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成人亚洲av,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5-22 18:10:12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1

              教學內(nèi)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第七冊第二單元《畫角》。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在學習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使學生認識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還能幫助我們畫角。

              本班情況及學生特點分析:本班有學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學習風氣比較正,大多數(shù)學生能自覺學習,只有兩名學生因年齡小有些吃力,學生合作意識比較強。

              教學目標:

              1、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2、會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shù)的角。

              教學重點: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教學難點:在使用量角器畫角時,內(nèi)外圈不分。

              設計思路:

              通過回憶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勵學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還能幫助我們準確地畫角,你們愿意試試嗎?自然地過渡到今天的知識點。之后給學生寬松的環(huán)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時邊畫邊說基本步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shù)的角。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學生任意畫角,并量出自己所畫角的度數(shù)。

              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

              2、展示量角中讀錯的度數(shù),鞏固量角方法,引起學生注意

              二、新課學習

              1、師:剛才畫的角度數(shù)不一,小組能不能想辦法讓組內(nèi)每個同學所畫角的度數(shù)都相等?

              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同學沒有按要講求去做,仍“各自為政”,自畫自角。

              2、教師再次強調(diào)要求:

              個別小組:在組長建議下,畫相同度數(shù)的角:35度、50度。但畫的方法不一,且部分同學方法錯誤

              大多組:由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直接用三角板畫比較快,統(tǒng)一采用此方法

              3、畫角方法

              (1)以50度為例:

              生1:錯誤畫法

              生2:展示正確畫法!

              糾正畫角中的問題:

              A.點頂點。

              B.畫其中一條邊。

              C.確定另一條邊另一條邊如何確定?自學書本:P58頁

              (2)展示借助三角板畫角的方法

              4、小組再次畫同樣的角

              要求:不畫直角、平角、周角這類特殊角

              5、鞏固練習:

              (1)畫出下列度數(shù)的角:

              40度140度

              (2)在點和射線上分別畫出70度、120度角:

              三、在教師要求下畫角

              1、畫60度角(你想怎么畫?)

              (一般會出現(xiàn)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

              說一說,哪種更方便。

              2、畫75度角

              (你想怎么畫?)

              (一般會出現(xiàn)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

              說一說,哪種更方便。

              畫150度角

              3、畫15度角

              在發(fā)現(xiàn)用兩個三角板拼不出來后,學生們都用量角器畫角,只有一個學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畫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減角”的方法畫。

              4、畫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學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暫時間后放棄三角板用量角器畫。

              師:三角板只能拼(減)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畫

              四、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2

              一、準備練習

             。ㄒ唬┛谒

              3.8+1.2 2.54 1.58

              1.50.3 0.64+0.16 7.6+0.24

              5-1.8 1.2580 3.64

              6.3+2.45+3.7 3.56-1.57-0.43

              0.87125 (2.5+0.9)4

              (1.5+0.25)4 0.64+1.44

             。ǘ┛诖,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說出依據(jù))

              1.3.18□=1.2□

              2.(2.5+3.5)□=□□○□4

              3.□+4.3=□+0.86

              4.(2.51.2)□=1.2(□□)

              5.7.6-2.8-□=□-(□+3.2)

             。ㄈ┬〗Y引入

              我們運用一些運算定律或者運算性質(zhì)可以使計算簡便,在四則混合運算中,能不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和性質(zhì),使計算簡便呢?

              二、講授新課

             。ㄒ唬┙虒W例4

              1.82.58+1.81.42

              1.觀察算式特點

              2.學生試做

              方法一:1.82.58+1.81.42 方法二:1.82.58+1.81.42

             。1.8(2.58+1.42) =4.644+2.556

              =1.84 =7.2

             。7.2

              3.觀察比較:兩種方法哪一種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ǖ谝环N方法應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第二種方法只是根據(jù)一般的運算順序)

              4.練習

              1.82.58+1.81.42+0.5

              =1.8(2.58+1.42)+0.5 (乘法分配律)

             。1.84+0.5

             。7.2+0.5

             。7.7

              5.小結

              通過剛才的練習,你對簡算有什么新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

             。ㄒ唬┯嬎阆旅娓黝}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ǘ┯嬎阆旅娓黝},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0.64+7.652.4+11.76

              12.9〔14.66-(1.3+8.2)〕

              9.83(3.8-2.3)+1.56.17

              6.752-〔4.7(0.54-0.38)+2.8〕

              15.4〔8(6.34-4.59)〕

             。ㄈ┧伎碱}:填同一個數(shù)

              □-□+□+(□□□-□)=10

              四、課堂小結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雖然不能把整個題目簡便計算,但是應該隨時注意是不是有的步驟可以簡算,能簡算的,盡量使計算簡便,不能簡算的再按運算順序計算.

              五、課后作業(yè)

              (一)計算下面各題,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10.64+7.652.4+11.76

              2.12.75[14.6-(1.3+8.2)]

              3.9.831.5+6.171.5

              4.15.4[8(6.34-4.59)]

             。ǘ┬屡d煤礦七月份產(chǎn)煤4.85萬噸,八月份產(chǎn)煤5萬噸,九月份產(chǎn)煤5.65萬噸.平均每月產(chǎn)煤多少萬噸?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3

              學內(nèi)容:教材第94~96頁三角形、四邊形、圓、軸對稱圖形和練一練,練習十八第6~14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征和分類,進一步認識學過的四邊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能正確地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征,能正確地畫圃;鞏固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師生都準備三角板、圓規(guī)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圓的紙片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jīng)復習了線和角的知識,線和角都是平面圖形。今天,我們繼續(xù)復習平面圖形中的封閉圖形。(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認識這些平面封閉圖形的特征,掌握一些圖形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能正確地判斷一個圖形是什么圖形,并能畫出一些圖形。

              二、復習三角形

              1.復習三角形的概念.

              提問:用線段來圍出一個平面圖形,至少要用幾條線段?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是什么?(板書三角形并畫一個三角形)

              2.復習三角形的分類。

              提問:三角形可以狡什么來分類?(板書:按角分: 按邊分: )出示第94頁的分類圖,讓學生說說各是按什么分類的,各分為哪幾類三角形。(接按角分板書:銳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鈍角三角形 接按邊分板書: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提問:誰來根據(jù)左邊的圖,說說這三類三角形各自的特征?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分別畫出這三類三角形,同時指名一人在黑板上畫出三個三角形。提問: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點?(板書畫一個等腰三角形)請大家拿出等腰三角形,折一折說明兩條邊相等和兩個底角相等。等邊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板書畫一個等邊三角形)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說明等邊三角形三條邊和三個角分別相等嗎?試一試。

              3.學生做練一練第1題。

              學生完成后口答,老師在黑板圖上板書。提問:等邊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嗎?為什么?指出: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里的一種特殊情況,只要有兩條邊相等,它就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邊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學生判斷各是什么三角形。

              出示一組三角形,讓學生說說各是什么三角形。

              5.復習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

              提問:三角形的三個內(nèi)角的和是多少度?我們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6.做練一練第3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然后口答。

              三、復習四邊形

              1.提問:四邊形是怎樣的圖形?(板書四邊形并畫一個四邊形)

              2.復習圖形特征。

              出示第95頁四邊形的圖。指名學生說說圖里學過的四邊形的名稱、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義。提問:正方形,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關系?為什么?從圖上看,我們學過的四邊形可以分為哪幾類?指出:我們學過的四邊形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平行四邊形,另一類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這就是梯形。由于長方形、正方形兩組對邊都分別平行,所以長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長方形。

              3.做練一練第4題.

