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成人亚洲av,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2-11-12 17:35:3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合集15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數學》第一冊.

              教學內容 準備課,數一數.

              教學目的 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能力.培養兒童愛祖國,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的思想感情,以及愛學習、守紀律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好!今天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天,從今天起,你們就是一名一年級小學生了,高興嗎?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學生在學校應該怎樣做呀?下面,龔老師領著你們到另一所小學,看一看那里的小學生在開學的第一天正在做什么,愿意嗎?

              請小朋友們看投影.

              二、講授新課

              1.觀察畫面

              提問:請小朋友們看一看圖上有什么?

              通過初步觀察,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老師、愛勞動、愛護花草樹木和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做貢獻的教育.

              2.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認真觀察畫面.了解他們的數數能力.同時注意使用方位詞語,使學生對上、下、左、右等方位有初步認識.

              提問:

              (1)請小朋友們看一看圖上有幾個老師?有幾面紅旗?有幾個足球?還有數目是1的物體嗎?

              板書:1

              (2)請小朋友們往下看,有幾個小朋友正在澆花?用手指一指,數一數.在這你還看到了什么?數目也是2的?

              板書:2

              (3)請小朋友們再看看圖的左邊,有幾個小朋友正在給教師敬禮?有幾個小朋友正在給老師鞠躬?一共有幾個小朋友?指一指,數數.

              板書:3

              (4)請小朋友們再往上看,圖上有幾個小朋友正在踢球?指一指,數一數.

              板書:4

              (5)小朋友們再看圖的左邊有幾棵向日葵?邊指邊數.

              板書:5

              (6)小朋友們再看一看向日葵的右邊一共有幾棵大樹?指一指、數一數.

              板書:6

              (7)小朋友再看圖的最下邊,有幾朵黃花?有幾朵紅花?一共有幾朵花?看誰找得最快?

              板書:7

              (8)咱們再往上看,牌上有幾個大字?誰認識這8個字?

              板書:8

              (9)數一數,圖上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板書:9

              (10)再數一數,圖上一共有幾個人?邊指邊數.

              板書: 10

              (11)小朋友們,你們看看圖上還有我們沒數過的東西嗎?

              這所學校我們看完了,小朋友們說這所學校好嗎?喜歡我們自己的學校嗎?

              下面,我們休息一會兒,請小朋友們聽一首歌兒,高興嗎?歌曲的名字是《美麗的校園》,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做動作.

              3.小結.

              剛才,小朋友們看圖數數非常認真,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黑板上的數,想一想,我們是按什么順序數的呀?

              1 2 3 4 5 6 7 8 9 10

              我們是按著從小到大的順序數的,這樣數不會數丟圖上的物體和人.今后小朋友們在數數時也應這樣按從小到大或者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來數,你們想試一試嗎?

              三、鞏固練習.

              1.數一數教室里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一共有多少人?

              2.請小朋友們數一數你的鉛筆盒里有幾支筆?你有幾個本?

              四、布置作業.

              這節數學課小朋友們做得非常好,看圖數數也很認真,小朋友們愿意上數學課嗎?請小朋友們回家數一數你們家里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好嗎?今天這節數學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評析:教師抓住畫面的各個部分,引導學生觀察,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的教育,與此同時教育學生從小養成愛學習、守紀律、愛勞動等好習慣.

              在觀察的同時,教師采用看一看,數一數,找一找等方法,初步了解孩子的數數情況,在教學時除了數插圖里的事物,還引導同學數身邊的事物,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來表現自己,充分調動小朋友的積極性.]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總課時數】: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

              比較物體的多少。

              2、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用數學的意識。

              【教具準備】

              主題圖、小白兔圖、磚圖、小豬圖和木頭圖。

              【學具準備】

              三角形、圓片、小花等學具。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三只小豬》

              二、新授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

              2、師:這一天,河里的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咦,那邊為什么這么熱鬧?

              原來是熱心的小豬們正在幫小白兔蓋房子。房子旁邊的桌子上擺滿了好

              吃的東西,這肯定是熱情好客的小兔子們用來招待小豬們的。

              3、教學“同樣多”。

              (1)有幾只小豬?幾只小兔?

              小兔子們正在干什么?

              1只小兔搬了幾塊磚?(出示兔子和磚一一對應圖)

              那4只兔子共搬了幾塊磚?

