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成人亚洲av,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3-01-21 09:12:0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集錦15篇)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0~11頁《找因數》 學情分析:

              在四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接觸了解一些因數和積的概念。學習本單元的前三個課時后,學生已基本建立因數、倍數、奇數和偶數的概念。這些為學生能順利學習和掌握本課時的學習內容作好前期準備。

              教材分析:

              “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本課教材設計以“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做為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始,讓學生在理解“用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哪幾種拼法?”的前提下開始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展開的。在此基礎上,引導并指導學生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小組中把自己的操作過程和思考的過程表達清楚。學生在思考“有幾種拼法”時,一般會用乘法進行思考:幾乘幾等于12,然后再一對一對地找出1與12、2與6、3與4等12的因數。這一安排是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形象的排列特點,理解抽象地找因數的方法。在學生操作的基礎上再組織學生交流,交流的重點是學生思考的過程,體會用“想乘法算式”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體會一個數的因數個數是有限的。最后,在設計找因數的練習題時,可以讓學生獨立嘗試,反饋時注意學生能否有序思考。

              教學目標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體會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問題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運用多種方法,正確寫出指定自然數的所有因數。

              3、經歷探索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活動過程,培養有條理思考的習慣和能力,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體會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具:投影、課件

              學具:12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做拼圖游戲嗎?

              用你們課前準備好的`的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比一比,誰的拼法多?邊擺邊做好記錄。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學生:用12個小正方形自由拼(畫)長方形

              (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問題的學生,搜集學生中出現的問題.)

              師:剛才老師在觀察同學們操作時,都有自己的拼法,下面把我們的學習成果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學的成果,總結一下能拼出幾種長方形?

             。、引導學生合作交流中總結出找一個數的因數的基本方法。

              指名學生匯報拼法,學生一邊匯報,一邊將所拼的圖在黑板上進行演示。) 師:你能把這些擺法用算式寫出來嗎?

             。▽W生獨立寫出算式并匯報)

              依學生匯報板書: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學生觀察算式,找出因數一樣的算式。引導學生說出能用3種方法表示,這三種方法是:1×12=12 2×6=12 3×4=12,并指明算式一樣時選擇其中一種說出來。

              板書:12=1×12=2×6= 3×4

              師:同學們觀察一下,12的因數有哪幾個?

             。▽W生說出12的因數有:1、12 、2、6、3、4。)

              師:拼長方形與找因數有什么關系呢?

              (指名學生說一說)

              師:根據剛才的操作交流,請同學們說一說怎樣找一個數的因數呢? (學生思考片刻后匯報,可以組內交流。)

              引導學生說出:用乘法思路想,看哪兩個數相乘得12,然后一對一對找出來。

              3、引導得出“有序思考”的方法。

              師:通過拼長方形的方法,我們知道了尋找因數的方法。那么找一個數的因數怎樣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呢?

             。▽W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再自由發言。)

              根據學生發言小結:

              找一個數的因數,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對一對地找,這樣有順序的給一個數找因數,好處就是不重復也不遺漏。

              師:請同學們按順序說出12的因數。(學生匯報)

              板書:12的所有因數有:1、2、3、4、、6、12。

              三、應用實踐

              基礎練習

              1、課本第9頁試一試:分別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數。

              學生獨立思考分別找出9和15的因數;教師巡視指導,關注學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指明按從小到大,一個一個有序地說,以免遺漏。

              2、 學生獨立在書中完成第9頁的練一練的第1、2、3題。

              (投影展示1、2、3題,讓學生說一說,集體評價。)

              變式練習

              1、16的因數有:( )

              36的因數有:( )

              一個數的最最小的因數是( ),最大的因數是( ),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 )。

              2、一個數的最大因數是17,這個數是( ),它的最小的因數是( ),17的因數是( ),一共有( )個。

              一個數的最小倍數是17,這個數是( ),它( )最大的倍數,17的倍數的個數是( )。

              拓展提高練習

              把48個球裝在盒子里,每個盒子裝得同樣多,有幾種裝法?每種裝法各需要幾個盒子?如果有37個球呢?

              師:同學們能不能利用找因數的方法來解決裝球問題呢?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一下。

              匯報:一共有幾種裝法呢?

              思考:這種裝球法與找因數有什么關系呢?

              四、總結與評價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呢?

              學生匯報后師總結:同學們說得很好,這節課我們學會了找因數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數的方法解決很多實際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很多數學奧秘,就看我們能不能發現,并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一)進一步理解求平均數的意義,掌握較復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二)通過題目設計,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培養學生靈活計算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求平均數的意義及較復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較復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用具

              教具:電腦軟件、投影片。

              學具:判斷卡。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傩∶饔12本書,小軍有20本書,小明和小軍平均每人有幾本書?

              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個班做好事多少件?③五年級一班分成3組投籃球,第一組投中28個,第二組投中33個,第三組投中23個,平均每組投中多少個?

              由學生自己解答(列式計算)針對第③題提問:

             、僬f出這道題的問題是什么?

             、谇笃骄鶖当仨氈朗裁礂l件?

             、壅f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板書:投中總個數÷組數。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 1:

              五年級一班分成3組投籃球,第一組10人,共投中28個;第二組11人,共投中33個;第三組9人,共投中23個。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

              讀題后,學生分組討論思考題。(投影片)

             、倮1和準備題③比較,題目有什么異同?(從條件和問題兩方面考慮。)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必須先知道什么條件?

              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板書:投中總個數÷全班總人數。

              教師:投中總個數和全班總人數題目中給了嗎?怎么辦?

             、谕吨锌倐數和全班總人數知道之后,怎樣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

              嘗試自己列式,然后討論訂正。

              板書: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個?

              28+33+23=84(個)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

              84÷30=2.8(個)

              教師:綜合算式怎樣列?(學生試列式,再討論訂正。)

              板書:(28+33+23)÷(10+11+9)=2.8(個)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個。

              教師:對比例1和準備題③你能發現解答方法有什么異同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不同的情況?

              2.出示例2:(投影片)

              下表是五年級二班3個組投中籃球情況統計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教師:例2和例1比較,有什么異同?

              明確:例1和例2的問題一樣,但已知條件不同。

              教師: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要知道什么條件?(學生試做,然后說出自己的列式和思路,充分討論,如果有不同意見互相交換,最后弄清怎樣是對的。)

              板書: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個?

              2.5×12+3×11+3.2×10=95(個)

              由學生完成。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個。

              教師:你能列出綜合算式嗎?

              板書:(2.5×12+3×11+3.2×10)÷(12+11+10)。

              討論:對比例2和例1有什么不同?解答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教師:求平均數時,有時不能除盡,這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取近似值。

              (三)鞏固反饋

              1.做一做:

              小亮讀一本書,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頁,后3天平均每天看8頁。小亮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頁?(先說思路,再列式計算。)

              2.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傩±罴庸ひ慌慵,前2時加工28個,后3時加工36個,平均每時加工多少個?

