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精選1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 1
在人生的長河中,總有一些第一次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對我而言,第一次擔任家教,便是這樣一段難忘而寶貴的經歷。它不僅讓我體會到了傳授知識的樂趣,更讓我深刻理解了責任與成長的意義。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我懷著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走進了學生的家門。學生是一個即將升入初中的男孩,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成績總是不盡如人意。初次見面,他那雙充滿好奇與渴望的眼睛,讓我瞬間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
家教的第一天,我并沒有急于講解難題,而是先和他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談。我了解到,他之所以數學成績上不去,主要是因為基礎不夠扎實,加上缺乏有效的解題方法。于是,我決定從基礎入手,逐步引導他建立正確的數學思維。
我為他制定了一套詳細的學習計劃,從最基礎的算術運算開始,通過生動的實例和有趣的數學游戲,激發他對數學的興趣。每當他解決一個難題,或是理解了一個復雜的概念時,眼中都會閃爍出喜悅的光芒。這種成就感,讓我深感欣慰,也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關系越來越融洽。他不再把我當作一位嚴肅的老師,而是一個可以分享快樂、傾訴煩惱的朋友。這種信任,讓我們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高效和愉快。
幾個月后,當他的數學成績有了顯著提升,甚至在班級中名列前茅時,我知道,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了作為家教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這次家教經歷,不僅讓我收獲了教學經驗,更讓我學會了如何與人溝通、如何承擔責任。它像一座燈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更加堅定了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夢想。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 2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許多第一次,它們或大或小,卻都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我的第一次家教經歷,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挑戰與成長的旅程。
那是一個初秋的傍晚,我踏進了學生的家門,心中充滿了忐忑與期待。學生是一個內向的女孩,對英語有著天然的畏懼感。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深知,要激發她的學習興趣,首先要打破她心中的壁壘。
我嘗試用各種方法與她溝通,從她感興趣的話題入手,逐漸引導她談論英語。我發現,她對英語歌曲和電影有著濃厚的興趣,于是,我決定以此為突破口,通過聽英文歌、看英文電影的方式,讓她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觸英語。
同時,我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英語學習計劃,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我們每天都會進行口語練習,從簡單的日常對話到復雜的情景模擬,逐步提高她的'英語表達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挑戰。有時,她會因為某個知識點難以理解而情緒低落;有時,她會因為進步緩慢而失去信心。但每一次,我都會耐心地鼓勵她,幫助她分析問題所在,找到解決的方法。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她的英語成績有了顯著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她開始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主動要求參加英語角和英語競賽。看著她一天天變得更加自信和開朗,我知道,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這次家教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作為教師的責任與使命。它不僅讓我學會了如何因材施教、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讓我在挑戰中不斷成長和進步。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 3