              有多余的兔子嗎?

              有多余的磚嗎?

              師:沒有多余的兔子,也沒有多余的磚,那我們就說兔子的只數和磚的塊數同樣多。(板書:同樣多)

              (1)找一找,圖上還有什么和什么同樣多?

              (2)小組交流,指名反饋。

              4、教學“多”與“少”。

              (1)找一找,圖上有不一樣多的兩樣東西嗎?

              學生說,教師現場板書,并適機提問:誰多?誰少?

              5、剛才我們知道了“同樣多”、“多”和“少”,那你們知道圖上還有什么東西可以比嗎?課間活動。

              三、動手擺一擺

              (1)教師擺橡皮和鉛筆,學生模仿。(教師強調一個對著一個擺。)

              學生同桌互相說:橡皮和鉛筆同樣多。

              (2)學生隨意擺數個學具。

              數一數自己的學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誰多?誰少?

              在小組內比一比。

              四、練習

              完成練習一的第3題、第4題。

              五、發散練習

              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體,你發現了什么?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課后小結】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親歷從生活中提煉出生活知識的過程。

              2. 熟練地進行計算

              3. 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樂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聯系生活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看圖列式計算,并口頭說題意。

              二、創設情境

              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那咱們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三、合作探究(課件出示)

              瞧,這是美麗的大森林,這里面藏著很多數學問題呢。

              課件出示圖

              問:關于小鹿,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讓學生說圖意:

              小鹿一共有( )只

              跑走了( )只

              要解決的問題是“還剩幾只?”

              求還剩幾只,怎樣計算?

              列式:9—3=6

              還剩(6)只。

              從圖中你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關于天鵝,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提問題,教師板書,然后讓學生列式解答。

              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1、樹根下有6個蘑菇,草地上有2個蘑菇,一共有幾個蘑菇?

              2、一共有8個蘑菇,樹根下有6個蘑菇,草地上有幾個蘑菇?

              ……

              讓學生列式解答

              師:同學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有美麗的小鳥和小梅花鹿都在為你們跳舞呢。

              四、鞏固達標

              1、梅花鹿圖和蘑菇圖

              說出圖意后獨立列式

              2、課件練習

              看圖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

              58頁練習十二第3題

              六、小結

              你學會了什么?解決每個問題前,要先看圖,再說說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怎么列算式。

              板書設計:

              8、9解決問題

              主題圖

              9-3=6 6+2=8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4、25頁例題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5個圓片、5根小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美的引入

              背一背5以內數的合成與分成。

              二、美的發現

              1.引導觀察,感知加法的含義。

              (1)用電腦反復演示,讓學生感知到:把3只紅汽球與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

              (2)你能說說圖的意思嗎?

              教師引導學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師說明: 3只紅汽球和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2.學習加法算式。

              (1)由汽球的數量抽象出數字3和1。

              (2)教師說明:把3和1合起來,在數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一數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并在等號后面寫上4。

              (4)教師進一步說明:把3和1合起來,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

              (5)讀加法算式。

              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3.看圖說算式的意思。

              觀察24頁做一做的三幅圖,說說這三個加法算式分別表示的意思。

              4.觀察25頁上圖,請學生說說圖意。

              原來有3只松鼠,又來了2只松鼠,現在有幾只了?把3只和2只合起來,用加法算式怎么寫?3+2。

              想想,合起來是多少?

              匯報:

              (1)數數的方法,1、2、3、4、5,共5只。

              從3接著數,4、5。

              (2)利用數的組成,3和2組成了5。

              三、美的升華

              1.看圖,填得數。

              2.看圖擺一擺,填一填。

              投影出示25頁做一做的第2、3題,學生邊擺邊口述。進一步加強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3.聯系生活,豐富聯想。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引導學生通過看算式,擺小棒,進一步理解加法含義。)

              四、小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 在觀察農家小院圖提取信息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初步感知1~5各數的基數含義,知道1~5的數序,并會認、會讀、會寫這5個數。

              2、 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數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1~5的基數含義和寫法。

              教學難點:

              1~5的寫法,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過程:

              一、給出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同學們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幾個季節嗎?

              學生:知道。春夏秋冬。

              教師:那現在是哪一個季節啊?

