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經典詩詞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元節經典詩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元節經典詩詞 1
1、《中元節祭祖》
時輪七月中,云掩夜朦朧。
祭祖河燈放,親人一照融。
2、《中元日觀法事》
(唐)盧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家。
3、《長相思。中元思念雙親》
夜里思。夢里思。逢至橋鄉草木棲。吹煙裊裊依。
念難知。見難知。覓至容顏愁嘆迷。影離空哭衣。
4、《江城子中元》
忍看檐外紙錢飛,化寒灰,出幽扉。
暮蟬嗚咽,何必緊相催。
長憾華年吟不足,人世里,苦徘徊。
5、《西江月中元節悼同窗》
駕鶴隨云西去,傷心無語眉垂。
兒時倩影夢中追,幾度呼名流淚。
冥路漫長悠走,親朋祝愿相隨。
天堂尋覓一香閨,待等同窗聚會。
6、《七律·中元節》
中元節俗歷千年,萬戶門頭祀祖先。
玉斗新醅騰紫霧,金波度曲奏朱弦。
豐都此夜關無鎖,塵世今宵路有煙。
代代虔誠平夙愿,何人得見考收錢。
7、《再題中元節》
七十老人生不易,身藏管道一年多。
如今已赴九泉去,愿到陰間少劫磨。
8、《中元寄思》
中元時節慟懷舊,凄雨滿腔淚澆透。
憑悼追思話語悲,手持鮮卉無心嗅。
9、《中元懷人其一》
欲借悲風寄素箋,空懷幽恨裂朱弦。
只今秋節唯霜重,從此人間憎月圓。
萬疊亂愁來眼底,一篇遺句到樽前。
紅塵于我亦無適,泉下煩君侯幾年。
10、《中元懷人其二》
江湖虛寄此間身,雞黍猶存久待人。
對鏡如何常病骨,別君已是半年春。
難追舊事空隨水,思和新詩徒惹塵。
郁郁悲懷消不得,西州回首淚沾巾。
11、《中元懷人其三》
文章何罪屢違心,擱筆一望天忽陰。
蕭瑟秋風吹夢遠,飄搖凄雨送寒深。
學鸚鬼哭常銷骨,成虎人言自爍金。
憂思楚秦誰共論,臨窗獨立久沉吟。
12、《中元夜寄懷》
是夜中年積事哀,難平酒味醉徘徊。
逐流心語河燈影,剔淚秋云紙錠灰。
未可虛聲驚蝶夢,嘆無佳訊叩泉臺。
為言普信男知否,試問誰來飲一杯。
13、《中元夜》
柳岸秋聲在,河燈逐水開。
燭光搖曳去,香火繞村回。
蔬果新離土,佳肴已擺臺。
親朋同祭祖,明月入窗來。
中元節經典詩詞 2
1.《日禮張尊師》
令孤楚
偶來人世值中元,不獻元都沒日閑。
寂靜焚香在仙觀,知師遙禮玉京山。
2.《中元日觀法事》
盧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宮。
壇滴槐花露,香柏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翻來覆去。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遼蟲。
如何授青囊,從此訪鴻家。
3.《中元觀法事步虛》
殷堯藩
白石禮先生,唐都開秘神。
上秋光凈,中元夜氣清。
星辰朝帝處,白鶴步虛聲。
玉洞花長發,珠宮月最明。
掃壇天地肅,投簡鬼神驚。
唐賜刀圭藥,還留不死名。
4.《中元作》
李商隱
江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必須脫金條,溫橋終虛玉鏡臺。
會省驚眠聞雨,不知迷路為花開。
青雀如何毒鳥媒,有城還沒到英洲遠。
5.《中元夜》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霧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6.《中元夜寄道夫》
陸龜蒙
橘齋風露已清余,東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破夢,短檐難得燕傳書。
廣云披日君應近,倒影栽花我還疏。
只羨羽人襟如水,平持節步空虛。
7.《中元夜百花洲作》
范仲淹
南陽太守清狂發,中秋前賞月。
百花洲里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
酷署永遠不可避免,今夕涼生不是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云,主人高歌客喝醉了。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何老何。
8.《中元雨中呈子晉》
朱熹
大火空西流仍然繁茂。
喜歡節日,涼雨忽驚秋。
蕭庭,炎氣一去,恢臺不留。
刀筆隨意屏幕,塵囂與心休。
端居諷道言,燒香。
子亦文史,及此同優游。
9.《中元見月》
邊貢
坐愛清光好,更深不下樓。
今晚是中秋節,不是因為閏月。
10.《中元日齋中作》
朱曰藩
陶枕單被障素屏,空齋獨臥雨冥冥。
《內史新邀》寫得經,王川舊擬施為寺。
窗竹弄秋偏寂歷,盂蘭乞食信飄零。
在過去的幾年里,沈冥不愿意醒來。
中元節經典詩詞 3
中元節
白云迢遞意難摹,江漢風塵困旅途。
月下欄桿人獨倚,階前草木自長吁。
蘭哀荃怨恨秋早,燕去樓空入眼無。
怕向冰輪深處望,一身寂寞影相扶。
中元節
欲隱名山喚鷓鴣,白云迢遞意難摹。
蟠桃正熟離人遠,水月初圓入眼腴。
舟泊清溪搖細浪,門橫石凳坐頑軀。
憑他山色含風雨,秋景從來可自娛。
中元節
臨江一帶酒樓朱,秋日晴光景氣殊。
蘭槳輕移聲可辨,白云迢遞意難摹。
草堂遺夢今安在,南浦垂楊久向隅。
歌詠不知身是處,山魈月下又招吾。
中元節
月上高樓影入湖,銀輝萬頃潤如酥。
孩童把手河燈放,巷陌焚香野鬼驅。