人生中的第一次,總是充滿了未知與驚喜。我的第一次家教經歷,就是這樣一段充滿意義與收獲的旅程。它讓我有機會將知識的火種傳遞給需要的人,也讓我在傳遞中感受到了無盡的溫暖與力量。
那是一個冬日的午后,我走進了學生的書房。學生是一個聰明但有些懶散的男孩,對物理有著濃厚的興趣,卻總是因為缺乏動力而成績平平。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深知,要激發他的學習熱情,首先要讓他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我嘗試用各種生動有趣的物理實驗來吸引他的注意力,從簡單的杠桿原理到復雜的`電磁感應,每一個實驗都讓他驚嘆不已。同時,我為他講解了物理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讓他明白學習物理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更是為了理解這個世界。
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他逐漸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主動探索物理的奧秘。我們每天都會一起討論物理問題,分享彼此的心得和體會。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讓他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物理成績有了顯著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他開始變得勤奮和自律,對學習充滿了熱情。看著他一天天變得更加優秀和自信,我知道,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這次家教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作為教師的價值與意義。它不僅讓我有機會將知識的火種傳遞給需要的人,更讓我在傳遞中感受到了無盡的溫暖與力量。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教、用心去學,就一定能夠點亮更多求知的燈塔,照亮更多前行的道路。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 4
沒有誰生來就什么都會的,什么都是學的,身為一個學生的我,平時給別人講題還挺溜的,從不過來沒覺得老師的工作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按著教材讀一遍不就好了嘛,都說看花容易繡花難,這是真的,第一次做家教,我是把什么酸甜苦辣都給體驗了一遍,一直覺得沒什么可準備的,不就是高一的數學嗎,有什么難的,可是我跟我同學講的時候,卻不知道怎么去講,怎么去說,畢竟講題和講知識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當接到老師電話說有家教要做的時候,我挺開心的,畢竟是第一次做嘛,畢竟接觸小朋友,心里還是挺開心的。但是在準備的時候,就各種情況發生了。
資料課本哪里找呢,吉林省的教材和河南的教材又不一樣,還好有老師在,她考慮到了教材的問題,讓我去拿就行,才讓我省掉了那么多的精力,接下來確實沒覺得難,畢竟是自己學過的,還有就是不太難,對于我這個大學生來說還不太難,所以看教材,寫稿子,并沒有用多長時間,但是接下來。我同學要求我先跟他講一遍,確實我沒想過 這會很難,但是就是預料之外,我根本就不知道該怎么去連接這些知識點,不知道它們之間的主線是什么,還有就是該怎么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去表達這些抽象的概念,只是簡單的去讀概念,舉例子去驗證,但是這些怎么能夠去化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呢,所以說同學說這樣怎么能行,人家孩子肯定不愿聽你講課的,所以說讓我把定義用自己的話去表達,不要局限于書上的一些官方羞澀難解的句子,應該有自己的理解,然后自己去表達,這樣才行,所以說,自己又重新把教材讀了一遍,打了一邊筆記,接下來自己給自己講一遍,感覺還是不太順利,然后去找我同學,問問如何修改,然后他告訴我還應該有生動形象,還應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包括如何解題什么的,我又重新改了一遍,之后才有了流暢,自己也聽得下去,下午老師讓我來試講,試講之前老師對我進行了一系列的培訓,聽我講,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給我糾正,直到我能從正常地跟學員交流,到流利地把自己掌握的都傳授給他,教會他,讓他不在迷茫,成績上能有提升。
到了下午試講的時候,來的是個高大帥氣的男生,在老師跟他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他是個比較內向的男生,好像很排斥和陌生人談話,但是我還是硬著頭皮上了,畢竟準備好了,還怕什么,開始的時候還好,還能一點一點提點這來,慢慢的,我就慢慢入路了,在計算例題的時候,他算,我沒算,然后結果跟答案,不太一樣,我頓時急了,讓他再算一遍,結果他還是那個數,所以說我有點心慌因為,我準備例題的時候沒有自己算一遍,這算什么萬事俱備,唉,結果一道題費了10分鐘,我的試講時間是半個小時,所以說我有點恨自己,為什么沒有課下把例題做一遍,看來還是沒有足夠重視,下一次,我肯定不允許這種情況在發生。只有對自己要求高了,才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第一次總是會記憶猶新,所以說雖然說不夠成功,但我仍不后悔,我會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的。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 5
