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成人亚洲av,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12 11:40:1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小學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平行,感知平行線的特征,初步學會畫平行線,了解平行線在生活中的應用。

              2、培養空間想象能力與聯系實際的意識和能力。

              3、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認識平行

              1、初步感知,嘗試判斷

              師;上課一開始,讓我們先來看一小段錄像(播放錄像)

              師:錄像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啊? 生:開窗戶。

              師:開窗戶過程中,這扇窗戶在做什么運動呢?

              生:平移

              師:是的,平移是我們上個學期學過的知識,你們學得很好。我們看,窗戶的一條邊一開始在這個位置;平移之后,到了這個位置。你知道這條邊與這條邊的位置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生:平行

              師:你的知識面真廣,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平行線。

              師:你知道平行線嗎?

              高老師這里有幾幅圖,請同學們找一找,哪些圖畫出了你心目中的平行線?

              生1:第1幅、第5幅、第7幅。

              生2:就第1幅

              生3:1 和5

              師:看來,同學們對平行線都有自己的認識。到底你的想法對不對呢?,學完這節課后,相信你一定能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

              2、充分體驗,探討本質

              師:那么數學上,究竟什么是平行線呢?

              我們來看:

              窗戶這兩條直直的邊我們可以看成是兩條線段,這條線段如果向兩端無限延伸、延伸。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的兩條直線會怎樣?會相交嗎?

              生:不會

              師:都說眼見為實,這兩條直線我看到的部分的確是不相交的,可是無限延伸之后我看不到,你憑什么說他們永遠不會相交呢?

              生1:因為延長是不會彎過來的。

              生2:他們不會越來越近,最后靠在一起。

              生3:它們之間的寬度始終不會變的。

              師:寬度一樣,其實就是說他們的距離處處相等。(課件驗證)

              因為他們的距離處處相等,無限延伸之后始終保持著這樣的距離,所以,他們永遠不會相交。

              3、提升概念,再次判斷

              (板書并口述: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相互平行)

              師:兩條直線相互平行,我們也可以說其中一條就是另一條的平行線。

              如果我們把兩條直線分別標上名字,AB和CD,我們就說直線AB平行于直線CD,記作AB∥CD

              師:我現在如果把這兩條直線都斜過來,現在他們相互平行嗎?

              生:平行的。

              師:為什么?

              生:因為他們永不相交。

              師:我們回頭再來看剛才的8幅圖。

              ⑴你能利用剛才學習的概念,找出這里的平行線嗎?要說出充分的理由。

              (重點討論學生初次判斷錯誤的、有爭議的或不敢肯定的。是平行線,為什么是;不是,又為什么。使學生對平行的認識更加深刻)

              ⑵指圖⑦只有一條直線,你能幫他找一天和他平行的直線嗎?

              生:圖1

              師:上面一條還是下面一條

              生:兩條都和圖7的直線平行

              4、生活中的平行線

              師:這些直線是相互平行的,生活中你還能找到這樣的平行線嗎?

              生1:黑板的上面和下面

              師:是的,黑板的對邊是相互平行的

              生2:桌子的這兩條邊是相互平行的

              師:你指桌子的對邊是相互平行的吧,我希望同學們能表達得清楚些。

              師:高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圖片,你能從中找到平行線嗎?

              生1:那幅畫的對邊是相互平行的

              生2:樓梯扶手的兩條邊是相互平行的

              生3:護欄豎的和豎的是相互平行的

              師:是的,現在再來看看這里

              生1:爬干都是平行的

              生2:瓷磚的對邊是平行的

              生3:花壇的對邊是平行的

              師:看來生活中的平行線還真不少。有個小朋友叫淘氣,他發現所有的窗戶都太像了,沒有一點兒創意。于是,他設計了這樣的新型窗戶。

              師:你能接受淘氣的設計嗎?為什么?

              生1:不同意,因為這樣的話,窗戶就無法移動了。

              生2:如果窗戶往右移就會掉下來。

              師:看來,平行不僅美觀,還很有用。

              剛才同學們找到的都是靜止的,現在讓我們看看運動中的`平行線。

              每周一我們都要舉行升國旗儀式。國旗的上邊從這里平移到了這里,他們是相互平行的。

              師:再看看這副圖。箭頭從這里平移到這里。同學們,線段 HG一開始在這里,平移后到了H1G1,線段HG和線段H1G1平行嗎?那你能從平移前后的箭頭中,找出類似的相互平行的線段嗎?

