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成人亚洲av,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7-09 12:14:0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九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九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乘法估算”。

              教學目標

              1、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根據題目的特點估算。

              2、培養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具體問題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設計:

              復習引入

              師提問: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估算。誰知道什么是估算呢?

              生答:就是估計著算,大概的算一下。

              生答:就是求咱們剛學的近似數。

              生答: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也只要算出近似數,不需要算出準確數。這樣的計算叫估算。

              創設情景

              學校開展為災區捐款活動,一年級捐款714元,二年級捐款987元,兩個年級捐款共約多少元?

              師:你能幫老師估算出結果嗎?

              生:714+987=1701

              生:714+987≈1700,把714看成700,把987看成1000。

              師:同學們,你們說哪種方法對呢?

              生1:第一種對,算得很正確。

              生2:第二種對,現在要我們算得是大約多少元。

              學生展開討論

              師總結:在加法估算的時候,就是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數看作整十整百后,再進行計算。

              深入探究

              1、引出乘法估算

              師出示問題:三年級每班平均捐款202元,4個班大約多少元?

              師:請你試著估算出他們的結果。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02看成200,然后200×4=800元

              生:乘法估算和加法估算一樣,把要估算的數看成整十整百的數,再計算。

              小組合作練習

              你現在知道了乘法估算的方法,那就來完成下面的練習吧!

              師出示練習題,

              媽媽要買5袋餅干,每袋1元8角,帶多少錢合適?

              要求(1)你試著估算;(2)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生:練習估算705×4≈2800298×3≈90099×299≈3000301×11≈3000

              師:你們的答案都一樣嗎?

              生:有的一樣,有的不一樣。

              師:誰能說一說,為什么用相同的方法而得出不一樣的結果呢?

              生:因為前三個算式都只有一個數接近整十整百,所以得數都一樣。而后兩個式子都有兩個數接近整十整百,有的同學只把其中一個數看成整十整百了,所以容易弄錯。

              師出示例11

              生:列式解答

              生1:58≈6060×3=180(元)

              生2:50×3=150(元)8×3=24元150+24=174(元)

              師:用這些錢買3個足球,每個足球74元,夠不夠。

              學生解答,并匯報結果

              生:200元錢不夠

              三、鞏固練習,完成做一做

              四、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指名回答

              生:學會了乘法估算的方法。

              生2:要想把乘法估算的結果與準確結果接近,就要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而定。

              生3:我們生活中如遇到要估算的情況,我們知道怎么做了。

              教后反思:

              從現在學生們的情況來看,他們習慣于精確計算,對估算的意識很淡薄,對估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與作用,還沒有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從而使他們在認識和行為上都“不太習慣”。具體表現在:估算方法的運用不靈活,要求估算結果卻進行精確計算等,因此如何讓學生明白估算的作用與價值,弄清精算與估算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在學習生活中自覺運用估算,是我們進行教學的目的。但估算意識的培養,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一個長期的練習與積累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經常的給學生創設估算的情景與機會,作為估算的起始課,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感受估算的意義與價值。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生主動討論和交流。

              2、 對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

              3、 連加、 連減、 加減混合以及相應的用數學解決問題進行整理和復習。

              4、通過整理和復習,培養學生的自學整理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

              難點:理解算理

              教學準備:

              學生:布置學生課前回顧本單元知識

              教師: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教學過程設計

              1、 回顧

              小朋友,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一起來復習這個單元的知識。你們知道這個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嗎?

              請和你小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并把它寫在題卡上。

              2、 整理和復習

              (1)小朋友們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小組的成果展示。

              每個小組的同學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那么現在我們來給我們的學習過程排排序,誰還記得我們是先學什么。再學什么?

