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6ayo2"><delect id="6ayo2"></delect></sup>
<fieldset id="6ayo2"></fieldset>
<del id="6ayo2"></del><del id="6ayo2"></del>
  • <fieldset id="6ayo2"><menu id="6ayo2"></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6ayo2"><menu id="6ayo2"></menu></fieldset>
    <tfoot id="6ayo2"><input id="6ayo2"></input></tfoot>
    <ul id="6ayo2"></ul>
    • 在线免费成人亚洲av,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

      時間:2023-07-03 09:49:03 曉怡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精選10篇)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納稅”及“稅率”的含義,并能進行有關應納稅額的計算。

        2.了解一些有關利率的初步知識,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公式,會利用利息的計算公式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探索學習,體會到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對納稅及儲蓄的認識,體會依法納稅的光榮和儲蓄對國家和社會的作用,理解儲蓄的意義。

        2.認識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納稅”“稅率”及其相關概念的含義,并能進行應用。

        教學難點:將“稅率”與“利率”相關問題與百分數應用題建立聯系,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準備

        請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納稅、儲蓄的信息;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主題圖)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正在蓬勃發展中,為了讓祖國更強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進行建設,你知道這些錢是哪來的呢?

        2.誰能來說說什么叫納稅?為什么要納稅?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展示,課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使學生明白依法納稅的意義和重要性。

        (二)結合情境,學習新知

        1.理解“稅率”的含義。

        (1)自學教材第10頁,進一步明確納稅的意義。

        (2)反饋: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納稅?什么是應納稅額?什么是稅率?

        (3)介紹自己所了解的.納稅項目并進行簡單介紹。

        2.結合實例,進一步理解概念,并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例3。

        一家飯店10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

        ①讀題,說說“營業額的5%”是什么意思?這里的5%就是指的(稅率)。

        ②學生獨立完成。

        ③集體交流反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有如下關系成立:

        營業額×稅率=營業稅。

        (2)練習:出示教材第10頁“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工資是5000元,扣除3500元個稅免征額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她應繳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①讀題,重點引導理解“扣除3500元個稅免征額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句話的意思。這里3%的稅率是所有月工資的3%嗎?教師可以適當補充有關個人所得稅的稅法規定。

        ②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③集體交流反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有如下關系成立:

        (總收入-免征收部分)×稅率=個人所得稅。

        (3)對比兩道題,了解稅收的算法各不相同,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在了解稅率有關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問題解決,既可以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對概念有進一步的理解,又可以讓學生利用概念的解讀順利地解決問題,使得問題解決和概念理解相輔相成,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3.理解“利率”的含義。

        (1)除了稅收,人們把有結余又暫時不急用的收入存在銀行里,這也是支持國家建設的行為。你對儲蓄有哪些了解?(學生根據課前了解說一說)

        (2)自學教材第11頁內容,初步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義。

        (3)結合實例理解信息。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 篇2

        第三課時

        稅率

        教學內容:

        稅率(課本第10頁例3)

        教學目標:

        1、理解納稅的含義和納稅的重大意義。

        2、能計算一些有關納稅的問題。

        3、培養學生的依法納稅意識。

        教學重點:

        能進行一些有關納稅問題的計算。

        教學難點:

        稅額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介紹有關納稅的知識

        納稅是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稅款發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以便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水平,保衛國家安全。因此,根據國家規定應該納稅的集體或個人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1993年我國進行了稅制改革,將納稅主要分為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等幾類。繳納的稅款叫應納稅額。根據納稅種類的不同,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有說不同。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如銷售額、營業額、應納稅所得額等)的比率叫做稅率。

        三、探索計算納稅的方法

        教學例3

        1、出示例3、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

        結合例3,進一步讓學生理解什么是營業額、什么是稅率、什么是營業稅、什么是應納稅額。 在弄清以上這些相關概念之后,學生嘗試解答例3。

        2、分析題目,理解題意。

        明確這里的5%是營業稅與營業額比較的結果,也就是繳納的營業稅占營業額的5%,題中十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因此十月份應繳納的營業稅就是30萬元的5%。

        3、學生列出算式。

        相當于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列式:305%

        4、學生嘗試計算。

        305%=1.5(萬元)

        四、鞏固練習

        1、第10頁做一做

        2、某電腦公司4月份的銷售收入為800萬元。按銷售收入的5%繳納增值稅。納稅后該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萬元?

