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成人亚洲av,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時間:2023-05-24 08:53:55 曉怡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精選1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精選14篇)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1

              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具有初步的立體空間想象能力。

              2、結合具體的多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堆放情景,經(jīng)歷探究多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堆放時露在外面表面積的過程,能夠準確的計算出多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堆放時露在外面的表面積。

              3、使學生感受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良好興趣。

              重點難點:

              能夠準確的計算出多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堆放時露在外面的表面積。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準備:

              多個正方體盒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讓學生顧回上一節(jié)課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并對學生進行提問。

              學生回答: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高×寬)×2;正方體的表面積=邊長×邊長×6)

              二、講授新課

              教師出示課本插圖1,讓學生觀察一個棱長是50厘米箱子放在墻角處時,有幾個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學生觀察圖片并計算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個問題。(露在外面的面有3個;露在外面的面積是50×50×3=750(平方厘米)。

              教師出示插圖2,讓學生觀察4個棱長為50厘米的正方體紙箱堆放在墻角處,有幾個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多少?

              學生從正面、側面、上面分別觀察數(shù)一數(shù)露在外面的有幾個面?并計算一下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多少?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有9個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積是50×50×9)

              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4個正方體學具換一種堆放方式來試一試,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否有變化,同桌之間相互討論交流。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露在外面的面

              從正面、側面、上面看一看,一共有幾個面露在外面?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2

              教學目標: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動中,探索并理解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

              2、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夠運用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1、探索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2、能夠運用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把一張紙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把一張紙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分長方形紙這一情境,旨在一上課就把學生帶入思考的空間,抓住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

              二、自主探究小組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嘗試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同桌之間交流想法)

              自主學習提示

              1.利用手中的的學習紙,涂一涂,算一算,嘗試解決這兩個問題。

              2.同桌之間說一說彼此的想法。

              3.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借助課本第25頁的提示,完成這兩個問題。

              【設計意圖:在本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生探究主體性,對于多數(shù)學生而言教師不要過多提示,主要指導學困生完成探究任務。】

              三、交流釋疑

              1、初步感知分數(shù)除法把一張紙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請同學們拿出圖(一)來涂一涂。

              交流:為什么要這樣涂,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呢?還有不同的涂法嗎?能根據(jù)這個過程列出一個除法算式嗎?這個除法算式和以前學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分數(shù)除法。(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涂一涂的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列出除法算式,使學生初步感知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

              2、初探算法把一張紙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請大家在圖(二)的上面涂一涂。

              交流:(展示學生不同的涂法)同學們是把長方形紙的七分之四平均分成了三份,再把其中一份涂上顏色。誰能根據(jù)這一過程列出一個算式。怎樣才能算出得數(shù)呢?

              (師提問:計算時為什么要用3-1/3?)

              觀察3和1/3有什么關系,由除以3變成乘3的倒數(shù),是不是除以一個整數(shù)就可以乘它的倒數(shù)呢?我們來驗證一下。

              (教師出示三組算式)

              1/3÷5,4/5÷3,1/3÷5指生口算。

              讓學生觀察每一組算式,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根據(jù)這三組算式再結合上一道題,你認為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可以怎樣計算? (學生口述算法后)

              【設計意圖: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在本節(jié)課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部分知識,我先讓學生通過涂一涂,進一步感知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初步感知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然后提出是不是除以一個整數(shù)就可以乘它的'倒數(shù)呢?通過三組算式來驗證提出的假設,這樣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親身經(jīng)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四、實踐應用

              1、算一算

              9/10÷30 15/16÷20 14/15÷21 8/9÷6 5/6÷15

              2、填一填

              師:學會了知識就要靈活的運用,這道題你們能填上嗎?學生獨立在書上第26頁填一填,想一想。集體訂正。

              3、解決問題。

              師:為了使我們的校園更整潔,學校給我們各班劃分了衛(wèi)生區(qū),這一周輪到第一組負責衛(wèi)生區(qū)的衛(wèi)生,老師想衛(wèi)生區(qū)的四分之三平均分給四個人來負責,你們能算出每個人負責整個衛(wèi)生區(qū)的幾分之幾嗎?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式解答。指生匯報完成情況。運用分數(shù)除法能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呢,誰能像老師這樣來說一說生活中的問題,讓大家解決。

              (指生口頭編題,其他學生解決)

              【設計意圖:通過形式多樣、難易程度適當?shù)牧曨},讓學生在有層次的練習中鞏固本節(jié)課的知識,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

              五、課堂總結

              學生談一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過的快樂嗎?學習本來就是一件快樂的事,老師希望今后你們能快樂的學習,快樂的成長。

              六、布置作業(yè)

              22頁練一練

              七、板書設計

              分數(shù)除法(一) ——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除以一個整數(shù)(零除外),等于乘這個整數(shù)的倒數(shù)。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3

              教學內(nèi)容:

              P10例6、做一做,P13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會根據(jù)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shù)位數(shù),求出積的近似值。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shù)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jù)題目要求與實際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shù)的近似值。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投影出示)

              保留整數(shù)保留一位小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填空)

              (1)怎樣用“四舍五人法”將這些小數(shù)保留整數(shù)、一位小數(shù)或兩位小數(shù),取它們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們的近似值各應是多少?

              3、揭題談話:在實際應用中,小數(shù)乘法乘得的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shù)位數(shù),這時可以根據(jù)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shù)位數(shù),求出積的近似值。(板書課題:積的近似值)

              二、嘗試:

              談話引出例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動物的嗅覺最靈敏嗎?(生回答)所以人們常用狗來幫助偵探、看家。那狗的嗅覺到底有多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

              1、出示例6:人的嗅覺細胞約有0.049億個,狗的嗅覺細胞個數(shù)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聞出壞蛋身上的氣味。狗約有多少個嗅覺細胞?