              生:線段AD平行于線段A1D1

              二、動手畫平行線

              1、師:現在同學們都認識了平行線,你能在白紙上畫平行線嗎?

              請同學們拿出白紙,看第一題,高老師已經給你們畫好了一條直線,現在你能畫出它的平行線嗎?

              注意:你在畫的時候想一想,按照你的畫法能保證一定平行嗎?

              生:動手操作

              展示:1、量距離。2、沿著一把尺的兩邊畫。3、直尺平移

              師:畫這條線的平行線,可以畫幾條啊?

              生:無數條

              師:現在,你對這三種方法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說說各種方法的局限性)

              師:看來每種方法各有各的有點和缺點,因此我們在畫平行線的時候,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

              2、師:現在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方法完成第二題。

              教師掩飾直尺平移法,

              注意點:1、對 2、靠 3、移 4、畫

              2、師:現在先請同學們在紙上畫任意一條直線。

              生:……

              師:現在請同桌交換白紙,給同桌畫的直線畫一條平行線。要求先一個人畫另一個看,看同桌畫得對不對,然后再交換,聽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好,開始。

              三、總結,交流

              學了這節課后,你對平行線有什么新的認識嗎?

              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我們對平行的認識也會越來越深刻。

              四、拓展

              師:請同學們看這兩條線,它們相互平行嗎?

              師:它們都在長方體的哪一個面上?

              師:請同學們注意(轉動盒子,使兩直線異面)

              師:這兩條直線會相交嗎?那它們平行嗎?

              那你覺得我們在說兩直線平行時,是不是還應該加一個前提條件啊?

              概括: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相互平行。

              [板書設計]

              平移與平行

              平移 平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課本第16頁的內容及第17頁練一練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中掌握3的乘法口訣。

              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與掌握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

              教具準備

              小棒。

              學具準備

              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要幫助小熊一起解決“需要幾個輪子”這一數學問題,大家打開課本16頁,觀察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有一個小朋友在給三輪車安裝輪子。

              師:大家發現圖中的數學問題了嗎?

              生:一輛三輪車3個輪子,9輛車需要幾個輪子?

              二、探討新知

              1、數一數,填一填。

              師:一輛車3個輪子,2輛車幾個輪子?

              生:2輛車6個輪子。

              師:好的.,下面大家就用圓片代替輪子擺一擺、數一數,看看3輛、4輛……9輛車分別需要幾個輪子,并把表格填完整。

             。▽W生獨立擺、數、填,老師個別輔導。)

              師: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填的?

              生:我是每次加3、6加3等于9、9加3等于12……

              師:好辦法,就是每多一輛就多了3個輪子。用連續加3的辦法可以算出9輛車需要27個輪子。

              2、合作學習,擺一擺,說一說,寫一寫。

              教師用三根小棒圍成一個三角形,問:擺一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

              生:擺一個三角形要3根小棒。

              師:一個三角形是幾個3?能列一個乘法算式嗎?

              生:1個3,1×3=3或3×1=3。

              師:很好,同學們的乘法知識掌握得很不錯。大家能編句口訣記住1×3=3嗎?

              生:一三得三。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能自己編出乘法口訣。接下去,同桌之間相互合作,兩人一邊擺三角形,一邊說算式,編口訣,并把算式和口訣填寫在課本16頁試一試的第2小題中。

             。▽W生同桌合作學習,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編寫情況。)

              3、集體交流反饋。

              師:剛才,老師看到很多小朋友同桌之間合作得非常認真。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少的收獲吧!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獲呢?