        3、香雅飯店8月份在繳納了5%的營業稅后,收入為5.7萬元。香雅飯店8月份的稅前收入是多少?(滲透環保教育,保護動物)

        4、小雨媽媽的月工資是4800元,按規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繳納5%的個人所得稅。小雨媽媽納稅后的月工資是多少元?

        五、課堂小結

        稅率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六、作業

        第14頁第6、7、8題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 篇3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百分數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特點。

        1.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可以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學中,結合生活實際了解稅收的用途,充分體會所學內容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教師則是這一活動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也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并通過分析、討論,從中感悟到納稅的重要作用,認識常見稅種,掌握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3.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學數學是為了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節教學中,在完成各種應納稅額的習題后,讓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收集有關納稅的資料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1.課件出示家鄉改造前后的對比圖。

        (1)看圖,說一說我們的家鄉有什么變化。(引導學生從家鄉的交通、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土地利用、生態環境等方面感受家鄉的變化)

        (2)討論:用于改造家鄉的資金是從哪兒來的?(引導學生了解財政部門撥的款大部分是靠稅收得來的)

        2.導入新課。

        什么是稅收?國家征收的稅有什么用處呢?納稅金額是多少?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納稅的知識。(板書課題:稅率)

        設計意圖:通過對家鄉變化的對比,使學生認識到稅收的重大用途,并對學習納稅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初步認識、理解有關納稅的知識

        1.仔細閱讀教材10頁的內容,從中了解有關納稅的'知識。

        2.學生自學后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有序地展示相關內容)

        (1)什么是納稅?

        納稅是根據國家稅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2)什么人需要納稅?

        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3)稅收有什么意義?

        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稅款發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

        (在學生理解稅收意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用稅收為人民造福的例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稅收的重要性)

        (4)稅收的主要種類有哪些?

        稅收主要分為消費稅、增值稅、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等幾類。

        (5)什么叫應納稅額?

        繳納的稅款叫做應納稅額。

        (6)什么叫稅率?

        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如銷售額、營業額……)的比率叫做稅率。

        3.初步了解我國的稅收政策。

        我國的稅收政策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根據國家規定,集體或個人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有關納稅的知識,了解稅收的作用。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頁

        教學目標:

        1、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理解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學會根據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在計算稅率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理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每個學生都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學重點:

        掌握稅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稅收時的專有名詞,理解稅率的含義。

        教法學法:

        教法:引導閱讀、例題講解、練習鞏固。

        學法:課前預習、獨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主題圖)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正在蓬勃發展中,為了讓祖國更強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進行建設,你知道這些錢是哪來的呢?

        2. 滲透法制教育:

        (1)《憲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3)《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一條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展示,課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引導學生理解依法納稅的意義和重要性。滲透法制教育,引導學生學法、知法、懂法、用法。

        (二)結合情境,探索新知

        1.理解“稅率”的含義(自學教材第10頁)

        (1)納稅的意義。

        (2)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納稅?什么是應納稅額?什么是稅率?

        (3)介紹自己所了解的納稅項目并進行簡單介紹。

        2.結合實例,進一步理解概念,并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例3。

        一家飯店10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10月份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

        ①讀題,說說“營業額的5%”是什么意思?

        這里的5%就是指的是稅率。

        ②學生獨立解答。

        ③集體交流,明確在這種情況下有如下關系成立:

        營業額×稅率=營業稅。

        (2)練習:出示教材第10頁“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工資是5000元,扣除3500元個稅免征額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她應繳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①讀題,重點引導理解“扣除3500元個稅免征額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句話的意思。這里3%的稅率是所有月工資的3%嗎?

        ②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③集體交流反饋,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有如下關系成立:

        (總收入-免征收部分)×稅率=個人所得稅

        (3)對比兩道題,了解稅收的算法各不相同,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10兩題。

        (1)李老師為某雜志審稿,得到300元審稿費。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她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2)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筆3000元的勞務費用。其中800元是免稅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稅率繳稅。這筆勞務費用一共要繳稅多少元?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集體交流反饋。

        ③對比兩題,看看兩種交稅方式有什么不同,想想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四)課堂總結,課外拓展。

        1.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在解決這類問題時我們要注意什么?