              學生:秋天。

              教師:對了,現在是秋天,秋風送爽,碩果累累,這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我們看看這位老奶奶,家里是不是收獲了很多東西啊?

              學生:是。

              教師:同學們瞧瞧,這幅圖里面都有什么東西呀?

              學生:南瓜/花朵/老奶奶

              二、進入新課

              教師:有多少個南瓜呀?

              學生:5個。

              教師:有多少朵花?

              學生:3朵/4朵。

              教師:這樣一會兒3一會兒5又一會兒4的,老師聽著覺得很亂。我們應該按順序來,老師教大家,我們可以從小到大數。最小的數量是多少啊?

              學生:1。

              教師:圖中有什么數量是1的呢?

              學生:一個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教師:對啦!老奶奶、小狗和玉米的數量都是1,可以用數1表示。那我們數量1的東西數完了,接下來應數數量幾的呢?

              學生:2。

              教師:那就請同學們數出圖中可以用數2表示的東西。

              學生:2只鴨子/2個筐/2個盤子。

              教師:很對。它們的數量都是2,可以用數2表示。2數完了應該數幾呢?

              學生:3。

              教師:那就請同學們數出圖里面可以用數3表示的東西。

              學生:3只小鳥/3盆花/3只蝴蝶。

              教師:很棒,它們都是數量為3的東西,可以用數3表示,3數好了接下來應該怎么數?

              學生:數4。

              教師:請同學們數數,圖中有什么可以用數4表示的呢?

              學生:4只小雞/4朵向日葵。

              教師:很對,小雞和向日葵的數量都是4,可以用數4表示。接下來我們應該數?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學習目標

              1.通過給小明過生日這個故事情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小組合作,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零的減法算式。

              3.培養學生善于思考、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開放題的教學

              學習資源

              掛圖

              導學流程活動過程

              呈現目標

              任務導學

              1、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2、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互動探究

              合作求解

              一、活動一:創造情境

              (一)出示圖片:生日圖1

              教師談話:今天是9月24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給他過生日來了,小明不僅準備了生日蛋糕,還準備了小朋友們愛吃的東西.他知道小朋友們最愛吃的是魚,于是,他就去做了一盤魚。(出示圖片)  

              二、活動二:觀察思考學習新知識

              (一)教師提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你們猜想到什么?

              (二)根據盤里魚的條數和小貓吃的魚,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看哪個組列的算式多,并說一說每個算式的意思。

              (三)小結:我們通過猜想畫面的意思列出了這么多的算式,那么這些算式都是減法算式,利用減法我們解決了還剩下多少的問題,這充分體現了你們善于思考問題的結果。

              (四)教師:每一組同學都有×-×=0這個算式,這個算式表示盆里沒有一條魚了.

              (五)教師談話:這時小明和小朋友們下樓做游戲去了.(出示圖片:套圈圖)

              (出示圖片:吹泡泡)

              教師:請同學們觀察他們在做什么游戲?在這些游戲中你們發現了什么?

              教師:我們在玩游戲中也學到了一些數學知識,可見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三、活動三:結合實際鞏固啟發思維

              小朋友們正玩的高興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想去打氣球。

              從這幅畫面中你發現了什么問題?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強化訓練

              當堂達標現在我們去檢查一下我們學得怎么樣:

              5-2=3+2=4-4=5+0=

              4-0=5-3=4+1=3+0=

              問題指向

              預習先行完成本課練習冊。

              課后反思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9加幾這個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1~20各數的認識以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了進一步完善學生對加法的認識,教材選取了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9加幾的計算規律。同時,本節課學習的內容也為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其他進位加法奠定了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9加幾的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了解“9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學生的觀察、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知識與技能:

              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和“九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鼓勵算法多樣化,樹立創新的有意識,追求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與價值觀:

              使學生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的相關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樹立應用數學的意識。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不同算法的交流、體會和比較,提出可以用“湊十法”計算,掌握“湊十法”的思維過程,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教學難點是通過觀察思考、歸納“9加幾”的計算規律。

