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惜春小札》的試題及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最離不開的就是試題了,試題是用于考試的題目,要求按照標準回答。什么類型的試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惜春小札》的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惜春小札
春天是不知不覺來的,她走的時候,也是悄沒聲兒地離去。既不像秋天落下那么多的黃葉,“無邊落木蕭蕭下”,造下滿天聲勢;也不像冬天,一陣爛雪,一陣凍雨。
典型的春天,應該在長江以南度過。沒有陰霾的天氣、泥濘的道路、蒼綠的苔痕、淅瀝的雨聲,能叫春天嗎?沒有隨后的無淡風輕、煦陽照人、鶯歌燕舞、花團錦簇,能叫春天嗎?只有在雨絲風縷、春色迷人的江南,在秧田返青、菜花黃遍的水鄉,在牡童短笛、漁歌唱晚的情景之中,那才是杜牧膾炙人口的《清明》詩中的纏綿的春天、撩人的春天。
然而,在北方,嚴格意義的一年四季,春天,是最不明顯的,或許也可以說并不存在的。“五九六九,沿河插柳”,這是地氣已經轉暖的南方寫照。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而在北方,河里的冰,才剛剛解凍。等到它完全融化的日子,春天也差不多過去大半了。
春天里有未褪盡的冬天,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人們管這種天氣現象叫做“倒春寒”。于是,本來不典型、不明顯的春天,又被冷風苦雨的肅殺景象籠罩。
北京的頤和園里,有一座知春亭。但知春亭是否“知春”呢?好像也未必。通常都是到了“桃花吹盡,佳人何在,門掩殘紅”的那一會,才在昆明湖的綠水上垂下幾許可憐巴巴的柳枝,令北京人興奮雀躍不已,大呼春天來了,其實,“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承德的避暑山莊里,有一幢煙雨樓。不過名為煙雨樓,但至少在春天里,是沒有煙雨的。“煙雨”二字,也只是一廂情愿罷了。在高寒地帶,只在塞外的干燥風和蒙古吹過來的沙塵,決不會有那“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的煙雨蔥蘢的風景。
看來,北方的春天,就像朱自清那篇《蹤跡》里寫的那樣,她“匆匆地來了,又匆匆地走了”。
因此,捉住春天,把握春天,然后,充分地享受春天。
雖然李商隱告誡過,“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但春天,是喚醒心靈的季節,是情感萌發的季節,也是思緒涌動的季節,更是人的生命力勃興旺盛的季節。
人的生物鐘,如果能夠耳聞的話,可以相信,在這個季節里,響動的準是黃鐘大呂之音、振聾發聵之聲。甚至血管里跳動著的激流,也會蘊含著前所未有力量。此時此刻,若是去愛,一定是熾熱生死的愛;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業,你會從你的身體里,獲得超能量的“爆破力”。這種“神來之力”就是人類的春天效應。
人的一生,何嘗不如此呢?也有其春華秋實的生命過程。那么青春年少的日子,也就是最美好的春天了。然而,一生中的這個春天,似乎比北方真正的春天還要短促得多。
人,有各式各樣的活法,這是每個人的選擇。無論怎樣的一生,你千萬要珍惜你生命中屬于春天的那一瞬即逝的歲月。因為,青春只有一次,一去便不復返。
使你的青春放出光華,享受青春的美,那才是生命最大的歡樂。
(選自《中華美文》,有改動)
習題一
1.根據詩歌的特點判斷。“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云”與文中的哪句出于同 一首詩,簡要說明理由。(2分)
2.(1)文中江南的春天和北方的春天各有哪些特點?(2分)
(2)作者將二者對比有何用意?(2分)
3.簡要分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3分)
此時此刻,若是去愛,一定是熾熱生死的愛;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業,你會從你的身體里,獲得超能量的“爆破力”。這種“神來之力”就是人類的春天效應。
4.(1)文章在結構上是怎樣將描述自然和表達哲理結合起來的?(2分)
(2)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寫作啟示?(2分)
由閱讀附答案整理,僅供參考:
1.“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詩句前為“尋春不見春”,后為歸來驀然發現春已藏于枝頭,意義連貫;韻腳為“春、云、分”。
2.(1)江南的春天更典型,在四季的變換中有明顯的過渡,有著纏綿、撩人的特點;北方的春天在一年四季中過渡不明顯,不典型,時間太短促,匆匆而過。(2)意在突出北方春天的短促。
3.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表現出春天的“神來之力”,強烈地表達了作者“惜春”的感情。
4.(1)作者通過比較表現了自然春天的特點后,引出“人類的春天效應”,勸人惜春;進而由“人的一生,何嘗不如此呢”開始,從春之人類轉向人的青春,表達了“青春不會久駐,要珍惜青春”的主題。(2)示例:①要細心觀察自然和生活,思考有深度。②要善于聯想和想像。③表達要有邏輯。
習題二
一、字詞積累(4 分)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2 分)
陰霾( )
膾炙人口( )
根據拼音寫漢字。(2 分)
(xù)______陽
(yīng)______歌燕舞
二、文意理解(6 分)
文中江南的春天有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3 分)
北方的春天有怎樣的特點?(3 分)
三、寫作手法(6 分)
文章第二段運用了大量問句,有什么作用?(3 分)
文中引用李商隱的詩句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有什么用意?(3 分)
四、主題探討(4 分)
結合全文,談談作者為什么要 “惜春”,“惜春” 中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案
一、字詞積累
(1)mái (2)kuài zhì
(1)煦 (2)鶯
二、文意理解
江南的春天典型,在四季變換中有明顯過渡,有陰霾天氣、泥濘道路、蒼綠苔痕、淅瀝雨聲,隨后是風輕日暖、鶯歌燕舞、花團錦簇,具有纏綿、撩人的特點。
北方的春天在一年四季中過渡不明顯,不典型,時間短促,春天里常伴有未褪盡的冬天,如 “倒春寒” 現象,河里冰解凍時春天已過去大半。
三、寫作手法
第二段運用大量問句,引發讀者思考,強調了典型春天應具備的特征,突出了江南春天的典型性與獨特魅力,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和文章的可讀性。
引用李商隱詩句,與后文作者表達春天是喚醒心靈、情感萌發、思緒涌動、生命力勃興的季節形成對比,襯托出作者對春天積極向上情感的肯定,豐富了文章內涵,增添了文化底蘊。
四、主題探討
作者 “惜春” 是因為春天無論是江南纏綿的春天,還是北方短促的春天,都有著獨特的魅力,春天是充滿生機、喚醒心靈、讓人情感與思緒活躍的季節。“惜春” 中蘊含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與贊美,對美好時光易逝的惋惜,以及對生命活力的珍惜與向往之情 。
【《惜春小札》的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惜春小札的閱讀答案09-04
惜春小札的閱讀題答案09-04
惜春小札閱讀理解答案11-25
惜余春閱讀及參考答案08-29
惜春詩歌09-27
春閱讀試題及答案03-21
夜讀唐詩小札11-23
惜春古詩賞析10-31
小札詩歌1500字06-17
惜春的作文(精選29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