             。ㄒ龑W生說了算式和相對應的乘法口訣,老師可以多讓一些孩子反饋,加深他們對乘法口訣的印象。)

              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自己編出了有關3的乘法口訣。下面,每個小朋友自己把乘法口訣讀一讀。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記住3的乘法口訣。

              4、找規律,記憶口訣。

              (1)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中交流。

             。2)全班反饋。

              師:你是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

              生1:我想,如果忘記了,可以用加法算一算。

              師:哦,你是把乘法算式轉化成加法算式來記的。其他小朋友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2:我發現上下兩句口訣得數相差3,我背誦的時候只要每次加3就可以了。

              師:你的發言真精彩,其他小朋友發現這個規律了嗎?大家試試,用××同學的方法是不是能較快地記住3的乘法口訣。

             。ńo學生再次用規律記憶口訣的時間)

              師: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都要善于觀察、思考。這樣,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三、鞏固練習

              1、口訣接龍。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訣接龍比賽,接得又對又快的小組獲勝。

              2、練一練的第1題。

              讓學生獨立練習,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用口訣的情況和認真觀察題目的習慣。

              (可以采取同桌交流的學習形式進行反饋)

              3、練一練的第2題。

              教師引導學生尋找規律后填數,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找到的規律。

              四、總結

              師:最后我們用今天學的3的乘法口訣,計算有關3的表內乘法,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用口訣求積最棒。

             。ń處煶鍪究谒憧ㄆ,學生計算并說出所用的口訣。)

              五、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境初步感知

              1.播放片頭,揭示兩種寫法

              師:這是老師喜歡的電視節目,它在什么時刻播出?

              電視畫面上是這樣寫的嗎?

              這兩種寫法都能說明節目什么時刻播出嗎?

              2.匯報調查結果,進一步豐富感知。

              師:你最喜歡的節目是在什么時刻播出的,它們的對應時刻是上午、下午或晚上幾時幾分?誰愿意把你們前兩天調查的結果告訴大家。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略)

              3.比較不同,揭示課題

              師:現在黑板上出現了兩種計時法,它們相像在什么地方,不同在什么地方?

              師:這種用0-12時來計時,而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的計時法叫普通計時法。(板書:普通計時法)。第二種不用加文字說明,只用數字0-24時表示的叫24時計時法。(板書讀題:我們今天要研究24時計時法)

              二、觀察比較,探究特征。

              1.明確學習目標

              你想研究有關24時計時法的什么內容?

              生活中你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24時計時法?(當場解決: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如銀行,車票,郵政,電視,電腦等)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它與普通計時法有什么樣的關系,怎樣互相轉化?怎樣計算經過的時間?

              2.小組探究解決問題

              問題一: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

              猜一猜:為什么叫24時計時法?

              看書自學:

              課件強化:(課件:時鐘走2圈):24時計時法,第一圈跟普通計時法一樣,第二圈時針所指的鐘表上的數要分別加上12。(為什么加上12?)不叫下午1時而叫13時,下午2時叫14時…晚上12時叫24時。

              問題二:

              師:24時計時法是這么一回事,大家明白了。那它與普通計時法有什么樣的關系,怎樣互相轉化?誰來試試。

              1.嘗試練習

              師:我用普通計時法問,你用24時計時法答:我們上午7時30分到校,(生:7時30分)下午4時30分放學。(16時30分)。中午12時,晚上12時,

              用24時計時法問,你用普通計時法答:16時4時12分24時

              2.小結規律:13時(中午1時)之前的時刻上的數字是一樣的,13時(中午1時)之后,兩種時刻上的數字相差12。

              3.練習:

              1.下列鐘表都可以表示什么時刻?(課件)

              1時13時4時16時6時18時

              改用普通計時法說說。

              強化0點。

              師:如果這條直線表示時間的話,我在上面寫上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和今天之間有一個分界點,今天和明天之間也有一個分界點。

              昨天明天

              師引探:你想對這個點說些什么嗎?

              生:我想對昨天和今天之間的分界點說,你雖是個小點,卻有很多名字,叫昨天的24時、昨天晚上的12時今天的0時。

              生:我想對今天和明天之間的分界點說,你雖是個小點,卻有很多名字,叫今天的24時、今天晚上的12時,明天的0時。

              生:你就像夜里的星星、月亮的眼睛。

              生:你一消失,新的一天就開始了。我很喜歡你。

              生:你一消失,表明一天又過去了。時光易逝,我們要好好珍惜時間。

              師:是呀,我們的日子就是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一去不復返,我們可得好好珍惜時間。讓我們注視屏幕,再次體驗一下吧。

              (師播放課件:時針走2圈。第一圈,依次出現數字1到12,第二圈在外圈依次出現數字13到24,隨著鐘面變化,背景中月亮逐漸變淡,太陽慢慢升起,再循環重復。)