              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下面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來談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學過程中,不是教師單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學,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學生學習。學生的參與狀態,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節課我利用情境,生活經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以多媒體課件為載體,按照自主探究—討論—歸納這樣的思路,運用知識的遷移讓學生發現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討論中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學會自主探究,并提供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在感知、體驗、交流、合作比較中靈活地掌握本節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最后我來具體談談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數學源于生活,情境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首先通過談話導入新課,并用課件呈現小猴買桃的情境圖,熟悉的生活情境能迅速地將學生的思維和情緒集中起來,成功地將學生引入課堂,為后續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接著讓學生結合情境圖中的信息自由地提出一些問題,通過討論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時,學生提出的問題作為后續學習的材料,符合新課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

              二、循序漸進,探究新知

              本環節我將分以下三個層次進行教學。

              1、復習鋪墊

              先引入口算題進行復習:第一關9+()=10;第二關都是10加幾的練習,幫助學生回憶10加幾就是十幾;第三關9+1+幾的口算接著我會提問學生:剛才口算的這些題,你發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為計算9加幾的內容做出鋪墊。

              【本環節通過復習10加幾、9+1加幾的算式讓學生體會到10加幾就是十幾,算十加幾很快。為下面教學9加幾奠定了知識基礎。】

              2、引導設計問題,探索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動手操作,體會湊十的過程。

              首先我會出示圖片并以小故事的方式引入:有一天,小猴帶了好多桃子來看大家,幫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個?

              師:我們先來看,這些桃是怎樣擺放在桌子上的?

              有一些桃擺在盒子里,還有—些桃擺在桌子上。

              師:盒子里有幾個?(9個),盒子外面有幾個?(4個)

              師: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個桃呢?

              師: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因為是把盒子里的桃和盒子外面的桃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師板書出算式9+4)

              師:那么,怎樣算出9+4的結果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生獨立探索并與同桌交流)

              【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我們要多引導學生在操作探索中思考加工,培養技能技巧,促進思維發展。因此,如何計算9加幾,我并不是直接告訴,而是讓學生們觀看課件自己探索,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桃?”的問題,尋找合適自己的計算方法。再通過小組探討全班交流,課件展示小組匯報的各種方法,并通過學生擺弄學具,在操作中體會、理解湊十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整體過程中,經過不斷的自我反思,逐漸形成對數學方法的認識,從而達到自己能夠接受數學上的優化,也讓學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樣化。而我在此對學生的各種方法不做優劣評價,只是肯定了學生的方法并問學生喜歡哪種方法,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的選擇。】

              3、據現實生活情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自己設計問題。

              我先出示“試一試”圖片,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數學問題并列出算式。

              接著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9+7。也可以在教科書上先圈出10個再填一填。

              【為了讓學生發現問題設計問題,讓學生收集信息,再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再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從而提高了興趣,增強課堂的直觀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4頁的例,第44~45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發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的思想。

              教學重點: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發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的思想。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在所有的數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有一天,他們卻吵起來了,6說:“兩個數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7的算式多。”7說:“不對,不對,兩個數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較多。”小朋友,你認為誰說得對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是6、7的加法。(出示課題:和是6、7的加法)

              二、自主探索,體會領悟

              1、操作學具

              請小朋友拿出學具來擺一擺,看看能寫出幾個和是6、7的加法算式,填在下表里。再比一比,到底誰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學例1

              電腦演示學生植樹的動畫,讓學生說說動畫的意思。

              提問:要算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可以怎樣列式?

              質疑:為什么同一幅圖可以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數卻相同?

              教師左手拿2支筆站在學生中,分別叫前后的學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2+5=7,5+2=7)

              提問:從這兩道題中你發現了什么?

              3、教學例2

              電腦出示例2圖:3個青辣椒,4個紅辣椒,再出示括線和問號,告訴學生:這是括線和問號。

              讓學生猜括線和問號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請學生互相說一說整個圖的意思,再指名說。

              4、“想想做做”第2題——說一說

              讓同桌學生說一說圖畫的意思,再指名說,然后把算式寫在書上。

              5、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提問:黑板上的算式有點亂,誰來整理一下?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整理。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敘述:小朋友表現很好,老師帶你們到動物世界去輕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四、小結與質疑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或新的想法嗎?