              [ ]

              A.(28+36)÷(3+2);

              B.(28 × 2+36 × 3)÷(3+2);

              C.(28+36)÷2。

             、谝惠v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前5時平均每時行60千米,后3時平均每時行56千米,這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平均每時行駛多少千米?

              [ ]

              A.(60+56)÷(5+3);

              B.(60+56)÷2;

              C.(60×5+56×3)÷(5+3)。

              (四)課堂總結(學生總結)

              教師:解答求平均數應用題應注意哪些問題?

             、倜鞔_問題求的是什么平均數;

             、诳倲盗俊驴偡輸=平均數。

              (五)布置作業 課本P15:1,2,3,4,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較簡單的求平均數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并鞏固平均數的意義以及求平均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其中加權算術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是難點。通過準備題與例1的對比突出重點,學生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讓學生充分討論、嘗試例2,培養學生獨立解答問題的能力,從而突破了難點。

              本節新課教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學例1,加深對平均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的理解,共分3層。

              第一層:由準備題與例1對比,找出異同點;

              第二層:由問題出發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三層:列出分步和綜合算式。

              第二部分:教學例2,強調根據題意確定算法,可分3層。

              第一層:出示例2,審題找出與例1的異同點;

              第二層:分組討論解題方法;

              第三層:列出分步、綜合算式。

              第三部分:對比例1、例2,找出異同點,從而加深對平均數應用題解題方法的理解。

              板書設計(略)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活動情況,經歷測量石塊體積的實驗過程,操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2、在實踐與操索過程中,償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驗問題。

              教學重點

              操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

              償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量杯、石塊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況,引入新知

              1、出示石塊

              問:如何測量石塊的體積?

              極書課題。

              2、以小組為單位,先制高測量方案,再實實實際測量,能直接用公式嗎?

              不能怎么辦?

              三、進行實驗

              1、將石塊取入盛有一高水的長方體容器里,測量出容器的底面長、寬和小面高分別是多少/

              2、放入石塊前水高約18cm,放入石塊后水面高30cm。石塊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觀察石塊

              想一想,如何測量石塊的體積。

              學生動手測量

              水面高、底面長、寬分別是多少?

              (老師測量的讓學生量出來)

              學生口算出水面升高了12cm.

              生:底面積乘高是石塊的體積。

              并且列式計算

              學生可以做實驗,也可以由老師做,學生觀察,并說如何測量出石塊的體積的第二種方法。

              創設情景

              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引志學生操索與體會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制高測量方案,并進行實驗測量。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師板書:

              20×10×12=2400(cm3)

              =2.4(dm3)

              3、將石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

              三、試一試

              1、在一個長方體容囂里,測量一個蘋果的體積。

              2、測量一粒黃正折體體積

              學生根據題中的`二倍用“底面積×高”的方法計算。

              放入石塊前,容囂里的水是滿的,放入石堠后,溢出的水在水槽中,倒入量西湖里,有多少這亳升,就是石塊的體積。

              通過兩個實驗,使學生明白把不規則的石塊體積轉化成了測量計算水的體積的方法不只一種,讓學生運用在操索活動中得到測量的方法。

              板書設計:

              有趣的測量

              小實驗:測量石塊的體積:小面高:30cm

              底面長:20cm、寬10cm、高18cm30-18=12cm

              底面積×高=體積200×12=2400(cm3)

              20×10×18=3600(cm3)=2.4(dm3)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知道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掌握長方體的基本特征,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學生在生活中進一步積累探索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維。

              3、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其價值,增強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長方體的特征。

              難點:理解長方體面、棱、頂點之間的關系,建立空間想象。

              教學準備:

              每生準備一個長方體,長方體框架;師準備教學道具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很多圖形了,大家回想一下我們都學過哪些?現在老師在黑板上畫出兩個最簡單的圖形,請你們快速說出它們的名字。

             。◣熢诤诎迳袭嫵鲆粋點,一條直線)

              生:點、線

              師:我的這個點和線都畫在一個什么上?

              生:黑板、面

              師:對,都畫在一個面上。現在請你們拿出身邊的長方體,找一找長方體中的點、線、面。

              師生摸一摸,指一指,說一說。

              二、新授

              師:長方體中的線有一個固定的名字叫做“棱”,長方體中的點也有一個固定的名字叫做“頂點”。

              師:我們現在初步了解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如果大家想更多的了解長方體,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

              生: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

              師:大家提出的既有關于面、棱、頂點數量的問題,又有關于它們之間關系的問題。下面就請大家小組合作學習,解決課件中給出的這些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以下問題:

              面1、長方體有幾個面?

              2、每個面是什么形狀?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棱1、長方體有幾條棱?

              2、哪些棱長度相等?

              頂點1、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你還有什么新的發現?棱是怎么形成的?頂點是怎么形成的?

              師:我們先來解決一個最簡單的問題,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生:8個

              師:怎樣有序地數?

              生:可以先依次數上面的四個,再依次數下面的四個。

              師:長方體有幾個面呢?

              生:6個

              師:誰能有次序地數出這些面?

              師:誰能用具體的方位名詞有次序地數出來?

              師:長方體有6個面,依次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

              師:還可以怎么數?

              師:我們在第一單元學習了觀察物體,現在試著從一個角度觀察我手中的長方體,你最多能看到幾個面?

              生:3個

              師:這三個面的對面都看不到,所以用3乘2就是總數。用這樣的方法也能數出長方體的面數。

              師:每個面是什么形狀?

              生:長方形,有的長方體中也有正方形。

              師:長方體的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師:長方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生: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上面和下面

              師:你們說的前與后,左與右,上與下都是相對的關系,所以簡單說就是相對的面完全相同。你們是怎么得出這個結論的?

              生:我們是看出來的。

              師:生活中我們經常有看錯人的時候,所以用眼睛看出來的不一定正確,你們有什么方法能證明自己的結論是正確的嗎?

              生:可以把長方體拆開,拿相對的面對比,如果完全重合,就說明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師:你的方法真棒,那我們就一起來操作和證明一下。

              師:相對的兩個面放在一起完全重合了,說明大家的結論是正確的。

              師:我們來理解一下什么是完全相同?完全相同的兩個面,它們的面積相等,周長相等,長相等,寬也相等。

              師:關于長方體的棱,你們知道有幾條嗎?

              生:12條

              師:誰能有次序地、不重不漏地數出來?

              請學生來數

              師:剛剛那位同學的數法我再來展示一下,同學們仔細觀察,他是分成幾組來數的?每組有幾條?

              生:三組,每組有4條。

              師:為什么要這樣數?

              生:因為每一組中的棱長度是相等的。

              師:哪些位置的棱長度相等呢?

              生:位置相對的棱

              師:我們用尺子量一量是否相等。

              師:確實,相對的四條棱長度相等。

              師展示長方體框架:假如這個框架中缺少了一條棱,你能想象出缺的這條棱的樣子嗎?為什么?