        2、課后調查:

        問一問爸爸媽媽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了解我國對個人所得稅的稅收規定。

        板書設計:

        稅率

        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

        應納稅額=營業額×營業稅稅率

        例3:30×5%=1.5(萬元)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稅率與折扣

        教學目標:

        1、理解稅率、折扣的含義,知道它們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進行這方面的簡單計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增強思維的深刻性。

        教學重點:

        理解稅率、折扣的含義。

        教學難點:

        解答稅率、折扣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還記得采摘節的情景嗎?今天我們一起去彩虹谷看一看吧。

        出示信息圖,指名說出信息圖中的數學信息。

        理清信息后,教師直接提出問題:如果按3%的稅率繳納營業稅,黃金周期間彩虹谷景區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解決第一個紅點問題

        談話:在老師提出的問題中,你有沒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提出疑問,疑問大都會集中在有關納率、稅率、稅額的.相關知識上。

        談話:課前老師讓同學們回去搜集有關納稅的一些知識,下面讓我們來交流一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全班交流,教師適時補充。

        談話:看來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還真是不少呢,通過剛才同學們的交流,再結合信息圖中的信息,你認為要求應上繳門票營業稅多少萬元,就是求什么?為什么?

        讓學生充分思考后,再指名回答。回答時不光要讓學生說出要求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就是求什么,還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重點明確求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就是求營業額的3%是多少。

        學生明確問題后,獨立解答,全班交流。

        1153%=3.45(萬元)

        答:應繳納營業稅3.45萬元。

        談話:根據剛才同學們解決的這個問題,你能總結出求營業稅問題的基本方法嗎?

        學生獨立思考后,先在小組中討論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統一方法:稅額=營業額稅率。

        2、小練習:自主練習第1題

        第1題是求稅額的基本練習題。練習時,在學生獨立解答后,重點讓學生說說有關稅額的數量關系和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2冊88頁“整理與反思”和“練習與實踐”第6、7題及補充練習。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百分數問題的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鞏固生活中的稅率、折扣、利息等問題解答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生活中的稅率、折扣等問題的解題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學設計:

        一、整理回顧

        1、引導學生回顧:我們學過的分數、百分數問題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的?

        學生回顧,教師板書:稅率問題、利息問題、打折問題等

        二、整理解題思路:

        1、利息問題:媽媽將8000元錢按3.24%的'年利率存入銀行3年,如果按5%的稅率繳納利息稅,那么到期后一共可以從銀行取回多少錢?

        引導學生分步解答,理解解答過程與每步意義。區分應得利息、實得利息,稅后利息等術語意義。

        提醒學生三點,讓學生自己先說說在前階段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需要提醒大家的:

        (1)計算利息時,千萬不要忘記乘時間。

        (2)不要忘記是否要交利息稅。什么情況不用交?

        (3)要看題目要求是取出什么?像這題千萬不能將“本”都丟了。

        2、納稅問題:教材上第88頁上第7題

        讀題理解:哪些稿費應該納稅?怎樣計算?

        3、打折問題:教材上第88頁上第6題

        讀題看圖理解題目意義。分析解題方法:原價乘折扣=現價

        三、拓展練習(補充)

        1、小琴媽媽七月份的工資收入是1350元,扣除800元后按5﹪的稅率繳個人所得稅。小琴媽媽應繳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2、爸爸20xx年6月1日把5000元錢存入 銀行,定期三年,年利率為2.25﹪,到期時國家按所得利息的20﹪征收個人所得稅。到期時爸爸應繳個人所得稅多少元?爸爸這次儲蓄實際收入多少元?

        3、一套瓷器,如果比成本價多80元出售,則可賺25%;實際賣出后,反而虧了80元,這套瓷器是打幾折出售的?

        4、商店有100臺洗衣機,如果按每臺1000元出售,則每臺可得20%的利潤。但其中有一臺在搬運時有些小問題了,所以只能打對折出售。那么賣出這些洗衣機一共賺了多少錢?