              六、 教學后:1 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2 學會通過數的分合來學習新知識。

              3 對于利用加法求減法,還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利用。

              4 計算的時間太長,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快的反應出來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探索等活動,經歷圖形從“體”移到“面”上去的過程,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精神及小組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激發學生認識圖形的興趣,使學生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及安全意識,體會到平面圖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學情分析

              同學們在幼兒園已積累大量豐富感性經驗,對于這四種平面圖形,一點也不陌生。優越的家庭條件,完善的學校配套設施,給學生的學習創造了有利的前提條件,但學生對這四種平面圖形的具體特征、本質所在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系還不明確。為此,我認為:創設有趣味的情境活動,讓學生動起來,在實際操作中解決本課學習目標。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正確辨認四種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這些圖形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感知圖形,正確辨認平面圖形

              1、巧用資源,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感知。(課件演示安全標志,猜猜什么意思,及時滲透安全教育)

              2、進一步感知、揭示課題

              ①認一認。(借用上面標志,讓學生說出圖形名稱,教師點擊課件,刪去標志的內容,出示平面圖形,并出示相應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板書圖形名稱,板書課題:認識圖形)

              ②記一記。通過同新朋友平面圖形打招呼,加深對圖形的印象。

              ③分一分。把圖形歸類,于此同時,強調分圖形時,要有序進行,才不會漏選。

              ④理一理。引導學生說出各種平面圖形的特點,并重點說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區別,各種三角形的相同之處。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觀察發現,感知“面在體上”。

              1.找一找,說一說

              讓學生在桌面上的積木中,找出平面圖形,摸一摸、說一說摸到的感覺。

              2.看一看,想一想

              面跟體的關系(課件演示——面在體上及分離過程。演示過程引導學生說出:在長方體上能夠找到長方形……)

              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1.啟發引思

              通過觀察發現這些圖形的家都安在立體圖形上,讓學生想辦法把平面圖形的家從立體圖形上搬到紙上。

              ①想一想:學生獨立思考

              ②議一議:同桌交流

              ③說一說:有哪些好辦法?

              ④看一看:你們想的辦法和書上小朋友的一樣嗎?

              小結:同學們真聰明,想的辦法比書上小朋友的還要多,真棒!

              2.動手操作,深化認知。

              ①談話激趣:課本35頁,小朋友們利用圖形創造出美麗的圖案,請同學們用剛才想的辦法(描、印、折、畫、摁)或其它的方法,小組合作,用這些平面圖形創作出更有趣的畫。

              ②小組匯報,展示作品

              教師展示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創作的作品,并進行點評。③師自創畫。(在畫的過程讓學生猜老師要畫的是什么圖形,并小結圖形特征,再數數老師的畫,由哪些圖形組成,它們各有幾個。)

              3、體會生活中的平面圖形

              平面圖形不僅在立體圖形的表面,在生活中,很多物體的表面上也能找到這些圖形。像我們剛才的安全標志就有這些平面圖形,教室里也有,請同學們找一找。

              四、習題設計

              1.游戲

              ①舉一舉:教師說出平面圖形名稱,學生根據要求舉起圖形。

              ②搶答:教師出示各種圖形、學生搶答(說出圖形名稱)

              ③摸一摸,猜圖形:讓學生更進一步感知圖形的特點,加深印象。

              教師拿出一些物體讓學生閉上眼睛摸一摸,說說你摸到物體的面是什么圖形,看誰最聰明,摸的準,猜的準。

              2.“連一連”。建立圖形與名稱的聯系。

              把四種圖形與對應的名稱連起來。(學生先連一連,然后課件演示。)

              五、學習反思、品味收獲

              你今天學習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在哪些方面你表現最出色?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六、布置作業,課后延伸

              1、在回家的路上或在家里找一找哪些物體上有我們今天學習的平面圖形。

              2、同爸爸,媽媽玩圖形游戲。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借助“排第幾?”了解10以內數的順序,體會序數的意義。

              2、會寫6~10各數,掌握6~10的數的組成。

              3、滲透簡單的找規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與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10以內數的順序,會寫6~10各數,

              教學難點:掌握6~10的數的組成,滲透簡單的找規律。

              教學準備:“老鷹捉小雞”的投影片

              師生雙邊活動: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那我們一起去操場看看吧!

              二、新授

              出示信息窗2——老鷹捉小雞的投影片,創設問題情境

              1、瞧,操場上的同學們在干什么呢?看了這幅圖,你知道了什么?

              操場上有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的,有看游戲的,還有跑步的。

              我知道了跑步的有4人……

              2、你能提出哪些問題?生自由發言。

              扎辮子的女生排第幾?