滄海翻騰龍自現,白云迢遞意難摹。
聽人道得盂蘭會,且羨禪心少爾虞。
中元節
九洲浩浩月明衢,自賞清幽結草蒲。
何處摩崖鐫古句,幾家廟宇起浮屠。
中元只在他鄉望,祭酒權宜異地酤。
瓜果禾麻今已矣,白云迢遞意難摹。
《中元作》
李商隱
絳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城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中元夜》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霧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侶》
陸龜蒙
橘齋風露已清余,東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為蛩破夢,短檐難得燕傳書。
廣云披日君應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羨羽人襟似水,平持旄節步空虛。
《中元夜百花洲作》
范仲淹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里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壸。
從來酷署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節經典詩詞 4
《中元》
宋代:徐集孫
今朝逢令節,依舊客殊鄉。
禪衲同分席,清齋若過堂。
江茶浮水色,野菜帶山香。
忽憶三秋菊,誰鋤小逕荒。
《中元節過長壽庵感懷》
明代:李之世
搗衣驚此月,鄉夢起秋砧。
況值盂蘭節,誰無寸草心。
金錢資佛曾,香缽趁禪林。
復想家堂薦,遙遙淚滿襟。
《中元作》
唐代:李商隱
絳節飄飖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中元日早起》
宋·楊萬里
欲借微涼問萬松,萬松自熱訴無風。
清晨秋暑已如許,那更斜陽與日中。
《盂蘭會》
清·鄭用錫
中元肆赦事荒唐,點鬼如何歲歲忙。
變幻豈真有地獄,人心險惡即桁楊。
《涼夜中元望雨》清·張鵬翮
澹澹秋容媚曉山,垂垂珠露滿田間。
最宜虛室清涼夜,知是云龍帶雨還。
《中元家祭》
現代·張朝墉
蛺蝶臨風不可尋,一盂麥飯薦松林。
紙錢真偽誰知得,憑仗仁人孝子心。
《中元前一夕泊石門聞岸上作浮屠事泫然有感》
明·王猷定
石門陌巷柳青青,舊日鐃聲此夜聽。
枕上有魂招不得,秋風腸斷語兒亭。
中元節經典詩詞 5
1.經典中元節的古詩精選
中元
仇遠〔元代〕
初秋當望夜,平楚帶斜曛。
暑氣能昏月,砧聲不隔云。
華燈浮白水,老衲誦冥文。
漫說中元節,儒書惜未聞。
仇遠簡介
仇遠(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號山村、山村民,人稱山村先生。元代文學家、書法家。元大德年間(1297~1307)五十八歲的他任溧陽儒學教授,不久罷歸,遂在憂郁中游山河以終。
2.經典中元節的古詩精選
中元節有感
何景明〔明代〕
去歲中元節,朝陵百職同。
嚴趨神路左,遙拜孝園東。
龍虎瞻王氣,乾坤仰帝功。
未回衡岳駕,空墮鼎湖弓。
啟兆龜圖順,編年鳳歷終。
玉衣陳畫幄,寶瑟玄宮。
北極猶前日,南薰亦舊風。
病居逢此日,長望五云中。
何景明簡介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負憂恕C骱脛問迥1502)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宦官劉瑾擅權,何景明謝病歸。劉瑾誅,官復原職。官至陜西提學副使。為“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并稱文壇領袖。其詩取法漢唐,一些詩作頗有現實內容。有《大復集》。
3.經典中元節的古詩精選
中元節有感
郭之奇〔明代〕
鈸鼓嘵嘵化楮衣,人心泉意兩凄其。雨后風前云樹色,晨昏幾作晦明吹。
朝團碧葉幽光渺,夜結青滌翱3嬪澈穩輾僑吮洌澈濁甓宜肌/p>
布奠傾觴誰氏子,涓涓哭望想天涯。尚有精魂殊地隔,其歿其存家未知。
始知病死何須哭,死而得祭何足悲。君看南北紛紛者,人鬼推遷盡易居。
郭之奇簡介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號菽子,又號正夫、玉溪。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人。為南明大臣,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相當宰相)兼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翌年殉國。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節。
4.經典中元節的古詩精選
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
陳去病〔清代〕
舵樓高唱大江東,萬里蒼茫一覽空。
海上波濤回蕩極,眼前洲渚有無中。
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風翻水泛紅。
唯有胥濤若銀練,素車白馬戰秋風。
陳去病簡介