              2、讀題,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書:0.049×45

              4、生獨立計算出結果,指名板演并集體訂正,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5、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1)積的小數(shù)位數(shù)這么多!可以根據(jù)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數(shù)位數(shù)。學生獨立探究,指名說說取近似值的過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數(shù),看哪一位?根據(jù)什么保留?

              (3)橫式中的結果應該怎樣寫?強調(diào)橫式中應當用約等號,而不能用等號。

              6、專項練習(根據(jù)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積保留一位小數(shù)是(),保留兩位小數(shù)是()。

              7、嘗試后練習:

              ▲P10頁做一做1。計算下面各題。

              0.8×0.9(得數(shù)保留一位小數(shù))1.7×0.45(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判斷,并改錯。

              10.286×0.32=3.29(保留兩位小數(shù))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兩位小數(shù))

              三、運用

              1、一千克白菜的價錢是6.78元,媽媽買了0.8千克,應付多少題?

              雖然此題沒要求保留兩位小數(shù),但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比分更小的錢幣,所以應保留兩位小數(shù)。

              2、兩個因數(shù)的積保留兩位小數(shù)的近似值是3.58。準確值可能是下面的哪個數(shù)?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體驗:誰來小結一下今天所學的內(nèi)容?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稍復雜的生活問題。

              2,學會找出生活問題中相等的數(shù)量關系,正確列出方程。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數(shù)學情感。

              教學重點:

              用方程解"已知比一個數(shù)的幾倍多(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問題。

              教學難點:

              分析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并會列出方程解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1,解下列方程。

              X+2x=147 y-34=71

              2,根據(jù)下面敘述說說相等關系,并寫出方程。

              ①公雞x只,母雞30只,是公雞只數(shù)的2倍。

              ②公雞有x只,母雞有30只,比公雞只數(shù)的2倍少6只。

              3,(媒體出示教材情景圖)講述:一天,學校的足球場上,善于觀察的小軍,勤于研究的小華和愛提問題的小剛三人休息時,突然發(fā)現(xiàn)足球的秘密。小軍發(fā)現(xiàn)……小華發(fā)現(xiàn)……小剛提出……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邊形,白色的皮都是六邊形的。黑色皮共有12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共有多少塊白色皮)

              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時,(板書線段圖)。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1(媒體出示教材情景圖)。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邊形,白色的皮都是六邊形的。白色皮共有20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共有多少塊黑色皮"

              (1)審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有用信息。

              提問:"例題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師說明:例1就是我們以前見過的"已知比一個數(shù)的幾倍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問題。今天我們學習用方程解答這類問題。

              教師板書:稍復雜的方程

              (2)分析,找出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教師板書線段圖講解)

              看圖思考:白色皮和黑色皮有什么關系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結果。

              可能出現(xiàn)的等量關系是:黑色皮的塊數(shù)×2-4=白色皮的塊數(shù)

              黑色皮的塊數(shù)×2-白色皮的塊數(shù)=4

              黑色皮的塊數(shù)×2=白色皮的塊數(shù)+4

              (3)同桌討論怎樣列出方程。

              (4)交流匯報并讓學生根據(jù)題意說出所列方程所表示的等量關系。允許學生列出不同的方程。

              板書學生的方程并選擇2x-4=20討論它的解法。

              學生小組討論解法。

              匯報交流板書:

              解:設共有x塊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檢驗:(引導先生口頭檢驗)

              答:共有12塊黑色皮

              (5)學生選擇其余的方程解答。

              2,變式練習。

              (1)教師:如果把例1中的第二個條件改成"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多4塊"該怎樣列方程(課件演示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中的"少"換成"多")讓學生列出方程解答。

              (2)把它和例1加以比較,使學生清楚地看到,這種用算術方法解需要"逆思考"的應用題,不論是"幾倍多幾"還是"幾倍少幾"列方程都比較容易。

              3,引導學生總結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①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shù),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檢驗,寫出答案。

              三,鞏固應用

              1,只列式不計算。(課件出示)

              ①圖書室有文藝書180本,比科技書的2倍多20本,科技書x本。

              ②養(yǎng)雞廠養(yǎng)母雞400只,比公雞的2倍少40只,公雞x只。

              ③學校飼養(yǎng)小組今年養(yǎng)兔25只,比去年養(yǎng)的只數(shù)的3倍少8只,去年養(yǎng)兔x只。

              ④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x厘米。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匯報交流

              ①北京故宮的面積是72萬平方米,比天安門廣場面積的2倍少16萬平方米。天安門廣場的面積是多少萬平方米

              ②世界上的洲是亞洲,最小的洲是大洋州,亞洲的面積比大洋州面積的4倍還多812萬平方千米。大洋州的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③獵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能達到每小時110km,比大象的2倍還多30km.大象最快能達到每小時多少km

              ④共有1428個網(wǎng)球,每5個裝一筒,裝完后還剩3個。一共裝了多少筒

              3,拓展提高。

              ①甲乙兩數(shù)的和是90,甲數(shù)是乙數(shù)的2倍。甲乙兩數(shù)各是多少

              ②甲乙兩數(shù)的和是183,甲數(shù)比乙數(shù)的2倍還多3.甲乙兩數(shù)各是多少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板書設計:

              先把2x看作一個整體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方程的意義,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區(qū)別以及解簡易方程的一般步驟。

              2.能根據(jù)題目給出的信息設定未知數(shù),列出簡單方程并求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解方程的依據(jù)、步驟和書寫格式。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間的聯(lián)系及區(qū)別。

              一、課題講解

              1.方程的定義和意義

              (1)出示簡易天平,將天平、砝碼擺在講臺上,這是一臺天平,它是用來稱物品

              78=234

              x-8=513-8=5

              x÷6=742÷6=7

              (8)師引導學生觀察上面的等式,思考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方程是不是一種等式?(是等式。)

              ②方程與一般的等式相同嗎?你發(fā)現(xiàn)方程有什么特點?

