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6yc0e"></th>
  • <samp id="6yc0e"><pre id="6yc0e"></pre></samp>
  • <ul id="6yc0e"><pre id="6yc0e"></pre></ul><ul id="6yc0e"><pre id="6yc0e"></pre></ul>
    <samp id="6yc0e"><pre id="6yc0e"></pre></samp>
  • <th id="6yc0e"></th>
    <samp id="6yc0e"></samp>
  • <kbd id="6yc0e"><pre id="6yc0e"></pre></kbd>
    <samp id="6yc0e"></samp>
    <ul id="6yc0e"><tbody id="6yc0e"></tbody></ul>
  • <samp id="6yc0e"></samp>
  • 在线免费成人亚洲av,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

    時間:2023-08-08 12:10:27 雪桃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1

      第一單元《除法》

      1、除法讀作:被除數除以除數除數除被除數

      例題:35÷5讀作:三十五除以五或五除三十五

      2、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余數∠除數)

      3、有余數的除法驗算方法: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5、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例題:20÷4=5擴大2倍:40÷8=5縮小2倍:10÷2=5

      6、連除的簡便運算: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于這個數除以這兩個數的積。

      例題:30÷2÷3=30÷(2×3)

      第二單元《圖形的運動》

      1、軸對稱圖形定義: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后,折痕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

      2、對稱軸定義:把軸對稱圖形對折,折痕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這條折痕所在的直線就叫做對稱軸。

      3、畫簡單軸對稱圖形的依據: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4、平移:物體(或圖形)沿著直線運動的現象叫做平移。特點:做直線運動。

      5、旋轉:物體(或圖形)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做圓弧或圓周運動的現象,叫做旋轉。特點:做圓弧或圓周運動。

      第三單元《乘法》

      1、乘數末尾有幾個0,積的末尾就至少有幾個0。

      2、兩個數相乘,如果一個乘數擴大到原來的m倍,另一個乘數擴大到原來的n倍,則它們的積就擴大到原來的m×n倍。(m>0n>0)

      例題:4×6=248(擴大2倍)×18(擴大3倍)=144(擴大了2×3倍)

      第四單元《千克克噸》

      1、常用的質量單位有:克、千克、噸。每相鄰兩個質量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

      2、1千克=1000克(1kg=1000g)1噸=1000千克(1t=1000kg)

      第五單元《面積》

      1、面積定義: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2、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a×b

      長=面積÷寬寬=面積÷長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C=(a+b)×2

      長=周長的一半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2

      測量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長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長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

      小技巧:換算長度單位時,把大單位換成小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添加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添幾個0);把小單位換成大單位就在數字的末尾去掉0(關系式中有幾個0,就去掉幾個0)。

      5、長度單位的關系式有:(每兩個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①進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進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進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6、當我們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

      小技巧:在“噸”與“千克”的換算中,把噸換算成千克,是在數字的末尾加上3個0;

      把千克換算成噸,是在數字的末尾去掉3個0。

      7、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噸1000克=1千克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認識整千數(記憶:10個一千是一萬)

      2、讀數和寫數(讀數時寫漢字寫數時寫阿拉伯數字)

      ①一個數的末尾不管有一個0或幾個0,這個0都不讀。

      ②一個數的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的兩個0,都只讀一個0。

      3、數的大小比較:

      ①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大。

      ②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先比較這兩個數的位上的數,如果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

      4、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記憶: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則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的三位數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

      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

      5、被減數是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運算步驟:

      ①列豎式時相同數位一定要對齊;

      ②減法時,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6、在做題時,我們要注意中間的0,因為是連續退位的,所以從百位退1到十位當10后,還要從十位退1當10,借給個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7、公式被減數=減數+差

      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減數=被減數—差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差=被減數—減數

      符號/是什么意思數學

      在數學中是“除”的意思。例如:4/5我們可以說4除以5或者四分之五。數學符號的.發明及使用比數字要晚,但其數量卻超過了數字。現代數學常用的數學符號已超過了200個,其中,每一個符號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實數知識點

      平方根:

      ①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正數X就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