              為什么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知識要點。

              (2)分類復習

              ①小朋友們都整理的很全面,有的小組補充的也非常,接下來,我們就先來看看筆算加減法。剛才有小朋友提到筆算加減法分為進位加,不進位加;退位減法和不退位減法。誰能分別編一道?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那你們會計算嗎?指名上臺板演。

              校對時提問:

              筆算加法應注意什么?減法呢?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小朋友們都說的很好,那在我們計算時你還有什么特別想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嗎?

              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做一做。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是個合格的小計算家。

              ③改錯。

              3、 應用拓展 解決問題

              (1)課件分步出示

              瞧,這有幾位小朋友正在和小雞們玩呢。母雞有45只,小雞比母雞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你知道怎么列式嗎?

              如果條件換成“小雞比母雞少7只”,怎么列式?

              (2)爸爸今年41歲,兒子今年13歲,爸爸比兒子大多多少歲?要求學生列式進行計算那10年后呢,10年后爸爸比兒子大多少歲?小組討論。

              4、 總結

              小朋友,這節課你感覺怎么樣?學得開心嗎?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綜合運用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2、能解決與圓的面積有關的簡單問題,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嘗試解釋所得結果和方案。

              3、感受數學運算的合理性與結果應用的現實性,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課前準備:三塊不同規格的臺布圖片。

              教學過程:

              一、選臺布問題

              (一)問題情境

              1、師生談話。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家餐桌是什么樣的,從而引出選臺布的問題。

              師:同學們,餐桌是每個家庭都有的生活用品,誰來給大家說一說,你們家的餐桌是什么形狀的?

              指名回答,給學生充分交流不同餐桌的機會。

              師:老師的一個朋友剛買了一個圓形餐桌,桌面的直徑是120厘米。

              板書:圓桌直徑120厘米。

              師:他打算選一塊正方形的臺布。到商店一看,有三種不同規格的臺布可供選擇。

              出示課本第96頁三塊臺布圖片。

              師:選那塊更合適呢?這位朋友想請老師參謀一下。今天,我們一起來幫他解決“選臺布”的問題。

              教師板書課題:選臺布。

              2、讓學生觀察三塊臺布,了解三種臺布的數據信息。并理解“110cm×110cm”等規格的含義。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三塊臺布,你發現了什么?

              生:這三塊臺布的花邊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

              師:你們知道臺布下面式子表示了什么嗎?

              (二)解決問題

              1、提出:“計算第一塊臺布和圓桌面的面積各是多少,比一比誰的面積大”的要求,給學生自己計算的時間,然后交流學生計算的結果。 師:同學們真聰明,根據這些式子就知道了臺布的邊長。現在,請同學們算一算圓桌面和邊長110cm臺布的面積,比一比,誰的面積大。

              學生認真計算、比較,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計算和比較的結果?

              學生說,教師板書:

              桌面面積:3.14×602=11304(平方厘米)

              第一塊臺布面積:110×110=12100(平方厘米)

              因為12100>11304,所以臺布的面積大。

              2、提出:“選擇第一塊臺布是否合適?”的問題,給學生充分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最后,形成共識:不合適。 師:通過計算,我們知道邊長110厘米的臺布的面積大于圓桌的面積。那么,選用這塊臺布是否合適呢?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意見:

              合適。因為,第一塊臺布的面積比圓桌面的面積大。

              不合適。雖然第一塊臺布的面積大于圓桌面的面積,但是第一塊臺布的邊長只有110厘米,而圓桌的直徑是120厘米,這塊臺布不能蓋住圓桌面,所以不合適。

              如果學生出現兩種意見,通過討論形成共識。

              3、提出:第二塊、第三塊哪塊合適呢?為什么?鼓勵學生在小組內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看來判斷臺布是否合適,只比較面積的大小不行,還要看臺布的邊長和圓桌的直徑。現在我們已經確定第一塊臺布不合適,那第二塊、第三塊哪塊合適呢?為什么?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說一說自己的意見。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參與討論并進行指導。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熱烈,誰來說一說你們小組的或你個人的意見?