              ③誰能說一說什么是方程?先指名讓學生說,然后師歸納總結。

              明確: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

              (9)練習鞏固

              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2.解簡易方程

              (1)再次強調(diào)方程的定義: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100+x=250是方程,x=150是方程的解。求未知數(shù)的過程就是解方程。師:回答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做解方程。

              (2)指名回答,這兩個概念有什么區(qū)別?(師講解:方程的解指的是一個數(shù),它表示未知數(shù)等于的多少時使方程中等號的左右兩邊相等。例如,當x=80時,20+x=100的'等號左右兩邊相等。而方程的解是指求出這個未知數(shù)的演算過程。我們以前做過的一些求未知數(shù)的題目,實際上就是解方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過程中的一部分,它們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3)出示例題:

              ①你能根據(jù)圖中給出的信息列出什么樣的等式?在你列出的等式中,x相當于什么數(shù)?

              ②根據(jù)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系,x應該怎么求?

              ③解方程的步驟和書寫格式是怎樣的?

              師講解:首先要寫“解”字,然后根據(jù)四則運算之間各部分的關系及運算定律進行思考;

              x+3=9,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去一個數(shù),左右兩邊仍然相等,所以x=9-3,x=6。運算的“根據(jù)”可以不寫,每個等式占一行,各行的等號要對齊。求出x的值后,還要進行檢驗,以判斷它是不是原方程的解。

              接著,師一邊板書,一邊指出檢驗的方法及書寫格式。并且強調(diào),以后解方程時,要求檢驗的,要寫出檢驗過程;沒有要求檢驗的,要進行口頭檢驗,要養(yǎng)成口頭檢驗的習慣。

              (4)解方程3x=18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注意學生解方程的過程、書寫格式及檢驗的過程是否符合規(guī)定,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

              師再次強調(diào)解方程的步驟和書寫格式以及驗算過程。

              (5)完成例題

              ①根據(jù)圖中給出的信息列出什么樣的等式?在你列出的等式中,x相當于什么數(shù)?

              ②根據(jù)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系,x應該怎么求?

              ③解方程的步驟和書寫格式是怎樣的?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板演整個解題過程。著重強調(diào)思考過程以及書寫格式。學生自學例題4。

              二、體驗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方程的意義和解簡易方程的步驟和書寫格式。知道了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先要看它是不是等式,再看它是否含有未知數(shù)。解方程時,先耍弄清x在算式中相當于什么數(shù),再根據(jù)四則運算之間的關系求出方程的解。書寫時,要注意先寫“解”字,上、下行的等號要對齊,注意不能連等。)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6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感受并認識圓,知道什么是圓心、半徑和直徑,能借助于工具畫出指定大小的圓。

              2、經(jīng)歷猜想、操作、驗證、討論和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發(fā)現(xiàn)并掌握圓的有關特征,會應用圓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體驗圖形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圓、掌握圓的有關特征、會用工具畫圓。

              教學難點

              掌握圓的有關特征。

              教學準備

              教師:大圓規(guī)、課件、1張圓紙片學生:小圓規(guī)、剪刀、4張白紙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感受認識

              1、課件出示一枚硬幣。

              (1)提問:硬幣的面是什么形狀的?板書課題:圓

              (2)出示圖片問:你能從里面找到圓嗎?

              2、用手在空中畫一個圓。

              問: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

              生:圓形

              空中畫圓

              二、自主畫圓

              1、師:如果要你畫一個圓,你準備怎么畫?

              解釋:“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本意

              選擇一種方式動手畫圓。

              2、提問:用什么工具能畫一個標準的圓?

              (1)第一次用圓規(guī)畫圓,感受圓規(guī)畫圓的技巧

              (2)(視頻演示)再次用圓規(guī)畫圓,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的技巧

              師:用圓規(guī)畫圓有哪些步驟?

              生:……

              畫圓1

              生:圓規(guī)

              畫圓2、3

              生:……(剪圓)

              三、尋找特征

              1、認識圓心

              (1)指出:用圓規(guī)畫圓時,針尖固定的這一點叫做圓心。板書:圓心

              (2)圓心的作用

              師在黑板上隨處點一個點問:我把圓心點在這里,你覺得這個圓會畫在哪里?點在那里呢?這說明了什么道理?

              標圓心

              生:圓心位置決定圓的位置

              2、認識直徑

              (1)把圓對折1次打開描出折痕,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指出: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是直徑。板書:直徑

              (2)探尋直徑的特征

              ①師在黑板上畫幾條線段問是不是直徑

              ②直徑有多少條?它們的長度都相等嗎?

              生:折痕都通過圓心

              畫直徑并測量

              3、認識半徑

              (1)在圓中畫出一條半徑問學生:是直徑嗎?

              指出: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是半徑。板書:半徑

              (2)探尋半徑的'特征

              (3)畫一個半徑是3厘米的圓

              畫半徑并測量

              畫圓4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4、探索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1)出示:剛才我們研究了直徑和半徑的的各自特征,直徑和半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2)用字母式子表示:板書:d=2r或者r=d÷2

              (3)畫一個直徑是4厘米的圓,你準備怎么畫?