              先讓學生判斷,然后指名口答。讓學生在課本上畫圖形的高。提問: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互相垂直)

              四、復習圓

              1.復習圓的特征。

              讓學生在課本上畫圓,井用字母表示圓心、半徑和直徑。提問:圓是怎樣的一個圖形?(在黑板上畫出圓)圓上任意一點到圓心的距離有什么關系?(在圓里畫出幾條表示這樣的距離的線段)為什么?

              2.學生口答。

              請大家看第96頁想一想的問題,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告訴大家。指名學生口答。

              3.做練一練第5題。

              學生填充,然后口答。

              五、復習軸對稱圖形

              1.請同學們把圓對折。

              提問:你發(fā)現(xiàn)圓對折后有什么特點?

              再把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對折,使折痕兩邊完全重合。

              2.提問:你認為剛才對折的圖形都有什么特點,是什么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這里對折的折痕就是什么?(板書:對稱軸)追問:怎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什么叫對稱軸?等邊三角形有幾條對稱軸?圓有多少條對稱軸?

              3.提問:我們學過的圖形里,哪些是軸對稱圖形?你還能說出哪些見過的軸對稱圖形?

              4.做練一練第6題。

              讓學生自己思考,并畫出對稱軸。指名學生說出軸對稱圖形,說明各有多少條對稱軸。

              六、綜合練習

              1.做練習十八第6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判斷,然后口答,并說明理由。

              2.做練習十八第7題。

              學生在課本上選擇,然后口答。

              3.做練習十八第11題。

              讓學生畫在練習本上,老師巡視.指名說說是怎樣畫的。

              4.做練習十八第12題。

              讓學生畫在課本上,然后說明各有幾條對稱軸。

              5.討論練習十八第13題和第14題。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的結果和各自的想法。

              七、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練習十八第8、10題。

              家庭作業(yè):練習十八第9題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4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61頁練習十二第8~12題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筆算加、減法的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相差關系三類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掌握各類應用題的分析、解題的思路,能正確地解答三類不同的應用題,進一步培養(yǎng)分析、綜合、推理、判斷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做練習十二第8題后兩題(加和減)

              1、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做在作業(yè)本上。

              2、 集體訂正,讓學生重點說一說計算過程。

              3、 提問:筆算加法和筆算減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加法計算個位滿十要怎么辦?減法計算個位不夠減怎么辦?

              二、應用題練習

              1、 看圖列式

              (1) 示線段圖。(用線段圖分別表示藍墨水28瓶,紅墨水20瓶,求藍墨水比紅墨水多幾瓶)

              請小朋友說說圖上是什么意思?

              哪種墨水的瓶數(shù)多?怎樣列式?為什么用減法算?28-20表示什么意思?這道題的問題還可以怎樣提?為什么?

             。2) 在圖上改變已知數(shù)和問題,成為求藍墨水瓶數(shù)的'題。

              讓學生說說現(xiàn)在圖里的意思? 怎樣列式?為什么要用加法算?

             。3) 誰能改變和問題,成為求紅墨水瓶數(shù)的題?(根據(jù)改變兩個條件和問題) 怎樣列式?

              2、 針對性練習

              現(xiàn)在,說說第一句中是哪種數(shù)量多,它可以分成哪兩部分。

             。1) 小猴子比大猴子多幾只?

             。2) 公雞比母雞少幾只?

             。3) 松樹比楊樹少10棵。

             。4) 紅金魚比黃金魚多5條。

              師:我們分清了誰多、誰少,就可以根據(jù)題目的意思來分析數(shù)量關系,解答應用題。

              3、 完成練習十二第9題

              先做第一題,做完后提問:這個問題還可以怎樣提?

              想一想,這道題里有哪三個數(shù)量?(張芳養(yǎng)17只,徐軍養(yǎng)26只,徐軍比張芳多養(yǎng)9只)

              根據(jù)三個數(shù)量,還可以編成另外兩道應用題。

              做第(2)(3)題

              做完后指出:雖然每道題里的三個數(shù)量都一樣,但由于條件和問題不同,所以解答的方法和算式也不一樣。因此,解答應用題先要分清條件和問題,然后根據(jù)條件和問題的聯(lián)系,確定用什么方法算。

              4、 做練習十二第10題

              讓學生說明題意,明確和綠旗面數(shù)都是與哪種旗比的。為什么解題的方法一樣?

              三、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二第8題前4道計算題,第11題、12題。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能正確辨別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能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正確地解決有關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的問題,滲透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使學生能進一步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借助學生的操作活動,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

              教學難點:能正確辨別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三、教學準備

              課件、玩具汽車等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硠(chuàng)設,引入課題

              1.情境中設問

              (1)課件出示第100頁圖(四)的情境圖。

             。2)指定學生說說和這學期學的什么知識有關?

             。3)課件出示兩件不同的上衣和兩條不同的褲子,問:看到這個圖,你想到這學期學的什么知識?

              2.揭示課題

              板書:觀察物體和搭配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及教師的設問,讓學生發(fā)現(xiàn)已學的數(shù)學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ǘ┙處熞龑,自主梳理

              1.復習觀察物體

             。1)課件出示小汽車的圖,同時將實物汽車擺放好。

              ①自主觀察,組內(nèi)說說。

              小組內(nèi)的學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小汽車,組內(nèi)說說自己所看到的小汽車的樣子。

             、诮涣鲄R報,發(fā)現(xiàn)問題。

              a.指定一組內(nèi)的學生說說看到小汽車的樣子。

              b.為什么他們看到的樣子會不同呢?小組內(nèi)交流。

              c.匯報交流,引導發(fā)現(xiàn):從不同的位置觀察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不一樣。

             、壅n件出示從前面、后面、側面看到小汽車的圖樣,指定學生進行連線,說說:你是怎樣判斷?

              (2)及時練習

              ①練一練。(課件出示教材第102頁的第7題)

              a.學生獨立在數(shù)學書上進行連線,小組內(nèi)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b.匯報交流,重點交流:前面、后面是怎樣判斷的?