              生:因為相對的棱長度相等,可以通過相對的棱想象缺的那條棱的樣子。

              師:如果在一組相對的棱中去掉三根,剩一根,你能想象出去完整的長方體的樣子嗎?為什么?

              生:能,可以通過剩下的那根,想象出跟它相對的其他三條棱的樣子。

              師:按這樣的道理,我們在每一組棱中都去掉三根,依然可以想象出完整的長方體的樣子。我來試試去掉這些棱后,會是什么樣子。

              生:只剩下三根棱。

              師:這三根棱有什么特殊?

              生:它們相交于一個頂點。

              師:對。這是三條非常特殊的棱,我們把它們分別稱作長方體的“長”“寬”“高”。也就是說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在一個長方體中,我們通常把豎著的這條棱叫做“高”,正對著我們的棱叫做“長”,“長”旁邊的那條是“寬”。大家來指一指我手中的.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拿長方體模型橫放、豎放、側放,并讓學生指出在不同擺放的情況下的長、寬、高,體會同一個長方體因擺放位置不同而引起的長寬高的變化。

              師:根據相對的棱相等,所以“長”對面的棱也是“長”,“寬”對面的棱也是“寬”,“高”對面的棱也是“高”,由此可知,長方體有4條長,4條寬,4條高。共計12條。

              師:如果讓大家利用小木棒來制作一個長方體框架,思考一下需要幾組木棒,共幾根?在下面給出的木棒中你可以如何搭配來組建長方體,它們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

              出示例題:

              四根8厘米,八根3厘米,四根6厘米,兩根5厘米。

              生1:長8,寬3,高6

              生2:長8,寬3,高3

              生3:長6,寬3,高3

              師:生2和生3搭建的長方體都是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長方體,想象一下,把長縮短到3厘米,這個長方體會變成什么樣子?

              生:變成了正方體

              師:對,變成了長、寬、高都是3厘米的正方體,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是正方體,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師:關于面、棱、頂點,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棱和面有什么關系?棱和頂點有什么關系?

              生:兩個面相交的位置是棱,兩條棱相交的位置是頂點。

              鞏固練習

              書上例題1、2

              小結

              作業布置

              練習冊《長方體的認識》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法則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理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整數除法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ㄒ唬┲该逖,集體訂正:5628÷67

             。ǘ┭菔菊n件:商不變的性質

              (三)教師導入: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我們已經掌握了它的計算方法,那么除數是小數的

              除法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ò鍟n題: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ㄒ唬┙虒W例4

              1.演示課件:一個數除以小數

              2.嘗試不同思路(把題里的米數都改寫成厘米數來計算)

              56.28米=5628厘米

              0.67米=67厘米

              5628÷67=84(條)

              教師說明:這種方法是正確的,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3.思考:為什么要把除數和被除數都擴大100倍呢?擴大1000倍可以嗎?

              4.練習:繼續演示課件:一個數除以小數

              5.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關鍵是什么?轉化時以誰為標準?

              6.小結計算方法

              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看除數的小數

              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然后按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

             。ǘ┙虒W例5

              例5

              10.5÷0.75

              1.學生試算

              2.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1)位數不夠用“0”補足.

             。2)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3.練習

              51.3÷0.27

              26÷0.13

             。ㄈ┛偨Y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

              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有什么聯

              系?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堂練習

             。ㄒ唬┨羁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_____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

              幾位,_____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_____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_____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二)把下面的題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4.68÷1.2=□÷12

              2.38÷0.34=□÷□

              5.2÷0.32=□÷32

              161÷0.46=□÷□

             。ㄈ┯嬎阆旅娓黝}

              6.21÷0.03=

              210÷1.4

              1.104÷2.4

              五、布置作業

             。ㄒ唬┯嬎阆旅鎮題.

              19.76÷5.2

              109.2÷0.42

              8.4÷0.56

              10.8÷4.5

              6.825÷0.91

              25.84÷1.7

             。ǘ┦澜缟献畲蟮镍B是鴕鳥,體重達135千克,最小的鳥是蜂鳥,體重只有0.0016千克.鴕鳥的體重是蜂鳥的多少倍?

              六、板書設計

              一個數除以小數

              例4做一條短褲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

              例5計算

              10.5÷0.75

              可以做多少條短褲?

              答:56.28米布可以做84條短褲

              一個數除以小數(二)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經歷設計打電話方案并找出最優方案的過程,體驗畫圖分析、交流討論的學習方法。

              2。通過這個綜合應用,讓同學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和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

              3。通過畫圖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

              學情分析

              《打電話》所使用的素材是學生所熟悉的,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很有興趣。“打電話”這一問題正是為學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間,學生嘗試尋找“答案”時,不是簡單地應用已知的信息,也沒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盡管不是所有的學生最終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但是他們都盡自己的思維能力“走”得足夠遠。很有讓學生去研究的價值。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打電話的各個方案并從中優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打電話的最優方案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一、引入新課(出示半開放性素材)2分鐘

              問題:學校剛接到教育局通知,讓我們學校馬上派15位同學馬上趕到二小參加現場科技制作比賽,由付老師負責通知他們,你們幫付老師想想,付老師可以用什么方法通知他們?

              師由這個問題引出最直接、最能保證通知到位的方式:打電話(板書課題)

             。+想+講)

              活動2【活動】二:自主合作(學生呈現多個項度+確定項度)(6分鐘)

              學生自主學習課本P132-133,并同桌或前后兩人交互打電話的方案,時間3分鐘

             。ǹ+想+講+聽)

             。◣熝惨,并對自主學習認真的同學及予表揚)

              自主學習要求:

              a。看課本P132———133,看完以后,同桌或前后兩人交流下討論打電話的方案。

              b。通過自學,看課本中介紹了哪幾種打電話的方案。

              c。時間3分鐘。

              通過自學,我知道課本中介紹了哪幾種打電話的方案?

              (師根據學生回答,整理項度并板書:)

              項度呈現:

              主氣泡:打電話

              子氣泡:分組通知、逐個通知、每個人不空閑通知

              其中“分組通知”又包括分三組、四組、五組等三個向度。

              3。生在團隊長的帶領下團隊共同確定其中的1個項度進行討論,團隊長并做好組內分工。

             。ㄖv+看+小動)

              活動3【活動】三:合作探究(交互+強化)14分鐘

              1.團隊長根據自已團隊選擇的問題帶領組員開展4—6人的小組交互,強化學習,并把學習的'成果記錄在白板上,并作好發言準備。

              (通過小組的共同交互學習,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達到6—8次的強化學習,師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

             。ㄗ+想+講+聽+大動)

              合作探究要求:

              a。團隊長根據選擇的問題,帶領組員開展小組討論,強化學習,并把團隊學習的成果記錄在白板上。

              b。每個團隊做好上臺展示交流的準備。

              c。時間是7分鐘

              2:師巡視:提醒有關的小組做好展示交流的準備。

              活動4【活動】四:展示交流(匯集+強化)

              1.選擇四個團隊上臺展示匯報,涵蓋所有項度的知識點。

             。◣煾鶕䦟W生的展示匯報情況,給予鼓勵和表揚)

             。ㄖv+聽+看+做)

              2。教師精講,師生共同完成2n的推導過程,小結出最優方案。

             。ǹ+講+做+聽+想)

              活動5【練習】三:鞏固練習

              ⑴有一棵奇妙的樹,原來只有1個樹枝,第一年長出1個樹枝,第二年每個樹,枝分別長出1個新枝,第三年每個樹,枝又都分別長出1個新枝,照這樣計

              算,第五年這棵樹上一共有幾個樹枝?

