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6ayo2"><delect id="6ayo2"></delect></sup>
<fieldset id="6ayo2"></fieldset>
<del id="6ayo2"></del><del id="6ayo2"></del>
  • <fieldset id="6ayo2"><menu id="6ayo2"></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6ayo2"><menu id="6ayo2"></menu></fieldset>
    <tfoot id="6ayo2"><input id="6ayo2"></input></tfoot>
    <ul id="6ayo2"></ul>
    • 在线免费成人亚洲av,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8-09 11:07:01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九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九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一、背景設計

        “空間與圖形”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數學課程標準》對“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作了比較具體的要求,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等。而“角”的認識是蘇教版第四冊第七單元的內容。但對于剛進入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對“角”的知識比較抽象。雖然生活中對角已積累一些經驗。但對角的幾何圖形還是第一次認識。教學起來比較困難,教學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經歷活動增加學生對角的感性認識,創設認識和理解數學角的情境。使學生對“角”的認識由生活中的具體感知,逐步過渡到數學中的抽象概括,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一>學情分析(學習需要的分析)。

        1、實際是什么?(認知起點能力)

        學生在認知上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能夠識記平面圖形中的角及實物中的角。

        2、應該是什么?(認知上達到——使能目標)。

        知道角是如何形成的識記角各部分的名稱,會用不同方法做角,知道角有大小,會比較的大小,學會畫角并能實際理解應用。

        <二>學生分析:本班學生基礎性知識掌握較好,學習能力較強,在撐握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會很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的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夠識記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識別角有大小,學畫、能識記理解和應用。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過程,初步體驗空間與圖形的意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數學思考。

        二、教學策略分析

        <一>教學重點:經歷活動,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

        <二>教學難點:經歷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并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關系。

        <三>突破方法:設法為學生創設情境,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體驗數學學習與生活的聯系,其次借助直觀動演示,使抽象為具體降低學習難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教與學的分析: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采用啟發式教學模式,運用動手操作法、直觀演示法、互動交流法,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等方式,自主建構知識體系。并借助多媒體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從而“變教為誘、變誘為思、以誘達思”。

        三、教具學具的準備:課件、活動角、剪刀、水彩筆、木棒、紙。

        四、教學媒體的選用

        1、設計思想:第一次認識幾何圖形的角,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是很抽象的,教學時必需通過直觀形象來幫助學生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圖形,先認識實物中的角,指一指、摸一摸等初步感知,然后經態課件演示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鏈接生活引入新知

        1、板書角,師:你認 識嗎?讀一讀,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或者說生活中你在那里看到角)

        師:是呀!這些角生活中處處可見,而今天我們要研究的角是數學意義的角,數學中的角是怎么樣的呢?老師想聽聽大家的看法,好嗎?

        2 出示實物圖:(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正方形等)

        指角:指一指你認為的角在哪里?

        畫角:看來大家對角的認識有些不同,能畫出你心目中的角嗎?

        3 談話引入:大家心目中的角有所不同,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數學意義的角具有仕么樣的特點呢? 1、說生活中的角

        2、指角 (選擇自己喜歡 的圖形)

        3 畫角:在紙上試畫,說說畫的角是怎樣的)

        為學生學習數學角創設具體情境打開思路,使學生對角的認識由生活中的具體感知逐步過渡到數學中的抽象根據

        二、操作感知、自主構建

        (一)抽象角—建立表象

         1、演示觀察,正確感知:

        1課件演示—角的形成過程(從房子剪刀、扇子中抽象出角)

        提問:你又發現了什么?

        2、畫角、課件演示(從一點出發,引出兩條直的線)。

        3、師:動動小手也畫一個角,好嗎?

        4、師:誰愿意告訴大家你是怎樣畫的。

        5、學習角的各部分名稱(自學教材)。

        6、練習內化、豐富表象、課件演示。

        ①判斷,深化表象(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②回歸生活,深化認識。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數學意義中的角,所具有的特點,那么生活中的角是否都是數學意義中的角。

        課件演示(實物圖:五角星、扇子、山羊等) 1、觀察交流、初步理解角的形成過程

        2、學生畫角

        3、匯報你是怎樣畫的

        4、匯報角各部分名稱

        5、學生練習、評價 通過從實物中抽象出不同的角的過程讓學生感知角的特點,然后通過看、畫、找等多種感官活動初步建立角的表象,進一步感受數學源于生活,其次借助于媒體片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思維。

        (二)做角—操作內化、實踐體驗

        1、談話:想不想做角呢?比比看誰的手最巧?