陳去病(1874—1933),中國近代詩人,南社創始人之一。江蘇吳江同里人。因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宣傳革命不遺余力。在*滿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討伐袁世凱的護法運動中,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其詩多抒發愛國激情,風格蒼健悲壯。1923年擔任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改為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1928年后曾任江蘇革命博物館館長、大學院古物保管委員會江蘇分會主任委員。1933年,病逝于故鄉同里鎮。
5.經典中元節的古詩精選
中元節過長壽庵感懷
李之世〔明代〕
搗衣驚此月,鄉夢起秋砧。況值盂蘭節,誰無寸草心。
金錢資佛曾,香缽趁禪林。復想家堂薦,遙遙淚滿襟。
李之世簡介
李之世,字長度,號鶴汀。新會東亭人。以麟子。明神宗萬歷三十四年(一六六)舉人。晚年始就瓊山教諭,遷池州府推官。未幾移疾罷歸。著作極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歸》、《雪航》、《家園》、《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諸集。
6.經典中元節的古詩精選
中元日午
楊萬里〔宋代〕
雨余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陰不肯移。
蜂過無花絕糧道,蟻行有水遏歸師。
今朝道是中元節,天氣過於初伏時。
小圃追涼還得熱,焚香清坐讀唐詩。
楊萬里簡介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疤鏈澹┤恕D纖問恕⒋蟪跡肼接巍⒂榮蟆⒎凍紗蟛⒊莆爸行慫拇笫恕薄R蛩喂庾讜淝資欏俺險倍鄭恃д叱破湮俺險壬薄Q鍆蚶鏌簧魘酵蚨嗍祝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里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
7.經典中元節的古詩精選
中元作
李商隱〔唐代〕
絳節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晃吹皺拊叮噯溉綰勿材衩健/p>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唐代知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8.經典中元節的古詩精選
眼兒媚·中元夜有感
納蘭性德〔清代〕
手寫香臺金字經,惟愿結來生。蓮花漏轉,楊枝露滴,想鑒微誠。
欲知奉倩神傷極,憑訴與秋擎。西風不管,一池萍水,幾點荷燈。
納蘭性德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知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9.經典中元節的古詩精選
中元夜泊淮口
羅隱〔唐代〕
木葉回飄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秋涼霧露侵燈下,夜靜魚龍逼岸行。欹枕正牽題柱思,隔樓誰轉繞梁聲。
錦帆天子狂魂魄,應過揚州看月明。
羅隱簡介
羅隱(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大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10.經典中元節的古詩精選
都中元夜
黎瞻〔明代〕
此夜山杯誰與傳,十年高詠落寒氈。天長不見送書雁,河合難通到郭船。
白閣獨吟詩太苦,寒宵惜別夢相牽。香車寶馬金吾勺,謾道都城春可憐。
黎瞻簡介
黎瞻,字民仰,號前峰。番禺人。遂球曾祖。明世宗嘉靖元年(一五二二)舉人,初授福建尤溪教諭,歷仕至順天府尹,以忤嚴嵩出判南昌。遭父憂歸,筑室于板橋之南,遂不復出。與何維柏、歐大任、王漸逵、黎民表結社賦詩。年八十六卒。有《燕臺集》。從祀廣州府學鄉賢。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九等有傳。
中元節經典詩詞 6
《沈園二首》陸游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詩經·唐風·葛生》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角枕粲兮,近親蘭溪。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于其室。
《中元日觀法事》盧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
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家。
【中元節經典詩詞】相關文章:
中元節詩詞精選08-04
中元節詩詞11-19
中元節的詩詞09-10
中元節詩詞10-12
中元節祭祖詩詞10-15
關于中元節的詩詞10-31
關于中元節詩詞07-18
描寫中元節的詩詞07-16
關于中元節的詩詞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