暑假剛開始,我就接下了人生中第一份家教工作 —— 給鄰居家三年級的小宇輔導數學。接到邀請時,我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終于能把自己的知識用上,緊張的是擔心自己經驗不足,教不好這個據說 “怕數學” 的孩子。
第一次上門,我提前半小時到達,手里攥著精心準備的教案,心里反復演練著開場白。門一打開,小宇躲在媽媽身后,怯生生地看著我,手里還攥著一個奧特曼玩具。他媽媽無奈地說:“這孩子,一提到數學就頭疼,上次考試才考了六十多分。” 我笑著蹲下來,指著他手里的玩具說:“小宇,你知道奧特曼每次打怪獸,都要算準距離和時間吧?其實這里面藏著好多數學知識呢!” 小宇眼睛一亮,第一次主動跟我搭話:“真的.嗎?那我能學會嗎?” 看著他期待的眼神,我原本的緊張突然消散了 —— 或許,我可以用他喜歡的東西,幫他打開數學的大門。
正式輔導開始,我發現小宇的問題不是笨,而是對抽象的數學概念不理解。比如教 “乘法” 時,他總是把 “3×4” 和 “3+4” 搞混。我沒有急著批評他,而是從家里找了 12 顆玻璃球,分成 3 組,每組 4 顆,讓他數一數總共有多少顆。“你看,3 個 4 加起來,就是 3×4,是不是比一個個加更簡單?” 我一邊演示一邊說。小宇盯著玻璃球,突然拍手:“我懂了!就像奧特曼分裝備,3 個小隊,每隊 4 件裝備,一共 12 件!” 那天,他不僅學會了乘法,還主動做了 5 道練習題,正確率 100%。離開時,他拉著我的衣角說:“老師,明天你還能教我用數學算奧特曼的能量嗎?” 我用力點頭,心里滿是成就感。
接下來的幾周,我每天都會準備 “數學小游戲”:用積木教他認識幾何圖形,用零花錢計算教他學應用題,甚至用他喜歡的動畫片臺詞編數學題。有一次,他遇到一道 “雞兔同籠” 的拓展題,皺著眉頭說 “太難了”,想放棄。我沒有直接講答案,而是畫了一只兔子和一只雞,笑著說:“如果兔子和雞都抬起兩只腳,地上還剩幾只腳?” 他順著我的思路一步步算,最后突然蹦起來:“我算出來了!是 6 只兔子!” 那一刻,我看到他眼里的光芒,比任何時候都亮。
輔導結束那天,小宇的媽媽拿著他的數學試卷,激動地說:“這次考了 92 分!他現在每天回家都主動做數學題,還說長大要當‘數學奧特曼’!” 小宇跑過來,給了我一個奧特曼徽章:“老師,謝謝你讓我覺得數學一點都不難!” 我接過徽章,心里暖暖的。第一次當家教,我不僅教會了小宇知識,更明白了: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輸,而是用耐心和創意,點燃孩子對學習的熱愛。這段經歷,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未來要成為一名教師的夢想 —— 用愛與智慧,陪伴更多孩子成長。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 6
“我不會寫作文,每次看到題目都腦子空白。” 第一次見到朵朵時,這個初二的女孩低著頭,聲音小得像蚊子叫。她媽媽說,朵朵語文其他題型都不錯,唯獨作文總是扣很多分,甚至因為害怕寫作文,開始抵觸語文課。而我的任務,就是幫她找回寫作文的信心。
看著朵朵手里攥得皺巴巴的作文本,上面滿是紅色的修改痕跡,我想起自己初中時也有過類似的煩惱 —— 總覺得作文要寫得 “高大上”,結果越想越寫不出來。我沒有急著講寫作技巧,而是跟她聊起了生活:“朵朵,你平時最喜歡做什么?” 她猶豫了一下,說:“我喜歡養多肉,每天放學都要給它們澆水、曬太陽。” 提到多肉,她的眼睛里終于有了神采,開始跟我講哪顆多肉開了花,哪顆長出了新葉。
“其實作文不用寫得多華麗,把你養多肉的故事寫下來,就是一篇好作文。” 我拿出筆記本,讓她試著寫 “我的多肉朋友”。一開始,她還是不敢下筆,我就引導她:“你第一次給多肉澆水時,有沒有擔心澆多了會爛根?”“有!我查了好多資料,還定了鬧鐘提醒自己。”“那你可以把這種擔心寫下來,再寫寫看到多肉長出新葉時的心情。” 在我的.鼓勵下,朵朵終于動筆了,雖然句子很短,但每一句都很真實。比如她寫:“我的‘小紫’之前生病掉了好多葉子,我每天給它擦葉片、換土壤,現在它又長出了新的嫩芽,好像在跟我說‘謝謝你’。” 我把這段話讀給她聽:“你看,寫自己真正經歷的事,是不是比編故事容易多了?而且讀起來特別溫暖。” 朵朵不好意思地笑了,這是她第一次覺得,作文不是 “任務”,而是可以表達自己的方式。
接下來的輔導中,我帶她做了很多 “積累素材” 的小事:一起逛公園時,讓她觀察樹葉的形狀、花朵的顏色,記錄下風吹過的聲音;回家路上,讓她說說遇到的趣事,比如賣糖葫蘆的爺爺如何裹糖衣。我告訴她:“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作文的素材,就像你養多肉時收集的小石子,積累多了,就能搭出漂亮的‘花園’。” 有一次,朵朵寫了一篇關于 “奶奶的手” 的作文,里面寫奶奶的手很粗糙,卻能做出最好吃的餃子,還會在她難過時輕輕拍她的背。我把這篇作文推薦給她的語文老師,老師不僅在班里朗讀了,還寫下評語:“真情實感是作文最美的底色。” 那天,朵朵放學特意跑到我家,舉著作文本,眼里閃著淚光:“老師,原來我也能寫出好作文!”
