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文言文通假字匯總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說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你知道的經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通假字匯總,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文言文通假字 1
1共通供,供給
2闕通缺,侵損
3說通悅,心服
4知通智,聰明
5讎通仇,仇恨,如:仇讎敵戰之國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踐之地,南至于句無。
7取通娶,娶親,如:令壯者無取老婦。
8免通娩,分娩,如: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
9弊通敝,破舊,謙詞,如:而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來,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祿,如: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頒通斑,雜色的花紋,有斑點,如: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15檢通斂,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曬,如: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17辯通辨,分辨,如:兩俟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18從通縱,合縱,如: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19敝通弊,困頓,失敗,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2日光,如:景翳翳以將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內通納,接納,如:距關,毋內諸侯。
23要通邀,邀請,如:張良出,要項伯。
24倍通背,違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蚤通早,盡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25坐通座,座位,如: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
26曷通何,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厭通饜,滿足,如: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28當通倘,如果,如: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29止通只,僅僅,不過,如: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
30圜通圓,如: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
31采通彩,色彩,如:須臾,成五采。
32閔通憫,憂患的`事,如: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33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34羞通饈,美味食品,如: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35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如:既又與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6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7斂通殮,給死人穿衣,將死人入棺,如:歿不能撫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
38冥通溟,海,如:北冥有魚。
39辯通變,分別,如:此小大之辯也。
40闔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傾城闔戶。
41直通值,價值,如:昂其值,居為奇貨。
42裁通才,時間副詞,如: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
43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如:翼日進宰,宰見其小。
44饗通享,如:饗德懷恩,詞不悉心。
45已通以,如:從此已去,勿復如是。
46以通已,止,如:無以,則王乎?
47說通悅,高興,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48枝通肢,肢體,如:為長者折枝。
49刑通型,做榜樣,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50蓋通盍,相當于“何不”,如:蓋亦反其本矣。
51涂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2塑通訴,告訴,申訴,如皆欲赴塑于王。
53已通矣,語氣助詞,表確定語氣,如: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54罔通網,羅網,如: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55田通畋,打獵,如:今王田獵于此。
文言文通假字 2
1、案:同按審察,察看。動詞。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2、罷:通疲疲勞。形容詞。罷夫贏老易于而咬其骨。
3、頒:通班斑頭發花白。形容詞。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4、板:同版字版。名詞。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5、暴:同曝曬。動詞。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6、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忠義暴于朝廷。
7、倍:通背,背叛,忘記。動詞。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8、倍:同背背叛,違背。動詞。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
9、被:通被頂。動詞。被明月兮佩寶璐。
10、被:同披穿著。動詞聞妻言,如被冰雪。
11、被:同披覆蓋在肩背上,動詞。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
12、被:同披;覆蓋在肩背上。動詞。屈原至于江濱,被發行吟澤畔,俾倪:同睥睨斜著眼看。形容詞。見其客朱亥,俾倪.
13、辟:通避躲避。動詞。其北陵,文王所辟風雨也。
14、辟:通僻行為不正。形容詞。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15、弊:通敝困頓,失敗。形容詞。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憊,衰敗。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
16、弊:通敝疲憊,衰敗。形容詞。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17、徧:同遍遍及,普遍。動詞。小惠末徧,民弗從也。
18、賓:同儐迎接客人的人。名詞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文言文通假字 3
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簡:通“揀”,挑選。
2.自董卓已來……(《隆中對》)已:通“以”。
3.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還:通“旋”,回轉,掉轉。
4.……子黑子九距之。(《公輸》)距:通“拒”,擋。
5.入則無法家拂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拂:通“弼”,輔佐。
6.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口技》)坐:通“座”。
7.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故事兩篇》)曷:通“何”。
8.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具:通“俱”,全,皆。
9.虞山王毅叔遠甫刻。(《核舟記》)甫:通“父”。
10.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徧:通“遍”,遍及,普及。
11.饌酒食,持其貲去。(《越巫》)貲:通“資”,資財,錢財。
12.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倉:通“蒼”。
1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悅”,愉快。
14.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玉盤珍饈直萬錢。(《行路難》其一)直:通“值”。
16.將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被:通“披”。
17.四支僵硬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支:通“肢”。
18.昂首觀之,項為之強。(《閑情記趣》)強:通“僵”,僵硬。
19.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以:通“已”。
20.而游者皆暴日中。(《峽江寺飛泉亭記》)暴:通“曝”。
21.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有:通“又”。
22.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山市》)裁:通“才”,僅僅。
23.無他,但手熟爾。(《買油翁》)爾:通“耳”,相當于“罷了”。
24.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三峽》)闕:通“缺”。
25.圣人非所與熙也。(《晏子故事兩篇》)熙:通“嬉”,開玩笑。
26.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李清照)爭:通“怎”。
27.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食:通“飼”,喂。
28.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曾:通“增”。
29.自余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記》)僇:通“戮”,遭到貶謫。
30.故患有所不辟也。(《魚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31.公輸盤詘,而曰……(《公輸》)詘:通“屈”,折服。
32.雞棲于(《君子于役》):通“橛”,指為棲雞做的木架。
33.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屬:通“囑”。
34.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35.日之其所亡。(《樂羊子妻》)亡:通“無”。
36.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遽:通“詎”,豈。
37.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衡:通“橫”。
38.儐者更道,從大門入。(《晏子故事兩篇》)道:通“導”,引導。
39.對鏡帖花黃。……火伴皆驚忙。(《木蘭詩》)帖:通“貼”。火:通“伙”。
40.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材:通“才”。
41.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辯:通“辨”,辨別。
4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與:通“歟”,語氣詞。
43.飾以玫瑰,輯以翡翠。(《買櫝還珠》)輯:通“緝”,連綴。
44.鄉為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鄉:通“向”,從前。
45.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信:通“伸”。
46.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十則》)
47.路轉溪頭忽見。(《西江月》辛棄疾)見,通“現”。
48.問渠那得清如許。(《觀書有感》)那:通“哪”,怎么。
49.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50.為天下唱,宜多應者。(《陳涉世家》)唱:通“倡”,倡導。
51.其真無馬邪?(《馬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
5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53.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適:通“謫”。
54.一厝逆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55.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錯:通“措”。
56.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為學》)屏:通“摒”。
57.客問元方:“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不:通“否”。
58.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齊:通“劑”。
59.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文言文通假字】相關文章:
文言文通假字整理09-27
文言文焉的用法03-21
黠鼠文言文08-03
文言文詞類活用06-06
長清僧文言文10-21
杞人憂天文言文10-22
文言文閱讀練習07-16
激活文言文教學課堂07-06
莽漢斷棘文言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