              ⑵小鴨子想開一個游泳會,如果通知一只鴨子要3分鐘,你能幫它想一想,有什么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通知到30只鴨子來參加游泳會嗎

              活動6【活動】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們學會了什么?把你的收獲告訴大家?

              (看+講+想)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用計算器計算比較復雜的小數乘、除法,并有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在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時,學生能通過觀察、分析發現算式中的規律,并能按規律直接填得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引導發現規律、描述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讓學生體會數學中的美以及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

              能用計算器探索計算規律,并能應用探索出的規律進行一些小數乘、除法的計算。

              【教學難點】

              發現規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你能發現規律嗎?

              2.出示:比一比誰算得快。

              32.47÷15=63.79÷5.2=

              學生自主計算并訂正結果。

              3.教師引入:在計算這些題目時,同學們是不是感到很麻煩?這時我們可以使用計算器。用計算器還可以幫助我們探索一些規律呢!

              (板書課題: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二、新課學習

              1.出示教材例9例題。

              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下列各題。

              訂正答案:

              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師小結:這些都是循環小數。并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你發現了哪些規律?在小

              組內交流討論。

              引導學生說出規律:商是循環小數;循環節都是9的倍數。

              2.引導學生按規律寫結果:同學們,通過用計算器計算,觀察計算結果,我們發現了規律。現在大家能不能不計算,用發現的規律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題)

              6÷11=7÷11=8÷11= 9÷1l=

              學生匯報得出的結果。引導學生說一說,你是根據什么來寫這些商的?

             。ǜ鶕1÷11,2÷11,……,5÷11的結果得出的規律來寫商的。)

              3.檢驗:同學們寫出的規律對不對?用計算器來檢驗一下。

              學生自主驗證計算結果,與自己得出的結果作比較。

              三、結論總結

              師:這節課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總結:

              1.用計算器計算省時省力又很精確。

              2.觀察得到規律,不用計算器也能很快得出結果。

              四、課堂練習

              1.算一算,找規律:

              46×96= 69×64=

              14×82= 28×41=

              26×93= 39×62=

              ①等式左邊的因數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交換位置就是等式右邊的因數。

              ②兩個因數十位上數字的乘積等

              于個位上數字的乘積。

              2.明辨是非:

             。1)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2)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因數乘或除以一個數(0除外),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3)因為75÷4=18 3,所以750÷40=18 3。()

             。4)兩個數相除,被除數擴大3倍,除數縮小3倍,商擴大9倍。()

              (5)因為360÷15=24,所以3600÷15=240,360÷5=8。()

              3.不計算,運用規律直接填出得數,再用計算器驗算。

              6×0.7=

              6.6×6.7=

              6.66×66.7=

              6.666×666.7=

              想一想6.666×666.7整數部分有幾個4,小數部分又是多少?

              4.用計算器計算前4題,試著寫出后2題的積。

              3×7=

              3.3×6.7=

              3.33×66.7=

              3.333×666.7=

              3.3333×6666.7=

              3.33333×66666.7=

              3.333333×666666.7=

              你能用發現的規律接著寫出下面一個算式嗎?

              5.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各題。

              1÷7=2÷7=

              3÷7=4÷7=

              5÷7=6÷7=

             。1)你能用發現的規律把后面兩道算式的商寫出來嗎?

              (2)你發現了什么?

              五、作業布置

              1.先用計算器計算前面3題,仔細觀察,再試著寫出后面的得數。(保留6位小數)

              1÷7=2÷7=

              3÷7=4÷7=

              5÷7=6÷7=

              2.根據規律不計算直接寫得數。

              5×5=25

              15×15=225

              25×25=625

              35×35=

              45×45=

              55×55=

              六、板書設計

              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計算器:省時、省力、精確

              1122÷34=33

              111222÷334=333

              11112222÷3334=3333

              1111122222÷33334=33333

              ┆

              11111112222222÷33333334=333333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小數加減法:教材第47~51頁(例1、例2和練習八)

              加法運算定律的推廣和用計算器計算:教材第52~55頁(例3、例4和練習九)

              整理和復習與探索實踐:教材第56~5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現實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能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法的簡便運算;學會用計算器進行一些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法計算。

              2、使學生經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積累從現實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驗,培養問題意識,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和自覺驗算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方法和與整數加減法的內在聯系

              難點:自主地歸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加法運算定律的推廣

              課時安排:7課時

             。1)小數加法和減法

              教學內容:p.47、48的例1,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八第1~3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系,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問題的意識,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把小數點對齊”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的道理。

              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系。

              教學準備:在黑板上的板書。

              教學過程:

              一、學習新知:

              1、課前在黑板上板書:

              鋼筆8元

              筆記本3元4角

              講義夾4元7角5分

              水筆2元6角5分

              問:我們平時說價錢習慣說成幾元幾角幾分。現在請你把它們改寫成以元為單位的兩位小數。

              指名說一說:8.00元,3.40元,4.75元,2.65元

              這些小數哪些能化簡?把它化簡成最簡小數。(8元,3.4元)

              2、看黑板上的四樣商品的價錢,請你選擇兩件商品并算出總價。

              交流:(可能有的幾種情況)

              (1)鋼筆和筆記本一共多少錢?

              口答算式和結果,板書:8+3.4=11.4(元)

              問:這個“11”哪里來?為什么8加的是3而不是4?

              補充豎式說算理(略)強調:8是整數,3是整數部分的,要和它對齊。

              補充一個整數加法的豎式,說說整數加法在列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數位對齊)特點:右邊對齊。

              仔細觀察小數加法:右邊不對齊。

              追問:那該對齊什么?(小數點)

              補充:把8改寫成8.0,體會小數點對齊。

              那你做這樣的題時,會不會把小數點和小數部分的0補出來?