             、谡f一說。

              a.從任何方向看到都是正方形的立體圖形是什么?(正方體)

              b.從任何方向看到都是圓形的立體圖形是什么?(球體)

             、鄄乱徊。

              看到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正方體、長方體、圓柱)

              a.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立體圖形進行觀察。

              b.匯報交流,學生匯報時教師適時出示立體圖形讓學生觀察。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交流、比較中,發(fā)現(xiàn)觀察一個物體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圖形可能不一樣,并在不同形式的練習中加以鞏固、提高,從而經(jīng)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

              2.復習搭配問題

             。1)課件再次出示兩件不同上衣和兩件不同褲子

             、賹W生根據(jù)圖樣,提出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

              ②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想法,提示學生:可以利用畫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③匯報交流,重點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及解決問題時要有序。

              (2)及時練習

              ①排列問題

              課件出示:從8、2、4、1四個數(shù)字中選出兩個數(shù)字組成兩位數(shù),每個兩位數(shù)的十位數(shù)和個位數(shù)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shù)?

              a.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想法。

              b.匯報交流方法,重點說明:在組兩位數(shù)時一定有序地擺數(shù)。

              ②組合問題

              課件出示:每兩人握一次手,6個人一共握手多少次?

              a.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想法。

              b.匯報交流方法,重點說明:在握手時一定有序地握手,同時每兩人間只能算一次握手,不考慮順序問題。

              (3)引導比較,發(fā)現(xiàn)問題

              上面的組數(shù)問題和握手問題在解決時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穿衣服、組數(shù)、握手”等活動中掌握排列問題和組合問題的解決方法,并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兩類問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與過程,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搭配問題的認識與與理解,滲透搭配問題的思想方法。

             。ㄈ┙鉀Q問題,鞏固提高

              1.練一練

              課件出示教材第105頁的第13題。

             。1)學生獨立在數(shù)學書上進行連線,小組內(nèi)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匯報交流,指定學生說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2.組一組

              課件出示:從5、9、0三個數(shù)字中選出兩個數(shù)字組成兩位數(shù),每個兩位數(shù)的十位數(shù)和個位數(shù)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shù)?

             。1)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nèi)交流組數(shù)的方法。

             。2)匯報交流,重點說明:和0組數(shù)時,0不能擺在十位。

              3.送一送

              課件出示:元旦時,小明、小剛、小陽三人互相贈送一張賀卡,他們一共贈送多少張賀卡?

             。1)學生獨立完成,提示學生:可以利用畫圖的方法來分析。

             。2)匯報交流,指定學生說出思考的方法。

              4.比一比

              課件出示:六個小朋友進行乒乓球比賽,每兩個小朋友要比賽一場,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1)學生獨立完成,提示學生:可以利用畫圖的方法來分析。

              (2)匯報交流,指定學生說出思考的方法。

              5.擺一擺

              課件出示教材第105頁的第14題。

             。1)學生動手用小棒擺一擺,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想法。

             。2)匯報交流,指定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重點:讓想法不同的學生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鞏固了觀察物體和搭配問題的相關知識,同時又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的靈活性,滲透一定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ㄋ模⿻痴勈斋@,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復習,你又有什么收獲?以后在解決問題時應注意什么?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6

              素質(zhì)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二)能力訓練點

              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培養(yǎng)動手能力。

              2.進行比較,培養(yǎng)觀察和判斷能力。

              3.用完整話說一說有關同樣多、多些、少些的道理,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4.學會正確握筆方法,寫字的姿式及寫法,提高書寫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滲透一一對應的數(shù)學思想。

              2.強調(diào)寫字的基本要求,培養(yǎng)良好地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連線初步認識一一對應。

              2.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3.做寫字準備練習,強調(diào)寫字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

              1.一一對應,比較多些、少些。

              2.寫字準備練習。

              教具準備

              1.實物圖或電腦軟件,4個蘿卜,4只白兔;2只小雞,1只小鴨圖;2個蘋果,3個桃的圖。

              2.磁力板及10個○,7個△,5個□;小棒若干根。

              3.畫有寫數(shù)字練習格的小黑板。

               4.學生準備5個△,5個○,5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教師在磁力板擺3個△、4個□、5個○,請學生按圖形種類分類。

              要求:把同一類移動到一起,并用筆或金屬絲圈起來,再數(shù)一數(shù)每個圈里的圖形各有幾個?

              2.請同學們把混在一起的學具分類,而后用手各畫一個圈。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同樣多。

              (1)認識一一對應,教學同樣多。

             、俳處熢诖帕Π迳蠠o規(guī)則出示或電腦顯示4個蘿卜,4只白兔,請同學分類。

              ②指名將蘿卜和白兔按順序從上而下排成兩行并且圈起來,成5頁左上圖形狀。

             、垡龑в^察,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只白兔?

              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邊說邊在蘿卜和白兔之間放一根小棒或電腦顯示連線)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④認識在什么情況下,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引導學生說: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指導學生用4個○代表4個蘿卜, 4個△代表4只白兔,邊擺邊說,邊動手連線。說明蘿卜、白兔同樣多。(板書: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菹嗷ブg指著課本上的圖說一說。

             。2)動手擺學具,理解同樣多。

             、贁[□,要和○同樣多。(5頁右上練習,指一名同學到前面擺,其它同樣在課桌上擺)

              請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擺2個○,再在右邊對著○擺□,要求擺的□和○同樣多。怎么擺,擺擺看。

              請擺學具的同學說一說,怎么擺,擺幾個□,□和○同樣多。

              ②擺△,要和○同樣多。

              請同學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4個○,在○下面一個對著一個擺△,△要和○同樣多,要邊擺邊說。(一個△對著一個○,擺4個△和○同樣多)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3)請同學們指著教室的人或物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

              2.利用一一對應,認識多些、少些。

              (1)觀察比較,認識多些。

              ①磁力板出示或電腦顯示2只小雞的集合圖,再在右邊出示1只小鴨集合圖。

              指圖問:不用數(shù),怎樣知道小雞和小鴨是同樣多,還是哪個多些?

             、趯W生回答:用連線方法,一只小雞對照一只小鴨,在小雞和小鴨之間連上一條線。

             、壑笀D提問:小雞和小鴨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再看,小鴨和小雞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

              ④師生共同小結:一只小雞對著一只小鴨,小雞有多余的,小鴨沒有多余的,我們說:小雞比小鴨多。(板書:小雞比小鴨多)

             、菥毩暎赫n本5頁左下圖,學生擺完后,再說一說怎樣擺,△就比○多1個。(先一個△對著一個○,都對上以后再多擺一個△。)

             。2)觀察比較,認識少些。

             、儆么帕Π寤螂娔X顯示:2個蘋果的集合圖和3個桃的集合圖。

              提問:不用數(shù),怎樣知道蘋果和桃誰多、誰少?

             、谕瑢W們互相議論后,指名回答并連線。

              ③小結:一個蘋果對著一個桃;蘋果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蘋果比桃少。(板書:蘋果比桃少)

             、芫毩暎赫n本5頁右下圖,學生自己動手擺完后,指著圖說一說怎樣擺。

              3.反饋練習。

              (1)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俚谝恍袛[3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和○同樣多。

             、诘谝恍袛[4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多2個。

              ③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少1個。

              (2)練習一、2.(打開書6頁,看第2題)

             、僮x題目要求。

             、跀(shù)一數(shù)每個□里的小動物只數(shù),再與點子數(shù)同樣多的□連線。

              (3)練習一、3.

