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范文集錦五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繪畫經驗,表現爸爸的形象特征與動作特征。
2、通過和爸爸的交流,對爸爸進行有意識的觀察,知道爸爸的本領并嘗試表現。
3、增進對爸爸的了解,進一步萌發愛爸爸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勾線筆、蠟筆。
2、對爸爸進行有意識的觀察,有條件的話在家里給爸爸寫生。
3、音樂《我愛我的家》。
4、幼兒用書:《爸爸的本領》。
活動過程:
(一)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爸爸。
1、教師:每個小朋友都很喜歡自己的爸爸,今天我們請大家來說說自己的爸爸。
2、先請個別幼兒交流,然后再相互交流。教師重點提煉爸爸們的外形特征,為后期的`創作打下基礎。
(二)引導幼兒學一學自己的爸爸。
1、教師:每個小朋友的爸爸都很能干,他們都會做什么呢?誰愿意來學一學,讓我們大家來猜一猜。
2、教師重點分析幼兒擺出造型的特征,為幼兒的后期創作進一步打下基礎。
(三)教師提供幼兒用書并播放音樂,幼兒創作。
1、教師:今天我們要畫爸爸。可以把爸爸畫在紙的什么地方?為什么?畫什么才能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你的爸爸呢?你想畫爸爸在做什么?
2、教師:畫完以后,想一想可以對爸爸說些什么,老師會幫你記下來。
(四)集體欣賞作品。
教師:喜歡自己畫的爸爸嗎?你最滿意什么地方?
活動延伸:
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爸爸特長、愛好,喜歡做的事情,喜歡吃的食物,喜歡穿的衣服等,增進情感和對爸爸的關注。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的:體驗模仿動物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動物圖片、幼兒涂好顏色并剪好的動物圖片。
2、固體膠、雙面膠、油畫棒、饅頭形的`鉛畫紙(帶條形)。
3、節奏感較強的音樂如《火車快飛》、《數鴨子》。
活動過程:
1、故事《小動物搬家》導入,吸引幼兒注意。
(邊講故事邊根據故事內容進行粘貼、添畫)小動物搬家啦,他們搬到了一個什么東西也沒有的地方(出示底板、粘貼小動物),于是,他們決定要裝扮他們的家。小羊說:“我種上綠色的草地。”小鳥說:“我請云朵姐姐出來玩。”小牛說:“我要種上美麗的花朵。”小象說:“我要種上許多樹變成大森林。”
2、小動物們搬家搬到哪兒?怎么搬家?他們怎樣裝扮他們的家?
3、你還想為他們的家裝扮些什么?
4、幼兒裝扮,老師指導。
5、展示自己的作品,游戲:“動物模仿秀”。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生參與剪割、拼擺、粘貼等活動,初步掌握形的分解與組合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2.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審美能力。
3.感受和體驗拼擺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形的分解組合方法,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
2.感受同一分解不同構成的.愉悅。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1.教師拿出拼圖玩具
提問:
a同學們,你們在幼兒園的時候玩過拼圖嗎?
b誰來給大家拼一拼?
c教師評價。
2.師小結。
三、學習活動一
1.教師出示收集的拼圖圖片讓學生欣賞。(激發學生興趣)
2.小練筆:試一試你的眼力(書38頁圖)
a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書中圖片以及被分割的圖片,并思考討論拆
分圖形和重新造型的方法要領有哪些?誰能快速的把已分割的圖片拼完整?
b學生思考填寫,教師巡視以便掌握學生情況。
C學生匯報,教師評議。
3.展示臺展示書中兩幅圖片
思考:上面兩幅圖,哪一張制作拼圖更容易拼接?為什么?a學生交流
b學生匯報
c教師小結。
4.學生實踐:請在卡紙上分別繪制一個簡單的形象和一幅較復雜的畫面,然后剪成幾塊拼圖,和同學一起玩玩。比一比誰拼得更快。
教師要求:
在造型過程中,不能有半點遺漏,即分與合的塊數相同。反復拼擺后再進行粘貼。
個體或分組方式隨機進行,鼓勵大膽地想象創造。
a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b小組游戲。
C欣賞評議:誰做得最好?誰拼得最快?