              (4)完成練習十七第1題。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做,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在方格紙上能畫出指定邊和這條邊上高的長度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重點難點

              重點:畫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難點:在方格紙上畫指定條件的'圖形。

              三、教學準備

              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板

              四、教學設計

              (一)情境設計,導入課題

              1、同學們都學過哪些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

              2、現(xiàn)在老師有一個平行四邊形,我想把它剪成一個盡可能大的長方形,應怎么剪呢?同學們動手試試。

              3、出示課題《動手做》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小組內(nèi)探討剪切的方法。

              2、師巡視。

              3、小組匯報。

              4、課堂內(nèi)總結:

              (三)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高

              1、回憶剛才你們是怎樣剪平行四邊形的,你們剪得邊都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2、總結:

              (1)平行四邊形:從一組平行邊的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條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

              (2)三角形:從一個頂點到對應邊引一條垂線,這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梯形:從上底的一點到對邊(下底)引一條垂線,這條線段叫做梯形的高。

              (四)鞏固練習

              1、P21試一試第一題。

              學生依次標出各個圖形中的高是哪條線段,再找出它所對應的底。

              2、P21練一練第一題、第二題。

              畫出給定底的高。

              五、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繼續(xù)從設計上講,仍然采用小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學形式,先讓學生大膽猜測、推導,從自己的演示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但在畫高時,學生們做的不是很好,主要表現(xiàn)在不會用三角板去畫高。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8

              教學內(nèi)容:冀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第10、11頁。

              教學目標:

              1、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經(jīng)歷探索莫比烏斯圈神奇特征的過程。

              2、學會制作簡單的莫比烏斯圈,了解莫比烏斯圈的特征。

              3、感受莫比烏斯圈的神奇,體會數(shù)學活動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教學準備:三根長30厘米、寬3厘米的白紙條,彩筆,剪刀,膠水。

              教學方案:

              教學環(huán)節(jié)

              設計意圖

              教學預設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學生閱讀書中的文字,初步了解莫比烏斯圈。

              2.拿出一張紙條讓學生估計它的長和寬。

              二、探索活動1

              1.師生一起動手制作莫比烏斯圈。

              教師一邊口述制作莫比烏斯圈的方法一邊演示制作,然后讓每個人制作一個。

              2.交流、展示學生作品。

              3.提出涂色要求,學生涂色。鼓勵學生合作完成。

              4.觀察、交流學生涂色的結果,讓學生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探索活動Ⅱ

              1.讓學生在另一張紙條的正中畫好一條線,再粘成一個莫比烏斯圈。通過沿莫比烏斯圈一面涂色卻使紙圈兩面都有了顏色的事實,使學生初步感受莫比烏斯圈的神奇。

              2.提出:如果用剪刀沿中線把莫比烏斯圈剪開,結果會怎樣?的問題,讓學生先大膽猜測,再動手操作。

              3.交流沿中線剪開后的結果。

              4.提出書中(2)的操作要求,讓學生想象剪開后的結果。

              5.鼓勵學生按要求實際操作。

              6.交流學生沿畫線剪開后的'結果。使學生發(fā)現(xiàn)把一個三等分的莫比烏斯圈沿等分線剪開,變成了一大一小兩個套在一起的紙圈。

              四、課外延伸

              教師進行激勵性談話,鼓勵學生課下繼續(xù)探索

              通過激勵性談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閱讀讓學生初步了解莫比烏斯圈。

              培養(yǎng)估計的意識,了解紙條的長和寬,方便下面的語言表述。

              通過教師邊口述邊示范,讓學生學會制作簡單的莫比烏斯圈。每人制作一個,為下面的探索活動提供材料。

              展示學生的作品,檢查莫比烏斯圈做的是否正確。

              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莫比烏斯圈的全過程。

              通過自己動手做莫比烏斯圈,親身體驗它的神奇。

              通過教師敘述制作要求,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為探索活動提供材料。

              通過讓學生想象猜測,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的意識,更重要的是引出探索的活動。

              在操作結果和提供的數(shù)據(jù)中,讓學生感受莫比烏斯圈的神奇和數(shù)學活動的探索性。

              在前面探索活動的基礎上,對看似相關問題進行猜測,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愿望。

              帶著問題進行實際操作,體驗數(shù)學問題的探索性。

              在猜測、操作、交流等探索活動中,進一步感受莫比烏斯圈的神奇和數(shù)學活動的趣味性。

              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的積極性,培養(yǎng)科學探索精神。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就用老師給大家準備的紙條來探索一種神奇的紙圈,這個紙圈是什么呢?大家請打開書第10頁,讀一讀前兩段。

              學生閱讀書中的文字。

              師:通過讀書,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可能不同,只要是意思對就給予肯定。

              師:德國數(shù)學家莫比烏斯發(fā)明的這個“紙圈”到底有什么神奇之處,下面我們就一起去探索。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條,估計一下這張紙條有多長、多寬?

              學生估計,對估計準確給予表揚。使大家知道:紙條的長30厘米,寬3厘米。

              師:我們就用這張紙條做一個莫比烏斯圈。怎樣做呢?把紙條兒的一端扭轉180°,與另一端粘在一起,這樣一個莫比烏斯圈就做好了。

              教師邊說邊示范制作莫比烏斯圈。

              師:下面同學們就用準備好的紙條也做一個莫比烏斯圈!

              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來展示一下你的莫比烏斯圈?

              學生展示,關注是否都對。

              師: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莫比烏斯圈,我們給它涂上顏色讓它更漂亮。涂色的要求是:用一種顏色的彩筆在紙圈的一面涂色。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學生給莫比烏斯圈涂色,教師巡視指導。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涂好色的莫比烏斯圈,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兩面都有顏色了。

              生:太奇怪了。

              師:沿一面涂色紙圈的兩面都出現(xiàn)了顏色,真是個奇跡!這就是神奇的莫比烏斯圈!

              教師板書:神奇的莫比烏斯圈。

              師:請同學們接著做,你會發(fā)現(xiàn)更神奇的事情。聽清這次的操作要求:取出一張新的紙條,在正中畫一條線,再把它粘成莫比烏斯圈。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用剪刀沿中線把這個莫比烏斯圈剪開,結果會怎么樣?

              生:會得到2個莫比烏斯圈。

              師:結果到底怎么樣呢?請同學們用剪刀沿中線把它剪開,看一看結果會怎樣。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沿中線剪開后怎樣?和你想象的結果一樣嗎?