      ②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個正數有2個平方根/0的平方根為0/負數沒有平方根。

      ④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運算,叫做開平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立方根:

      ①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0的立方根是0、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

      ③求一個數A的立方根的運算叫開立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實數:

      ①實數分有理數和無理數。

      ②在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和有理數范圍內的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完全一樣。

      ③每一個實數都可以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3

      第一單元混合運算

      知識點一、

      1、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3、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4、算式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括號里面的算式計算順序遵循以上的計算順序。

      知識點二、

      關于“0”的運算

      1、“0”不能做除數;

      字母表示:a÷0錯誤

      2、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字母表示:a+0=a

      3、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

      字母表示:a-0=a

      4、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字母表示:a-a=0

      5、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數,還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第二單元觀察物體

      1、生活中的簡單物體觀察總結: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形狀。

      2、總結:同一立體圖形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形狀。

      第三單元加與減

      第一節捐書活動

      知識點:

      1、在計算脫式計算連加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第三個數,也可以把三個數直接用一個豎式計算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字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不要認為滿十進一。

      2、在計算三個三位數連加時,如果哪兩個數相加能湊成整百,整千數,就先將這兩個數相加,再加另外那個數。

      第二節運白菜

      1、用脫式計算連減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先把前兩個數相減,再減第三個數。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寫在小括號里面,再用第一個數減去這兩個數的和。

      2、如果哪兩個數相加能湊成整百,整千數,就先將這兩個數相加,再加另外那個數。

      第三節節余多少錢

      三位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沒有小括號的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第四節里程表(一)

      1、根據里程表提出問題,一般先把里程表轉化成線段圖來觀察,再列式計算。

      2、解決此類問題時,一定要從多個角度畫圖去理解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位置變化,列式也隨之變化。

      第五節里程表(二)

      1、當天行駛的里程數=當天里程表的讀數-前一天里程表的讀數

      2、解答算式謎時,要通過觀察推理找到從哪一位先計算,然后一步一步推算出答案。

      第四單元乘與除

      第一節小樹有多少棵

      知識點:

      1、整十數乘一位數,根據表內乘法,先用整十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積的末尾添上一個0。

      2、整百數乘一位數,根據表內乘法,先用整百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積的末尾添上兩個0。

      3、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先根據表內乘法用整十、整百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積的末尾添上相應個數的0。

      4、在口算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時,先看清楚整百、整千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要注意一位數與0前面的數相乘時得到的0不能丟。

      第二節需要多少錢

      知識點:

      1、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先把前兩位數看作幾個十和幾個一相加的和,再用一位數分別與它們相乘,最后把所得的兩個積相加。

      2、計算混合運算時,要先明確運算順序,再計算。

      第三節豐收了

      知識點:1、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1)先看一位數與什么數相乘能得到這個整十數(也就是被除數),結果就是那個數。

      (2)按表內除法計算:先不看被除數末尾的0,按照表內除法算出商,再將被除數末尾的0填寫在商的末尾。

      2、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數不變(被除數不為0)。除數越大,商越小,除數越小,商越大;除數不變,被除數越大,商越大,被除數越小,商越小。

      第四節植樹

      知識點:1、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先把被除數看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然后分別除以除數,再把所得的兩個商相加。

      2、(兩個連續自然數之和+1)÷2=較大自然數,(兩個連續自然數之和-1)÷2=較小自然數,(兩數之和+兩數之差)÷2=較大數,(兩數之和-兩數之差)÷2=較小數。

      第五單元周長

      知識點1:什么是周長

      1、圍成一個圖形所有邊的長度總和或者說繞一個圖形邊線一周的總和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2、不規則物體或圖形的測量方法:繩子測量法。

      3、規則物體或圖形的測量方法:

      (1)繩測法

      (2)直尺測量法。

      知識點二:長方形的周長

      1、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已知長和寬的長度。

      2、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長+寬

      (2)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

      (3)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4)已知長方形的周長和寬,求長;“長=(周長-寬×2)÷2”或“長=周長÷2-寬”

      (5)已知長方形的周長和長,求寬;“寬=(周長-長×2)÷2”或“寬=周長÷2-長”

