安排了一系列富有情趣的游戲,進一步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4?結論要從實踐中得出。

              第一次教學時,無論是拋硬幣活動還是摸球活動,我都是讓學生先猜一猜,再實際地拋一拋、摸一摸。我發現這樣一來,結論實際是學生在猜的時候就得出了。因此,第二次教學時,我沒有讓學生猜,而是讓學生直接實踐,通過實踐得出結論。

              5?活動的要求應由學生自己提出。

              在學生裝球教師摸球的這一活動中,如果要求不是由教師提出而是由學生自己相互提出、相互摸球,教師僅作為活動的組織者來進行,效果可能會更好。

              五、案例點評

              本案例設計比較精巧。比如讓學生自己裝球,使教師摸到的一定是紅(或有可能是紅)球的活動,使學生在直觀的活動中體驗客觀事件的不確定性。

              不足之處是活動較多,沒有明顯的層次。如在拋硬幣時,只是讓學生體驗了可能性,接下來又換了一個活動,讓學生進行摸球游戲。若是能就拋硬幣深入展開,如提問硬幣可不可能到天上去硬幣一定會落到地面上嗎?,讓學生體驗確定不確定現象,則效果就更好。或就摸球游戲深入展開都可,下面的游戲就可作為鞏固練習。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6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的基礎上,總結自己的收獲,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估算和筆算的方法,并感受算法的多樣化。

              3.能根據現實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整理知識、回顧學法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回顧學法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這一單元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你又有什么收獲呢?學生可能回答: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我們可以解決簡單的買文具的問題;我們可以簡單地記賬;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租船……今天我們就來把這些內容進行整理與復習。(揭示并板書課題)

              (2)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嗎?

              二、結合實際,解決問題

              1.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計算出示:小明家有圖書587本,小紅家有圖書239本。

              教師:同學們,根據這兩個條件,你想到些什么?

              學生可能想到:小明家和小紅家的圖書很多,小明和小紅都喜歡看書……

              教師: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可能回答:小明家和小紅家一共有多少本圖書?小明家比小紅家的圖書多多少本?小紅家比小明家的圖書少多少本?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

              587+239 587-239

              學生估算第1個算式,說一說估算的方法。

              學生1:587+239≈800,我把587看成600,把239看成200,600+200=800。

              學生2:587+239≈850,我把587看成600,把239看成250,600+250=850。

              學生3:587+239≈830,我把587看成590,把239看成240,590+240=830。

              教師:誰估算的答案與正確答案最接近呢?該怎么辦?學生4:同學3估算得比較接近。

              學生5:我們可以通過計算來進行比較,看誰估算的答案與正確答案最接近。

              學生用豎式計算,一人板演,全班齊練。587+239/826

              集體訂正后,說說計算時要同學們注意什么。

              學生: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應該向前一位進1。

              學生計算第2個減法算式,要求先估算,再用豎式計算,看自己的計算是否正確。

              2.根據現實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并能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下面的動畫:小明的爸爸和小明一起到超市買東西,剛好買了50元的商品,小明的爸爸從錢包里摸出了一些錢,發現只有2元和5元的面值。同學們猜一猜,小明的爸爸可以怎樣付錢?

              (1)學生獨立思考。

              (2)學生匯報。(略)

              (3)怎樣才能得出盡量多的答案而又不重復呢?小組討論交流,并完成如下的表格:

              2元的張數(張)5元的張數(張)第1種第2種第3種第4種

              (4)學生匯報,出示表格:

              2元的張數(張)5元的張數(張)第1種58第2種106第3種154第4種202

              (5)仔細觀察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2元的張數如果增加,5元的張數就減少;2元的張數如果增加5張,5元的張數就減少2張;2元的張數只能5張5張的數;5元的張數都是雙數……

              三、反饋練習,拓展運用

              (1)明明一家3人到動物園去參觀,參觀的門票有兩種:價格最低的為30元,價格最高的為50元。明明買了3張票,一共可能用去多少元?

              (2)完成教科書練習十二的思考題。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材第68頁例6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學會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與按規律排列有關的問題。

              2.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進一步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的多樣化,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應用意識。

              3.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感受數學的統一美,積累解決問題的基本經驗。

              目標解析: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定位在學生已了解物體排列的簡單規律和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的。通過動手操作、觀察,讓學生在發現規律,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感受多種方法內在的聯系,理解并掌握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與按規律排列有關的問題。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感受知識之間的普遍聯系,體會數學的統一美,也使學生積累了解決問題的基本經驗,感受余數在生活中的靈活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一類按規律排列的有關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教學準備:

              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1.同學們算題老師猜。老師猜得都對嗎?你想知道這其中的奧秘嗎?

              2.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類問題。(板書課題)

              二、解疑合探

              (一)回顧規律,提出問題。

              1.動手操作,擺小旗。

              2.發現規律,說小旗。

              這些小旗的排列有什么規律?說一說,接下來再擺第10面是什么顏色?第11面呢?第12面呢?

              3.提出問題,猜小旗。

              按照這樣的規律擺下去,第16面小旗應該是什么顏色?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可以在紙上畫一畫、寫一寫,把自己的方法表達清楚,再與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

              2.匯報交流,組織研討。

              (1)預設一:畫圖法

              第16面小旗應該是黃色的。

              (2)預設二:符號法

              黃紅紅 黃紅紅 黃紅紅 黃紅紅 黃紅紅 黃

              3 6 9 12 15

              第16面小旗應該是黃色的。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教案數學優秀案例09-24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06-30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8-20

            數學精選優秀教案范文09-25

            小學數學優秀教案08-10

            數學廣角推理數學優秀教案10-10

            數學二年級下冊優秀教案02-17

            數學二年級上冊優秀教案02-17

            數學二年級下冊優秀教案02-17

            二年級上冊數學優秀教案02-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黄三级又爽又粗又大| 操人视频免费| 西西人体午夜大胆无码视频| 97人妻天天爽夜夜爽二区| 精品国产九九| 中文字幕网在线| 天天干天天擦| 麻豆国产97在线 | 中国|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蜜臀| 日本免费毛片| 色图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不卡| 亚洲精品久久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午夜| 亚洲精品玖玖玖av在线看|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2014av天堂无码一区| 欧美另类videossexo高潮| 激情小视频在线观看| 夜夜嗨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蕉|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成人片|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一区二区伦理片| www.亚洲| 色欲悠久久久久综合区|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狠狠躁夜夜躁xxxxaaaa| 亚洲欧美日本在线| kkkk4444在线看片免费| 午夜免费啪视频在线观看区|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精选| 在线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第2页|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亚洲| 777米奇影院狠狠色| 激情伊人五月天| 亚洲欧美视频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