              學生可能會有不同意見:

              第二塊比較合適。因為第二塊臺布的邊長與圓桌直徑相等,正好蓋住圓桌面;第三塊臺布的邊長比圓桌直徑大40厘米,有些浪費。

              第二塊和第三塊臺布都合適。因為第二塊臺布的邊長與圓桌直徑相等,正好蓋住圓桌面;第三塊臺布的邊長大于圓桌直徑,一定能蓋住圓桌面。

              第三塊臺布更合適些。因為第三塊臺布的邊長比圓桌面的直徑大一些,鋪在圓桌上面四周都能下垂一部分,這樣比較美觀,臺布不易被掀起。

              師:我的意見是選擇第三塊臺布。因為臺布的邊長比桌面的直徑大一些,臺布鋪上后,桌子的四周垂下來一部分,既美觀,又不容易被掀起來。

              (三)嘗試練習

              練一練第1題,引導學生先讀題,觀察圓桌圖,弄清題意和計算的思路,再獨立完成,最后交流計算的過程和結果。

              師:我們幫助朋友解決了選臺布的問題,再來解決一個和臺布有關的問題。同學們看課本97頁,自己讀題并認真觀察圖。

              學生讀題。

              師:誰來說一說,要計算臺布的面積和花邊的長,必須要知道什么?

              生:必須要知道臺布的直徑或半徑。

              師:好,請同學們自己計算這塊臺布的周長和面積。

              學生算完后交流。答案:

              臺布直徑:1.6+0.2×2=2(米)

              臺布面積:3.14×()2=3.14(平方米)

              臺布周長:3.14×2=6.28(米)

              二、設計包裝問題

              1、提出設計包裝箱的問題。讓學生讀題,弄清題中的數據信息和設計要求。

              師:剛才,我們解決了和圓桌臺布有關的問題,下面我們再來解決一個設計包裝箱的問題。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97頁,讀一讀題中文字,并觀察情景圖。

              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

              師:說一說你了解到那些數學信息?

              學生可能回答:

              這種鮮橙汁包裝罐底面的直徑是5厘米,高是13厘米。

              要求設計一個長方體包裝箱,每箱裝24罐。

              2、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包裝箱,并要求畫出包裝箱底面擺放飲料的示意圖。 師:剛才我們已經了解了設計包裝箱的有關信息和要求,下面就來請同學們自己設計一個長方體包裝箱,并在一張紙上畫出包裝箱底面擺放飲料筒的示意圖。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交流學生的設計方案。要給學生充分展示不同方案的機會,說一說制定方案的過程,并把不同的方案示意圖展示出來。 師:誰來把你畫的圖讓大家欣賞一下?說一說飲料怎樣擺放?長方體包裝箱的長、寬、高各是多少?怎樣算出來?

              在交流過程中,如果出現不合常理,攜帶不夠方便、美觀的方案,要給學生指出,并與其他方案進行比較。

              三、課堂練習

              練一練第2題,讓學生認真讀題后自主解答。交流時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師:同學們真棒,設計出了好幾種飲料包裝箱,下面看練一練的第2題,我們來解決一個裝運礦泉水桶的問題。請同學們認真讀題后自主解答。

              學生自主解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全班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生:根據礦泉水桶的底面周長可以算出礦泉水桶的底面直徑:100.48÷3.14=32(厘米)

              車箱長:2.1米=210厘米

              車箱寬:1.8米=180厘米

              因為:210÷32≈6,

              180÷32≈5,

              所以:小貨車只能放6排,每排擺 5桶。

              運輸小貨車一次最多可裝5×6=30(桶)。

              四、拓展學習

              鼓勵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記錄下來,并嘗試解決。師:這節課,我們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了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類似的問題,請大家注意觀察,并把它記錄下來,然后我們嘗試著去解決,你一定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聰穎的人。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上下(位置)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準備:

              動物分房圖若干;四只動物頭像若干;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經驗出發,初步體會上下的含義,培養想象能力

              1、看看我們的教室,你發現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頂,穿透這棟樓房,你的上面還會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繼續往下想,你的下面還會有什么呢?