一個月后,朵朵的作文成績有了明顯提升,更重要的是,她不再害怕寫作文,甚至開始主動寫日記。第一次當家教,我沒有教給她太多復雜的技巧,卻幫她找到了寫作的 “鑰匙”—— 原來,最好的作文,就是把自己的真心寫進文字里。而這段經歷也讓我明白,作為 “老師”,最重要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幫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相信:“我可以做到。”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 7
“abandon,放棄;abandon,放棄……” 第一次輔導浩浩時,這個初一的男孩對著英語課本嘆氣,剛背完的單詞,轉個頭就忘了。他媽媽無奈地說:“他記單詞就像‘狗熊掰玉米’,記一個忘一個,英語成績一直在及格線徘徊。” 看著浩浩愁眉苦臉的樣子,我想起自己初中時記單詞的痛苦 —— 拿著課本死記硬背,結果不僅記不住,還越來越討厭英語。于是,我決定用不一樣的方法,幫他攻克單詞關。
我沒有讓浩浩繼續死記硬背,而是先跟他聊了聊興趣:“浩浩,你不是喜歡打籃球嗎?咱們試試用籃球記單詞怎么樣?” 他一臉疑惑,我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單詞卡片,上面寫著 “basketball”“run”“jump” 等和籃球相關的單詞。“咱們來玩‘單詞投籃’游戲,你讀對一個單詞,就可以投一次籃,投中了就算過關。” 浩浩眼睛一亮,立刻拿起籃球。第一個單詞 “basketball”,他讀得有些生硬,我耐心地糾正他的發音,等他讀對后,他用力一投,籃球進了!“太好了!下一個單詞是‘jump’,跳的意思,你邊跳邊讀,記得更牢。” 那天,我們玩了整整一個小時,浩浩不僅記住了 20 多個單詞,還主動問:“老師,明天我們還能玩這個游戲嗎?”
從那以后,我根據浩浩的興趣,設計了各種記單詞的方法:他喜歡玩游戲,我就把單詞編成 “闖關任務”,每記住 10 個單詞就能解鎖一個小游戲;他喜歡聽英文歌,我就找他愛聽的《Take Me to Your Heart》,把歌詞里的重點單詞標出來,讓他邊聽邊記。有一次,我們學 “weather”(天氣)相關的單詞,我帶他做了一個 “天氣轉盤”,轉盤上寫著 “sunny”“rainy”“windy” 等單詞,他轉到哪個單詞,就要用這個單詞造一個句子。比如轉到 “snowy”,他說:“Last winter, it was snowy. I made a snowman with my friends.” 雖然句子很簡單,但他說得很流利,臉上滿是自豪。
除了記單詞,我還發現浩浩不敢開口說英語,總是害怕說錯。于是,每次輔導結束前,我都會留 10 分鐘 “英語小對話” 時間,從簡單的 “Hello, how are you?” 開始,慢慢過渡到聊他喜歡的籃球、游戲。有一次,他跟我聊起最喜歡的籃球明星,用英語說:“I like Kobe. He is very great.” 雖然有幾個語法錯誤,但我還是用力鼓掌:“浩浩,你說得太棒了!敢開口就是最棒的!” 漸漸地,他越來越敢說英語,甚至在學校的'英語課上,主動舉手回答問題。
一個月后的英語小測,浩浩考了 85 分,比之前提高了 20 多分。他拿著試卷跑過來,興奮地說:“老師,我現在覺得英語一點都不難,甚至有點好玩!” 看著他開心的樣子,我想起第一次當家教時的緊張 —— 擔心自己方法不對,擔心幫不了他。但現在我明白,教育就像開鎖,只要找到適合學生的 “鑰匙”,就能幫他們打開學習的大門。而這段經歷,也讓我更加堅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要用對方法,就能讓他們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收獲成長。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 8