              你知道他們各排第幾?……

              3、數字1、2、3……還可以表示什么呢?第1、第2、第3……第10。

              繼續提問。

              生提問:運動衣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

              4、這些數怎么寫呢?在田字格中該怎樣寫呢?誰能教教大家?

              6像……,7像……,8像……,9像……,10像……

              三、鞏固練習

              1、寫6~10的數字。

              2、完成自主練習。

              第3題是小鳥回家,重點讓學生比較兩個4所表示的意義,體會同一個4,既可以表示幾個也可以表示第幾個。

              第4題是飯前準備筷子,主要是讓學生體會數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滲透按群計數。

              3、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時候用到幾個,什么時候用到第幾個?

              四、: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可以把你的問題暫時放進問題口袋里,留著以后慢慢解決。

              教學后記: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難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種立體圖形的實物及圖形卡片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問: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3)揭示概念。教師拿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

              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再出示相應的實物。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辨認,再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 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讓學生閉上眼睛按教師的要求摸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摸教師給出的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辨認。

              3、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圓柱、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做“做一做”l

              (1) 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現圓柱會滾動。

              (2) 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搭一搭。

              2. 游戲:“看誰摸得準”。

              (1) 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看誰摸得準(做一做2)。

              (2) 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

              (3) 數圖形。

              五、小結。

              六、游戲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1~6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1~5各數,建立初步的數感。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4.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4~16頁

              教、學具準備

              教 師準備1~5的數字卡片、點子圖;學生準備1~5的數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棒。

              教學設計

              從現實中抽象出數

              1.師:小朋友們,你去過動物園嗎?你們瞧,(課件演示)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老師和同學們來到了野生動物園。(課件出示14~15頁主題圖),這里有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跟你的小伙伴講一講,你看到了什么?分別有幾個?

              [創設學生喜歡、熟悉的情境野生動物園激發兒童主動探究的欲望。]

              學生小組內交流,并且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交流中,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數,并且進行有序觀察。

              [通過教師參與,滲透分類觀察的方法。]

              2.學生匯報。

              3.老師根據匯報情況適時把卡片1~5貼在黑板上進行認讀。

              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并擺在桌子上。

              [通過小組交流、認讀數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數字卡片等活動,逐步抽象出數。]

              反饋實踐

              1.談話:老師說一個數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來嗎?你還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嗎?

              [從抽象的數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擺學具進一步體會數的基本含義,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2.談話: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嗎?

              請告訴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種方式來表示這個數的。

              3.同桌之間考一考,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活動中。

              感知數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課件演示,學生跟著擺。

              學生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是幾?這個2是怎么得來的?再擺1個得到幾個?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通過親自擺一擺,讓學生感知每一個數都是在前一個數的基礎上添1得來的。]

              2.整體感知。

              a.出示點子圖,你來給它們5個排排隊。

              請兩名學生上臺擺,其他學生在下面自己動手擺。

              [點子圖則讓學生整體感知數與數之間的橫向聯系。]

              b.擺好后提問:5的前面一個數是幾?3的前面一個數和后面一個數各是幾?

              然后同桌間互問互答。

              c.讓學生從1數到5,再倒著數一遍。

              開放性活動

              1.聯系生活,豐富聯想。

              談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話來告訴你周圍的小伙伴。

              [通過學生進行有關數的表述,加深學生對數的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

              a.小組交流,教師參與到活動中,并適時指導,注意表述的廣泛性。

              b.請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學生匯報。

              c.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數量為1、2、3、4、5的物體,看來只要小朋友們認真觀察,你會發現在我們的周圍有好多的數學問題。

              2.猜數游戲。

              提問:

              a.這個數在2的后面,可能是幾?還可能是幾?

              b.這個數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幾?

              c.這個數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幾?還有可能是其它數字嗎?為什么?

              [利用這個游戲引導學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數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3.張開想象的翅膀,創造學生心中的美麗世界。

              師:用你們桌子上的圓片、小棒、卡片等擺出你喜歡的圖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說說你擺的是什么?用什么擺的?用了幾個?