              學生可能回答:

              ●沿中線剪開后結果不是兩個莫比烏斯圈,而是一個。

              ●這個新的紙圈比原來的大了。

              ……

              師:真是出乎意料!把莫比烏斯圈沿中線剪開結果不是兩個紙圈,而是一個更大的紙圈。那同學們,你們猜想一下,要是在紙條上畫兩條線,把紙條分成三等分,粘成莫比烏斯圈,再用剪刀沿畫線剪開,猜一猜結果會怎么樣?

              學生可能回答:

              ●得到一個更大的紙圈。

              ●得到3個紙圈。

              ……

              師:請同學們實際動手做一做,看一看結果會怎樣?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這次剪開后結果怎么樣?

              生:得到了一大一小兩個套在一起的紙圈。

              師:這就是莫比烏斯圈的神奇之處!要是在紙條上畫三條線,把它四等分,再粘成莫比烏斯圈,接著沿畫線剪開,結果會怎樣?要是畫四條線呢?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繼續(xù)探索!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的特征.

              2、使學生知道奇數(shù)、偶數(shù)的概念.

              教學重點

              掌握的特征及奇數(shù)、偶數(shù)的概念.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的特征及奇數(shù)、偶數(shù)的概念進行綜合判斷.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課件演示:)

              1、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約數(shù)、倍數(shù)的意義,誰能根據(jù)整除的意義判斷這幾個數(shù)能否被2或5整除?

              8267 6972 1867 5625

              2、導入 :你們通過筆算都能判斷出哪個數(shù)能被2整除,哪個數(shù)能被5整除.想不想不用筆算就判斷出一個數(shù)能否被2或5整除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的特征.

              3、反饋練習:大家檢驗具有這種特征的數(shù)是不是能被5整除.

              4、判斷:下面哪些數(shù)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

              60、75、106、130、521

              思考:哪些數(shù)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呢?(60 130)

              說一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能同時被2和5整除的數(shù)有什么特征?

              總結:個位上是0的數(shù)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三、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的'特征是今后學習通分、約分、分數(shù)運算的重要基礎,希望同學們掌握并能靈活運用.

              副標題#e#

              四、隨堂練習

              1、下列數(shù)哪些是奇數(shù),哪些是偶數(shù)?

              52、77、 124、501、3170、4296、6003

              2、按要求將下面的數(shù)分類.

              47、75、96、100、135、246、369、718、900

              (1)能被2整除的數(shù):

              (2)能被5整除的數(shù):

              (3)能同時被2和5整除的數(shù):

              3、判斷.

              (1)一個自然數(shù)不是奇數(shù)就是偶數(shù).

              (2)能被2除盡的數(shù)都是偶數(shù).

              (3)能同時被2、5整除的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字一定是0.

              4、填空.

              (1)能被2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數(shù)是,最大的三位數(shù)是.

              (2)能被5整除的最小兩位數(shù)是,最大的兩位數(shù)是.

              5.選擇題

              (1)的數(shù)是偶數(shù).

              A.能被2除盡 B.能被2整除 C.個位上是0、2、4、6、8

              (2)任何奇數(shù)加1后.

              A.一定能被2整除 B.不能被2整除 C.無法判斷

              (3)一個奇數(shù)相鄰的兩個數(shù) .

              A.都是奇數(shù) B. 都是偶數(shù) C.一個是奇數(shù),一個是偶數(shù)

              (4)任何一個自然數(shù)都能被5.

              A.整除 B.除盡 C.除不盡

              (5)三個偶數(shù)的和.

              A.一定是偶數(shù) B.可能是偶數(shù) C.可能是奇數(shù)

              五、課后作業(yè)

              用5、6、8排成一個三位數(shù),使它是2的倍數(shù);再排成一個三位數(shù),使它是5的倍數(shù).

              各有幾種排法?

              六、板書設計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10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初步掌握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法則。

              2、 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細心做題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掌握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掌握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法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使用:

              小黑板

              教學流程:

              引入:

              復習舊知

              1.把下列各數(shù)的小數(shù)點去掉,原數(shù)擴大了多少倍?13.8   4.67    0.725

              2、除數(shù)擴大10倍,要使商不變,被除數(shù)應怎樣怎樣變化?

              4、 把5.34擴大10倍,小數(shù)點應怎樣移動?要擴大1000倍呢?

              5、 學生填寫括號里的.數(shù):

              被除數(shù) 15 150 ( )

              除數(shù) 5 50 500

              商 ( ) ( ) 3學生小結運用了什么規(guī)律?(商不變的性質(zhì))

              出示目標:見教學目標

              自學提示:結合目標以及上節(jié)課學過的小數(shù)除法知識,獨立自學,掌握要點。

              學生自學: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匯報,檢查自學效果。

              研學例5

              (1)教師:圖上有那些信息?根據(jù)信息分析題意,列出算式:7.65÷0.85(2) 問:想一想,除數(shù)是小數(shù)怎么計算?(轉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來計算。)(3)問:怎樣轉化?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把討論的意見寫在紙上,讓一個組的學生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出來,邊展示邊講解,講解后問臺下的學生“你們對我們討論的結果有什么意見?”臺下的學生給臺上的學生提建議,從而引發(fā)全班討論.多讓幾個小組的學生上臺講解自己組的意見。

              生討論得出:把除數(shù)0.85擴大100倍變成85,被除數(shù)7.65也要擴大100倍,這樣商不變。注意:原豎式中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和前面的0及被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劃去。

              合作討論:

              12.6÷0.28

              這道題又該怎樣改寫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呢?請同學們運用上一題討論的方法進行改寫,改寫時注意比較一下,這道題和上一道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學生邊討論邊改寫,改寫完后指名學生到視頻展示臺上展示自己改寫后的算式.并比較出兩道題都是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這是它們的相同點;而不同點表現(xiàn)在前一道題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的小數(shù)位數(shù)同樣多,而這道題除數(shù)有三位小數(shù),而被除數(shù)只有兩位小數(shù).