        2、師巡視

        3、師:通過展示你們發現了什么?

         1、做角:用毛線、吸管、小棒等學具做角。

        2、交流做法

        3、展示、相互評價

        4、議一議 做、比、議、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性的多樣化,這一過程即鞏固對角的認識,又為學習角的大小架起了橋梁。

        (三)感知大小—實踐活動、感悟體驗 1、引導觀察,比較大小。

        師:誰來告訴老師,你發現了什么?

        2、創設沖突,引發爭論。

        師:你能畫一個很大的角嗎?

        3、在視頻儀上展示,提問:你認為哪個角大?為什么?

        4、直觀演示:

        ①課件演示:有兩邊重合,向左旋轉;②拉活動角

        5、師:根據觀察和活動,上面的角到底誰大,它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1、觀察、說一說哪一個角大?

        2、學生畫角,小組討論。

        3、學生仔細觀察,感知它的變化

        4、學生拉活動角、體驗(角的大小與邊叉開的距離有關) 讓孩子經歷實踐活動溝通了學生經驗與知識的聯系,獲得感性知識并掌握角的本質特征,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交叉開的程度有關,從而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三、總結欣賞延

        伸

        1、師:這節課,每位小朋友都開動腦筋,經歷指、畫、做、摸、想等活動,獲得了許多新知識,老師真為你們感到自豪,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師完成板書,認識角。

        3、欣賞—發現美。

        師:同學們,角不僅不數學中被應用,而生活也被廣泛應用,古今中外許多建筑都利用了角的特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它們的奇妙和美麗。

        (課件演示:伴隨著悠揚的音樂,欣賞古建筑物)

        4、“小小設計師”用角或者有角的圖形拼出你喜歡的圖案。

        1、生談收獲

        2、帶著音樂,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價值 感受角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及數學的魅力,體驗數學的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使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油然而生。

        五、教學流程

        六、自我評價

        1、以生動活潑的課堂組織形式與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貫穿與教學活動中,借助于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深入淺出的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使學生進的大小,獲得對數學的理解,成功的快樂。

        2、《課標》指出:“數學活動必需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為此,教學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感悟。在練習中升華,從中學到了數學的思想、數學的方法,從而產生了數學學,用數學的需要。

        3、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生活,回歸生活。在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時,發現數學知識的價值,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手段,創設了一個悠揚動聽的音樂和一幅幅美的圖片和建筑物,這樣一個情境,不僅讓學生看到了角的廣泛應用,并感受到了數學的魁力,從而產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p86,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的:1、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

        2、使學生明確加,減法之間的關系,進而使學生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3、學習了加地各部分間的關系可以利用這一關系驗算加法。

        4、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

        明確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教學過程:

        準備訓練。

        說出算式各部分名稱。

        40 + 30 = 70

        ( ) ( ) ( )

        - 40 = 30

        ( ) ( ) ( )

        新授。

        出示課題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

        出示例1

        (1)

        先讓學生說出每幅線段圖的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

        40+30=70

        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和與加數=關系。

        在算式下面寫出加數+加數=和。

        從而引出加法的意義;

        說清圖意,列式。

        引導學生把(2),(3)與(1)比較。

        誰是已知的,誰是未知的,已知,未知有什么變化。明確第(2)題是求第二加數,

        第(3)題是求第一加數。

        從中引導減法的意義。

        引導學生看書,理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著重引導學生想,為什么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將加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稱與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加以比較。

        得出:一個加數=和一另一個加數

        師:學習了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可以利用這一關系驗算加法。

        試做:驗算 743+257=1000,對不對?

        出示例2

        求□中的未知數

        □+6=13 根據一個加數等于和減另一個加數由生填,講清怎樣想的?就可以求出□中的數。

        再完成

        478+522=1000

        1000-478=522

        生完成后,回答怎樣想的。

        三、小結:

        什么叫加法?什么叫減法?