暑假第一天,我揣著怦怦直跳的心,站在了小雨家的門口。在此之前,我只當過老師的小助手,“家教” 這個身份對我來說,陌生又充滿挑戰 —— 小雨是個剛上三年級的小女孩,家長說她數學總是跟不上,希望我能幫她補補基礎。
開門的`是小雨媽媽,她熱情地把我迎進門,小雨卻躲在媽媽身后,怯生生地盯著我,手里還攥著半塊沒吃完的餅干。我原本準備好的開場白突然卡在喉嚨里,只能僵硬地笑了笑:“小雨你好,我是來幫你一起學數學的姐姐。”
第一次輔導從乘法口訣開始。我拿出提前打印好的口訣表,剛想逐行教她讀,小雨卻突然指著 “七九六十三” 小聲說:“姐姐,這個我總記混,每次算都會寫成六十四。” 我愣了一下,原以為只要按部就班教就行,卻沒考慮到她的薄弱點。我趕緊調整計劃,從她熟悉的 “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 入手,幫她找規律:“你看,七乘九就是七個九相加,或者九個七相加,我們可以先算七乘八等于五十六,再加上一個七,是不是就是六十三啦?” 我一邊說,一邊在紙上畫圖演示,小雨的眼睛慢慢亮了起來,跟著我小聲重復了兩遍,居然真的記住了。
可難題還在后面。做練習題時,小雨遇到不會的題就咬筆頭,半天不動筆。我急得直冒汗,想直接告訴她答案,又想起媽媽說 “教要教方法”。我深吸一口氣,蹲下來問她:“這道題是求一共有多少個蘋果,題目里說每盤有 5 個,有 3 盤,還有 2 個單獨放著,我們是不是可以先算 3 盤有多少個,再加上單獨的 2 個呀?” 我引導她一步步圈出題目里的關鍵信息,小雨終于拿起筆,認真地算了起來。
兩個小時的輔導很快結束,小雨媽媽送我出門時,小雨突然跑過來,把一張畫著笑臉的紙條塞給我:“姐姐,明天你還來嗎?” 看著那張歪歪扭扭的笑臉,我心里暖暖的。第一次當家教,我雖然慌亂,卻明白了:教學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耐心的引導;不是追求快速出結果,而是幫對方找到學習的信心。這場慌亂的 “初體驗”,讓我收獲了比知識更珍貴的成長。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 9
“這道題我都說三遍了,你怎么還是不會!” 我忍不住提高了聲音,面前的小杰把頭埋得更低,手指緊緊摳著作業本的邊角。那是我第一次當家教的第三節課,輔導的是上初一的小杰,他的數學成績在及格線徘徊,家長希望我能幫他趕上進度,可這三節課下來,我卻覺得自己像在 “對著空氣說話”。
小杰很安靜,不管我講什么,他都點頭說 “懂了”,可一做題就錯得一塌糊涂。前兩節課我還能耐心引導,可當他第三次把 “一元一次方程” 的移項符號搞反時,我終于沒控制住情緒。話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 小杰的眼圈紅了,卻沒說話,只是默默地擦掉錯題,重新計算。
我坐在他旁邊,心里又愧疚又挫敗。我想起出發前,表姐跟我說:“當家教要先了解孩子為什么學不好,不是他笨,可能是沒找到適合他的方法。” 我深吸一口氣,輕聲問小杰:“是不是姐姐講得太快了?或者你覺得哪里聽不懂,我們可以慢慢說。” 小杰沉默了一會兒,小聲說:“姐姐,我覺得方程好難,移項的時候總搞不清哪個要變號。”
原來問題出在這里!我趕緊拿出一張新的草稿紙,畫了一個簡單的 “天平”:“你看,方程就像天平,左邊和右邊要保持平衡,如果你把左邊的一個數移到右邊,是不是要改變符號,天平才能繼續平衡呀?比如 x+3=5,我們想讓左邊只剩下 x,就要把 3 移到右邊,變成 x=5-3,這樣左邊和右邊都是 2,就平衡了。” 我一邊說,一邊在 “天平” 兩邊畫小圓圈代表數字,小杰盯著草稿紙,慢慢抬起頭:“姐姐,我好像有點懂了。”
接下來,我不再追求講多少題,而是幫他把 “移項”“去括號” 這些知識點拆成一個個小步驟,每講完一個步驟,就讓他做一道簡單的'題鞏固。遇到他做錯的地方,我不再批評,而是和他一起找原因:“你看,這道題移項的時候,-2 移到右邊應該變成 + 2,是不是剛才不小心忘了呀?我們再試一次,這次慢慢算,別急。”
