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向生活》教學設計(精選9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走向生活》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向生活》教學設計 1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主動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
3、練習搜集有關資料。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初出茅廬的校報記者去采訪一位前總統夫人,從夫人的話中得到了一個人生啟迪——主動走向生活。學習這篇課文,一是引導學生積極準備、大膽應對、廣交朋友、主動走向生活的人生態度。
二是一采訪為拓展點,進一步練習搜集有關資料。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準備一條自己的座右銘。
2、搜集有關羅斯福夫人的資料。
3、汪國真的詩《我微笑著走向生活》。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記得去年學校慶典時,我班的蔣君鍇同學超過采訪了市長(出示當時的照片),請蔣君鍇同學說說你當時的心情。
是呀,要成功的采訪好一個對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采訪前做充分的準備,同時還需要勇氣和智慧。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讀順課文,理清脈絡。
2、作者向夫人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她是怎么回答的。
三、自學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四、交流
1、采訪前,我的心情如何?是怎么準備的?
2、采訪過程中,我向夫人提了什么問題?夫人是怎樣回答的?
3、作者采訪夫人有什么收獲?
(獲獎懂得“走向生活”這個人生哲學)
五、總結深化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啟發?
走向生活,廣交朋友。
是呀,其實一句格言,一個座右銘會影響人的一生。你有人生格言嗎?請寫下來,貼在桌子的右上角,讓這些格言時刻激勵我們。
《走向生活》教學設計 2
學生視角:
羅斯福夫人的話有什么深刻的道理?科寧斯的采訪為什么會獲得成功呢?課文富于挑戰性的生動情節,吸引著學生閱讀的興趣。
教師思考:
課文記敘了一名校報記者——科寧斯,采訪著名的羅斯福夫人的不尋常經歷,激發人們熱愛生活,走進生活,同時也滲透著對羅斯福夫人平易近人優秀品質的贊頌。課文以作者的心理變化為線索,語言生動活潑,層次清晰。教學時,應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抓住行文線索,結合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積極生活態度和正確人生觀的啟迪。
難點:理解走向生活的深刻含義。
重點: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設計特色:自讀自悟,討論學習。
信息資料:
1、收集文中有關人物的信息資料。
2、收集有關人生的格言警句。
教學要求:
1、懂得“走向生活”的深刻含義,結合收集的格言警句,使學生受到熱愛生活,樹立正確人生觀的教育影響。
2、抓住課文主線,自讀自悟,合作學習,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和探究合作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預習匯報
1、匯報朗讀情況,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匯報自學的'字、詞、句。
“初出茅廬、會晤、莞爾一笑、賦予”等詞語以及自己喜歡的句子。
3、報收集到的與文中人物有關的資料。
4、通過預習,你從文中體會到了什么?
5、質疑。
(以預習匯報的形式展開教學,關注學生的認知,培養學生的良好語文學習習慣,便于教師組織,調整教學活動。通過預習也使學生初步地體會了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自讀研討,重點突破。
1、自讀全文,體會“科寧斯”的心情是如何變化的呢?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理變化?
2、抓住課文重點句子,體會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和一個陌生人會晤并開始一種關系,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興趣的。”
“后來我強迫自己歡迎別人進入自己的世界——強迫自己走向生活,終于體會到廣效朋友是多么使人精神振奮。”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抓住課文的主線和重點詞句,通過自讀合作,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受到了積極生活態度和正確人生觀的影響,這樣摒棄了傳統的串講串問,繁瑣分析,把語言積累與思想教育有機地融合起來。)
三、暢談收獲,深入體會“走向生活”的含義。
1、你如何理解“走向生活”?