              指出:沒必要補,但要注意整數部分和整數部分對齊,小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對齊。

              繼續算一算:鋼筆和講義夾的總價,鋼筆和水筆的總價。

              (2)講義夾和水筆的總價:

              指名列式,板書豎式。觀察豎式,體會“小數點對齊,就等于相同數位對齊”。

              算出結果:7.40

              指出:豎式上算出的結果是兩位小數,寫在橫式上的時候要化簡成7.4

              (3)筆記本和講義夾的總價:

              列豎式計算,再次體會小數點對齊。

              小結:今天我們學的小數加法和以前學的整數加法有什么相同?

             。ǘ家嗤瑪滴粚R,從低位加起,滿10進1。)

              要注意那些地方?

             。ㄐ迭c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豎式上正常計算,橫式上要化簡。)

              3、看黑板上的信息,問:筆記本比講義夾便宜多少錢?

              指名列式,板書豎式(略)

              說說要注意的地方。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學生完成后交流得數。

              注意最后題,豎式上的計算結果是3.00,如果有橫式,只要寫成3

              2、第2題。說說錯在哪里?再訂正。

              第1題,小數點沒對齊。第2題,得數的小數點沒點上。第3題,只寫了小數部分,整數部分要寫0。

              3、口算第50頁的第1題。

              指名讀得數,注意能化簡的要化簡。

              4、完成第50頁的第3題。

              看線段圖,說說圖意?淳段圖分別提出加法、減法算的問題。再算一算。

              三、檢查預習作業。

              四、學生作業:第2題

             。2)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整數減小數的小數減法

              教學內容:p.48、49的例2,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八第4~6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整數減小數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理解小數減法。

              2、經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自覺驗算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探索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整數減小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探索當被減數小數部分的位數少于減數時的處理方法。

              教學準備:板書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8+1.4,讀,說說正確的計算方法。補充豎式,指出:小數點對齊后相加。

              二、學習新知:

              1、提前板書書上的4件商品的單價。

              問:昨天我們利用這些信息,學會了小數的加法和簡單的小數減法。

              說說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小數點對齊后加減,化簡)

              舉例較簡單的減法:(1)4.75-2.65;(2)4.75-3.4

              分別用豎式算出上面的減法,并比較不同:第2小題小數部分缺一個數位,可以補0,算5-0=5,也可以想5不用減,直接移下來。

              2、繼續看4件商品的單價,提出較難計算的小數減法問題。

              選擇其中一個問題,列式并板書:8-4.75

              豎式(略)。指豎式問:這題在計算時有什么困難?怎么解決?

              (引導:被減數小數部分沒有,要補0,變成8.00后算。8.00-4.75時,可以先不考慮小數點,當成是整數減法來算……)

              3、驗算:這題比較難,我們還可以用小數加法來驗算。

              補充加法驗算的豎式。規范其書寫格式。

              4、與“4.75-3.4”的豎式比較:為什么兩題都出現了小數部分有缺位情況,一題可以直接算,另一題卻要補0后再算?

             。ㄖ赋觯罕粶p數有空位要補0,減數有空位可以不補0。)

              5、學生練習另幾題較難的減法計算(做在書上)指名板書。講評。

              3.4-2.65 8-2.65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1)第1題,學生獨立計算,交流結果。

             。2)第3題,讀出上的新,并依次回答兩個問題。

              交流解法。問: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解答嗎?

              2、完成練習八的部分題目:

              (1)第4題,強調做這類題的要求:對的要打“√”,不能空著;錯的打“×”,然后在旁邊空的地方訂正。

              再分別找出錯在哪里,再改正。

             。2)第6題。讀題后,學生把算式寫在書上,再交流。

              四、檢查預習作業。

              五、布置作業:

              p.49第2題,p.50第5題

             。3)小數加、減法的練習

              教學內容:p.51練習八第7~10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結合現實情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問題意識,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2.6+8= 0.86-0.4=

              指名說說口算方法。提醒:豎式時可以把小數點對齊后加減,口算時更側重整數部分和整數相加,一位小數和一位小數相加。要看清楚數位。

              2、筆算:3.6-1.28= 7.18-3.6=

              學生列豎式計算,比較兩個計算。發現前面一題要補0后再減,后面一題可不用補0。

              3、小馬虎在計算3.56加一個一位小數時,由于錯誤地把數的末尾對齊,結果得到了4.23。正確的結果應當是多少?

              教會學生用還原思想解決這類問題:4.23-3.56=0.67,3.56+6.7=10.26

              二、完成書上的練習:

              1、直接寫出得數

              0.83-0.5= 9.2-6= 2+2.8=

              3.4-3.1= 0.73-0.23= 3.6+2.4=

              學生完成后,指名交流得數。

              2、第9題。觀察折線統計圖,說說你看懂了什么?

              (人的正常體溫是37攝氏度左右,這是位體溫偏高的病人!

              分別計算:這一天,病人的最高體溫和最低體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從中午12時到下午4時,病人的體溫升高了多少攝氏度?

              這一天開始時與結束時,病人的體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要引導學生會看折線統計圖:折線越陡說明變化越快;折線平說明變化慢。

              可按段數相差的格數,找到變化情況。

              相差不多的再通過算的方法來進一步確認。

              3、第10題。獨立解答書上的問題,再交流。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注意提問的范圍:提一些需要計算的問題,不要問如“哪個最貴?”之類的問題。

              4、思考題:小力用豎式計算5.1加上一個兩位小數時,把加號看成了減號,得2.76。你能幫他算出正確的結果嗎?

              要求學生用剛才教的還原方法來解答。交流講評。

              三、檢查預習作業:

              對比練習:

              0.17+0.06= 0.79-0.04= 1.3+0.03=

              0.17+0.6= 0.79-0.4= 0.56+0.4=

              要求學生看清楚位數再加減。

              四、布置作業:(略)

             。4)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教學內容:p.52的例3,練一練和練習九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整數加法的運算律對小數加法同樣適用,能正確應用加法運算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法的簡便計算。

              2、在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優化意識;逐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意識,體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應用加法運算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教學準備:例題的板書

              教學過程:

              一、復習:

              題組練習:4.3+7 4.3+0.7 4.3+0.07

              觀察后說說:(1)這組題有什么聯系?(2)通過這組題,你覺得做小數加法要注意什么?

              二、學習新知:

              1、課前板書:水彩筆8.9元,筆記本3.6元,鋼筆6.4元,三角尺1.1元

              問:現在我要每件商品買一份,需要準備多少錢?

              指名列式:8.9+3.6+6.4+1.1

              (可能會有學生列式的時候就考慮了簡便的問題,指出:列式的時候,我們一般要按照題中的順序,這樣可以不遺漏不重復。)

              觀察這些加數有什么特點?你準備怎樣算?

              (由于有預習,所以不少學生都會考慮簡便的問題。)

              板書簡便的過程:=(8.9+1.1)+(3.6+6.4)

              =10+10

              =20(元)

              問:為什么這里要用“( )”?

              說說這樣算的依據是什么?

              復習加法運算律:a+b=b+a,(a+b)+c=a+(b+c)

              找找例題中哪里運用了加法交換律?那里運用了加法結合律?