              [此活動是為了初步建立數與圖之間的聯系,并且讓學生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小組活動,老師到學生中間參與活動。

              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先互相說說,再告訴老師和大家。

              [匯報學習成果式的總結,是創造性教學的最終基本環節。]

              教學設計說明

              1.創設情境,把學生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研究的對象。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并最終服務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問題變為數學研究的對象,學生就會感到親切,產生對數學的情感,進而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2.優化數學活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學生可以體驗的數學事實。

              對于剛入學的小學生來說,深入地理解1~5各數的基數含義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需要把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的數學事實,采用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深入淺出地教學,就能卓有成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起這些抽象的概念。同時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創新意識、探索能力和情感得到了和諧發展。

              總之,在教學中,如果我們能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再用學的數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就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學生的學習就能得到情感體驗。

              專家評析

              本教案設計最大的特點在于讓學生進行充分地合作學習。從出示主題圖開始,就采用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觀察。在接下來的反饋實踐與感知數的順序兩個環節中又通過同桌互考的形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在后面的開放性活動中,小給合作方式使學生在用數進行交流和創新方面都得到了發展。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注意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并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很好地體現了教師作為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作用。從全篇教案來看,設計者在教學手段方面形式多樣:創設情境、實物演示、動手操作、數學游戲,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主動探究,積極建構。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課題:

              背土豆(共1課時,第1課時)

              教學目的:

              1.經歷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3.能應用所學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簡單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難點: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棋子,課件。

              教學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很多孩子都很喜歡吃土豆,你們喜歡嗎?小老鼠也很喜歡吃土豆,你瞧!(出示課件:教材第36頁情景圖)

              師:誰能把圖中的故事給大家講一講啊!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講故事。

              師:是啊,小老鼠找到了7個土豆,它高興極了,急忙裝在口袋里背上就跑,結果還丟了1個土豆。同學們發現了不少數學信息呢。這里面就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問題。(板書課題:背土豆)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從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導入新課,在觀察情景圖的過程中,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新課的教學做好了準備工作。

              二探究新知

              1.“背土豆”中的問題。

              師:現在同學們仔細看看第一幅圖,看有哪些數學信息?

              生:有兩堆土豆,一堆有5個,另一堆有2個。

              師:那你想到了什么問題呢?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背走幾個土豆呢?

              師:這也是老師想知道的問題?根據我們以前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想該怎么解決呢?

              生:左邊有5個,右邊有2個,一共有7個,就是把兩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主要由 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5以內各數的認識,另一部分是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的安排是:先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再教學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教材,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選擇恰當的方法5以內數的口算,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 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本單元的重點是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認、讀、寫5以內各,并注意書寫工整。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學生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

              3、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5、能運用5以內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數感,運用數學來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交流。

              單元重難點:

              1、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2、解決好多種算法與數的組成計算的關系

              3、注重集合、對應、統計思想的滲透,不給學生講這些名稱。

              4、數的認識,比較大小,加減法的認識過程中,要發分類為基礎。也就是在分類的基礎上提煉出數而進行大小的比較和加減法。

              單元課時安排: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4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的加減法2課時 4、單元訓練 2課時 計 11課時

              單元教案設計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1-―5的認識及書寫(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頁的第1題--第4題

              教學要求:

              1、會讀、會認、會寫1-―5以內的各數,并注意書寫的工整, 2、能用1-―5以內的各數來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量,初步建立數感,并能進行交流。

              3、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教學重、難點:

              會寫1-―5各數,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準備:

              師:各種動物的卡片5張以內,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實物投影儀

              生: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主題畫:

              問:你認為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畫的是什么?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動探索:認識1-―5各數

              (一)認真觀察,主動學習

              1、認識1

              (1)問:你看到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1表示的?(學生隨意回答)師:凡是象這樣:1個人、1個太陽等都可以用數字1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1表示的? (3)請你拿出1根小棒

              2、認識2

              (教學方法同上)

              3、認識3

              (1)問: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3表示的,請你說一說。 師:象這樣的,就可以用數字3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3表示的?