             、僦笇Э磮D,這題里畫了兩行什么?仔細看每行的后面還畫了什么?(一條線)

             、谧x題目要求。說明:這一題是要我們看一看哪一行圓多,就在哪一行后面的橫線上畫。

             、勰切袌A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數(shù)出來,連線)

              發(fā)現(xiàn):兩行圓排列都很均勻,而且兩行的第一個圓和最后一個圓也上下對齊,但兩行的○疏密不同,所以兩行的○個數(shù)也不同。擺的密的,○的個數(shù)多;擺的疏的,○就少,以后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直接判斷出那行多。

              4.寫字準備練習。

             。1)講述握筆方法和寫字基本要求。

              ①身體要坐正,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本子一尺遠(6寸尺),本子對著上衣中間扣線。

              ②用右手握筆,筆放在中指第一關節(jié)稍外一點,大姆指和食指捏緊筆桿,握筆處離筆尖約23厘米。

             。2)指導寫字。

              ①教師在放大的練習格上邊示范邊說明:畫橫線要由左向右,橫要平;畫豎要由上到下,豎要直;彎兒要拐得圓一些。注意,起筆、落筆要用力,拐彎要穩(wěn),筆畫要勻。

              ②請同學們按要求先練筆順,再描完格里虛線的筆畫。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7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44頁例1、試一試,第45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經(jīng)歷練習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假發(fā)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jù)具體情境填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得數(shù)在5以內(nèi)的加法。

              3、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產(chǎn)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加法的含義,熟練掌握得數(shù)在5以內(nèi)的加法。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加法的含義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原來有3人在澆花,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在澆花。

              提問:一共有5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預設:3+2=5;一個一個數(shù)出來的;3人與2人合起來是5人;3和2合成5等等。板書:32

              說明:把3人和2人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板書“3+2”)一共是5人。3和2合成5,也就是3加2等于5。(板書:=5)

              認識加號,帶領學生書空“+”,并讀算式。

              指名學生結合圖意,說說“3+2=5”表示什么意思。

              回顧整理: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結:算3+2時可以這樣想,因為3和2合成5,所以3+2=5。

              【通過3和2合成5的圖式過渡到加法算式,使知識更簡潔,更數(shù)學化,可以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找到聯(lián)系,使知識融會貫通。】

              二、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1、依次出示“試一試”中的二副圖,請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完整的`題意:左邊來了1個女孩,右邊來了2個男孩,現(xiàn)在3人一起在玩秋千。

              2、追問:把1人和2人合起來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寫成什么算式?

              互相說一說,教師板書算式,再讓學生在課本上填寫算式的得數(shù)。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的思考過程,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3、變換角度看圖意:右邊來了2個男孩,左邊來了1個女孩,秋千上現(xiàn)在有3人在一起玩。從中引出2和1合成3,也就是2+1=3。

              【通過變式,使學生感知到1和2合成3,可以寫成算式1+2=3;2和1合成3,可以寫成算式2+1=3,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算式,但得數(shù)3表示的意思是一樣的,都表示現(xiàn)在一共有3人在玩秋千!

              4、回顧小結:回顧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可以從分與合的知識角度說到加法,也可以從加法角度回到分與合的知識】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8

              教學要求:

              1、會根據(jù)統(tǒng)計的要求,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并能制作統(tǒng)計表。

              2、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作出分析、預測或判斷和決策。

              3、培養(yǎng)學生統(tǒng)計的意識,并能應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讓學生體驗統(tǒng)計的過程,感悟統(tǒng)計的方法。

              重點:學會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并學會制作簡單的統(tǒng)計表。

              難點:怎樣去實際收集數(shù)據(jù),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作出預測或決策。

              教學過程:

              一、統(tǒng)計本班學生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情況。

              1、同學們,雙休日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整理并板書:體育運動、玩電腦、學音樂、看書學習、出去旅游。

              2、怎么知道大家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呢?(生:要進行調(diào)查和統(tǒng)計)

              (板書課題:簡單的統(tǒng)計)

              3、怎樣進行統(tǒng)計呢?(討論得出:可以劃正字,或舉手數(shù)一數(shù)等)

              4、請小組統(tǒng)計員統(tǒng)計每種情況的人數(shù)。(各組當堂推選出統(tǒng)計員,要求進行統(tǒng)計)

              5、師總結:剛才統(tǒng)計員通過舉手數(shù)出了每種情況的人數(shù),這個過程叫收集數(shù)據(jù),為了科學準確,要做到不重復,不遺漏。(板書:收集數(shù)據(jù),不重復,不遺漏)

              6、請大統(tǒng)計員把每種情況的人數(shù)進行分類整理,把各種情況的人數(shù)加起來(指定全班統(tǒng)計員整理并合計)。這個過程叫整理數(shù)據(jù)(板書:整理數(shù)據(jù))

              7、把統(tǒng)計出來的數(shù)據(jù)整理到一張表格里去,這張表格叫做統(tǒng)計表,叫什么統(tǒng)計表呢?(XX班星期天最喜歡做什么的情況統(tǒng)計表)。學生回答每種情況的人數(shù),教師填好統(tǒng)計表,并填好合計人數(shù)。是什么時間制作的?(注上制表時間)。這個過程叫做制作統(tǒng)計表。

              8、看了這張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xiàn)什么?想到什么?

              剛才我們對這張統(tǒng)計表進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判斷、預測和決策。(板書:進行分析,判斷、預測和決策)

              9、 你統(tǒng)計了我們一個班的情況,得到的信息是否就很準確呢?還要統(tǒng)計什么?(還要統(tǒng)計其他班級的情況)。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越多,我們得到的情況就越準確。

              【評析:統(tǒng)計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教者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選取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作為切入口,使學生感到統(tǒng)計就在自己的身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通過對情況的真實分析,引發(fā)學生的真情流露,學生想說敢說,非常投入。教師注意把統(tǒng)計的過程隨教學過程充分展示出來,滲透自然,學生樂于接受。對統(tǒng)計表的分析注意了開放性,讓學生扮演統(tǒng)計員的角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學生經(jīng)歷了知識的產(chǎn)生、形成、發(fā)展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使課堂成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樂園。】

              二、統(tǒng)計聽課老師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情況。

              今天來了許多聽課老師,老師們在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你打算怎樣知道聽課老師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統(tǒng)計)怎樣進行統(tǒng)計呢?

              (1)請每小組打開信封,看一遍,要求我們干什么?

              (2)請每個小組商量一下,怎樣合作統(tǒng)計?

             。3)學生匯報打算怎樣調(diào)查。怎樣問老師?(提醒學生要有禮貌)

             。4)學生到聽課教師中去調(diào)查統(tǒng)計,收集數(shù)據(jù)。

             。5)填好手中的統(tǒng)計表,匯報統(tǒng)計情況,你得出什么預測?