那天的輔導結束后,小杰主動把做好的練習題遞給我:“姐姐,這些題我都做對了嗎?” 我一道一道檢查,居然只錯了一道!我笑著說:“太棒了,只錯了一道,而且這道題的思路是對的,就是最后計算的時候不小心算錯了。” 小杰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小聲說:“謝謝姐姐,我以前總覺得數學好難,現在好像沒那么怕了。”
第一次當家教,我沒少經歷 “挫敗”,卻在挫敗中明白:好的教學不是 “我講完了”,而是 “你學會了”;不是用嚴厲逼迫進步,而是用理解和方法,幫對方找回面對困難的勇氣。這場充滿 “挫敗感” 的經歷,讓我對 “教育” 兩個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 10
“我不要學英語!背單詞太無聊了!” 小宇把英語課本扔在桌上,雙手抱胸,一臉抗拒。看著眼前這個上五年級的小男孩,我哭笑不得 —— 這是我第一次當家教,家長說小宇英語成績差,還特別討厭學英語,讓我想想辦法,可我怎么也沒想到,第一天就遭遇了 “下馬威”。
小宇的媽媽在廚房聽見動靜,趕緊過來說:“小宇,不許對姐姐沒禮貌!” 小宇卻把頭扭向一邊,不肯看我們。我趕緊拉住小宇媽媽,笑著說:“阿姨,沒關系,我們先休息一會兒,我跟小宇聊聊。”
我坐在小宇旁邊,拿起他扔在桌上的課本,翻到有卡通插圖的一頁:“小宇,你看這張圖里的小狗,是不是很可愛?你知道它用英語怎么說嗎?” 小宇偷偷瞥了一眼,沒說話。我繼續說:“它叫 dog,發音很簡單,就像‘叨個’,你試試?” 我故意把發音說得夸張又好笑,小宇忍不住 “噗嗤” 一聲笑了出來,小聲跟著說了一句:“dog。”
“對啦!就是這樣!” 我趕緊表揚他,“其實英語里還有很多好玩的單詞,比如你喜歡的奧特曼,英語叫 Ultraman,是不是很酷?還有你玩的籃球,叫 basketball,我們可以把它拆成‘basket(籃子)’和‘ball(球)’,把球投進籃子里,就是打籃球啦!” 我一邊說,一邊做投籃的'動作,小宇的眼睛慢慢亮了起來,主動問我:“姐姐,那我喜歡的變形金剛怎么說呀?”
看到他感興趣,我趕緊抓住機會:“變形金剛叫 Transformer,我們可以一起記這個單詞,記會了,我就陪你玩十分鐘你最喜歡的積木,好不好?” 小宇用力點頭,認真地跟著我讀了起來。記單詞時,我還教他用 “聯想記憶法”:比如記 “apple”,就說 “蘋果紅紅的,吃起來‘哎噗’一口,就是 apple”;記 “banana”,就說 “香蕉彎彎的,像不像‘八娜娜’?” 小宇學得很認真,居然真的記住了好幾個單詞。
接下來學課文時,我不再讓他逐句讀,而是把課文編成小故事,和他一起角色扮演。小宇扮演課文里的小男孩,我扮演媽媽,我們一邊對話,一邊做動作,原本枯燥的課文,居然變得有趣起來。兩個小時的輔導結束時,小宇不僅主動背了今天學的單詞,還問我:“姐姐,明天我們能不能學更多好玩的英語單詞呀?”
第一次當家教,我沒按 “常規” 教知識點,卻用興趣當鑰匙,打開了小宇學習英語的大門。我明白:對孩子來說,討厭學習往往不是因為學不會,而是因為覺得 “沒意思”。當我們用他們喜歡的方式,把知識變得有趣,學習就不再是負擔,而是充滿樂趣的探索。這次經歷,讓我深深體會到: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在興趣中進步。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 11
“我…… 我不敢說,我怕說錯了。” 小諾的聲音細若蚊蚋,雙手緊緊攥著語文課本,臉漲得通紅。那是我第一次當家教,輔導的是上四年級的小諾,她語文成績不錯,可就是不敢開口朗讀,課堂上從來不敢主動回答問題,家長希望我能幫她克服這個問題。
小諾很文靜,第一次見面時,她就安安靜靜地坐在沙發上,不怎么說話。我翻開她的語文課本,選了一篇很短的記敘文,笑著說:“小諾,這篇文章寫的是小貓,特別可愛,我們一起讀好不好?你先讀一句,我再讀一句。” 小諾猶豫了半天,才小聲讀了起來,聲音又輕又快,像在 “趕任務”,而且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立刻停下來,眼神里滿是緊張。