              5、揭示課題: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感受“上、下“

              二、創設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養空間觀念。

              1、創設情境(1),初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

              A:深秋,大地豐收了,小兔子忙著收蘿卜,準備回家過冬呢!(CAI)顯示:可愛的小鳥正忙著摘果子呢!(CAI)顯示

              B:看它們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誰能完整的說一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2、創設情境(2),初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A:大家說得好,小松鼠也想來聽一聽(CAI)顯示

              B:觀察:你還能用“上”或者“下”來說說它們現在的位置嗎?先跟你的同伴說說看

              C:再觀察小松鼠的`位置:說“小松鼠在上面”對嗎?

              “小松鼠在下面“對嗎?,那怎樣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來說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結:看來,比的參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創設情境(3),進一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A:大家都說對了,小松鼠和小鳥高興得在樹枝了蹦上蹦下(CAI)顯示,松鼠和小鳥交換了位置

              B:現在,你又發現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比一比,誰問得好,誰答得好。

              小結:看來,位置變,上下關系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三、創設活動,加深理解,促進情感體驗

              1、擺一擺。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1)聽口令擺一擺

              先擺數學書,再把數學本放在數學書的下面,最后把筆盒放的數學書的上面,并說說,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擺一擺,說一說

              2、找一找。在生活中體會上下的位置關系

              四、分層活動,鞏固理解、增強應用意識

              確定位置,培養簡單的推理能力

              小紅住在小英樓上,

              小英住在小蘭的樓上。

              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4~35頁例題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學會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少多少)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34+3=80+17=53+20=4+75=

              61+8=20+52=20+35=48+50=

              直接說出答案.

              2.導入新課.

              老師邊演示邊說明:老師的手里分別抓了一些花片,你知道老師哪只手抓得多一些?多多少?請你想一個辦法?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

              二.新授.

              1.操作:

              1)同學做抓花片游戲,排一排比一比哪種花片抓得多?多多個?

              2)除排一排的方法,想想還有別的方法嗎?你是怎樣想的?

              3)引導學生看排成的花片想出從13個里面去掉8個,剩下的就是紅花片比藍花片多的。用減法算。138=5.所以紅花多,多5個。

              同桌說說是怎么想的?

              4)再抓幾次比比看,誰抓得多,多多少個?(每次都要說出怎樣計算花片比另一種花片多多少個)

              2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說說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合唱隊女生有24人,男生有20人,求女生比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和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2)你會解答嗎?學生獨立解答,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

              板書:2420=4

              集體口答:

              3)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該怎樣解答.

              3.老師小結:

              像這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題目物品們可以用減法計算,從較大數中去掉同樣多的一部分,就得到多的那一部分.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指名說說題意,圖中告訴我們什么?求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怎樣算,為什么,為什么這樣算?

              3)集體回答后說說這個問題還可以怎樣問?

              2.完成想想做做2

              1)指名說說題意,圖中告訴我們什么?求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怎樣算,為什么,為什么這樣算?

              3)集體回答后說說這個問題還可以怎樣問?

              3.完成想想做做3

              1)指名說說題意,圖中告訴我們什么?求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怎樣算,為什么,為什么這樣算?

              3)集體回答后說說這個問題還可以怎樣問?

              4.完成想想做做4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算的?為什么這樣算?求美術組比航模組多多少人還可以怎么說?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少多少?)的實際問題,想想像這類的問題該用什么方法解答?

              五.教學后記:通過圖文結合,能讓學生更直觀,學得輕松.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第78頁例9、例10、做一做,練習十五第8、9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2、經歷交流、討論、練習等學習方法,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3、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愿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通過計算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一 起復習解決問題。(出示課題 )

              二、解決問題

              1、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

              (1)出示例9

              (2)學生交流、討論。

              (3)匯報

              ①認真讀題,理解題意;

              ②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③判斷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

              ④計算;

              ⑤驗算。

              2、出示例10

              (1)認真讀題,弄清題意。

              (2)分析數量關系。

              ①這里的 表示什么?