              (6)把同學們和老師們星期日里最喜歡做什么的兩張統(tǒng)計表能否合在一起。(教師把數(shù)據(jù)合在一張統(tǒng)計表中)你發(fā)現(xiàn)什么?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教師注意讓學生親身體驗統(tǒng)計的過程,在統(tǒng)計活動中,感悟統(tǒng)計的價值。(1)讓學生把學到的統(tǒng)計方法應用到實際統(tǒng)計活動之中,隨學隨用,每個學生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自己身邊,做到了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實際數(shù)學化。(2)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討統(tǒng)計的方法,學生暢所欲言。統(tǒng)計的辦法是學生想出來的,數(shù)據(jù)是學生自己動手收集出來的,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3)對學生雙休日活動情況統(tǒng)計表與教師雙休日活動統(tǒng)計表進行對比分析,并把二者合二為一,學生預測的準確、分析的透徹,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三、實際上統(tǒng)計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的多。(分別出示多張統(tǒng)計表)

              i。南京造地鐵,選擇顏色一張調(diào)查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xiàn)什么?

              ii。第十四屆亞運會前四名獲金牌情況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xiàn)什么,想到什么?

              iii。選舉班長情況統(tǒng)計表,引導學生做出分析

              iv。近幾年來南京旅游的人數(shù)情況統(tǒng)計表。

              【評析:選取的幾個例子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剛剛發(fā)生的事情,是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學生分析的饒有興致,既具有開放性,培養(yǎng)了發(fā)散思維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愛國精神、民主意識等!

              四、自學課本(100頁101頁)

              a)出示思考提綱

              i。原始數(shù)據(jù)表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有什么不同?

              ii。書上的三個小問題。

              (1)觀察統(tǒng)計表,說出喜歡每種球類活動的各有多少人?

             。2)估計一下,在這個班級里組織什么球類比賽最受歡迎?

              (3)你還能想到什么?

              iii。制作統(tǒng)計表要注意什么?

              b)學生合作交流上述問題。

              c)學生匯報并補充。

              【評析:教學過程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教者不囿于教材,讓教材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特別是對原始記錄表與統(tǒng)計表有什么不同這一問題的討論,鞏固了統(tǒng)計的過程,在比較原始記錄表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有什么不同時,孕伏了任何兩種方法不存在對錯之分,各有各的優(yōu)越性,我們在實際使用時誰的最方便就最好!

              五、統(tǒng)計公路上汽車通過情況。(電腦出示馬路過往車輛情況的場景)

              i。這是車輛通過的情況,現(xiàn)在請大家進行統(tǒng)計,(學生統(tǒng)計失敗)為什么無法統(tǒng)計?你有什么感覺?(太快),

              ii。如果要你統(tǒng)計車輛通過的情況,該怎么辦?

             、傩枰シ诸悺#ㄅ逡y(tǒng)計哪幾種車輛)。②怎樣收集數(shù)據(jù)?③怎樣整理數(shù)據(jù)。④怎樣畫統(tǒng)計表?⑤分析一下結果。

              iii。討論一下怎樣才能很快的統(tǒng)計出來?(如何分工)

              iv。匯報你們分工的情況。通過活動你有什么想法?

              v。從統(tǒng)計表中想到什么?知道什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注意空氣的污染情況等)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想辦法解決怎樣統(tǒng)計動態(tài)的物體的問題,又一次讓小組交流,發(fā)揮了團隊的力量。通過虛擬的道路交通場景,學生嘗試了統(tǒng)計的失敗,又在教師分小組交流一下的話語點撥下,尋求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獲得了統(tǒng)計的成功。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原有的認知水平,相信學生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真正地發(fā)揮了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

              六、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身邊的問題。

              【評析:讓學生自己舉例,聯(lián)想到用學過的統(tǒng)計知識如何解決身邊的事情,學生發(fā)言踴躍,培養(yǎng)了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七、作業(yè):完成101頁做一做,練習十二第1題。

              【評析:在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還重視了雙基的落實!

              【總評:本節(jié)課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極力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貫串于整個教學的始終。注意將數(shù)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遵循了數(shù)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過數(shù)學教學,實現(xiàn)了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一、從生活經(jīng)驗導入新課,使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nèi)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課一開始,教師就從雙休日同學們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的話題導入新課,從怎樣知道每種活動有多少人最喜歡來切入主題。這樣做使學生感到所學的內(nèi)容不再是簡單枯燥的數(shù)學,而是非常有趣、富有親近感,他們被濃厚的生活氣息所感動,興致勃勃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

              小學生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情節(jié):怎樣知道星期日最喜歡做什么各有多少人呢?很自然的說出了要調(diào)查統(tǒng)計,那么怎樣調(diào)查和統(tǒng)計呢?接著讓統(tǒng)計員進行統(tǒng)計。教學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整個統(tǒng)計的經(jīng)歷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清晰、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課堂氣氛活躍,雙基訓練扎實。

              三、借助生活知識,讓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感到數(shù)學的歸宿是應用,使數(shù)學問題生活化。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nèi)容時,把握數(shù)學問題的加工度,努力改造數(shù)學問題,增加數(shù)學的情境性、開放性,注重呈現(xiàn)方式的多樣化。為了鞏固剛學會的統(tǒng)計方法,教者讓學生去統(tǒng)計聽課老師最喜歡干什么這一實踐活動,首先讓學生討論教師人很多,怎樣去統(tǒng)計這一問題,組織學生交流想辦法,得出了一小組統(tǒng)計一排老師比較節(jié)省時間的方法,然后讓學生按照想出的辦法去統(tǒng)計。辦法是學生自己想出來的,統(tǒng)計的過程是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學生人人參與,爭論不斷,效果明顯。

              四、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統(tǒng)計一分鐘內(nèi)車輛通過情況時,教師又一次讓大家合作交流,學生討論的結果是一小組有4人,1人負責記錄數(shù)據(jù),另3人每人統(tǒng)計一種車輛的簡便方法。當學生把統(tǒng)計好的數(shù)據(jù)整理成統(tǒng)計表時,讓學生分析討論從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中你發(fā)現(xiàn)什么?想到什么?,這樣的設計頗具挑戰(zhàn)性和現(xiàn)實意義,挖掘出了許多促使人發(fā)展的因素,出現(xiàn)了現(xiàn)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買摩托車、汽車的人很多、汽車多了,要注意安全,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等思想教育的話題,變關注知識為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思維等方面的進步和發(fā)展,使知識性目標和發(fā)展性目標得到了平衡與和諧的整合。

              縱觀整節(jié)課,教者注意把數(shù)學與生活溝通,使數(shù)學教學貼近生活,使學生在知識的獲得中得到發(fā)展,在發(fā)展過程中習得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活氣息,生命的活力。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9

              素質(zhì)教育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初步形成質(zhì)量的概念,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zhì)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使學生了解用秤稱物品的方法。

             、婺芰τ柧汓c

              1、發(fā)展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自主選擇合適的秤稱物品。

              3、在建立質(zhì)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品質(zhì)量的意識。

              ㈢情感教育點

              1、引導學生關心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數(shù)學。

              2、使學生感悟數(shù)學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的邏輯之美,提高審美意識。

              教具準備:

             。ń處熡茫┒嗝襟w課件、盤秤、有獎競猜的物品、一個1角硬幣

              (學生用)六人一組:10個1角硬幣、10克、20克、30克、50克、100克的物品,2包500克的鹽、蘋果、餅干、石頭、米、花生米、果凍等......