              教師:你們是怎樣處理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小數(shù)位數(shù)不同的問題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在被除數(shù)的小數(shù)末尾添0,使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的小數(shù)位數(shù)相同以后,再把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小數(shù)位移不夠,在小數(shù)末尾添0。

              小結:學生說一說學到了什么?教師適當小結。

              當堂作業(yè):

              1、 書上第22頁“做一做”

              2、 練習:判斷并改錯: 1.44÷1.8=8    11.7÷2.6=4.5   4.48÷3.2=1.43

              3、練習:書上24頁的作業(yè)

              全課總結:小數(shù)除以小數(shù)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一個數(shù)除以小數(shù)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11

              【教學內(nèi)容】新世紀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長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實物、動手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認識長方體的特征,形成長方體的概念。

              2.通過建立圖形的表象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思維,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用具】長方體模型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新課引入

              1.同學們聽說過北京大學嗎?上北大是老師讀書時的夢想。你能從北大校區(qū)中找到我們曾經(jīng)學過的圖形嗎?

              2.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3.揭題:這節(jié)課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小組合作

              1.認識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

              (1)游戲:你們會玩摸長方體的游戲嗎?

              A、你怎么確定摸到的.一定是呢?還有什么方法?(他是用“面”、“棱”、“頂點”描述這個長方體的。)

              B、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什么是長方體的面、棱、頂點?(我想什么是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你們可能有所了解,在資料袋中也有提示說明。)

              C、全班反饋

              D、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2.探究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

              A、它們之間有聯(lián)系嗎?各有什么特征?

              B、分小組活動。(下面小組分工合作,利用學具,通過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看看有什么精彩的發(fā)現(xiàn)?將發(fā)現(xiàn)寫在記錄表上。)

              C、全體發(fā)饋,同學提問。(根據(jù)小組的發(fā)現(xiàn),誰能向他們提出問題?)

              D、你們還有問題嗎?

              E、教師提問:正方體與長方體有關系嗎?為什么說是特殊的長方體?(預設:認識長方體長、寬、高特征;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

              F、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研究了長方體的特征,你可以畫出一個長方體嗎?

              3.教學如何畫長方體。(如果這樣放最多可以看見他的幾個面?還有哪幾個面看不見?)(在畫圖時,除了畫前、后兩個面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看上去成了平行四邊形,實際上它還是長方形)

              三、運用新知體驗價值

              1.如果現(xiàn)在只看到長方體的長、寬、高,你還能畫出一個長方體嗎?(閉上眼睛,畫長方體。)

              2.說出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說出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

              3.猜一猜:根據(jù)長、寬、高長度,它可能是生活中的什么物體?

              4.做一個如圖的長方體寶寶床的床架,至少需要多少分米長的木條?

              5.你準備選擇下面哪一種尺寸的床板?(單位:分米)

              32×920×10

              四、全課總結拓展創(chuàng)新

              1.想一想:為何北大校區(qū)眾多建筑設施的外觀造型都是長方體呢?

              2.實驗活動:用準備的材料做一個長方體(再次體驗長方體的特征)。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12

              設計說明

              本課時的教學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進行的,學習起來并不難,教學時應注意突出以下兩點:

              1、把新知融入到有趣的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中,制造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本設計由學生喜歡的孫悟空導入,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設計練習時,將“做一做”的題目融入到游戲之中,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鞏固強化的目的。

              2、以人為本,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建構,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即學生能學會的,老師決不代替。本設計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探究出最簡分數(shù)的意義。學習約分時,放手讓學生思考怎樣把不是最簡分數(shù)的分數(shù)化成最簡分數(shù),讓學生說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體現(xiàn)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設計意圖:

              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及時反饋,教師予以指導,特別在學習約分的兩種方法時,讓學生在頭腦中感受每一步的過程,形成知識表象。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求下面每組數(shù)的公因數(shù)。

              42和50 15和5 8和21 18和12

              2、大家都看過《西游記》,里面都有哪些人物?誰最厲害?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有72變,特別神奇,你們想不想也學一招?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變分數(shù)”。

              (2)認識約分

              1、嘗試“變分數(shù)”。

              課件出示教材65頁例4:把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較小且分數(shù)大小不變的分數(shù)。

              讓學生了解“變化”的要求:

              ①這個分數(shù)要與的大小相等。

              ②這個分數(shù)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

              2、了解約分的概念。

              ①所變出的`分數(shù)與原分數(shù)有什么關系?

              ②像這樣,把一個分數(shù)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shù),叫做約分。

              ③請學生說一說所變的分數(shù)是怎樣得來的。

              觀察后發(fā)現(xiàn)分數(shù)的大小不變,但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分數(shù)的分子、分母小。

              3、認識最簡分數(shù)。

              ①約分后的分子、分母能否再變小了?為什么?

              ②小結:像這樣,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shù)1的分數(shù),叫做最簡分數(shù)。

              4、說出幾個最簡分數(shù),強化最簡分數(shù)的概念。

              (3)合作交流,總結方法

              1、討論:你能根據(jù)我們化簡的過程找到約分的方法嗎?