              指出:運用加法運算律,也可以使我們的小數加法變得更簡便。

              整數簡便計算一般是要把加數湊成整百整千數,而小數加法一般只要湊成整數就可以了。

              2、湊整練習:

              板書3.3,問:你能說一個小數和它湊成整數嗎?

              (2.7,0.7,8.7……)

              問:這些小數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說得完么?指出:我們只要看小數部分,和0.3湊成整數的是0.7。為了統一,我們就用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來繼續湊整。

              7.2,1.76,2.37,3.34,0.237,2.178

             。ɡ蠋熞来伟鍟厦娴臄,學生依次說出另一個小數,老師繼續板書)

              觀察完整的板書問:

              要湊整,你發現了什么?

              (看位數,位數一樣多的才能湊整;看末尾,末尾加起來是10,如果小數部分有多位的,最后一位加起來是10,前幾位加起來是9!

              問:1.76和3.34,7.2和2.178能不能湊成整數?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

              1、用簡便方法計算:

              2.78+0.8+0.2 0.37+1.79+0.63

              指名口答簡便過程,并說說要注意的問題。

              2、五年級一班女子4×100米接力賽跑4位同學的成績如下表。你能很快算出她們完成接力賽的總成績是多少嗎?

              問:你知道接力賽的總成績是怎么算的?

              算一算,交流怎樣算更簡便?

             。ㄒ话銓W生都會用湊整的方法來計算,但還可以引導學生從估算的角度來觀察,發現通過移多補少,每一個成績都正好可以看成18秒,也就是18×4=72秒)

              3、口算下面各題:(p.54第1題)

              學生完成后,校對得數。

              4、算一算,比一比。(p.54第2題)

              觀察題組,說說上下兩題有什么聯系?選你認為計算簡便的那題算出結果。

              一起按順序口算出另一題,比較兩題結果是否相同,感受“簡便”。

              補充板書:a-b-c=?

             。1)=a-(b+c)=a-c-b

              舉例說說上面等式之間的聯系。記住連減可以改寫的形式。

              5、在一次跳遠比賽中,小強跳了3.06米,小星比小強少跳0.18米,小宇比小星多跳0.32米。小宇跳了多少米?

              讀題后,要求學生列出算式:3.06-0.18+0.32

              指名說說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師板書計算過程:=3.06-(0.18+0.32)=3.06-0.5

              說說這樣算行不行?為什么?

              四、檢查預習作業:

              4.52-(3.52+0.72) 4.9+0.1-4.9+0.1

              五、布置作業:

              第3題

              (5)用計算器計算小數加減法

              教學內容:p.53的例4,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九第5~9題

              教學目標:

              1、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能用計算器計算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法,體會小數加減法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3、在經歷用計算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用計算器計算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法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解決問題:

              1、(第5題)四五年級同學采集樹種,四年級采集了13.5千克,五年級比四年級少采集2.8千克。四五年級同學一共采集多少千克?

              讀題后讓學生列式,交流各種解答方法的不同思路:

              (1)13.5+(13.5-2.8)

              四年級是已知的,五年級的未知,先求出五年級再算出兩個年級

              (2)13.5+1.35-2.8

              先假設五年級和四年級一樣多,再把五年級少采集的減去。

              觀察兩個算式,哪個更簡便?算出結果。

              2、(第6題)分別計算書上的4個問題。

              交流各個問題,注意有的學生會出現選錯商品價格的現象。

              二、學習例4,用計算器計算并探索:

              1、課前板書:

              商品名稱 數量 單價/元 金額/元

              鉛筆 1支 0.80

              電池 4節 24.00

              鉛筆盒 15.40 15.40

              書包 1個 44.70

              面包 3.00 6.00

              問:這是一張不完整的發票,說說“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數量關系并算出空的格子。

              填寫完整后,算出總金額。

              (可以用計算器算,也可以利用數據特點口算或筆算。)

              2、如果老師付出100元買這些商品,應找出多少元?

              學生列式計算。

              3、(第8題)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況如下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額,并算出合計數。

              指導學生看懂該份表格,區分“收入”和“支出”,依次算出每一個空格。

              討論:上月結余、合計收入、合計支出以及表中最后余額的關系。

              4、用計算器計算前三題,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1)找到不變的數:小數部分前面都是8,最后一位是9

             。2)找到變的數字及變的規律:整數部分是變的,它比最后一個小數的位數少1;它同時還是后面小數部分的8的個數。

             。3)按照發現的規律填出最后一題的得數。

              5、兩個小數的和是8,相差0.4,這兩個小數分別是多少?

              引導學生思考并交流:

              (1)畫線段圖(圖略),發現如果把8減0.4,得到的是兩個較小的數;或者把8加上0.4,得到的是兩個較大的數。再除以2就可以了。

              (2)從平均數的角度考慮:平均數是4,要符合“相差0.4”,一個數要大0.2,另一個數小0.2

              (3)檢驗:兩個條件都要符合“和是8”、“差是0.4”

              6、思考題:小華在計算一道小數減數時,把被減數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減數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錯誤的答案與正確的答案相差多少嗎?

              指名說說思考方法。明確:被減數少算了,結果也少算了;減數多減了,結果也偏小。

              三、布置作業(略)

              (6) 整理與練習(一)

              教學內容:p.56、5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溝通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聯系,提高計算能力,發展數學思考,激發學習的興趣。

              2、綜合運用有關負數、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體會小數加減法的廣泛應用價值,拓展知識面,提高正確選擇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口算:2.5+3.2 0.83-0.5 0.25+0.75

              9.8-4.8 1.7+0.4 1-0.6

              1.2-0.8 0.92-0.2 0.52+0.4

              要求學生注意小數部分的不同位數,選擇這樣的既題讓學生說說口算方法。

              2、用豎式計算:(第2題)

              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做在本子上。做完后,可請平時多訂正的學生說說得數,有問題的再講具體的計算過程。

              3、簡便計算:

              4.3+0.98+0.7 3.6+1.98+6.02

              7.5+4.9-6.5 5.27-3.9-0.1

              8.44-(5.44+2.8) 1.29+3.7+2.71+6.3

              學生獨立做在本子上,后交流:

              (1)只有加法的,改變加數的位置湊整數加比較簡便。(如第1、2、6題)

             。2)連減題,可以減去兩個減數的和也可以先減后面的數再減前面的數,要根據具體的數來定。說說第4、5題的簡便計算方法。

             。3)有加有減題。在改變運算順序的時候要帶符號“搬家”,舉例:第3題。

              指出:簡便計算的目的是要“簡便”,但如果不按規定隨意改變會出現錯誤的結果,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用不簡便算一算的方法檢查結果是否一樣。

              二、解決問題練習:

              1、第4題,要求學生看懂圖的意思,明白竹竿分成了幾部分,然后再列式解答。

              2、第5題,讀讀表格中的數據,說說其含義。

              依次回答書上的問題。

              3、第6題,簡單介紹“警戒水位”及相關概念。

              說說表格中的各數據分別表示什么?