              重點: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難點:培養(yǎng)學生估測意識

              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今天森林里發(fā)生了一件大事,我們也去湊湊熱鬧好嗎?

              生:好!

              師:我們?nèi)タ匆豢础?/p>

              1、觀看課件演示:(熊貓森林超市開張情景)

              咦,什么聲音,這么熱鬧?

              噢,原來今天是熊貓森林超市開張的日子。

              2、課件顯示(超市內(nèi)部場景)

              師:好,我們進去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說出看到的商品名稱、質(zhì)量、有數(shù)字、有克和千克...)

              3、(出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克和千克。(板書課題)

              4、請打開課本P86頁。

              二、認識稱。

              師:要知道物品的輕重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來稱。

              師:那么你知道哪些稱呢?

              生:(多媒體課件出示盤秤、臺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

              師:你在哪見過這些秤?

              生1:我在超市賣食品的地方見過電子秤。

              生2:賣水果的地方有盤秤。

              生3:我見過夏天賣西瓜的用磅秤。......

              師:大家真留意身邊的事物。

              三、感覺體驗,形成質(zhì)量觀念。

              1、認識1克。

              師:同學們請看這是什么?(1角硬幣)你猜一猜有多重呢?

              生:1克......

              師:我們用天平來稱一稱。請看屏幕。(播放錄像)

              師:你們真棒,一枚1角的硬幣約重1克。請大家拿一枚1角硬幣放在手中掂一掂,好啦,感覺怎么樣?

              生:很輕。

              師:大家知道1克的重量了,現(xiàn)在找一找生活中有那些物品的重量大約是1克。

              生:乒乓球、小發(fā)夾、藥片、小螺絲、紐扣、圖釘......

              師:你們真利害能找到這么多大約1克的物品,那你還能找出10克、50克、100克的物品嗎?

              生:......

              師:大家真聰明,找到這么多以克為單位不同重量的物品。

              師:請大家從籃子里找出100克的物品?茨囊唤M找得最快。準備開始。

              師:大家都來感覺一下。

              2、認識千克

              師:剛才第二小組找100克的物品又快又好,現(xiàn)在我們再來找出1包500克的物品,準備開始!

              師:找得好快。∵@是一包500克的.鹽。(500克)

              師:一袋鹽500克,那么兩袋呢?(生答師板書:1000克)

              師:我們在驗證之前一齊來認識盤稱。我們一齊來觀察一下。(觀察盤稱認識盤稱)

              生:(匯報)

              師:現(xiàn)在我們把兩袋鹽放在一起,用盤秤稱一稱。那么大家知道有多重啊?(學生操作稱量)

              生:1千克

              師:1000克里面有幾個1克呢?(1000個)

              師:那么1000克和1千克哪一個重呢?(相等)我們一齊來讀一讀。

              師:老師想到超市買幾樣東西你能幫幫老師嗎?(能)

              [要求:請各組合作幫忙稱出1千克的物品]

              學生匯報:我們組稱了6個蘋果是1千克......

              師:通過稱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我發(fā)現(xiàn)這六袋物品重量相同,都是1千克。

              生:我發(fā)現(xiàn)1千克的石頭少,1千克的餅干多。

              生:我發(fā)現(xiàn)雖然1千克的石頭少,1千克的餅干多,但是他們的重量是一樣的。

              師:你們的發(fā)現(xiàn)可真多!謝謝大家的幫忙。

              師:現(xiàn)在我們每人輪流掂一掂,試一試這1千克的感覺,各小組也可以交換物品試一試。

              師:感覺怎么樣。

              生:我覺得1千克很重。

              生:我覺得1千克比1克重多了。

              生:我覺得1克比1千克輕很多。

              師:真的嗎?好了,我們拿出1克和1千克的物品比一比。

              師:感覺怎么樣。

              生:1克很輕,1千克很重。

              生:1克比1千克輕很多。......

              師:一般情況下,我們稱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單位,稱較輕的物品用克做單位。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P86,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四、聯(lián)系生活,鞏固練習

              同學們學了這么多知識,熊貓老板很想請大家去他的超市幫忙,你愿意嗎?聽聽熊貓老板的要求吧?(想成為我的職員可不容易,要經(jīng)過三關的考驗。勇敢的小朋友請來吧。┠銈冇行判膯?

              第一關:1、書P88頁2。

              2、書P89頁4。

              3、書P89頁5。

              第二關:判斷提。(學生用動作判斷)

             。1)一個1角硬幣重1克,10個1角硬幣重1千克。()

             。2)5千克比5000克要輕一些。()

             。3)小明重25千克。()

             。4)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第三關:亮亮去春游寫了一篇日記請小組合作找出不對的地方并改正。(課件出示)

              亮亮今天春游啦!他為自己準備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兩個,150克重的一個...他們班游玩的地點是動物園,在那里亮亮看到了許多動物,他最喜歡重達3000克的、和脖子長達3克的。

              五、有獎競猜活動

              師: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這么好,老師想送些禮物給大家。請看,想要嗎?

              師:呵呵,都想要,不過,得先猜猜它有多重?哪個小組猜對了獎品就是你們組的!

             。拷M一分物品學生通過掂一掂,估一估說出重量。)

              六、小結。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教材的設計重視自然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尊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利用真實的生活素材開展數(shù)學學習。

              學情分析:

              學生對生活中的情景比較熟悉,在認識自然數(shù)上并不陌生。但是奇數(shù)、偶數(shù)的特點總結方面可能會欠缺一些。設計思路通過用謎語星星引發(fā)后面的故事情景,讓學生打開智慧之窗。從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深刻理解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并深深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合作交流,認識奇數(shù)和偶數(shù)。

              教學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

              教學手段:

              借助多媒體課件。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經(jīng)歷認識自然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的'過程。

              2、認識自然數(shù),能用直線上的點表示自然數(shù);知道奇數(shù)、偶數(shù);能判斷一個數(shù)是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

              3、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自然數(shù),能用直線上的點表示自然數(shù)。

              教學難點:

              知道奇數(shù)、偶數(shù);能判斷一個數(shù)是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探索自然數(shù)的特征。

              師:老師發(fā)現(xiàn),天空有幾顆非常明亮的星星,它們一共是4.5顆,你覺得老師這句話有什么問題嗎?

              生:我覺得星星的顆數(shù)不能用4.5來表示。

              師:那你覺得用什么數(shù)來表示才好呢?