        5、20xx年我國公布了新的個人收入所得稅征收標準。個人月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稅。月收入超過1600元,超過部分按下面的標準征稅。

        不超過500元的 5%

        超過500元-2000元的部分 10%

        超過2000元-5000元的部分 15%

        李明的爸爸月收入是4000元,媽媽的月收入是2000元,他們各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如果張叔叔每月要交200元的個人所得稅,那么張叔叔的月收入是多少元?

        課后反思:

        對基本的分數百分數實際問題,由于有一定的數量關系式,所以學生還是比較好理解與掌握,但對于復雜的實際問題,學生的掌握程度差異很大,特別是期中練習中出現過一題有關股票的實際問題,所以學生也認識到僅僅掌握教材上的基本題還不行,必須要將學到的數學知識用于生活實際,在解答實際問題中檢測自己學習的程度。所以現在有不少數學優秀的學生對有一定挑戰性的習題很感興趣。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 篇7

        一、 復習舊知。

        前面兩節課我們分別學習了折扣和成數的概念,以及關于它們的一些實際問題的計算。下面我們通過一些練習來復習折扣和成數。

        課件出示練習題

        (1)原價是10元的鉛筆盒,現在7折出售,現價比原價便宜多少元?

        (2)一塊菜地去年的收成是41.6噸,今年比去年多收了二成五,今年的收成是多少噸?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教師講解。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與百分數有關的概念——稅率

        二、 探索新知

        1、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10頁第一、二自然段,說說什么是納稅?

        學生通過閱讀集體回答。

        2、 認識稅率。

        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不同的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師:通過剛才的閱讀,你能列舉哪幾種稅收?請說出這些稅率的計算方法。

        消費稅稅率=應納稅額÷消費額 營業稅稅率=應納稅額÷營業額 等等

        3、 計算稅款。

        課件出示第10頁例題3

        組織學生讀題,引導提問:

        (1)這里的5%表示什么?

        (2)求應繳納營業稅款是多少,就是求什么?

        (3)同學們獨立思考

        獨立完成后,教師集中講解

        板書:30×5%=1.5(萬元)

        三、 鞏固練習。

        1、 教材第10頁做一做

        組織學生審題,提示3500元的'部分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匯報解題思路與答案,點評后集中講解。

        2、 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十題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后集中講解。

        四、 提升。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稅收形式,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各種形式稅收的應納稅額都等于收入乘稅率。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這一類問題你掌握好了嗎?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以根據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在計算稅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學重點稅率的理解和稅額的計算。

        教學難點稅額的計算。

        教法與學法合作交流,引導探究

        教學準備課件

        教 學 過 程

        一、情景導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課講授

        1、閱讀教材第10頁有關納稅的內容。說說:什么是納稅?

        2、稅率的認識。

        (1)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2)試說說以下稅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營業額的5%繳納個人所得稅。

        B、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3、稅款計算。

        (1)出示例3: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稅約多少萬元?

        (2)分析題目,理解題意。

        引導學生理解“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的含義,明確這里的5%是營業稅與營業額比較的結果,也就是繳納的營業稅占營業額的5%,題中“十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因此十月份應繳納的營業稅就是30萬元的5%。

        (3)學生列出算式。

        相當于“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列式:30×5%

        (4)學生嘗試計算。

        (5)匯報交流。

        30×5% =30×0.05 =1.5(萬元)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10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

        3、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7題。

        4、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8題。

        5、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10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納稅的知識,你們對納稅的知識有哪些了解?

        教后反思:

        這堂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我告訴學生依法納稅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偷稅、漏稅是違法的。還告訴學生去飯店吃飯的時候也可以索要發票等等,學生表現出相當濃厚的興趣,期待著教授利息時學生的表現。

        就這節課來看,課堂氛圍較好,學生的'學習興趣較濃,都能夠主動學習,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也很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計算技巧方面還有待加強,有的同學能夠正確的列出算式但是結果卻所錯了,今后還要在計算上下功夫。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有幾點感悟:

        1. 應和學生充分交流,具體感知,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雖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沒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當這些事物被拿到課堂上來時,又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決它,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成功,并且想獲取同伴和老師的認可。所以,應該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讓同學們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們對知識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徹。