d教師小結:
三、教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學習活動二
1.課件出示一些用廢舊物品擺拼的作品,指導學生欣賞。
2.欣賞書中作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學生實踐:請你利用廢棄的畫報、掛歷或舊照片等,擺拼一個你心中最喜歡的形象。
a分組,收集材料。
b學生進行創作,教師相機指導。
C欣賞評析:在組與組之間評價,比比那組拼擺的造型最有趣。d教師小結。
三、課外實踐:
請同學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想一想:還能用那些廢舊材料進行創作?并試著做一做。
四、教師總結。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1、欣賞修拉的作品,感受彩點畫面的趣味,
2、嘗試用彩點合理的組合顏色畫一幅的畫,
3、體驗彩點組合畫面的樂趣,同學合作愉快。
教學重點: 水色比例的控制、顏色的組合搭配。
難點:水色比例的控制、顏色的組合搭配。
教學準備:彩筆、畫紙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一個畫滿紅色、黃色、藍色的三個酒杯,
2、演示在畫了紅色點點的酒杯中點上黃色,
你覺得這個時候的酒杯里顏色發生了什么變化?
再請你瞇著眼睛看看,感覺怎么樣?
二、探究發現
1、請學生上臺來在另外兩個酒杯中跟別添上藍色和紅色的小點點。
瞇著眼睛侃侃同學的作品,現在酒杯里的顏色分別變成了什么顏色呀?
2、欣賞畫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
你發現這幅畫在用顏色上有什么特點?這樣畫給我們什么感覺?
3、拿出幾幅范畫欣賞、討論這些畫。
提問:“你們看漂亮嗎?能給它取個合適的名字嗎?”
知道這幾幅畫是怎樣畫出來的嗎?請你們選用桌面上的工具兩人合作也來試試畫一畫。
(1) 學生討論作品的不足之處。
(2) 那么我們該如何解決呢?大家討論一下。
(3) 學生共同解決不足。
4、下面來看看我的演示對你是否又有幫助呢?教師演示
(1)先把紙用毛筆涂濕,如天氣較熱,紙面上水分蒸發很快,可以涂兩次,讓畫紙充分吸水,但紙面不能有積水,若有積水可以用毛筆將積水吸掉,使紙面濕潤,保持平整。如作畫在雨天,天氣比較潮濕,紙面只要濕潤即可,接著便是點色。在點色時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
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來。
水色量比要適當,并要使筆肚吸色到飽和程度,即將筆豎起,用手指擠一下筆肚,使色水滴下來,毛筆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樣子,才能捏擠。
(3)彩點點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還可以把兩個點并聯起來,讓它們相互交融、滲化,出現另一種顏色。而這一切的關鍵在于水與色的比例。
5、看清楚了嗎?現在你的問題都能解決了嗎?誰能來說一說。
6、學生回答講解。
齊讀兒歌:一點、兩點、七八點,
牽牽手兒拉長線,
九點、十點、無數點,
肩并肩兒連成片。
7、學生再次嘗試繪畫:既然問題都解決了,那現在請大家都拿起畫筆,畫出你胸中最美的彩點畫吧。
8、學生作業,教師指導巡視。
(1)能基本掌握水與色的比例。
(2)能表現水彩色的特點。
三、評價總結
1、展示作業。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嗎?把你們的作品貼在黑板上,互相欣賞一下,再和范畫比較一下,看看你們的作品畫的完美嗎?哪些地方不一樣?