              指出:+和-如果用在某個數前,表示的是增加或減少的意思。

              如果用在算式里,是表示加或減的意思。

              依次加或減,算出結果,并對照警戒水位,說說哪幾天的水位超過了。

              4、思考題:

              指導學生讀懂題目的意思。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

              (1)分段算出每一秒的落地距離,再加起來。

             。2)簡單介紹等差數列求和方法,并用該方法算出和

              比較兩種方法,檢查結果是否一致。

              三、布置作業:(略)

             、 整理與練習(二)

              教學內容:P58 7

              教學目標:1.通過對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項目的調查和了解,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2、讓學生通過計算有關項目的合計數,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本單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并產生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3.通過此次教學,使學生能積極關注家庭收入情況,體貼父母工作的艱辛,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支出和收入在計算時采取的方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提前收集:上月的電話繳費單,水電燃氣三個月的繳費數據

              教學過程:

              1、 拿出你家上個月的電話繳費單,看看每個月的電話費包含哪幾個部分。

              小組交流,分組匯報;

              上月余額、本月消費、本月余額之間有什么樣的關聯,你能寫出他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式嗎?

              本月消費有很多,你怎樣算本月消費的合計數。

              計算一下是不是存在這樣的關系呢?上月余額—本月消費=本月余額

              小組交流一下誰家的電話費最多,各自的余額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話費,那么又有什么樣的數量關系呢,我們一起來幫他算算。

              2、 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個月的水電氣消費的數據填在書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計數,看看誰家的哪項費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奂彝ブС鲚^高者:

              再與你家庭的收入情況結合起來考慮,哪些同學的家庭儲蓄額最多,支出較多的同學考慮一下能不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呢?

              通過這次的記帳你有什么樣的體會?

              3、 統計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結余情況

              你的收入是從哪兒來?你的支出合理嗎?必要嗎?

              你結余多少?你準備怎樣處置你結余的錢?

              4、 我們應當如何合理安排收入與支出?

              5、 圍繞書上的三個方面的指標回憶相關的學習過程,舉例說說自己在學習本單元中學得好的地方和學得不理想的地方,然后在小組內向組長匯報,自己給自己評幾顆星。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連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更談不上管理好國家這個“大家”。具備了治理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國家這個“大家”,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整理家庭收入與支出情況,已具備了初步料理家務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財技巧,相信經過一定時間的努力,我們也一定能治理好國家,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內生活費用的支出情況,并用計算器算出合計數。并對家庭支出的各種數據作出相應的判斷,給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初步學會理財。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9

              教材類型:蘇教版所屬學科: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4.增長學生的自然知識,產生熱愛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學具準備:

              溫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ㄒ唬┯螒驅,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放在課前)

              1.游戲:我們來玩個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傧蛏峡矗ㄏ蛳驴矗谙蚯白200米(向后走200米)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傥以阢y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谥R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

             、芰闵10攝式度(零下10攝式度)。

              2.談話:李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ǘ┙虒W例1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牛ㄕn件出示地圖:點擊南京出示溫度計和南京的圖片)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這里有個溫度計。

              那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問:好,現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式度嗎?

              學生交流:是0℃。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個0,表示0攝式度)。

              沒錯。(結合圖說)這是零刻度線,表示0℃。(教師板書0)。

              誰來溫度計上表示出0℃。

             、莆覀冊賮砜瓷虾5臍鉁。(課件:點擊上海出現溫度計和上海的圖片)

              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式度呢?(學生回答4攝式度后,教師板書4)在溫度計上撥一撥。問: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式度。(教師結合圖,突出上海的氣溫在零刻度線以上)。

              ⑶接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課件點擊北京的圖片和溫度計)

              北京又是多少攝式度呢?

              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

              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系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式度)

              你能在溫度計上撥出來嗎?

              ⑷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溫。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溫,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對,上海的氣溫比0℃高,是零上4攝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北京的氣溫比0℃低,是零下4攝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⑸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了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為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寫在卡片上)

              師: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其他幾個城市的最低氣溫,注意觀察溫度計,把這些溫度記錄在卡片上,并讀一讀。準備好了嗎?

              香港:(19℃或+19℃)。寫好了請舉起你們的卡片。提問:你是怎么想到用+19℃來表示的?這位同學是用19℃來表示的?行嗎?為什么?(對,正號可以省略不寫)。

              哈爾濱:(-10℃)。老師寫了10℃后舉起來:“和老師的記錄一樣的請舉牌。為什么沒人和我的一樣啊?(對,零下10攝式度,我們用-10℃來表示,10攝式度是表示零上10攝式度的)。

              西寧:你們記錄好了,同桌互相校對一下再來交流。問:為什么這樣用這個數來表示?

              ⒊我們再來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溫度記錄下來。

              播放中央臺播音員播報的天氣預報(天津 呼和浩特烏魯木齊銀川)

              指名一位學生上前交流。師:你們覺得他記錄怎樣?這位同學的前面的正號沒寫,可以嗎?老師把-1的負號去掉,你們同意嗎?

              誰能在溫度計上撥出11℃?誰來撥-1℃?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式度為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ㄈ┳灾鲗W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進一步認識正數和負數。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0

              1、通過“打電話”的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需要用除數是小數除法去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

              2、利用已有知識,經歷探索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3、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及學生活動設計

              個性調整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環節

              問提問生活中有哪個同學一、創設情創設“打電話”的情境,

              有打長途電話的經驗。境

              1、出示文主題圖,讓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并討論如何解決“誰打電話的時間長”的問題。

              二、自主探2、組織學生探索如何計算4.83÷0.7和45÷7.2的究,創建數得數時,在探索之前,先引導學生比較這兩個算式

              和前面學習的小數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學生體會到學模型

              如果除數變成整數就好了,引導學生把新的知識轉

              化為已有的知識。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

              成整數,再按照小數除以整書的方法進行計算。1、試一試: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

              三、鞏固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0倍后,被除數末尾需要補0,與應用2。7÷7。5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倍后,被除數

              比除數小,商的整數部分需要補0,在練習后反饋時要引起學生的注意。

              2、練一練/1,2,3——補充練習:

              1、把下面各題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4.68÷1.2=□÷122.38÷0.34=

              □÷□5.2÷0.325=□÷325161÷0.46=□÷□2.筆算。6.84÷0.91225.84÷1.799.6÷41.5

              220.5÷147

              3

              4

              一、創設情境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三、鞏固與應用

              呈現中國銀行20xx年3月公布的關于外幣和人民幣之間的比率。

              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解答。由于貨幣的最小單位一般是“分”,以“元”為單位時第三位小數沒有意義,所以一般需要保留兩位小數,因此學生將體會到求積,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

              1、試一試,可以讓學生用計算器算出得數,然后根據得數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2、練一練:P71/1,2,3,4

              第1題:這是人民幣和港幣的兌換,12.5÷1。07,

              四、總結。超過了11元港幣;也可以用兵1×1.07,不到本世

              紀末2元,因此11元港幣不夠。

              第2題:這是人民幣和日元的兌換,要注意的是:5000×7.09所得到的近似值還需要去乘100.第3題:這是歐元換人民幣,5000×9.15=45750元不需要近似值.