      3、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可以把4條邊長加起來;

      (2)用一條邊長乘以4,即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4、靠墻圍成的長方形有兩種情況:

      (1)長邊靠墻,

      (2)寬邊靠墻。

      5、圍成的兩種長方形,寬邊靠墻比長邊靠墻所需的圍欄多。

      第六單元乘法

      第一節螞蟻做操

      知識點:

      1、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從個位算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多位數每一位的數,與哪一位上的數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寫積。

      2、在列豎式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時,一定要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兩位數中每個數位上的數。

      第二節去游樂園

      知識點:

      1、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乘法,列豎式計算時,先將一位數與多位數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相乘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2、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要把進位的數寫到正確的位置上,不要寫在積中。

      第三節乘火車

      知識點:

      1、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方法:從個位算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兩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計算時每一步都不要忘記加上進位數。

      2、筆算乘法時,哪一位上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向哪一位進1,就在那一位加1。

      第四節去奶奶家

      知識點:

      借助里程圖解決問題時,一定要明確里程圖中的數學信息,理解題意后再進行計算。

      第五節:0×5=?

      知識點:

      1、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

      2、一個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1)先用這個乘數0前面的數乘另一個乘數;

      (2)再看這個乘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3、在計算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時,從個位算起,用一個數依次去乘多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哪一位上的乘積是0,要在那一位上寫0占位,如果有進上來的數必須加上。

      4、結論:

      (1)因數的末尾有0,乘積中一定有0。

      (2)因數的中間有0,乘積中不一定有0。

      第六節買礦泉水

      知識點:

      1、連乘的估算方法:盡可能將其中兩個數的乘積估成整十,整百數,再與第三個數相乘。

      2、連乘的運算順序: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

      3、三個數連乘時,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在乘第三個數;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一個數;還可以把任意兩個數交換位置后再相乘。

      第七單元年月日

      第一節看日歷(一)

      知識點:

      1、一年有12個月。

      2、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是大月;4.6.9.11月每月有30天,是小月;2月有28天或29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一個月只有28天時,這個月有四個星期一至星期日;一個月有29天時,這個月中星期一至星期日的某一個是5天;一個月有30天時,這個月中星期一至星期日的某2個是5天;一個月有31天時,這個

      第二節看日歷(二)

      知識點:

      1、2月29日是個特殊的日子,只有4年才出現。

      2、每四年中有一年的二月份有29天,其他年份的二月份都只有28天。

      3、認識平年和閏年:

      (1)公里年份是4的倍數的是閏年,不是4的倍數的是平年,公立年份是整百年的,是必須是400的倍數的才是閏年。

      (2)判斷一個整百年份是不是閏年,要看這個年份數是不是400的倍數,如果是整數倍就是閏年,否者就是平年.

      (3)2月份是28天的是平年,2月份是29天的是閏年,平年一年有365天,閏年一年有366天。

      (4)平年一年有52個星期零1天,閏年一年有52個星期零2天。

      365÷7=52(個)......1(天)

      366÷7=52(個)......2(天)

      4、推算幾周年的的時間問題,可以用終止年份直接減去起始年份,所得的差即為所求。

      第三節一天的時間

      知識點:

      1、24時記時法:在一日(天)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2圈,共計24時。所以經常采用從0到24時的計時法,通常叫作24時計時法。

      2、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表示時刻的換算:從凌晨0:00到中午12:00與普通計時法相同;中午12:00以后,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整點時刻相差12,普通計時法去掉限制詞后加12就是24時計時法,24時計時法減12后就是普通計時法

      3、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進過的'時間,可以根據鐘表推算,也可以用終止時刻減去起始時刻。

      4、計算中午12時的經過時間,要么把時間都換算成24時計時法來計算,要么先算中午12時以前有多長時間,再加上下午的一段時間。

      5、普通計時法在表述時要加上限制詞上午、下午或者晚上等,這樣才能將時間準確的表達出來。

      第四節:時間表

      知識點:

      1、時間表是管理時間的一種手段,是將某一段時間中已經明確的工作任務清晰的記載和表明的表格,用來提醒使用人和相關人按照時間表的進程活動。

      2、制作時間表,最主要的是做好時間的分配,合理分配時間有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和守時習慣。

      3、判斷誰跑得快,只要看誰用的時間短就可以了。

      第五節數學好玩

      知識點:

      1、同一段距離,測量方法和測量工具不同,在測量的結果相同的情況下,選簡便的方法比較合適。

      2、地面上一定范圍內的直線距離可以直接用直尺來測量。

      3、解決搭配問題也可以用乘法計算,也能得到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4、數路線問題實際上也屬于搭配問題,在確定行走路線時,一定不要重復和遺漏。

      5、日歷中的數有很多規律,如橫向左邊的數比右邊的數少1;縱向上面的數比下面少7等。

      第八單元認識小數

      第一節文具店

      知識點:

      1、像3.15,0.50,1.06,6.66,...這樣的數,都是小數。“.”叫作小數點。

      2、小數由整數部分、小數點、和小數部分組成。

      3、一個小數的小數部分有幾位數,它就是幾位小數。

      4、讀小數時,整數部分按整數的讀法讀,中間的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依次讀出每一數位上的數。

      5、寫小數時,要先寫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然后在個位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最后寫小數部分,依次寫出各個數位上的數。

      6、把以元為單位的小數改寫成以元、角、分的數的方法:小數的整數部分是幾,就改寫成幾元;小數點后的第一位是幾,就改寫成幾角;小數點后的第二位是幾,就改寫成幾分。若那一位上是0,那一位就省略不寫。

      7、把帶有元、角、分的數改寫成一元為單位的小數時,元與小數的整數部分相對應,角與小數點后的第一位數相對應,分與小數點后的第二位數相對應。

      第二節貨比三家

      知識點

      1、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小數點后的第一位,小數點后的第一位上的數大的這個小數就大;如果相同就比較小數點后的第二位,以此類推。

      2、比較三個或三個以上小數的大小和比較兩個小數大小的方法相同,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相同,再依次比較小數部分。

      第三節存零用錢

      知識點

      1、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小數相加,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最后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使它與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2、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小數相減,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再按照整數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最后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使它與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第四節寄書

      1、小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先把小數點對齊,然后按照整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最后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使它與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2、小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先把小數點對齊,然后按照整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最后在得數里點上小數點,使它與橫線上的小數點對齊。

      3、在計算小數加法時,與整數加法一樣,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千萬不要忘記滿十進一,也不要忘記下一位進上來的一。

      第五節能通過嗎

      1、小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小數可以使數據更加精確。

      2、把帶有米、分米、厘米的數改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時,米與小數的整數部分相對應,分米與小數點后的第一位數相對應,以此類推。

      3、如果米、分米、厘米中某一個單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在改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時,就在那個單位所對應的數位上寫0。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4

      (一)面積和面積單位:

      1、要弄清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的聯系與區別;

      2、要認真審題,弄清題目要求后再做。

      (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1、正方形:(A)周長=邊長×4——使用長度單位

      (B)面積=邊長×邊長——使用面積單位

      2、長方形:(A)周長=(長+寬)×2——使用長度單位

      (B)面積=長×寬——使用面積單位

      (三)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1、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進率是10;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進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

      3、“公頃”(測量菜地面積、果園面積)和“平方千米”(測量城市土地面積)是用來測量土地的更大的面積單位;

      4、質量單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噸(t)。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噸。

      5、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河流等比較長的物體時,一般用千米(km)作單位,又叫公里。(四)各圖形的特點:長方形的特點: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點:四條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兩組對邊平行且相等。

      小學數學學習方法

      小學數學是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打基礎的,清晰了解所學知識對于孩子來說十分關鍵,而這就要求對所學的知識要及時做一些歸納與總結,小學數學錯題集的歸納和整理,學習好的學生一般都會有自己的錯題集,錯題集非常的重要,學習過程當中,自己容易做錯的題目完全可以抄寫在數學錯題集上面。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能夠查漏補缺,數學學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小學數學表內除法知識點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義: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數進行平均分時,可以一個一個的分,也可以幾個幾個的分,直到分完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分時可以想:這個數可以分成幾個這樣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義: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讀法:通常按照從前往后順序讀,“÷”讀作除以,“=”讀作等于,其他讀法不變。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在除法算式中,除號前面的數叫被除數,除號后面的數叫除數,所得的數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訣求商。