2、互評作業。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班級:中二班
授課教師:賀靜
活動名稱:藝術領域
活動內容:有趣的花朵
設計意圖:
《指南》中藝術領域的兩大目標:一是感受與欣賞,二是表現與創造。每個幼兒的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我認為幼兒對藝術的學習,要源于生活,從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我安排了本節創意美工課,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花朵”制作材料,幫助幼兒在實踐中體驗,生活中的一些廢舊物品,都可以通過我們能干的雙手,創造出漂亮的手工作品。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去感受和發現美,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并初步體驗廢物利用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喜歡藝術活動,樂于嘗試用不同的材料通過剪、貼、涂色等方式制作不同的花朵。
2.知道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工藝裝飾品。
3.感受創意美工作品的美,體驗創造的樂趣。
活動重點:
學習用雞蛋盤、紙杯、吸管、毛根等材料創造出自己喜愛的'花朵。
活動難點:
能將不同的材料良好搭配。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簡單接觸過紙杯花、毛根,有過涂色經驗。
2.物質準備:立體花瓶圖、水粉顏料,雞蛋盤、紙杯等材料做成的花朵半成品、各色紐扣、吸管、雙面膠,棒棒膠,花朵圖片、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出示立體花瓶圖,請求幼兒幫助。
師:老師今天收到了一個寄給中二班小朋友的神秘包裹,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裝了什么?(從包裹拿出一封信)
讀完信之后出示沒有插入花朵的立體花瓶圖。
小結:小松鼠要給好朋友小熊送一瓶花,但是,由于現在是冬天,花兒都謝了,小松鼠采不到漂亮的花朵,所以想請我們中二班小朋友幫它把花瓶插上滿滿的花朵。它還告訴了我們它想要的花朵,連做花朵的材料都為小朋友準備好了。
二、基本部分
1.欣賞花朵圖片,說說這些花朵的特點。
師:哇,好想知道小松鼠想要的花朵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花朵圖片請幼兒觀察)
師:這是什么花?是什么樣子的?你覺得它像什么?(幼兒回答)
2.引導幼兒認識操作材料。
師:小松鼠想要的花朵我們都了解了,想不想知道小松鼠為我們準備了什么做花的材料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教師帶幼兒認識材料,強調小松鼠說的廢舊材料,請幼兒說說你想用這些材料做什么花?)
教師小結:小松鼠真是個愛護環境的小衛士,想要我們班小朋友用廢舊材料來做花。接下來就交給小朋友們了,請大家用這些廢舊材料,來幫助小松鼠為它的花瓶插上滿滿的花朵吧!但在制作花朵之前,老師有幾個小要求:①仔細觀察材料,想好自己想做的花朵再動手;②顏料不能涂到其他人或者自己的身上,也不能涂到桌子上;③一種顏色用完了要把筆洗干凈,在抹布上擦一擦,再蘸下一種顏色;④小心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3.幼兒開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老師已經迫不及待了,大家一起開動吧!
幼兒聽音樂有序上桌,開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將幼兒完成的作品以小組為單位展示。
三、結束部分。
1.展示幼兒小組合作作品,幼兒互相欣賞。
請幼兒說說自己都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你覺得哪一幅更好看?為什么?
2.教師評價幼兒作品并做出小結。
教師總結: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你們利用這些廢舊材料做的花朵都漂亮極了,老師要全都寄給小松鼠。
3.觀看圖片,欣賞廢物利用再創造的作品圖片。教師小結,活動自然結束。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些用廢舊材料做的漂亮手工作品,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結:原來,生活中有這么多廢舊材料可以用來制作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品,既環保,又漂亮,可以用來做裝飾品,希望我們班小朋友也可以做一個“環保小衛士”,學會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制作美麗的手工作品。
活動反思:
概述:
此次活動基本能按照教案流程進行,教師教態較好,有激情。但活動時間把握不夠準確。本節課選取了“紙杯、紐扣、吸管、毛根、雞蛋盤”作為操作材料,旨在讓幼兒通過多種材料和形式制作花朵,通過觀察各種花朵的圖片,激發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操作材料有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讓幼兒親身體驗廢舊物品也可以
制作出好看的裝飾品,懂得廢物利用的道理。
優點:
1.活動目標制定符合本班幼兒實際情況。
2.在材料準備上,能做到豐富性、層次性,充足的數量使每位幼兒都能動手操作。
3.在活動過程中,我先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花朵的圖片,用啟發性提問,調動幼兒觀察、探索的積極性,激發幼兒想象力;再通過觀察材料使幼兒有創作的欲望,從而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
4.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觀察法、操作法、情境導入法、講解法等。
不足:
1.語言不夠精煉;
2.幼兒的互動交流還不夠;
3.對個別能力很弱的幼兒關注不夠;
4.沒有突破重難點。
5.各環節時間沒有合理分配,導致活動結束部分沒有開展,評價交流一帶而過,既沒有幼兒自評與交流,也沒有教師點評。
6.教師忘記將“花瓶”立體圖展示給幼兒,幼兒在制作花朵過程中很明顯沒有把花朵往花瓶里插的意識。立體“花瓶”圖如果晚一點發給幼兒,可能就會避免顏料將圖面弄臟、弄濕。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美術教案08-29
美術教案【精選】08-28
美術教案【經典】08-25
【精選】美術教案08-30
(精選)美術教案10-01
美術的教案11-22
美術教案(精選)01-09
美術教案10-27
美術的教案06-19
美術教案(經典)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