2、把收集到的有關人生的格言警句講給同學聽。
(拓展學生認知,積累學生語言,給學生展示的空間。)
3、課文總結。
四、實踐活動
收集格言警句或名人故事,辦一期關于“人生進取”方面的手抄報。
板書:
科寧斯:緊張興奮——胸有成竹——始料不及——無拘無束
羅斯福夫人:走向生活廣交朋友
《走向生活》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去感悟主動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
3、再讀課文,讓學生了解戴維。科寧斯是如何進行“采訪”的,學習采訪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為綜合實踐做好準備。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感悟“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
2、理解羅斯福夫人話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方法
1、教師點撥引導,提問。
2、學生朗讀課文,自主討論交流。
四課前準備
1、讓學生預習課文,找出并查出文中所用到的.成語的意思。
(附:供教師參考)
初出茅廬:比喻剛踏進某一領域,還缺乏經驗。
舉世聞名: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形容名氣非常大。
成竹在胸:比喻辦事以前,已經有了全面的設想和安排。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
接二連三:一個接一個,連續不斷。
玩兒一笑:微笑。
始料未及:沒有預料到。
無拘無束:一點兒也不受拘束。
座右銘:寫在座位右邊,做警戒、提醒用的有教益的話。
賦予:交給,給予。
2、搜集并積累有關采訪的資料和方法。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如圖)
廣闊的社會生活
個人的小圈子
二再讀課文,讓學生們想一想,以戴維的采訪為線索,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8自然段)采訪前心情緊張,認真準備。
第二階段:(9~14自然段)采訪時輕松愉快,自如交談。
第三階段:(15~16自然段)采訪后受益匪淺。
(總結原因:走向生活即走向社會)
三難點分析
羅斯福夫人的話“……強迫自己歡迎別人進入自己的世界,強迫自己走向生活,終于體會到廣交朋友是多么使人精神振奮。”告訴我們要敞開心扉,突破心靈的封閉固守,要走向生活,即走向廣闊的社會生活,我們才能接觸并獲得更多的知識。
七布置作業
一從查出的成語或詞語中,任選五個詞,充分發揮想象力,寫一篇記敘文,字數不限。
二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當一次小記者,采訪校長、教師或他人,通過課文啟發學生體會采訪前如何收集材料,做好充分準備,在采訪中如何大膽與陌生人交談,并做好采訪記錄,采訪后如何整理材料,并將過程寫下來。把這次活動作為“走向生活”的嘗試。
板書設計
走向生活
采訪前:緊張準備
采訪時:輕松自如原因:走向生活
采訪后:受益匪淺
《走向生活》教學設計 4
教學要求:
1、理解詩歌的內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結合前幾篇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懂得如何熱愛生活。不管生活對我們如何,我們將永遠笑著面對生活,做生活的強者。
2、仔細的品味始終的每一句話,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懂得對待生活的態度,做生活的強者。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我們的生活怎樣呀?
2、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
1、要求: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把不會讀的生字圈出來多讀幾遍。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理解。
崎嶇需指導理解
2、檢查:指名朗讀詞語、生字。
三、理解課文:
1、思考:結合前幾篇課文的學習,試著說一說對這首詩的理解。
2、學生小組暢所欲言談自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感悟。
3、全班交流。
四、拓展:
學生搜集贊美美好生活的詩歌短文。
學生搜集的詩歌生動多彩,讀起來瑯瑯上口,有的學生更是自編
五、小結:
這首詩歌內容不多但短短的幾句話卻告訴我們生活的藝術:笑著走向生活,不管生活對我如何。
六、作業:
完成同步。
反思:生活中酸甜苦辣什么都有,誰都會有,就看你怎樣面對。課上我讓學生自由選擇段落表達自己的理解,學生反映積極,有的還聯系上了自己的經歷。從學生的理解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待生活能夠有正確的態度。
《走向生活》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啟迪。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
給足10分鐘時間,讓學生充分自由地朗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教師巡回指導。學生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可以生生互教或請教老師。