              ( )表示把六(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個

              六(1) 班多其中的1份)

              看懂線段圖,并會畫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

              六(1)班

              32件 比六(1)多 ?件

              六(2)班

              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幾分之幾?

              (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 )

              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實際是求什么?

              (實際是求六(1)班的1+ 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 是多少。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計算?請列出算式,并計算結果。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8頁做一做。

              2、練習十五第8、9題。

              四、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一)

              ①認真讀題,理解題意;

              ②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步驟 ③判斷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

              ④計算;

              ⑤驗算。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先讓學生回憶,重溫小學階段用分數乘、除法計算解決問題有關知識并進行系統整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簡單應用題解題步驟和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配合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進行訓練,加深學生的理解。發展學生應用意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2、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3、能有意識地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進一步感受

              教學重點:

              根據統計圖提出和回答問題并能根據提供的信息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教學難點:

              自主探究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指導學生完成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節約時間,保證教學目標的實施)

              一、情景引入

              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多少人嗎?你還知道哪些與人口有關的數據。下面是某地1985—20xx年城鎮和鄉村人口的統計表,(課件出示)我們這節課就一起來整理和分析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單式條形統計圖(課前預習完成)

              師:在制圖時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師簡要小結:作圖時要注意線條要直,畫完后要標上數據。

              2、自主探究

              ①學生觀察單式條形圖(課件分別出示城鎮人口統計圖和鄉村人口統計圖)。

              ②設疑問難:

              統計的現實意義,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③生嘗試自主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可根據書上99頁完成)師巡視并輔導個別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說一說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學生繪制的復式條形統計圖。生互評后教師點撥:這就是復式條形條形統計圖。(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條形統計圖并板書課題)

              ②討論交流: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

              ③全班匯報、交流

              ④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⑤聯系實際激發情感小組討論交流,分析人口逐年變化情況。

              三、鞏固應用

              1、出示某超市兩種飲料月銷售情況統計圖,回答

              ①從統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下個月應該怎樣進貨?

              2、出示1997-20xx年我國廢水排放量統計圖,觀察并回答問題。

              工業廢水排放在逐年?生活廢水排放在逐年?

              從圖中你想到了什么?(滲透環保意識)

              四、拓展應用

              1、請你調查你們小組同學一周內爸爸媽媽每天的睡眠時間,制成統計表。

              2、根據復式統計表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3、你發現了什么信息?

              五、回顧總結,展示個性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想法和體會?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能根據方向與距離確定兩地的相對位置,描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具體路線。

              2、 能正確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地說出來去某個地方所走的路線,能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進行學習。

              3、 養成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學會看簡單地圖上的路線圖。

              教學難點:

              能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具體路線。

              教學設計:

              (一)、情境創設:

              師:首先請大家唱首歌:《讓座》。

              師:剛才我們唱的這首歌講的是什么:叔叔給我們讓座我們可以說是愛護兒童也就是愛幼的行為。那我們給婆婆讓座是什么行為呢? 預設 (生:尊敬老人。)

              師:對!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我問問大家:重陽節這天, 小紅、小明和小剛三個好朋友約好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板書:看望老人)但三個小伙伴不認識路,他們手中只有一副地圖,這可難住了三個小伙伴。大家能幫幫他們嗎?老師把三個小伙伴去敬老院的路線圖帶來了。(課件出示主題圖)看看你能從圖中看懂什么?

              (二)、探索新知:

              1、觀察路線圖,學會從中獲取信息。

              說一說,在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你知道圖上的符號表示什么意思?那些數又表示什么?圖中的每一小段表示什么呢?