      2、用乘法口訣求商時,想除數和幾相乘等于被除數。

      四、解決問題

      1、解決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

      總數÷每份數=份數被除數=商×除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數除=被除數÷商

      2、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1)所求問題要求求出總數,用乘法計算;

      (2)所求問題要求求出份數或每份數,用除法計算。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5

      (一)年、月、日

      1、常用的時間單位有:(年、月、日)和(時、分、秒)。

      2、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月1日元旦節、3月12日植樹節,5月1日勞動節,6月1日兒童節,7月1日建黨節,8月1日建軍節,9月10日教師節,10月1日國慶節

      3、熟記每個月的天數:知道大月一個月有31天,小月一個月有30天。平年二月28天,閏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12個月(7大4小1特殊)

      可借助歌謠記憶:

      一、三、五、七、八、十、臘(即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閏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4、熟記全年天數: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平年365天,閏年366天。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閏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個月為一個季度)

      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閏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92天)。

      (2)會計算每個季度有多少天,連續幾個月共有多少天。連續兩個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連續兩個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3)給出一個天數會計算有幾個星期零幾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個星期零( 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個星期零(1)天。

      (4)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一般情況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斷平年閏年。年份除以4有余數是平年,沒有余數是閏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閏年。

      (5)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xx年是閏年。

      5、經過的天數的計算:

      公式:結束時間—開始時間 + 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6月12日~~6月30日 30-12+1=9(天)

      7月有:31(天) 8月1日~~8月17日 有:17(天)

      9+31+17=57(天)

      6、給出一個人出生的年份,會計算這個人多少周歲;給出一個人的年齡會計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如:小華1994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15歲)。小華今年12歲,他是(1997年)出生的。

      7、通常每4年里有( 1 )個閏年, ( 3 )個平年。

      (如果說某個人不是每年都能過到生日,8歲過兩次生日,12歲過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8、推算星期幾的方法:

      例如:已知今天星期三,再過50天星期幾?

      解析:因為一個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個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三往后數一天,即星期四。

      9、會計算到今年經過的年份:就用20xx- 給的年份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建國多少周年?

      熟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時間是1949年10月1日;

      算式:20xx-1949=64(年)

      (二) 24計時法

      1、普通計時法又叫12時計時法,就是把一天分成兩個12時表示,普通計時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綴。(如凌晨3時、早上8時、上午10時、下午2時、晚上8時)

      2、24時計時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時表示,在表示的時間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時間段得詞語。

      3、普通計時法轉換成24時計時法時,超過下午1時的時刻用24時計時法表示就是把原來的時刻加上12。

      如:

      普通計時法 24時計時法

      上午9時 === 9時或9:00

      晚上9時 === 21時或21:00

      4、反過來要把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刻表示成普通計時法的時刻,超過13時的.時刻就減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時刻前面。

      比如:16時等于16 - 12 = 下午4時。(必須加前綴)

      5、計算經過時間,就是用結束時刻減開始時刻。

      結束時刻-開始時刻=時間段(經過時間)

      比如:10:00開始營業,22:00結束營業,

      營業時間為:22:00—10:00=12(小時)

      ★(計算經過時間時,一定把不同的計時法變成相同的計時法再計算)

      比如:某商品早上8:00開始營業,下午6:00停止營業,一天營業多少時間?