二、自學課文
按照“閱讀提示”默讀課文,在書上勾畫、批注、寫感想。完成了上述任務還可以自己提出疑問,默讀思考,勾畫批注,教師巡回指導。
三、精讀課文
1、師生共同確定精讀部分:“我”采訪羅斯福夫人時的談話。
2、用“~~”畫出羅斯福夫人說的話。兩人一組,分角色朗讀對話,再指名分角色朗讀對話,熟悉對話內容。
四、創設情境,模擬采訪。
2、假如現在是在電視臺,正在進行“走近名人”欄目的現場采訪與拍攝,誰來扮演作者戴維科寧斯”淮來扮演羅斯福夫人?那么老師是什么身份?(主持人,用書卷作話筒)同學們呢?(現場觀眾)
2、請兩位“嘉賓”——“戴維科寧斯”、“羅斯福人”上臺就座(可拿書,能不拿書更好。)
3、教師主持。
各位觀眾,大家好。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美國前總統夫人、舉世聞名的羅期福夫人(歡迎)和(西部報)記者戴維.科寧斯先生(歡迎),還請來了現場觀眾××小學××班的同學們,歡迎大家的到來。
下面,戴維先生將現場采訪羅斯福夫人。(兩學生即興表演采訪的`對話,用自己話說,談話主要內容要以書上為主。即興表演課前不排練,一次不行可指導,再來一次。)
現場的觀眾朋友們,聽了兩位嘉賓的談話,你們有什么感想呢?你們想對兩俠嘉賓提出什么問題嗎?(教師走入學生中,隨機“采訪”,并將話簡交給想發言的學生。)
生:戴維先生,祝賀您,您的采訪非常成功!我也想現場采訪您:羅斯福夫人的話對您有什么啟發呢?(可聯系到最后兩段)您的采訪非常成功,是什么原因呢?(可聯系到他做的準備工作。)
生:尊敬的羅斯福夫人,您的話真是太精彩了。請問:您為什么那樣回答呢?(可聯系第13自然段。)
掌聲歡迎兩位“嘉賓”回答到座位上。
4、學生自由組合成三人小組,練習模擬采訪。
五、課后拓展。
利用課余時間當一次小記者,采訪校長、老師或采訪名人。采訪前,注意收集材料,做好準備,采訪后,把采訪過程寫下來。
《走向生活》教學設計 6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條文羅斯福夫人的過程,懂得走向生活,廣交朋友,才能為生活賦予價值,增添歡樂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讀課文,作者向羅斯福夫人提出的是什么問題?羅斯福夫人又是怎樣回答的?
2、按照事情發展順序,這篇文章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
三、自學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文章的第一部分講了哪些內容?
1)作者當時的身份。“初出茅廬”產什么意思?
2)當得知讓自己去采訪前總統夫人的時候,作者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什么是“非分之想”?
2、當責任編輯肯定了這件事以后,作者是怎樣做的?“功成名就”是什么意思?“成竹在胸”是什么意思?
五、鞏固練習
1、抄寫四個字的`詞語。
2、朗讀課文第一、二部分。
第二課時
一、全班討論
1、整個采訪過程是哪幾個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羅斯福夫人什么樣?“魁梧”是什么意思?“敏銳”是什么意思?“不可磨滅”是什么意思?
3、“我”率先拋出的自認為別具一格的問題是什么?“我”預想的答案是什么?
4、什么是“始料未及”?
5、羅斯福夫人為什么選中了作者呢?你怎樣理解羅斯福夫人的這番話呢?
6、對羅斯福夫人的采訪作者有什么收獲?什么是“座右銘”?
二、總結課文
1、羅斯福夫人是怎樣的一個人?
2、這篇文章讓我們懂得了什么?
三、鞏固練習
1、抄寫課文中四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決定:初出茅廬 采訪
準備:扎進 尋覓 吮吸 迫不及待
采訪:走向生活 廣交朋友
收獲:獲獎 座右銘
《走向生活》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主動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
2、練習收集有關的資料。
教學重點:
感悟“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
課前準備
以記者身份,采訪兩會熱點話題。如:物價、醫療、住房、教育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用汪國真的人生格言揭開本節課學習的序幕。
2、學生交流介紹關于埃利諾·羅斯福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掃除生字、詞障礙。
2、投影出示學習要求:
①讀一讀課文的1~8小節,然后嘗試著描述一下采訪前科寧斯的心情如何?他作了哪些準備?
②說說課文描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三、模擬采訪,感悟主動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
1、出示要求
(1)讀一讀課文的9至14小節,把科寧斯和羅斯福夫人的對話分別用不同的線條標出來,對采訪的內容做到胸有成竹;
(2)討論:為了使再現采訪能夠比較成功,大家提一些建議;
(3)學生小組內排練;
(4)上臺采訪;
(5)細細地揣摩羅斯福夫人那段意味深長的話,進一步感悟廣交朋友,走向生活的人生態度。
相機總結:羅斯福夫人是一位充滿了熱情和智慧的女性。
2、對于再現采訪,老師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先讀課文相關內容,明確采訪
內容;然后討論采訪應注意什么?