              2、解決問題:

              小紅現在要去敬老院,她應該怎樣走?敬老院與郵局都在小紅家的西邊,怎么區分敬老院與郵局的不同位置呢?你能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嗎?

              請你說一說小明怎樣走才能到敬老院?小剛呢?

              ①

              請你思考后與你的同桌說一說“三個小朋友分別從自己家出發,怎樣走才能到敬老院?”

              出示課本第62面的“填一填”:三個小朋友分別從自己家出發。

              小紅向( )走( )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到敬老院;

              小剛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到敬老院。

              ②學生看圖試著完成,再小組交流,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填。

              ③集體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答案演示課件,驗證結果、加深印象

              你知道誰家離敬老院最近?誰家離敬老院最遠?為什么?

              如果三個小朋友看望老人后,他們怎么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三個小伙伴回到家后各自去做自己的事。小剛要去郵局,小紅和小明要去書店,他們又應該怎樣走呢?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三)、鞏固練習:

              1、幫三個小伙伴解決了問題,現在我們再幫城建局的叔叔們一個忙好嗎?

              在商場的東面 60米的地方建一個游樂場,請用三角符號標出她的位置。在商場的西面20米的地方建一個停車場,請用圓形標出它的位置。如果你是設計師,你還想建什么?建在什么地方?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2、有一天,三個小動物聽說一個地方藏有寶貝,它們決定去尋寶,誰能說一說它們的尋寶路線,并算一算誰家離的最近?(參看課本的尋寶圖)

              3、小兔送信:

              小兔要給4只小動物送信,你能說說它的送信線路嗎?(學生獨立思考,并在書上標出自己設計的路線,借助實物投影儀,讓學生展示結果邊說自己設計的路線,邊用彩筆演示過程)

              送完信后小兔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

              小兔送信有幾條路線?走哪條最近?

              4、剛才你們在路線圖中能夠很好的分辨東南西北,那請你看一看現在你所在的教室,你能告訴我哪是東、南、西、北、嗎?(復習教室中的方向)

              ①你能說一說,從你的座位,怎樣走可以走出教室?(同桌互相說一說,然后學生邊說邊演示)

              ②從教室出發,怎樣走可以走到辦公室?

              (四)、課后總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自己在本節課的表現怎么樣?你還想說些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練習二 p38

              教學要求

              鞏固6、7、8、9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算式卡、小圓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口算

              學生獨立完成,請一學生到黑板上練習。

              二、畫一畫,填一填

              先讓學生畫一畫,再根據畫好的進行填空,注意畫圖要與填算式相對應。

              三、看圖做題

              1、第3題:生獨立看圖,完成題目,集體交流,答案不唯一。

              2、第4題:先指導看清圖意,體會大括號、問號的含義;再由生獨立完成題目。

              3、第4題的拓展訓練。如果船上的總數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四、連一連

              指導學生算出每個算式的得數,再把得數相同的用線連起來。指名兩名學生板演。

              五、小動物回家

              先在黑板上貼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圖。再組織學生做貼卡片的游戲,幫助它們找回自己的家。找對的同學給予適當的獎勵。

              六、數學游戲

              先講評游戲的玩法,再請學生同桌組成一個組玩一玩、填一填。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的趣味數學教案12-24

            秋季小學數學教案10-10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6-16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6-17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直播| 69av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视频黄色| 影视先锋av在线|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丝袜图片| 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看| 四虎4hu永久免费深夜福利| 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三级欧美| 亚洲精品无码一二区a片|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粗大黑人巨茎大战欧美成人免费看 | 一级黄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国产在线观看片a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男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九色| 小妖精又紧又湿高潮H视频69 | 久久伦理片| 在线精| 国产良家自拍| 精品日韩亚洲欧美高清a|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天堂久| 性色tv| 99久e在线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三级在线| 午夜亚洲一区|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在线天堂资源www中文|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精品久久久久久甜蜜软件| 天天干夜夜怕| 极品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