              2、小結。

              教師板書約分時一般采用的兩種方法:

              ①逐步約分法。

              如約分時,依次用12,18的公因數(shù)2和3去除,最后約分成。

              ②一次約分法。

              如約分時,如果能很快看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shù),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數(shù)6去除,一次約分成。

              3、小結:我們既可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shù)去除,一步一步地來約分;也可以用最大公因數(shù)去除,直接一次約分。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13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47~48頁整理與練習“回顧與整理”和“練習與應用”第1~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認識因數(shù)和倍數(shù),能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或倍數(shù),進一步認識質(zhì)數(shù)和合數(shù);掌握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進一步認識偶數(shù)和奇數(shù);加深理解質(zhì)因數(shù),能正確分解質(zhì)因數(shù)。

              2.使學生能整理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知識內(nèi)容,感受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能應用相關概念進行分析、判斷、推理,進一步掌握思考、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方法,積累數(shù)學思維的初步經(jīng)驗,提高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加深對數(shù)的認識,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

              3.使學生主動參與回顧、整理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yǎng)樂于思考的品質(zhì)和與同伴互相交流、傾聽等合作意識和能力;感受數(shù)學方面的知識積累和進步,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整理、應用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知識。

              教學難點:

              應用概念正確判斷、推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最近的數(shù)學課,我們學習了哪方面的內(nèi)容?回憶一下,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揭題: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因數(shù)和倍數(shù)這一單元的內(nèi)容,今天開始主要整理與練習這一單元內(nèi)容。(板書課題)通過整理與練習,我們要進一多認識因數(shù)與倍數(shù),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能熟練掌握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或倍數(shù)的方法;能判斷偶數(shù)和奇數(shù)、質(zhì)數(shù)和合數(shù),了解這些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能正確分解質(zhì)因數(shù),提高對數(shù)的特征的認識,加深對數(shù)的認識。

              二、回顧與整理

              1.回顧討論。

              出示討論題:

              (1)你是怎樣理解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舉例說明你的認識。

              (2)2、5、3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征?我們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3)自然數(shù)可以怎樣分類,各能分成哪幾類?舉例說說什么是質(zhì)因數(shù)和分解質(zhì)因數(shù)。

              (4)什么是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

              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結合討論適當記錄自己的認識或例子。

              2.交流整理。

              圍繞討論題,引導學生展開交流,結合交流板書主要內(nèi)容。

              (1)提問:能說說什么是因數(shù)和倍數(shù)嗎?可以用例子說明。(結合交流板書一兩個乘法或除法算式)

              引導:在整數(shù)乘法算式里,兩個乘數(shù)都是積的因數(shù),積是兩個乘數(shù)的倍數(shù)。你能根據(jù)這里的`算式說說哪個是哪個的因數(shù),哪個是哪個的倍數(shù)嗎?

              (指名學生說一說,再集體說一說)

              你能找出6的因數(shù)嗎?(板書因數(shù))6的倍數(shù)呢?(板書倍數(shù))

              能說說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或倍數(shù)的方法嗎?

              說明: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可以從小到大一對一對地找,到中間兩個因數(shù)之間沒有因數(shù)為止;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可以用依次乘1、2、3……這樣的方法找,注意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是無限的,寫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要注意用省略號。

              (2)提問:2、5、3的倍數(shù)各有什么特征?我們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自然數(shù)可以怎樣分類,各可以分成哪幾類?

              你能舉出偶數(shù)和奇數(shù)、質(zhì)數(shù)和合數(shù)的一些例子嗎?(學生舉出各類數(shù)的例子)

              說明:按是不是2的倍數(shù)可以把自然數(shù)分成偶數(shù)和奇數(shù)兩類,是2的倍數(shù)的是偶數(shù),不是2的倍數(shù)的是奇數(shù);按因數(shù)的個數(shù)可以把自然數(shù)分成1和質(zhì)數(shù)、合數(shù)三類,只有兩個因數(shù)的是質(zhì)數(shù),有兩個以上因數(shù)的是合數(shù),1既不是質(zhì)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什么是質(zhì)因數(shù)和分解質(zhì)因數(shù)?6有哪些質(zhì)因數(shù)?怎樣把6分解質(zhì)因數(shù)?(板書式子,并說明其中的質(zhì)因數(shù))

              (3)提問:什么是公因數(shù)和最大公因數(shù),什么是公倍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

              說明:兩個數(shù)公有的因數(shù)叫公因數(shù),其中最大的叫最大公因數(shù);兩個數(shù)公有的倍數(shù)叫公倍數(shù),其中最小的叫最小公倍數(shù)。

              結合交流內(nèi)容,逐步板書成:

              l

              質(zhì)數(shù)質(zhì)因數(shù)

              合數(shù)分解質(zhì)因數(shù)

              因數(shù)公因數(shù)最大公因數(shù)

              (互相依存)

              倍數(shù)公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

              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

              偶數(shù)

              奇數(shù)

              (4)引導:請同學們現(xiàn)在觀察我們整理的這一單元學過的內(nèi)容,了解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同桌互相說說知識是怎樣發(fā)展的。

              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巡視、傾聽。

              交流:哪位同學能看黑板上整理的內(nèi)容,說說我們怎樣逐步認識這些知識的,知識是怎樣發(fā)展起來的。

              三、練習與應用

              1.做“練習與應用”第1題。

              指名學生交流,說說每組里因數(shù)和倍數(shù)關系。

              提問:3和7有沒有因數(shù)和倍數(shù)關系?為什么沒有?

              2.做“練習與應用”第2題。

              (1)讓學生獨立寫出前四個數(shù)的所有因數(shù),指名兩人板演。

              交流:你是怎樣找它們的因數(shù)的?(檢查板演題)

              (2)口答后三個數(shù)的因數(shù)。

              引導:能說出后面每個數(shù)的全部因數(shù)嗎?(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提問: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有什么特點?

              說明:一個數(shù)因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3.分別說出下面各數(shù)的倍數(shù)。

              581217

              分別指名學生說出各數(shù)的倍數(shù),教師板書。

              提問:為什么要寫省略號?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點?

              說明:一個數(shù)倍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shù)。

              4.做“練習與應用”第3題。

              (1)讓學生獨立完成填數(shù)。

              交流:題里各是怎樣填的?(呈現(xiàn)結果)填數(shù)時怎樣想的?