我沒有打斷她,等她讀完,我笑著說:“小諾,你讀得很認真,沒有讀錯字,特別棒!就是聲音有點小,要是能大聲一點,讓更多人聽到這篇可愛的'文章就更好啦。” 我一邊說,一邊給她鼓掌,小諾的嘴角微微上揚,眼神里的緊張少了一點。
接下來,我開始幫她 “脫敏”。我先大聲朗讀課文,故意把語氣讀得夸張一些,比如讀到小貓 “喵喵叫著跑過來” 時,我就模仿小貓的叫聲,小諾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后我讓她跟著我一句一句讀,我讀一句,她讀一句,慢慢調整語速和音量。遇到她不敢讀的句子,我就陪著她一起讀,等她熟悉了,再讓她試著自己讀。
有一次,讀到課文里 “小鳥在樹上唱歌” 這句話時,小諾還是不敢大聲讀。我問她:“小諾,你是不是害怕讀錯呀?” 她點點頭,小聲說:“我怕讀錯了,別人會笑我。” 我蹲下來,看著她的眼睛說:“小諾,每個人都會犯錯呀,姐姐小時候讀課文也會讀錯,只要我們勇敢地讀出來,就算錯了,改正了就是進步呀。而且你讀得這么認真,就算偶爾讀錯,也沒人會笑你的,反而會為你勇敢開口鼓掌。”
我鼓勵她再試一次,小諾深吸一口氣,慢慢抬起頭,雖然聲音還是有點小,但比之前大聲了不少。我立刻鼓掌:“太棒了!小諾,你看,你勇敢開口就做得很好呀!我們再試一次,這次聲音再大一點點,好不好?” 小諾點點頭,又讀了一遍,這次的聲音明顯自信了很多。
一個月的輔導結束時,小諾不僅能大聲朗讀課文,還能主動給我講課文里的故事。她媽媽跟我說,小諾最近在課堂上居然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了,老師還表揚了她。看著小諾臉上自信的笑容,我心里暖暖的。第一次當家教,我沒教她太多新知識,卻陪她跨過了 “害怕” 這道坎。我明白:有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 “教”,而是 “陪”—— 陪他們面對恐懼,陪他們一點點進步,陪他們找到自信的自己。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 12
“姐姐,這道題的輔助線我還是不知道怎么畫。” 小妍皺著眉頭,指著幾何題問我。那是我第一次當家教,輔導的是上初二的小妍,她的數學成績不錯,可幾何題總是丟分,尤其是輔助線的畫法,一直是她的難題。
我湊過去,仔細看了看題目:“這道題是求三角形的面積,我們已經知道一條邊的長度,是不是可以找這條邊上的高呀?你看,這個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高可能在三角形外面哦。” 我一邊說,一邊在紙上輕輕畫了一條輔助線,小妍盯著看了一會兒,恍然大悟:“哦!原來高在這里,我之前一直以為高只能在三角形里面呢!”
我笑著說:“很多幾何題的輔助線都需要‘換個角度想’,我們可以多嘗試幾種畫法,慢慢就有感覺了。” 我一邊幫她梳理輔助線的常見畫法,一邊把重點記在她的筆記本上,還特意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出來:黑色寫知識點,紅色畫重點,藍色寫易錯點。小妍看著筆記本,小聲說:“姐姐,你的筆記好清楚,比我自己記的清楚多了。”
其實,為了幫小妍學好幾何,我提前做了很多準備。我把初中幾何常見的輔助線畫法整理成表格,分 “三角形”“四邊形”“圓” 三類,每類都舉了例子,還標注了適用場景。而且我發現小妍做題時喜歡在草稿紙上亂涂亂畫,導致思路混亂,我特意給她準備了一本方格草稿本,教她按步驟在草稿紙上畫圖、計算,這樣不僅思路清晰,還方便檢查。
有一次輔導結束后,小妍突然說:“姐姐,你每次講題都會把我的錯題整理下來,還會幫我標出錯在哪里,我之前的老師都沒這么做過。” 我愣了一下,其實我只是覺得,把錯題整理好,方便她復習,沒想到她會注意到這個細節。我笑著說:“這樣你復習的時候,就能知道自己之前錯在哪里,下次就不會再犯啦。”