              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小結.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并能按需要對數據進行簡單的整理.

              2.加深對條形統計圖的認識,提高學生看條形統計圖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學難點

              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小華統計一個停車場里各種機動車的數量.數出有摩托車3輛,小汽車15輛,大客車8輛,載重車6輛.請你幫助她完成下面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教師:要把題中的數據填入統計表中相應的欄目里,再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各種車輛數的多少.從題目的`條件中可以看出,要統計的有幾種數量?(幾種車,每種多少輛.)

              教師:制成的統計表有幾欄,每欄多少格?

              教師提問:看一看條形統計圖中,每格表示多少?

              二、學習新課.

             。ㄒ唬┯卯嫛罢弊值姆椒ㄊ占瘮祿

              教師:上面復習題中,統計停車場里面的車輛時,由于車輛是靜止不動的,我們可以分類數出各種車的輛數,是用逐項數出數目的方法收集的數據.如果我們要統計一個路口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的各種機動車的數量,還能用逐項數出的方法來收集數據嗎?

              教師:收集數據時,根據具體條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收集.今天就來學習一種收集和整理數據的常用方法(板書課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教師:請同學們作好準備,你們收集過路口的各種機動車數量.

              學生匯報收集的數據

              教師提問:為什么你們收集的數據不統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進?

              學生討論:小組內分工,每人記一種車的數;先把各種車的名稱寫出來排列好,過車時分別作出“正”字的記錄……

              學生匯報后教師板書:

              摩托車:正

              小汽車:正正正正正正一

              大客車:正正

              載重車:正正正正

              (二)填統計表和統計圖.

              1、教師:上面收集的數據,為了清楚地表示出來,要把這些數據整理,制成統計表.

              機動車種類

              輛數

              合 計

              摩 托 車

              小 汽 車

              大 客 車

              載 重 車

              教師提問:請看條形統計圖,每格表示多少?這個數能不能改變?

              教師說明:條形統計圖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數量,要根據統計的數據大小而定.

              2、學生練習.

              把課本第2頁的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補填完整.

              3、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從1992年到1996年,全國每年增加的人口數依次是1348萬、1346萬、1333萬、1271萬和1268萬.完成下面的統計表.

              教師:統計表要分幾欄?為什么?要分幾格?為什么?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增加人口數(萬)

              三、鞏固練習.

              拿一枚1角硬幣,從桌面上約3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20次,邊做邊記錄落下后的情況,然后填入下面的統計表.

              四、課堂總結.

              我們收集數據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五、課后作業.

              收集本班同學家庭人口的數據,并進行整理填入下表.

              六、板書設計

              省略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循環小數的概念.

              2.掌握循環小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循環小數等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和掌握循環小數等概念.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一)口算

              0.8times;0.5= 4times;0.25= 1.6+0.38=

              0.15divide;0.5= 1-0.75= 0.48+0.03=

              (二)計算

              21divide;3= 15divide;3= 12divide;3= 10divide;3=

              教師提問:通過計算,你發現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7

              例7 10divide;3

              1.列豎式計算

              教師提問: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教師用兩種顏色的筆分別將商3和余數1描一遍)

              使學生明確:因為余數重復出現1,所以商就重復出現3,總也除不盡.

              所以10divide;3=3.33……

             。ǘ┙虒W例 8

              例8 計算58.6divide;11

              1.學生獨立計算

              2.因為余數重復出現數字3和8,所以商就重復出現數字2和7,

              所以58.6divide;11=5.32727……

              3.觀察比較 10divide;3=3.33…… 58.6divide;11=5.32727……

              教師提問:你有什么發現?

             。ㄐ挡糠钟械臄底种貜统霈F;有一個數字、有兩個數字重復出現;)

              4.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教師板書:循環小數.像3.33……和5.32727……是循環小數.

              5.簡便寫法

              3.33……可以寫作 ;

              5.32727……可以寫作

              6.練習

              把下面各數中的循環小數用括起來

              1.5353…… 0.19292…… 8.4666……

              (三)教學例9

              例9 一輛汽車的'油箱里原來有130千克汽油,行駛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 .大約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兩位小數)

              1.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130divide;6=21.666……

              asymp;21.67(十克)

              答:小汽車大約裝21.67千克汽油.

              2.集體訂正

              重點強調:保留兩位小數,只要除到小數點后第三位即可.

              3.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除不盡的先用循環小數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兩位小數寫出它的近似值.

              28divide;18 2.29divide;1.1 153divide;7.2

              (四)討論:兩個數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會有幾種情況出現?

              1.除到小數部分的某一位時,不再有余數,商里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也就是被除數能夠被除數除盡.如3divide;2=1.5.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

              2.除到小數部分后,余數重復出現,商也不斷重復出現,商里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如10divide;3=3.33……,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循環小數是無限小數.

              三、課堂練習

             。ㄒ唬┯嬎阆旅娓黝},哪些商是循環小數?

              5.7divide;9 14.2divide;11 5divide;8 10divide;7

             。ǘ┫旅娴难h小數,各保留三位小數寫出它們的近似值.

              1.29090…… 0.0183838……

              0.4444…… 7.275275……

              四、布置作業

              (一)計算下面各題,除不盡的用循環小數表示商,再保留兩位小數寫出它們的近似值.

              9.4divide;6 38.2divide;2.7 204divide;6.6 6.64divide;3.3

             。ǘ┮涣谢疖噺哪暇┑缴虾_\行305千米,用了3.5小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保留兩位小數)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例觀察,了解一個簡單的圖形經過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

              2. 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教學重難點:

              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系統,卡紙,小三角形,90度扇形。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五年級12-13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1-06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08-25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6-13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03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0-08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10-11

            《容積》小學五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8-26

            《容積》小學五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6-11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01-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av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不卡| av最新在线| 日韩成人av片| 天天插天天操天天干| 三级视频兔费看|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国产男女激情| 亚洲www免费视频| 玖玖成人| 久久人人97超碰国产亚洲人| 亚洲精品字幕| 国产毛片成人| 午夜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日日色av| 18禁黄网站禁片无遮挡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黄色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少妇在线| 性欧美13处14破xxx极品|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九九| 日韩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97精品在线观看| 日本a∨在线| 日本久久久影视| 亚洲旡码欧美大片| 国产精品老熟女露脸视频|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超级流畅| 欧美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美女av免费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 国产精品xxxx| 天天看天天做|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中| 老熟女强人国产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www.欧美.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