        加法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運用這一關系可以驗算加法。

        四、鞏固練習

        根據加,減法的關系,在下面算式的□里填數。

        (1) 237+69=306 (2)5002-3875=1127

        306-□ =237 3875+□=1127

        □-237=69 □-1127=3875

        求□中的未知數

        □+378=1082 4657+□=7102

        □+265=930 1896+□=3024

        □+489=814 2743+□=5000

        堅式計算,并驗算。

        3748+627 9134-514

        課后作業:

        1.根據560+430=990,寫出兩道減法算式。

        □-□=□

        □-□=□

        2.根據500-240=260,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

        □+□=□

        □-□=□

        3.求□中的未知數

        589+□=1062 □+495=702

        298+□=594 □+324=500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道例題。根據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1.創設情境,讓情境貫穿課堂始終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所以,我在開頭便創設了一個大家都喜歡的《丑小鴨》的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在新課部分也延續了這一情境,由丑小鴨變成的這些白天鵝展開教學,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組織了課堂紀律。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通過聲情并茂的課件演示對學生形成刺激,為學生自主探究創造條件。課件演示4只白天鵝,先飛來3只,又飛走2只這樣的場面,讓學生認真觀察、自覺敘述、理解圖意,然后自己讀題、自己試算、同桌交流,體現學生活動的主體意識,重視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概括,把加減混合與連加、連減聯系起來,從而得出方法相同的結論。一方面培養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建構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棒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

        同學們,《丑小鴨》的故事大家聽說過嗎?那是丹麥著名作家安徒生寫的童話。誰知道那只受盡了苦難的丑小鴨最后怎樣了?(變成了白天鵝)今天,老師就施展魔法,把丑小鴨也變成白天鵝,大家高興嗎?

        課件出示口算題:(口算題的背景是4只丑小鴨)

        3+2+4= 4+1+5=

        9-2-6= 7-2-3=

        只要同學們把這些題答對了,丑小鴨就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童話能不能變成現實就看你們的了!

        2.生速算出答案

        學生正確算出一道題,師點擊鼠標,就會有一只丑小鴨變成白天鵝。(課件演示:白天鵝飛起來,飛到湖邊)

        師:多么美麗的白天鵝啊!雪白的身子,細長的脖頸……它們飛呀飛,飛到了一個美麗的湖邊,它們紛紛落入湖中盡情地嬉戲著。

        設計意圖:一年級新生的學習大多以無意識注意和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好奇、好勝,對新事物有著天生的親切感。因此,用他們喜愛的童話激發興趣,復習引入,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心理需求,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了解有關利息的初步知識,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會運用利息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利息。

        2、使學生明白儲蓄的意義,進行教育,培育其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學生分組、幻燈機、存款憑證。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小品導入新課

        師:在上新課前,我們來看一個小品。大家可要仔細看,等一下,老師有問題要考你們,看誰最聰明,好,現在請看:

        師:銀行職員,同學甲:儲戶小麗,同學乙:孜大爺。

        (甲背著背包,興沖沖地趕路,碰上乙)

        乙:喂,小麗,這么些早去哪里呢?

        甲:張大爺呀,我還要去銀行取錢呢!

        乙:取錢!真不懂你們這些人,錢好好地家里不放,偏偏要藏到銀行里,又要存,又要取,多麻煩。

        甲:大爺,這您就不懂了,這錢放在家里不安全,存到銀行里,不但能合理、有計劃地用錢幣還能支援國家建設呢!

        乙:真的嗎?錢存入銀行有這么好處,那我趕緊去把家里的幾百塊錢存了,省了我天天提心吊膽了。

        甲:大爺,再見

        乙:再見

        (甲繼續走,到了銀行)

        甲:您好,我不想取回去年存的100元錢,請您辦下手續。

        師:好的請填一下取款單。(生填)

        師(把錢遞給甲)這是你的錢,數數看。

        甲:(數錢)驚訝地叫道:哎,怎么錢多起來了?

        (甲揚起手中的錢)您多給了一塊八毛。

        師:(撫摸著甲的頭):真是個誠實的好孩子,錢沒錯,這1.8元是你應得的。

        二、新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誰會知道,說說看!