              話外音:昨天的時鐘走到夜里12時,也就是今天的0時,新的一天開始了。接下去是1時、2時,月明星稀--―曙光初照-烈日當空,直到12時,13時──晚霞滿天,夜幕降臨,最后到24時。24時正好是第二天的0時,所以習慣上只說0時,不說24時。 問題三、怎樣計算經過的時間?教學例2(課件)

              1.教學例1:

              一列客車從18時20分從北京開車,22時40分到達石家莊。路上用了多少時間?(口答)

              觀察鐘段圖后,初步理解時間與時刻的意義。

              師:誰能說說18時20分是時間還是時刻?22時40分呢?

              時刻一般用表示,口語中也說,但在書寫時應當按規定寫成幾。

              從圖上看,18時20分到22時40分中間所經過的這一段表示的是什么?(這列客車在路上行駛的時間)時間一般用表示。圖示意:時刻指那一刻,是一霎那。時間是指兩個時刻所經過的一段時間。

              小組討論:如何求出路上用了多少時間?

              指名回答,引導分段思考(課件):4小時+20分教學例2

              2.教學例2:一個商店門口掛著這樣的牌子(如右圖)這表示全天營業多少時間?

              師:有一天老師路過一個商店門口,

              見到這樣的牌子。

              (1)出示牌子,小組討論:這樣的牌子你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

              一個小組代表發言,余組補充

              (右圖牌子上用的是普通計時法。普通計時法將一天分為哪兩段。)

              (上午8時開始營業、下午7時止營業。它們一天營業11小時。)(上午8時以前,下午7時以后,去買不到東西)

              (上午8時,下午7時表示時刻,全天的營業時間是指時間)

              (2)小組討論:怎樣計算全天的.營業時間?還有別的計算方法嗎?

              (3)小組代表發言

              方法1:分為上午營業時間和下午營業時間

              方法2:轉化為24時計時法計算

              四、回顧與質疑。

              回顧一下剛才的學習過程,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需要討論的問題?(什么是24時計時法,它有什么優點,時間與時刻的區別,如何求一日以內經過的時間)

              五、拓展延伸:

              1.開動時間列車

              (課件)下列時刻正確排序后,時間列車就開動:

              上午10時0時下午1時30分18時13時

              (正確的順序是0時上午10時3時下午1時30分18時)

              傍晚凌晨中午上午深夜下午

              (正確的順序是:凌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

              2.提供學校的作息時間表。

              小組合作:你能根據它提供的信息提出與本節課有關的問題嗎?

              輪流提問,組長記錄有價值的問題。

              永春實小20xx春季作息時間表

              (2)組際交流所提的問題,師板書典型的幾個問題。

              把這張表改寫成24時計時法

              每一節課上了幾分鐘?

              全天在校時間多少?

              (3)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問題進行解答,快的組可以多選擇一個或幾個問題進行解答。

              (4)集體校正。

              六、課外實踐

              調查爸爸或媽媽一天的作息情況,制作一張時間表。然后算出爸爸媽媽一天的工作時間,并跟爸爸或媽媽交流一下你對他們作息時間安排的看法。

              教學目的:

              1.從生活中提取素材,培養學生獲取生活中數學信息的能力,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身邊。

              2.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的意義,會用它表示時刻,初步學會計算一日以內經過的時間,能夠識別時間與時刻。

              教學重點: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區別時間與時刻;計算一日以內經過的時間。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第一課時認識更大的數

              數一數

              一、教學內容

              教材2-4頁

              二、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數,明確級、數位、計數單位的概念,掌握十進制計數法,知道億是個很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觀察、動手及分析能力。

              3、進一步滲透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思想,使學生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三、重點難點

              1、明確“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對應關系。

              2、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四、教具準備

              計數器,相關數據資料

              五、教學過程

             。ㄒ唬⿲

              向學生呈現一組圖畫,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數。

              故宮占地720000平方米;20xx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 市森林

              ”環繞北京城;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在奧運會期間可容納100000人;國家大劇院“蛋殼”面積約為3.5萬平方米。

              提問:這些都 是老師找到的圖片資料,看完之后同學們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發現都可以說一說。

              教師提問:同學 們說的都很好,在這些資料中出現的數據都 比較大,是我們學過過的,你們認識它們嗎?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來認識這些比較大的數。

              (二)探索新課

              1、復習

             。1) 說出萬以內的計數單位

              (2) 提問: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

             。3)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

             。4) 讀出下面各數

              4958、 3026、4005、7000

              板書出各數字的數位。

              2、認識“十萬”

              出示一張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幣

              提問:10張100元是多少元?20張呢?50張呢?100張是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回答。

              提問: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幣是一百張,那么這一捆人民幣是多少元?