              生:我覺得用像1、2、3??這樣的數(shù)來表示好。

              師:說的非常好!我們平時數(shù)東西的時候,就像這樣1,2,3,4,5??一個一個地數(shù),這些數(shù)都叫自然數(shù)。(板書:自然數(shù))課件出示問題:0是自然數(shù)嗎?小組討論。學生匯報結果。

              小結:0也是自然數(shù),它表示一個物體都沒有。

              二、用直線上的點表示自然數(shù)。

              師:自然數(shù)不但可以用數(shù)的形式來表示,還可以用直線上的點來表示。我們一起來看。(課件出示:用直線上的點表示自然數(shù)的內(nèi)容。)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直線上的數(shù),(手勢)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學生觀察交流、討論。教師可以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教師指名回答。

              師: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掌握的自然數(shù)的特征,大家跟老師一起再來概括一遍,“自然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沒有的自然數(shù),最小的自然數(shù)是0!

              三、認識奇數(shù)和偶數(shù)。

              師:大家喜歡做游戲嗎?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請十位同學到前面來。學生舉手,教師請十位學生到前面站成一排報數(shù):1、2、3??師:請報單數(shù)的向前一步走。

              師: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學生交流。

              生1:我發(fā)現(xiàn)10名同學的報數(shù)不是雙數(shù)就是單數(shù)。

              師:剛才我們提到了單數(shù)和雙數(shù),單數(shù)都有哪些數(shù)?雙數(shù)又有哪些數(shù)?誰給舉一些例子?

              師: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單數(shù)又叫做奇數(shù),(板書:奇數(shù)),注意字的讀音。雙數(shù)又叫做偶數(shù)。(板書:偶數(shù))值得說明的一點:0也是偶數(shù)。

              師:現(xiàn)在,誰能舉出幾個奇數(shù)和偶數(shù)的例子呢?

              四、嘗試應用。

              1、師:我們在生活中也經(jīng)常用到奇數(shù)和偶數(shù)。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奇數(shù)和偶數(shù)?

              生1:電__的座位號分奇數(shù)號和偶數(shù)號;

              生2:上體育站隊報數(shù)。

              2、觀察數(shù)列,初探奇數(shù)、偶數(shù)的規(guī)律。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奇數(shù)和偶數(shù)。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練習本,試著按要求寫出奇數(shù)和偶數(shù)。

              (1)寫出自然數(shù)1-30之間所有連續(xù)的奇數(shù)。

              (2)寫出自然數(shù)1-30之間所有連續(xù)的偶數(shù)。學生在練習本上寫,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寫的。你給大家讀一下好嗎?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兩組數(shù),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嗎?四人小組可以討論討論。學生討論。

              師:哪個組想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五、課堂練習。

              1、下面各數(shù)中,哪些是自然數(shù)?(出示題目:6、25、1、47、0.01???)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3、在圓圈里填上奇數(shù)偶數(shù)。

              4、數(shù)字游戲。(學生手中拿著奇數(shù)和偶數(shù)的數(shù)字牌根據(jù)老師口令做游戲)

              六、全課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呀?(學生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少,老師這有一道拓展練習想考考大家,請看大屏幕(拓展練習:教室里有一盞亮著的日光燈,淘氣的小明一連拉了8下開關。聰明的同學們,現(xiàn)在請你們來判斷,這盞燈是否還亮著?如果拉9下呢?拉100下呢?)

              師:看來,自然數(shù)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美吧!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義及性質(zhì).

              2.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重點

              整理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

              教學難點

              正、反比例概念和判斷及應用.

              教學步驟

              一、基本訓練.

              43-27

              5.65+0.5 4.80.4 1.25 1001%

              0.25402-

              二、歸納整理.

             。ㄒ唬┍群捅壤囊饬x及性質(zhì).

              1.回憶所學知識,填寫表格【演示課件比和比例】

              2.分組討論:

              比和分數(shù)、除法有什么聯(lián)系?

              比的基本性質(zhì)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呢?

              3.總結幾種比的化簡方法.【繼續(xù)演示課件比和比例】

              比

              前項

              ∶(比號)

              后項

              比值

              除法

              分數(shù)

             。1)整數(shù)比化簡,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

             。2)小數(shù)比化簡,一般是把前項、后項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相同的位數(shù)(位數(shù)不夠補零),使它成為整數(shù)比,再用第一種方法化簡.

              (3)分數(shù)比化簡,一般先把比的前項、后項同時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使它成為整數(shù)比,再用第一種方法化簡.

             。4)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簡,求出比值后再寫成比的形式.

              解比例:12 :x=8 :2

              4.鞏固練習.

             。1)李師傅昨天6小時做了72個零件,今天8小時做了96個零件.寫出李師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個數(shù)的比和所用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2)甲數(shù)除以乙數(shù)的商是1.4,甲數(shù)和乙數(shù)的比是多少?

             。3)解比例: ∶ =8∶2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shù).認識直角、平角、鈍角、銳角和周角.

              2.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各種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正確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演示課件角的度量導入

              提問:這些角你能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他們排一下隊嗎?

              教師指出左端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角

              提問:你知道他們相差多少嗎?

              2.教師談話: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每個角的大小,以上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二、探索新知

             。ㄒ唬┙堑亩攘

              1.出示圖片認識量角器

              講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為它的形狀是一個半圓,所以又叫關圓儀.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結合圖片,認識半圓儀中心,0刻度線和內(nèi)外圓刻度.

              2.(1)播放視頻1角的概念

              (2)出示幾個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數(shù).

             。ń處煟阂胫浪浪愕氖欠駵蚀_,還要通過測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學教材第123頁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學生匯報度量角的方法.結合黑板上的角,邊度量邊介紹.

             。3)播放視頻量角方法

             。4)嘗試測量角的度數(shù)(盡量使角的開口方向不同)巡視中注意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5)教師舉出幾種學生常見的錯誤:

              錯誤類型一:學生量角時,量角器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重合.

              錯誤類型二:量角器0刻度線與邊沒對齊.

              錯誤類型三:看錯了刻度,應看里圈,卻看外圈刻度了,或者應看外圈卻看里圈刻度了.

             。6)討論:怎樣避免前面的錯誤,正確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數(shù)呢?

              (0在哪個圈上,就在哪個圈上找角的另一邊所對的刻度)

             。7)播放視頻角的`大小比較

             。úシ徘跋日埻瑢W用估算的方法判斷,播放后教師進行總結)

              (二)角的分類

              1.自學教材第124頁《角的分類》.(可按書中內(nèi)容邊學習邊操作)

              2.小組討論:

              (1)角可以分哪幾類?每類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間有什么關系?

              (3)平角和直線一樣嗎?

              3.利用活動角,按老師要求擺角.

             。ㄖ苯恰⑩g角、平角、銳角......)

              三、鞏固練習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個角的度數(shù).

              2.完成教材第126頁第7題.

              說出每個鐘面上的時間,量出時針和分針所成的角度.

              提問: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個時刻分針與時針的夾角嗎?

              3.利用活動角的量角器擺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質(zhì)疑總結

              1.這節(jié)課都學會了什么?

              (角的度量和分類.量角時要對劉頂點和0刻度線,確定如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師整理成順口溜助記

              量角器量角很簡單,角可分為五大類.

