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鹿鳴》
《鹿鳴》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譯文
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琴吹笙奏樂調。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獻禮禮周到。人們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樂遵照。
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賓客,品德高尚又顯耀。示人榜樣不輕浮,君子賢人紛紛來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佳賓嬉娛任逍遙。
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瑟彈琴奏樂調。彈瑟彈琴奏樂調,快活盡興同歡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佳賓心中樂陶陶。
注釋
⑴呦(yōu)呦:鹿的叫聲。朱熹《詩集傳》:“呦呦,聲之和也。”
⑵蘋:藾蒿。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藾蒿,葉青色,莖似箸而輕脆,始生香,可生食。”
⑶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幾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氣管裝在斗子上做成的。
⑷承筐:指奉上禮品。毛傳:“筐,篚屬,所以行幣帛也。”將:送,獻。
⑸周行(háng):大道,引申為大道理。
⑹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⑺德音:美好的品德聲譽。孔:很。
⑼則:法則,楷模,此作動詞。
⑽旨:甘美。
⑾式:語助詞。燕:同“宴”。敖:同“遨”,嬉游。
⑿芩(qín):草名,蒿類植物。
⒀湛(dān):深厚,毛傳:“湛,樂之久。”
【詩經《鹿鳴》】相關文章:
詩經鹿鳴原文鑒賞10-22
詩經鹿鳴全文閱讀03-10
詩經小雅鹿鳴全文03-19
詩經·小雅《鹿鳴》介紹09-19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鹿鳴》原文賞析08-26
詩經·小雅《鹿鳴》詩歌鑒賞11-23
詩經小雅鹿鳴作品鑒賞09-11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伐木10-11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天保08-11
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出車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