      下午6:00=18:00 18:00 - 8:00 = 10(小時)

      6、認識時間與時刻的區別:(時間是一段,時刻是一個點)

      如:火車11:00出發,21時30分到達,火車運行時間是(10時30分),注意不要寫成(10:30)。

      正確的列式格式為:21時30分-11時=10時30分,不能用電子表的形式相減。

      再如:火車19時出發,第二天8時到達,火車運行時間是(13小時)。像這種跨越兩天的,可以先計算第一天行駛了多長時間:24-19=5(時),再加上第二天行駛的8個小時:5+8=13(時)

      又如:一場球賽,從19時30分開始,進行了155分鐘,比賽什么時候結束?先換算,155分=2時35分,再計算。

      7、會根據給出的信息制作月歷和年歷。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歷。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

      四、制作5月份月歷。

      制作年歷步驟:

      第一:確定1月1日是星期幾;

      第二:確定12個月怎樣排列,

      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顏色標出來。

      8、時間單位進率:

      1世紀=100年

      1年 =12個月

      1天(日)=24小時

      1小時=60分鐘

      1分鐘=60秒鐘

      1周=7天

      三年級下冊數學知識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1、①(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東南—西北)相對,(西南—東北)相對。

      ②清楚以誰為標準來判斷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2、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做題時先標出北南西東。)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描述行走路線。

      一定寫清楚從哪兒向哪個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兒再向哪個方向走。同一個地點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學校在劇場的西面,在圖書館的東面,在書店的南面,在郵局的北面。)同一個地點有不同的行走路線。一般找比較近的路線走。

      4、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它的一個指針永遠指向(南方),另一端永遠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識:

      ①北斗星永遠在北方。

      ②影子與太陽的方向相對。

      ③早上太陽在東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風向與物體傾斜的方向相反。

      (刮風時的樹朝風向相對的方向彎,煙朝風向相對的方向飄……)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6

      《四邊形》

      1、知識點:認識四邊形的特征,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①能正確辨認四邊形。

      ②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注:應注重引導學生在長、正方形的對比中找出圖形邊和角的特征。

      2、知識點: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3、知識點: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①能正確辨認平行四邊形。

      ②能感悟到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

      ③能在方格紙上正確畫出平行四邊形。

      注:學生尋找平行四邊形時,要注意與長方形、正方形的區別,逐步讓學生在對比中感悟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4、知識點:周長的含義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周長的含義。

      5、知識點: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①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周長。

      ②能運用周長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6、知識點:長度和周長的估計

      在估量物體長度的過程中,逐步建立空間觀念,養成估計的意識和習慣。

      注:應注重引導學生說出估計相應長度的依據,逐步建立長度單位的表象。

      《測量》

      1、知識點: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及1毫米、1分米、1千米

      ①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

      ②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長度單位。

      2、知識點:單位間的進率

      ①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公里)=1000米。

      ②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3、知識點:估計、測量物體的.長度

      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會選擇不同的方式準確測量給定物體的長度。

      4、知識點:質量單位噸及1噸

      ①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②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質量單位。

      5、知識點:1噸=1000千克

      知道1噸=1000千克,并會進行噸與千克的單位換算。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7

      1、口算時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數(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數都得0;

      (3)0加任何數都得任何數本身;

      (4)任何數減0都得任何數本身。

      2、沒有余數的除法:

      被除數÷除數=商

      商×除數=被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

      有余數的除法:

      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被除數—余數)÷商=除數

      3、筆算除法順序:確定商的位數,試商,檢查,驗算。

      (1)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先用一位數除十位上的數,如果有余數,要把余數和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再用除數去除。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數除三位數的筆算方法:先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夠商1,就看前兩位,而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寫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夠商1,就在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數都要比除數小,再把被除數上的數落下來和余數合起來,再繼續除。

      (3)除法的驗算方法:

      沒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商×除數:被除數;

      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4、基本規律:

      (1)從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

      (2)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百位上夠除,商就是三位數;百位上不夠除,商就是兩位數;(最高位不夠除,就看兩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數,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數合起來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夠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數學測量知識點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單位。

      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m)做單位。

      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單位。

      2、運動場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身份證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4、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較精確時,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5、1厘米中間的每一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6、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單位不同時,要先轉化成相同的單位再計算。

      7、表示物體有多重時,通常要用到質量單位。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可以用“克”作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作單位;表示大型物體的質量或載質量一般用“噸”作單位。