慢慢地,小妍的幾何成績有了明顯進步,上次單元測試,她的幾何題居然只錯了一道。她拿著試卷開心地跟我說:“姐姐,你看!我這次幾何題考得好好!” 看著她興奮的'樣子,我心里暖暖的。第一次當家教,我沒什么 “大招”,只是在細節上多花了點心思 —— 整理清晰的筆記、準備合適的草稿本、耐心地幫她分析錯題。可正是這些小小的細節,不僅幫她提高了成績,還讓她感受到了被重視、被用心對待的溫暖。我明白:教育不是轟轟烈烈的 “大事”,而是點點滴滴的 “細節”,在細節里傳遞的溫暖,往往比知識更能打動人心。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 13
“老師,作文要寫多少字呀?” 第一次見到萌萌時,這個小學四年級的女孩睜著大大的眼睛,手里拿著空白的作文本,一臉迷茫。她媽媽說,萌萌平時很活潑,可一寫作文就犯難,要么寫得很短,要么跑題。而我的第一次家教之旅,就從幫萌萌愛上寫作文開始。
我沒有急著讓萌萌寫作文,而是先跟她一起讀繪本。她最喜歡《猜猜我有多愛你》,我們一起模仿小兔子和大兔子的對話,萌萌笑得前仰后合。“萌萌,你看,小兔子用‘我的愛像跨過小河,翻過山丘’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其實這就是作文里的‘比喻’,能讓句子更生動。” 我指著繪本里的句子說。萌萌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我接著說:“你也可以把對媽媽的愛寫下來,比如媽媽給你做的什么菜最好吃?” 她立刻說:“媽媽做的'番茄炒蛋最好吃!每次我都能吃兩碗飯。”“那我們就從‘媽媽的番茄炒蛋’開始寫,好不好?”
一開始,萌萌只寫了三句話:“媽媽會做番茄炒蛋。番茄紅紅的,雞蛋黃黃的。很好吃。” 我沒有批評她,而是笑著問:“媽媽做番茄炒蛋時,你在旁邊看過嗎?她先放什么,后放什么?” 萌萌想了想,說:“媽媽先把番茄切成小塊,鍋里放油,油熱了放雞蛋,雞蛋炒得金黃金黃的,再放番茄,還會放一點點糖。”“那你可以把這些寫下來,再說說吃的時候是什么味道,有沒有湯汁泡飯?” 在我的引導下,萌萌慢慢補充:“媽媽做番茄炒蛋時,會把番茄炒出紅紅的湯汁,澆在米飯上,酸酸甜甜的,我每次都把碗里的飯吃得干干凈凈。媽媽看到我吃完,會笑著說‘萌萌真棒’。” 看著這段文字,我忍不住夸她:“萌萌,你寫得太好啦!老師好像都聞到番茄炒蛋的香味了!” 萌萌的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這是她第一次覺得,寫作文不是 “任務”,而是可以分享自己喜歡的事情。
接下來的輔導中,我帶萌萌做了很多 “觀察小練習”:春天一起去小區里看桃花,讓她記錄桃花的顏色、形狀,還有風吹過時花瓣飄落的樣子;夏天一起吃西瓜,讓她寫 “咬一口西瓜的感覺”;秋天一起撿落葉,讓她給落葉 “寫日記”。有一次,萌萌寫了一篇《我的小倉鼠》,里面寫小倉鼠吃東西時 “嘴巴鼓鼓的,像塞了兩個小湯圓”,睡覺時 “縮成一團,像個小毛球”。我把這篇作文投稿到學校的校刊,沒想到竟然發表了!當萌萌拿到校刊,看到自己的名字和作文時,激動得跳了起來,抱著我說:“老師,我也能當小作家啦!”
輔導結束那天,萌萌送給我一本她自己做的 “作文本”,里面寫滿了她這段時間的小作文,還有她畫的小插圖。她媽媽說:“現在萌萌每天都主動寫日記,還說要把生活里的趣事都寫下來。” 看著萌萌的變化,我想起第一次當家教時的忐忑 —— 擔心自己經驗不足,擔心幫不了這個害怕寫作文的孩子。但現在我明白,教育就像播種,只要用耐心和愛澆灌,就能讓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開出美麗的花。而這段溫暖的家教時光,不僅讓萌萌愛上了寫作,也讓我收獲了滿滿的感動與成長,更堅定了我對教育的熱愛。
【第一次家教作文1000字】相關文章:
家風家教作文02-26
家教家風的作文04-10
家教家風作文05-03
家風家教作文(經典)08-08
家風家教征文:我的家風家教11-13
關于家教家風的作文01-27
(精華)家風家教作文08-20
家風家教作文(薦)08-22
家風家教作文(優秀)08-10
家風家教作文(通用)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