              (3)請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請你擺一擺。

              4、認識4、5

              (教學方法同上)

              (二)、出示計數器

              先拔一顆珠,問:你認為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2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3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4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板書:5 板書:1、2、3、4、5 (全班齊讀:正、反讀)

              問:3的前面是幾?后面呢?與2相鄰的兩個數是幾?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

              (三)、教師說,學生操作

              1、請你伸出4個手指頭 2、請你畫出3個三角形 3、請你拿出5個圓片。

              三、教學寫數字1-5

              1、教師教拿筆姿勢

              2、教寫每個數字的起筆,運筆、落筆。先教師示范,緊接著,學生書空,然后學生在書中描紅。

              四:練一練

              第21頁的第1--4題,學生做在書上

              (1)學生互評 (2)集體評 (3)教師評價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比大小(第17頁的內容)

              完成第21頁的第5、6題

              教學要求:

              1、初步建立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歡的比較方法,并能夠進行正確熟練地比較。 教學重難點:建立數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師:主題圖或小猴圖片三個、梨的圖片4個,桃的圖片3個,香蕉的圖片二個。 生:1-5的數字卡片、<、>、=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昨天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數字,你還記得嗎?請你說一說。 (2)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3的后面是幾? (3)有誰能夠寫出1-5每個數字。請你試一試。 二、新知講授

              1、出示主題畫

              問: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知道了什么?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2從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板書:

              3=33>2 3<4 3等于3 3大于23小于4

              (1)教師介紹等號、大于號、小于號(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2)誰會讀,請會讀的學生帶領大家讀 (3)你還有其它的比法嗎?

              2、出示第17頁下面思考:

              (1)學生自由看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蘿卜各有多少?請你一數

              有誰能夠把你數出來的個數分別是多少寫出來?(指名上臺寫)

              (3)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5<3誰會讀?

              (4)一只小免吃一個蘿卜,夠嗎?你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夠吃?(再增加一個蘿卜或者是趕走一只小免)

              三、練一練

              第21頁的第5題

              學生自由獨立完成,然后學生互評,最后全班集體評價 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景教學感受社會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2、培養學生數感,并提高學生的心算能力,

              3、通過計算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逆向思維。

              教學重點

              靈活解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靈活解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1

              20+60 80+10 20+50

              70-20 60-30 90-60

              2、連加連減口算

              3+2+4 1+3+4 7+2+10

              10-5-2 6-2-3 15-5-2

              指明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學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上學期我們還學過連加連減。那你會算整十數的連加連減嗎?

              今天我們就來試著解答這樣的題目。

              二、自主探索

              1、課件出示第五題,小猴分花生圖

              要求:

              (1)看圖說出圖意,要求還剩多少個花生怎么計算?

              (2)列出算式并獨立解答

              (3)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礎練習。出示第四題基礎練習

              要求:

              (1)獨立計算,全班訂正

              (2)比較上下兩題,你發現了什么?

              (3)小組討論,整十數的連加連減怎么計算?

              (4)師總結算法:整十數的連加連減和10以內的連加連減一樣,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擬,出示第6題

              師模仿售貨員一個學生上來模仿買東西的人,先示范給其他學生看,后要求學生分組模擬。

              要求:

              (1)說清楚自己要買的東西,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根據自己的要求買東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錢,付出錢后還要找回多少?

              (3)口頭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饋,說一說,你想怎么買,是怎么計算的?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第7題,

              師:看小熊想邀請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對又快的孩子才能進它的家,你有信心和它交上好朋友嗎?

              要求:獨立解答。

              三、回家幫媽媽算酸她今天買菜用了多少錢,并說出一些整十數連加連減的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比一比誰是細心的孩子。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08-26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3-29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3-29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3-29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數學樂園》教案03-21

            8的組成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6-15

            8的組成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8-26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數學《5以內的加法》教案01-13

            數學上冊教案12-25

            數學上冊教案12-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导航| 和岳每晚弄的高潮嗷嗷叫视频| 性暴力猛交暴力视频网| 91精品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精品成人网线在线播放va|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欧美激情在线| 免费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 成人啪精品视频网站午夜| 免费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国产欧美高清| 亚洲高清专区| 8000av在线| 2020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久久成人a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噜噜色av|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看|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 五月婷婷网| 少妇裸体婬交视频免费看| 亚洲在av极品无码天堂手机版| 国产黄色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激情| 久色网址| 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野外 | 日本最黄视频| 日日影院| 蜜臀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人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综合少妇| 黄色二级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aⅴ无码天堂|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精品国产女同疯狂摩擦2|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天天噜日日噜| 好硬好湿好爽再深一点动态图视频| 久久天堂综合亚洲伊人hd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