        2.課堂上要結合實際,體現價值,具有時效性。本節課的例題的設計結合實際,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自己都好象有這樣的經歷一樣,又是幫助老師解決問題的,解決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稅率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并且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樂趣。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P106—10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知道有關納稅、儲蓄、以及涉及的百分率“稅率”“利率”的含義。

        2、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通過收集整理生活中的百分率加深對“稅率”“利率”的理解。

        3、初步學會認識儲蓄單,懂得本金、利率和利息三者間的關系。

        4、學會運用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特點來解答有關求稅款和稅前利息、稅后利息等相關的應用題。

        重點難點:

        理解納稅和稅率的含義,正確計算有關利息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有關百分率的應用題。

        1、交流信息:

        前兩天,我們學習了有關生活中的百分率,通過學習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百分率?

        百分率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在經濟生活中,也有許多百分率的知識,你知道哪些?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經濟生活中的百分率。第一個稅率(板書:稅率)

        2、什么是稅率?看書自學課本106頁第一第二段內容,

        反饋:用自己的話說說稅率的意義。(貼:稅率的意義)

        什么叫應納稅額?

        3、師強調:稅率是交給國家的錢與自己收入的百分比。

        二、學習稅率在生活中的應用:

        1、生活中的稅率:

        (1)相互交流課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率,說說百分率表示的意義。

        學生相互交流,師巡視。

        (2)剛才同學們說了許多有關稅率的百分數,老師從中選取三個比較有意思的,同學們想不想深入的研究一下?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你感興趣的一個或幾個來研究一下。要求:(1)自己說說這些稅率分別表示什么意義?

        (2)請舉簡單的例子說一說。

        出示:A房產中的契稅是2%

        B、汽車中的購置附加稅是10%

        C、中獎后的稅率是20%

        反饋:這些百分數各表示什么意義?

        小結: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發現:

        這些稅率都表示繳納稅款占經濟總額的'百分之幾。

        2、通過研究,我們對這些稅率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我們來幫國際大酒店來解決這個問題:出示例8

        輕輕讀一下,學生練習,反饋:

        (師板書):問25000×5%怎么算?你認為哪種方法計算更快一些?在實際計算中,用合理的方法計算。指出:營業稅與營業額相比,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3、企業要交稅,我們個人也要交稅。我們一起來看: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收取情況是比較復雜的。國家規定超過1600元的部分要按不同的標準來收稅。(出示表格)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1)月工資1500元要不要交稅?為什么?

        (2)月工資2000元要不要交稅?為什么?超過多少?按什么標準?誰的5%繳稅多少元?

        反饋:2000減去1600后的錢要交稅,(超過部分即400元的5%)

        (3)年收入10萬元(8~10萬元要繳40%的稅)

        學生介紹各種個人所得稅。

        三、學習利息、利率

        剛才我們接觸的都是各種百分率的問題,那么交完個人所得稅后家中剩余的錢會怎樣處理呢?(炒股、投資、存入銀行)

        出示:存款儲蓄單:

        說說從儲蓄單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說說。

        師:把錢存入銀行,這叫做存款或儲蓄。儲蓄中也有百分率的知識。與利率有關的有哪些知識呢?請大家帶著這幾個問題自學課本第106--107頁上的內容。

        自學:1、什么叫本金、利率、利息?

        2、本金、利率、利息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3、什么叫稅前利息?什么叫稅后利息?

        學生看書閱讀,結合例題來說一說,在組內交流。

        反饋:出示例題9

        出示:本金:存入的錢隨機板書:2000

        利率: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板書:2.43%

        指出:利息通常銀行按怎樣的方法來計算?

        出示: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指出利息:銀行另外付出的錢

        問:結合例題9說說利息97.2元能否全部拿到?為什么?隨機板書:稅前利息

        師:從1999年11月1日起國家規定征收利息稅的規定。隨機板書:20%

        問:要求按利息的20%交稅,這里的20%是誰的20%?

        實際真正拿到的是多少?

        隨機板書;97.2×(1-20%)=77.76(元)……稅后利息

        這里的稅前利息和稅后利息存在怎樣的關系?你能用個等式來表示嗎?

