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 閱讀答案
四、閱讀《陋室銘》一文中,完成文后各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在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邊句中加點詞哪一組意思相同?( )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嘗駕黃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黃鶴樓》)
B.斯是陋室 是可謂善學者矣(《送東陽馬生序》)
C.可以調素琴 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人琴俱亡》)
D.無案牘之勞形 勞其筋骨(《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2、下面的句子都是疑問句,選出與“何陋之有?”語氣相同的一項 ( )
A.何以戰?(《曹劌論戰》) B.何以都不聞消息?(《人琴俱亡》)
C.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D.何為者也:(《晏子使楚》)
3、用現代漢語翻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譯文:
4、根據原文我們能推斷諸葛、子云是什么樣的人?他們的“廬”“亭”又是怎樣的?對于諸葛廬的情況請從學過的文言文中找出一句話來加以證明。
5、讀了這篇文章,你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答:
答案:
1、A
2、A
3、到這里談笑的都是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4、淡薄名利,不慕榮華,喜歡隱居的人;他們的“廬”、“亭”是簡陋的。《出師表》“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草廬”一語可見其簡陋.作者寫“諸葛廬”“子云亭”是以“諸葛廬”“子云亭”作類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
5、居住在陋室中的人道德高尚,文中亦以“惟吾德馨”來暗示這一點,亦因為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所以陋室不陋。
【陋室銘 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陋室銘》閱讀及閱讀答案08-30
《陋室銘》閱讀及答案10-21
《陋室銘》的閱讀與答案10-21
陋室銘閱讀及答案08-09
陋室銘閱讀答案07-30
《陋室銘》閱讀答案04-23
陋室銘的閱讀答案11-07
陋室銘對比閱讀答案08-13
《陋室銘》閱讀以及答案11-24
《陋室銘》閱讀習題及答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