              收銀元員一共收了9捆人民幣,共是多少元?

              提問: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借助計數器)

              教師質疑:萬位滿十了怎么辦?(小組討論)

              老師小結:萬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就是“十萬”,10個一萬就是“十萬”。

              板書:十萬

              3、認識“百萬、千萬、億”

              出示汽車圖并提問:

              1輛轎車如果賣十萬元,2輛能賣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說出想法后用計數器驗證。

              提問:10個十萬是多少?10個一百萬是多少呢?10個一千萬呢?

              分別板書:百萬、千萬、億

              同時告訴學生:一億是一個很大的數,如果1秒數一個數,晝夜不停地數,數到1億要數3年2個多月。

              然后指出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和以前學的'個、十、百、千一樣,都是計數單位。

              提問:從剛才一邊撥珠,一邊數數的過程中,誰發現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也就是十進關系)

             。ㄈ┱n堂作業設計

              1. 教材第3頁第1題。

              在進行練習前,教師要告訴學生撥珠時只在一個數位上撥,最好是我們今天學過的計數單位。

              2. 教材第4頁第2題。

              教師要讓學生邊撥珠邊數數。注意指導學生手口要一致,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如果遇到進位問題,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如:千位滿十,要向萬位進一。

              3. 教材第4頁第3題和第4題。

              教師可以補充數數的題目。例如:一萬一萬地數,從九十五萬數到一百零四萬。

              一千萬一千萬地數,從六千萬數到一億。

              一百萬一百萬地數,從四千六百萬數到五千三百萬。

              4. 教材第4題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訂正答案。如果有的學生完成有困難,可以先讓他們撥一撥計數器,明確前后兩檔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義。

              (四)思維訓練

              如果給你足夠多的小木塊,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這個數?與同學交流一下,看看誰的方法又正確又簡便。

             。ㄎ澹┱n堂小結

              老師提問:在今天這節課上我們認識了比較大的數,你都記住了哪些計數單位? 一共有幾個?

              在這些計數單位中,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第二課時 人口普查(三個課時)

              分課時一 讀多位數

              一. 教學內容

              人口普查

              教材第5~7頁。

              二. 教學目標

              1. 掌握億以內的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 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及歸納概括能力。

              3.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 重點難點

              1. 握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 掌握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四.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整數數位順序表,數字卡片。

              五. 教學過程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學會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掌握計算法則,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會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掌握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添“0”及整數部分不夠商“1”的情況。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鋪墊

              1. 把下面的數改寫成三位小數。

              4.2 0.71 3.56 3(要求學生說明改寫的依據)

              2.計算下面各題。

              45.6÷8 9.12÷6

              提問:這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是怎樣算的?(出示: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3.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 教學新課

              1. 教學例2。

             。1)這道題是怎樣的小數除法,你會算嗎?

             。▽W生試做,一人板演)

              你算到了哪一步?與前一節課的計算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觀察:除到十分位時,余下了多少?是12個幾分之一?

              誰有辦法在“12”末尾添上一個什么數字,使數的大小不變繼續除下去?為什么可以添“0”?添“0”后的120又表示什么?(板書)

              接著怎樣除,請學生把這道題算完。

              誰來說一說,例2與以前學的除法計算題有什么不同?怎樣繼續算下去?

              指出:除到被乘數末尾有余數,在余數后面添“0”繼續除。(出示結論)

             。2)學生練習66.08÷32

              注意提問十分位上為什么商“0”,末尾有余數是怎樣除的。

              2. 教學例3。

              (1)讀題列式。提問:被乘數比除數,誰大誰?36除以48夠不夠商1?