        強調:我們真正拿到的都是銀行扣除利息稅之后的利息。

        四、鞏固練習:

        根據這張存單,請你算一算到到2006年6月1日,到期時稅前利息是多少元?張軍實際可得多少利息?到期時從銀行一共可拿回多少錢?

        問:從這張存單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口答算式,用計算器算一下。

        五、總結本課:今天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學生自由說說

        師:數學來源于生活,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希望每位同學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尋求生活中的數學。

        六、拓展練習:

        小明把過年時拿到的1000元壓歲錢存入銀行,準備存兩年,請你想一想他可以怎樣存?哪種存法比較合算?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冀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66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了解有關稅收的知識,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數學思考:稅率、營業稅、營業額三者之間的關系

        問題解決:營業稅=營業額乘以稅率,營業額=營業稅除以稅率,營業稅除以營業額=稅率

        情感態度:體會稅收在國家建設中的作用,培養依法納稅的意識。

        教具學具:教具:課件一套

        學具:計算器

        重點難點:重點: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難點: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教師出示某火車站、立交橋的照片)

        師:你知道建火車站、立交橋一共花多少錢?這么多錢從哪來呀?

        學生討論。(學生可能會說錯,老師正好利用這個知識盲點對學生進行依法納稅的思想教育)由此引出稅收和納稅。

        師:你知道稅收是怎么回事嗎?(多媒體播放有關稅收的課件)

        師:看完這段錄像,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討論并舉手回答。

        師生小結:稅收是國家內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國家用的稅款發展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和國防事業。我國現行的`主要稅種有營業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設計意圖:用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引入課題,這種生活化的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掌心成為一種樂趣,成為學生的一種自學行為。

        二、引導探究、解決問題

        1.營業稅

        (1)出示營業稅問題

        師:在稅收中也有許多百分數的問題,一起來看納稅中的百分數的問題(出示某商場5月份的商品零售營業額統計表,教材第66頁例題)

        (2)介紹商業營業稅的稅率。

        師:同學們看,大頭蛙告訴我們什么?

        生:營業稅的稅率是5%

        師:5%是以誰為單位“1”的?5%又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討論。

        生:“稅率5%”就是說企業要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5%是以營業額為單位“1”的。

        (3)計算應繳稅款

        師:計算商場5月份應繳稅款,怎么做呢?學生思考。小組討論。最后指名學生匯報。

        ①先算出總營業額,然后填寫在統計表中。

        ②用總營業額×5%,所得結果就是應繳稅款,學生獨立思考計算,指名學生板演(引導學生把百分數化成小數或分數來計算)

        72+35+46+21+56=230(萬元)

        230×5%=11.5(萬元)

        2.知識延伸

        課件出示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讓學生交流所得的信息,我國個人所得稅征收是按收入分段計算的,在個人月中,只有超過3500元的才繳稅,收入越多稅率越高。

        三、鞏固練習

        1.第66頁“練一練”第1 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結果。讓學生了解不 同的稅種有不同的稅率

        2.第66頁“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讀題,討論,得出營業額=應納稅款÷稅率。

        3. .第66頁“練一練”第3 題

        學生弄清題意,同桌交流,得出營業稅除以營業額=稅率

        4. .第66頁“練一練”第4 題

        學生獨立完成,進一步加強對稅率的認識,熟練掌握稅率、營業額、營業稅三者之間的聯系。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練習多角度去分析問題。

        四、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72+35+46+21+56=230(萬元)

        230×5%=11.5(萬元)

        答:這個商場5月份應繳稅款11.5萬元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08-28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08-25

      六年級數學稅率教案(8篇)08-31

      稅率教學反思03-14

      數學六年級教案02-06

      小學數學六年級的教案03-07

      六年級數學的教案08-25

      小學數學六年級的教案08-25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教案01-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日本高清乱理伦片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国产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成码无人AV片在线电影网站| 亚洲av男人电影天堂热app|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 成人av午夜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国产色秀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在线视频免费| 奇米四色7777中文字幕|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国产|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中年熟女大集合|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精品| 宝贝扒开下面自慰给我看| 国产不卡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 强奷漂亮少妇高潮伦理| 日韩av综合免费在线|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国产裸体美女视频全黄| 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 欧美高清狂热视频60一70|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图区|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