              中心重合角的頂點,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條邊對齊0刻度,銳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數(shù)看另一邊.鈍角介于直、平間.

              3.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第127頁第9題.

              把下面的角的度數(shù)分別填在適當?shù)娜铮?/p>

              五、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13

              學習內(nèi)容:

              《圓的認識》(六年級上冊第57、58頁內(nèi)容。)

              學習目標:

              1、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3、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學習重點: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掌握圓的特征。

              學習難點:能熟練地畫出規(guī)定大小的圓。

              學習準備:圓形紙片、圓規(guī)、米尺、鉛筆、彩筆。

              課前

              搜集信息:生活中哪里見到圓?

              動手操作:剪好一個圓片。

              課中

              自主學習:

              1、填空:

              圓中心的一點叫做(),用字母( )表示。

              連接( )和( )任意一點的()叫做半徑。

              通過( )并且( )的( )叫做直徑。

              2、用紅彩筆描出圓中的半徑,用藍彩筆描出圓中的直徑。

              合作探究:

              探究一:完成學習卡

              探究二:

              用圓規(guī)畫圓時,圓規(guī)兩腳叉開的距離等于( )的長度。

             。 )決定圓的位置,()決定圓的大小。

              達標訓練:

             。ㄒ唬┗A題(必做)

              1、判斷。

              在同一個圓內(nèi)只可以畫100條半徑。 () 直徑是半徑的2倍。()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中,直徑最長。 ()任意兩條半徑都可以組成一條直徑。 ()

              2、填表。

             。ǘ┩卣诡}(選做)

              用圓規(guī)和尺子畫一自己喜歡的組合圖形。

              綜合評價: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

              課后

              課外作業(yè):課本練習十三

              知識延伸:用圓規(guī)和尺子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鞏固如何判斷直線的互相平行與互相垂直。

              2、通過練習鞏固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shù),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教學重難點:會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shù),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會判斷直線的互相平行與互相垂直。

              課前準備:實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圓形紙,長方形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本單元的.知識重點

              1、直線、線段與射線的特點與讀法

              2、平行、垂直的定義及平行線、垂線的畫法

              3、角的度量及畫法

              二、練一練

              1、第一題下圖是北京城區(qū)地圖的一部分,請你找出兩組互相平行、兩組互相垂直的道路(讓學生說說判斷的方法)

              2、第二題說一說,在你的學校附近,哪兩條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兩條道路是互相垂直的?可以讓學生畫個草圖

              3、第三題先估計,再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數(shù)思考,角的邊不夠長,不能指到量角器上的準確度數(shù),該怎么辦?(把角的一邊延長)

              4、第四題

              (1)將一張圓形紙對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

              A、學生試做,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B、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對折一次,所得到的角是原來的一半。

              C、攤開折過后的紙,在這張紙上你能找到哪些度數(shù)的角。

              小組合作,可畫一畫。

              (2)用長方形紙分別折出45°,135°的角可先讓學生獨立操作,再全班交流。

              三、復習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

              練習二第3、4題:先讓學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測。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練習二第5題:

              這是一道操作題,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解決問題。這道題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討論、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解決問題。

              2、練習二第6題:

              讓學生通過獨立地觀察找出圖中的直角、銳角、鈍角,然后與同學交流。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48~49頁的24時計時法,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第1~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使學生初步認識時間和時刻的區(qū)別,學會計算簡單的求經(jīng)過時間的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具:教具鐘面、學生準備學具鐘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提問口答。我們學過哪些時間單位?1個世紀是多少年?一年是多少個月?1個月的天數(shù)有哪幾種情況?

              2、引入新課。一天又叫做一日。一日是多少小時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24時計時法。

              二、教學新課1、教學24時計時法。

             。1)說明:1天就是1日,1日的時間就是一晝夜。在一日的時間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想一想,一日共多少小時?

              (2)演示:第一圈從夜里12時也就是0時起,夜里1時、2時、3時上午8時、9時、到中午12時,是12時。

              提問:這是從夜里12時起走了幾圈?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的12時?經(jīng)過了多少小時?

              板書下面的直線圖:第二圈再從中午12時走,下午1時、2時、3時、晚上8時、9時、再到夜里12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也是12小時。提問:第二圈是從中午12時到什么時候的12時?也就是經(jīng)過了多少小時?板書直線圖:

              提問:誰來說一說在一日里,鐘表上的時針走了怎樣的兩圈,共多少小時?

              追問:一日等于多少小時?板書:1日=24小時

              指出:從夜里12時起,走一圈正好是中午12時,是12小時;再走一圈到午夜12時又走了12小時,共24小時,所以1日等于24小時。

             。3)認識24時計時法。說明:像上面這樣分上午幾時和下午幾時來記時的方法,通常叫做普通計時法。郵電、交通、廣播電視等部門為了記時方便,不使上午和下午時間混淆,一般都采用的是從0時到24時的記時方法。就是把時針走第二圈時,時針所指的鐘表上的數(shù)分別加上12:下午1時叫13時、下午2時教14時晚上12時叫幾時?24時也就是第二天的幾時?

              指出:像這樣的0時到24時的記時方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比,上午的時刻相同,下午的時刻要把普通計時法的時刻數(shù)加上12。中央電視臺每天19時播放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這里的19時就是下午幾時?

              說明:在24時計時法里只要直接說幾時,比較方便,在普通計時法里,一定要說明是上午幾時或者是下午幾時。

              (4)鞏固練習練一練第1題。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課本上。練習十第1題。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練習十第2題。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寫在作業(yè)本上。集體訂正。強調(diào)普通計時法要說明是上午還是下午。

              2、教學求經(jīng)過時間。

             。1) 教學例1。出示例題,讀題。畫直線圖。

              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

              這輛汽車從南京的開車時刻是什么時候?

              到達上海的時刻是什么時候?要求什么?

              說明:求路上用了多少小時,就是求14時30分到18時30分經(jīng)過了多少時間?

              追問:路上用了多少小時?你是怎樣想的?這里的14時30分、18時30分指的是什么?4小時指的是什么?

              (2)教學例2。出示例2,指名讀題。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在24時計時法里,這兩個時刻各是幾時?每天從8時到19時,營業(yè)了多少時間怎樣計算?老師板書。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1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1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09-01

            【精】小學數(shù)學教案09-01

            【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9-15

            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本08-22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10-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国色| porn麻豆| 国产爱豆剧传媒在线观看| 日韩不卡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又黄又爽又猛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综合成色| 欧美xo视频| 色综合无码av网站| 国产午夜成人久久无码一区二区 |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91国偷自产中文字幕婷婷| 欧美一区在线看|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 翘臀少妇被扒开屁股日出水爆乳|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少妇啪啪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精品传媒av国产婷婷|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好男人社区在线观看www|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春色奇米影视| 欧美日产国产精选|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亚洲v视频| 国产人成网|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电影|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射进来av影视网|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好紧好湿太硬了我太爽了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超碰色中文字幕超清|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超碰97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