              提問:哪些數(shù)既是3的倍數(shù),又是5的倍數(shù)?你是怎樣想的?

              同時是2和5的倍數(shù)的數(shù)有什么特征?

              哪些數(shù)既是2的倍數(shù),又是5和3的倍數(shù)?說說你的判斷方法。

              (2)這里哪些數(shù)是偶數(shù)?奇數(shù)呢?

              你是怎樣判斷偶數(shù)和奇數(shù)的?

              5.做“練習與應用”第4題。

              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自己選出兩張卡片,按各題的要求分別組成兩位數(shù),把能組成的數(shù)記錄下來。

              交流:同時是5和3的倍數(shù)的數(shù)有哪些?(板書:30)如果是三位數(shù)呢?

              (板書:180810)

              組成的兩位數(shù)中最大的偶數(shù)是多少?(板書:80)最小的奇數(shù)呢?(板書:13)

              6.做“練習與應用”第5題。

              讓學生把質(zhì)數(shù)圈出來,在合數(shù)下面畫線。

              交流:哪些是質(zhì)數(shù),哪些是合數(shù)?(板書成兩類)質(zhì)數(shù)和合數(shù)是按什么分的?

              說明:質(zhì)數(shù)只有2個因數(shù),合數(shù)至少有3個因數(shù)。

              7.做“練習與應用’’第6題。

              讓學生選出質(zhì)數(shù)和偶數(shù)。

              交流、呈現(xiàn)結果。

              提問:觀察表里選出的質(zhì)數(shù)和偶數(shù),所有的質(zhì)數(shù)都是奇數(shù)嗎?請舉出一個具體例子。

              所有的合數(shù)都是偶數(shù)嗎?你能舉例子說明嗎?

              指出:如果要說明一個結論是錯誤的,只要舉一個反例。比如,要判斷質(zhì)數(shù)都是奇數(shù)的說法是錯的,只要舉出質(zhì)數(shù)2是偶數(shù)這個例子。這里質(zhì)數(shù)2是偶數(shù)就是一個反例。要判斷合數(shù)都是偶數(shù)是錯的,也只要舉一個反例,比如合數(shù)9就是奇數(shù)。

              8.下面的說法正確嗎?

              (1)大于0的自然數(shù)不是奇數(shù)就是偶數(shù)。

              (2)大于0的自然數(shù)不是質(zhì)數(shù)就是合數(shù)。

              (3)奇數(shù)都是質(zhì)數(shù),偶數(shù)都是合數(shù)。

              (4)自然數(shù)中最小的偶數(shù)是2,最小的合數(shù)是4。

              (5)一個數(shù)本身既是它的因數(shù),又是它的倍數(shù)。

              9.做“練習與應用”第7題。

              (1)讓學生填空,指名板演。交流并確認結果。

              提問:這里填寫的質(zhì)數(shù)都叫積的什么數(shù)?為什么稱它是積的質(zhì)因數(shù)?

              說明:這里把合數(shù)寫成這種質(zhì)數(shù)相乘的形式,叫什么?

              (2)把30、42分別分解質(zhì)因數(shù)。

              學生完成,交流板書,檢查訂正。

              四、全課總結

              提問:這節(jié)課主要復習的哪些內(nèi)容?你有哪些收獲?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 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學習和認識復式統(tǒng)計表,根據(jù)收集、整理的數(shù)據(jù)填寫統(tǒng)計表,并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學習根據(jù)收集、整理的數(shù)據(jù)完成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具準備:

              統(tǒng)計圖與統(tǒng)計表

              教學進程:

              一、復習。

              小組討論:

              這一單元,你學習了那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1題。

              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教材提供的數(shù)據(jù)獨立填表,再進行適當交流。

              要重點指導計算“人均耕地面積”的計算方法。知道根據(jù)問題,應該用全果耕地的總公頃數(shù)除以總人口數(shù)。

              總結,得數(shù)大約是0.11公頃。

              2、你知道嗎。

              先讓學生自由閱讀,再交流體會。

              3、完成第2題。

              學生觀察后,可以要求說說這里的復式條形圖與此前認識的復式條形圖有什么不同,體會復式條形圖的具體形式是可以變化的。

              學生填表后,適當可以組織交流,使學生體會我國城鄉(xiāng)社會經(jīng)濟正在不斷發(fā)展、進步。

              4、完成第3題。

              可以先讓學生根據(jù)復式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獨立完成條形統(tǒng)計圖,再組織對統(tǒng)計圖的.觀察與分析。

              要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對條形統(tǒng)計圖的直觀觀察從整體上評價這兩只球隊,看出紅隊的狀態(tài)不夠穩(wěn)定,而藍隊的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又收獲了什么?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下冊第七單元整理復習試題最新06-23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01-20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11-16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教案09-30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范文09-28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2022教案10-09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單元測試題06-19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作文10-04

            語文第七單元教案01-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乱码伦视频免费国产| 韩日自拍| 在线天堂中文|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爱www免费人成av| 成人性生活毛片|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 日本69精品久久久久999小说| 成本人片无码中文字幕免费| 一二三四在线视频观看社区| 裸体一级淫片免费播放| 91亚洲精华| 午夜在线精品偷拍| 日本三级带日本三级带黄| 中文字幕资源网| 女生宿舍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黄网站|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超清无码波多野吉衣中文| av看片网站| 日本久久久久久科技有限公司| 夜夜夜夜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 欧美 日韩| 亚洲www天堂com| 自拍偷拍亚洲激情| 国产午夜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给我免费的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免费看片| 在线a观看| 国产短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农村乱辈无码|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 激情开心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婷婷啪| 亚洲 自拍 色综合图 12p| 国产麻豆成人精品av| 国产天堂精品| 午夜在线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