(記者的注意事項,怎樣表現羅斯福夫人等等);
3、采訪時,及時點撥學生注意采訪記者和羅斯福說出不同的口吻、語氣。
4、體會羅斯福夫人的話,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談。
三揭示主題。
1、引讀課文第三部分。
體會科寧斯的收獲。
2、指導朗讀收集的名人名言和人生格言。
“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給我的生活賦予了價值,增添了歡樂。”
3、鼓勵學生創作自己的人生格言。
四拓展性作業。
討論寫采訪報道的角度;幫助學生復習梳理科寧斯寫的采訪報道可以從哪些角度寫?
《走向生活》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主動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度。
3.練習收集有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一個初出茅廬的校報記者去采訪一位前總統夫人,提出了一個自認為別具一格的問題,可得到的`卻是意料之外的回答。他究竟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總統夫人又是怎樣回答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走向生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掃除生字、詞障礙。
2.從文中找出我提出的問題及總統夫人的回答。
三、分小組學習
1.讀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羅斯福夫人為什么要那樣回答?她的話在科寧斯身上起了怎樣的作用?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畫下來,在旁邊簡要地寫一寫自己的感想。
2.組內交流。
3.集體研討。
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題目走向生活的真正含義,深化學生對文章中心的理解。
四、總結
結合自身談學習感受。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請寫出你的座右銘。
附:板書設計
9 走向生活 → 廣交朋友 → 增添快樂
教案點評:
教師先讓學生利用自己已經掌握的閱讀方法自學課文,通過讀、想、畫、寫、議,自主理解課文內容,然后引導學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談感想。對于含義較深刻的句子,教師適當予以點撥,幫助學生理解,使其深化認識和理解。
探究活動:
當一次小記者,采訪校長,老師或社會名人,采訪前,注意收集資料,作好準備。然后把自己采訪的過程寫下來。
《走向生活》教學設計 9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詞語:功成名就,迫不及待,始料未及,不假思索,座右銘,完爾。
2.理解課文內容。
(二)能力訓練點
1.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2.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3.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4.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懂得走向生活,廣交朋友,能給人的生活帶來快樂。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點撥、引導法。
(二)學生學法
自主學習、討論交流。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結合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理解課文的最后一段話。
(二)解決辦法
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讀、想、畫、寫、議,理解課文內容,對含義深刻的句子,教師可適當予以點撥,幫助學生理解。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可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閱讀方法自學課文,然后引導學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談感想。對于含義較深的句子,教師可適當予以點撥,使其深化認識和理解。
五、教學步驟
(一)設疑激趣
一個初出茅廬的校報記者去采訪一位前總統夫人,提出了一個自認為“別具一格”的問題,可得到的卻是意料之外的回答。他究竟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總統夫人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掃除生字、詞障礙。
2.從文中找出“我”提出的問題及總統夫人的回答。
“我”提出的`問題是:“請問夫人,在您會晤過的人中,您覺得哪一位最有趣?”
總統夫人的回答是:“戴維?科寧斯”,“我一定會選中你:戴維?科寧斯。”
(三)自主探究
可讓學生參照閱讀提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羅斯福夫人為什么要那樣回答?她的話在科寧斯身上起了怎樣的作用?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畫下來,在旁邊簡要地寫一寫自己的感想。
(四)合作交流
可先組內交流,然后集體研討。這時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題目“走向生活”的真正含義,深化學生對文章中心的理解。
(五).總結
1.結合自身談學習感受。
2.參加實踐活動。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請寫出你的座右銘。
附:板書設計
走向生活 → 廣交朋友 → 增添快樂
【《走向生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六年級語文走向生活教學設計08-24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學設計范文08-21
《生活與選擇》教學設計06-01
《生活的啟示》教學設計11-06
漫畫與生活教學設計08-19
《設計生活標志》教學設計07-30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教學設計10-23
《走向新世紀》教學反思11-04
生活中的數字教學設計08-15
生活中透鏡教學設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