              說明:在這種情況下,商應該是零點幾的小數。個位要寫0,表示商是小于1的'小數,這與整數除法不同。

              提問:怎樣才能使被乘數大小不變,繼續除下去?

              追問:能直接添一個0寫成360來除嗎?為什么?

              說明:36是整數,末尾不能直接添0。要使被乘數大小不變繼續除下去,必須在個位6的右下腳先點上小數點,(板書)再在后面添上0,(板書)化成360個十分之一繼續除。

              現在你能除了嗎?學生做在練習本上,一人板演。

              請大家用乘法驗算。提問:驗算結果說明了什么?

              提問:例3和前面的計算有什么不同?整數除以整數時,整數部分不夠商1怎么辦?接下去又要怎樣算?

              指出:在小數除法里,被乘數如果比除數小,整數部分就不夠商1,先要在商的個位上寫0。(出示結論)在個位商0后,還要在被乘數的末尾點上小數點,添0繼續除。

             。2)練習9.12÷19 57÷750

              3.歸納法則。

              提問:從前一課時例1的學習,到今天的例2例3,你能說一說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法則是怎樣的嗎?

              讓學生讀一讀計算法則。

              三. 組織練習

              1. 做練習九第6題。

              結合提問:第一題個位為什么商0?第二題個位商了0,為什么十分位還要商0?末尾有余數是怎樣除的?

              2. 做練習九第8題。

              提問:每組題里被乘數或除數有什么變化?商是怎樣變化的?通過這組題的計算,你認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整數除法計算時,要注意那些問題?(商的小數點與被乘數小數點對齊;被乘數比除數小,整數部分不夠商1要商0;有余數末尾添0繼續除)

              四. 課堂作業

              練習九第5題 第7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除法中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能根據三者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2、通過比一比、看一看、說一說、算一算等活動,探索并掌握新知。

              3、體會學習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認識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能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請了三個小伙伴,小牛,小象和小羊,他們時常為誰跑得快的問題而爭論不休,有一天他們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績來:

              PPT:小牛:4分鐘跑280米

              小象:4分鐘跑240米

              小熊:3分鐘跑240米

              師:你們收集到了什么數學信息?

              生讀題一遍

              師:那么哪個數據是我們學過的時間?哪個數據是路程?

              生:時間是4分鐘,路程是280米。

              時間是4分鐘,路程是240米。

              時間是3分鐘,路程是240米

             。▌撛O情境培養學生從身邊生活中發現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ㄒ唬⒄J識速度及速度單位:

              1、全班交流:

              師:、如果他們兩個人一組進行賽跑,例如小牛和小象一組,誰跑得快?為什么?

              生:小牛和小象比賽,小?,因為都是4分鐘內,小牛跑得路程比小象跑的遠

              師:也就是在時間相同的條件下,應該比較路程,路程越遠,跑得越快。

              師:那要是小象和小羊一組,誰跑得快?為什么?

              生:小象和小熊比賽,小熊跑的快,因為小象和小熊跑相同的路程,小熊用的時間短,所以跑得快。

              師:所以在路程相同的條件下,應該比較時間時間越短速度越,跑得越快。

             。ㄒ龑W生思考:相同時間比路程遠近,相同路程比時間長短,來確定快慢。)

              2) 比較小牛和小熊

              師:比較小牛和小熊時,路程不同、時間也不同,怎樣比它們的快慢呢?有什么辦法?

              (引導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比較單位時間里誰跑得遠,誰就快。)

              方法一:在相同時間內(1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240÷3=8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70<80 小熊快

              師:誰能解釋一下70米和80米表示什么?

              生:表示每分鐘行70米和80米。

              師:像這樣表示每分行70米,每分行80米稱為速度,我們可以通過線段圖上表示,更清楚地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

              出示線段圖

              師小結:觀察線段圖比較速度,其實就是比較相同時間內的路程,也就是一分鐘的路程。這一分鐘就是我們所說的單位時間。

              方法二:在相同時間內(3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70╳3=210(米)210<240 小熊快

              方法三:在相同時間內(4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40÷3=8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80╳4=320(米)280<320 小熊快

              師:仔細觀察這三種解法,你覺得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1:相同點是:這幾種方法比較的都是相同時間里的路程。

              生2:不同點是:第一種方法比較的是他們一分鐘跑的路程;第二種方法比較的是他們三分鐘跑的路程;第三種方法比較的是他們四分鐘跑的路程。

              師:因為這樣的'相同時間是很多的,所以為了便于比較,我們把每分鐘小牛和小熊行的路程叫它們各自的速度。

              師:他們的速度和什么有關?