      8、常用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10、質量單位:噸、千克、克,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00 。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小學數學四大領域主要內容

      數與代數:的認識,數的表示,數的大小,數的運算,數量的估計;

      圖形與幾何:空間與平面的基本圖形,圖形的性質和分類;圖形的平移、旋轉、軸對稱;

      統計與概率: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處理數據;

      實踐與綜合應用:以一類問題為載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8

      1、有4條直的邊和4個角的封閉圖形我們叫它四邊形。

      2、四邊形的特點: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3、長方形的特點: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四個角都是直角,對邊相等。

      4、正方形的特點:有4個直角,4條邊相等。

      5、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6、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①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②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三角形不容易變形)

      7、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8、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變式:

      ①長方形的長=周長÷2—寬

      ②長方形的寬=周長÷2—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變式: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數學圓的周長知識點

      環繞有限面積的.區域邊緣的長度積分,叫做周長,也就是圖形一周的長度。多邊形的周長的長度也相等于圖形所有邊的和,圓的周長=πd=2πr(d為直徑,r為半徑,π),扇形的周長=2R+nπR÷180?(n=圓心角角度)=2R+kR(k=弧度)。

      推導圓周長最簡潔的辦法是用積分。在平面直角坐標下圓的方程是這可以寫成參數方程:于是圓周長就是結果自然就是(注:三角函數一般的定義是依賴于圓的周長或面積的,為了避免邏輯上的循環論證,可以把三角函數按收斂的冪級數或積分來定義而不依賴于幾何,此時圓周率就不是由圓定義的常數,而是由三角函數周期性得到的常數)。如果不需要更多的理論討論,上面的做法就足夠了。

      小學數學簡便計算知識點

      1、連加的簡便計算:

      ①使用加法結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結合在一起)

      ②個位:1與9,2與8,3與7,4與6,5與5,結合。

      ③十位:0與9,1與8,2與7,3與6,4與5,結合。

      2、連減的簡便計算:

      ①連續減去幾個數就等于減去這幾個數的和。如:106—26—74=106—(26+74)

      ②減去幾個數的和就等于連續減去這幾個數。如:106—(26+74)=106—26—74

      3、加減混合的簡便計算:

      第一個數的位置不變,其余的加數、減數可以交換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減)例如:123+38—23=123—23+38 146—78+54=146+54—78

      4、連乘的簡便計算:

      使用乘法結合律:把常見的數結合在一起25與4;125與8;125與80等看見25就去找4,看見125就去找8;

      5、連除的簡便計算:

      ①連續除以幾個數就等于除以這幾個數的積。

      ②除以幾個數的積就等于連續除以這幾個數。

      6、乘、除混合的簡便計算:

      第一個數的位置不變,其余的因數、除數可以交換位置。(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例如:27×13÷9=27÷9×13 7。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①類型一:(a+b)×c(a—b)×c= a×c+b×c = a×c—b×c

      ②類型二:a×c+b×c a×c—b×c=(a+b)×c =(a—b)×c

      ③類型三:a×99+a a×b—a= a×(99+1)= a×(b—1)

      ④類型四:a×99 a×102= a×(100—1)= a×(100+2)= a×100—a×1 = a×100+a×2

    【小學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備考知識點總結11-18

    小學數學知識點歸納02-10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10-27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06-30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12-05

    小學的數學知識點總結07-31

    人教版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08-28

    小學數學知識點匯總整理03-09

    小學數學必備知識點總結整理03-01

    北京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04-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理论三级午夜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国产99在线 | 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语自产拍精品香蕉在线播放| 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同事|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 开心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国产四虎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四虎在线播放| av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二区| 成人亚洲av免费在线| 日本高清在线观看WWW色| 国产免费无遮挡吃奶视频|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人妻系列中文字幕精品| 高清自拍亚洲精品二区| 国产AV老师黑色丝袜美腿| 天下第二社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爽香蕉|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白嫩护士被弄高潮| 国产在沙发上午睡被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亚洲精品漫画一二三区| 亚洲成人av综合一区|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天天在线看无码AV片| 天堂中文8资源在线8| 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 亚洲AV熟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