              生:時間和路程。

              2、認識速度及速度單位:

              師:速度怎么算,你會求速度嗎?咱們試一試

              呈現兩個問題,請學生口答。

              出示題目

              1、“神七”飛船在太空5秒飛行了約40千米,“神七”飛船的速度約是( )

              2、小青騎自行車,2小時騎了16千米,小青騎自行車的速度是( )

              學生口答,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列式:40÷5=8(千米),16÷2=8(千米)

              師(看著黑板表示疑惑):“神七”飛船的速度和騎自行車的速度都是8千米,看來他們的速度一樣嘍?說說你有什么想法?

              生:是不一樣的,“神七”飛船的速度是每秒8千米,騎自行車的速度是每時8千米。

              師:但黑板上寫的都是8千米,這樣寫能區分清楚嗎?有什么辦法區分開呢?

              生:寫上時間。

              師: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分別寫成8千米/秒,8千米/時。

              師:1小時、1分鐘這些都是單位時間。那么單位時間還包括1秒、1年、1月等等。所以速度應該是單位時間內所行使的路程。

              師:讀作8千米每秒,表示什么?

              生:表示神七每秒飛行8千米。

              師:速度單位與原來的一些單位不同,是由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兩部分復合而成的。請同學們將剛才走路速度單位也改一下。

              師:其實速度不僅在我們課堂中有,在咱們的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咱們一起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好嗎?

              3、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數據:劉翔110米欄的速度約為8千米/秒

              聲音傳播的速度約為340米/秒

              光的傳播速度約為30萬千米/秒

              師:誰能說說這些速度表示什么?

              生答

              師:劉翔的速度大約是8千米/秒,有多快?

              師:從講臺到教室后面大約是8米多,我們一眨眼,劉翔就從這跑到教室后面了?觳豢?

              生呼應

              師:在雷雨天,我們經常能看到電閃雷鳴的場景,你知道是先看見閃電,還是先聽到雷聲,為什么咱們總是先看到閃電那?

              生答

              師小結:因為光的傳播速度要遠遠快于聲音傳播的速度,同學們能用剛才的知識解釋了自然現象,真是太厲害了。

              (拓展學生對速度的認識,引導學生了解單位時間即為:1時、1分、1秒等,在單位時間內所行的路程叫速度。通過實例給學生充分探索空間理解速度的意義,建立單位時間的表象。結合情境,幫助學生較為準確的理解速度的意義。)

              師:觀察上述幾個速度,你對速度有了什么新的認識,你能說說速度表示什么嗎?

              教師先請學生間說一說,在組織交流。

              生:平均時間內行的路程,如每秒多少米,每分多少米,每時多少米。

              師:速度就是每秒、每分、每時等單位時間內行的路程。

              師:速度怎么計算?

              生:路程÷時間=速度(教師板書)

             。ǘ⑻剿鞣窒,尋找路程、時間、速度之間的關系。

              師:既然我們知道求速度的公式了,誰能求出小象的速度?

              生 按照前面對速度的理解求出小象的速度 240÷4=60(米/分)

              師:也就是速度=路程÷時間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8-10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08-15

            小學數學教案【精】11-02

            小學數學教案范本08-22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11-07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12-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国内盗摄国产盗摄av| 中文在线а√在线天堂中文| 露脸内射熟女--69xx|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久久久| 色琪琪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色视频| 国产 高清 无码 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资源观看| 一二三级毛片| 国产 av 仑乱内谢| 91在线高清视频|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 亚洲免费观看高清| 熟女乱牛牛视频在线观看|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无码资源站 | 久久精品国产首页027007| 朝鲜美女黑毛bbw| 久久伊人天堂| 国产精品激情在线|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77777|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爱爱视频日本| 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 亚洲| 成人午夜电影福利免费| 国产视频亚洲视频| 一级片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午夜性生活| 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欧美日韩一级特黄| 黄色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性色av无码专区一ⅴa亚洲|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欧美a在线| 91视频网址入口|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国产国产综合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