        1、 學習利息的計算公式,及相應的幾個概念。生:(利息)

        師:同意這種說法嗎?是的,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利息(板書課題)

        師:那你對利息了解多少?生說。(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利息)

        師:說得真好,大家表揚他。

        師:再請幾位同學說說什么是利息,并引導學生說出小品中的1.8元是利息。

        師:你知道這1.8元利息是怎么算出來了嗎?請學生看書討論,后引導學生得出: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板書)生齊讀利息的計算公式。

        師:從這幾年來公式可以看出,要求利息,首先得知道什么?(本金、利息率、時間)

        師:我們已經知道什么是利息,對于本金和利率你知道多少,結合課本,請同學們說一說。生說。

        (存入銀行的錢叫本金,小麗的100元是本金)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利率,利率是由銀行的規定的。有按年規定的,叫年利率,有按月規定的,叫月利率,利率可根據存款的長短,和存款的方式不同而不同)生沒說到的,教師可進行補充,并出示:

        小麗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2.25%

        讓學生說說這整存整取是什么?

        (是存款方式,存款有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方式)

        2、 計算利息。

        師:好,現在請同學們根據這個公式。

        出示:小品中的小麗把100元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利息是多少?

        ① 學生獨立完成,請一學生上臺板演。

        100×2.25%×1=2.25(元)

        ② 讓學生說說列子中的每個量代表什么?根據什么進行列式。(100是本金,2.25%是利率,1是時間,2.25元是利息)

        3、 稅后利息的學習及計算。

        師:2.25元是利息,這可就奇怪了,可小麗只拿到1.8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難道錢真的算錯了嗎?

        讓學生自由說,不清楚,可以翻書找找原因,小組進行討論,得出:

        (國家規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利率納稅)小麗得到的實際上是納稅后的利息叫稅后的利息。教師板書:稅后利息。

        師:那稅后利息該怎么算呢?想想看,看誰的腦子最聰明,轉得最快。

        學生討論思考后,師引導得出:

        稅后利息=利息-利息×20%=利息×(1-20%)

        師:看來,同學們真了不起,利息已經算出來了,現在,算稅后利息有困難嗎?好動筆。學生計算,請一同學板演:

        2.25×(1-20%)=1.8元

        或2.25-2.25×20%=1.8元

        師: 現在,大家知道,小麗,多得的1.8元是怎么回事了嗎?生:知道。

        出示第三個問題:小麗一共可取回多少元?

        師:這“一共”包括什么?(本金和稅后利息)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反饋。

        100+1.8=101.8(元)

        答一共可取回101.8元。

        4、 反饋練習,讓學生看教科書P124—P125內容。

        師:還有什么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師:同學們表現真好,現在讓老師來考考你們,看誰知識掌握的.最牢。

        出示:①把錢存入銀行,只對國家有好處( )

        ②所有的利息都要納稅( )

        ③存款的利息按20%的稅率納稅( )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根據生活經驗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夠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位置。

        2.能力目標:經歷又根據生活經驗辨別東南西北各個方向的過程和物體所在的方向位置的探索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積極參與觀察、辨認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與同伴合作意識和表達交流的習慣,感受數學于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夠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位置。

        教學難點:

        根據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培養和發展空間觀念。

        解決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業在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說說四個方向分別有什么,再記錄下來。

        教學內容:

        辨認東、南、西、北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問題探究

        1.老師明確:太陽升起的方向是東方。

        我們面向東方,后面就是西方,是太陽落下去的方向。左方是北,右方是南。

        2.學生互相說一說東、南、西、北,并指一指。

        3.小組合作:看看東、南、西、北各有什么,

        認真傾聽,仔細記憶,邊指邊說,在附頁的記錄紙上把它們記下來,標明方向。

        每組派一名代表說一說。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體驗感悟

        三、總結

        1.地圖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順序繪制的。

        2.在教室里辨認東、南、西、北,并填空。你面向方。

        門在方。黑板面向著方。你的左方是方,右方呢?后方呢

        3.游戲。三人一組,一人說要求,一人做,另一人裁決是否正確。例:甲說:請你面向東。乙就按要求面向東。丙看看乙做得是否正確。

        3.介紹指南針。(1)、出示指南針。告訴學生指南針是辨認方向的能手,不管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它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有了它,人們就不會再迷失方向。(2)你們知道這神奇的指南針是哪能個國家發明的嗎?(中國,指南針是我們的祖先在20xx多年前發明的)

        回家后觀察你家的門朝哪個方向?

        課下搜集辨別方向的方法。

        想一想,填一填。

        小明面向北方站著,他的后面是方向,左邊是方向,右邊是方向。

        小華面向西站著,她的后面是方,她的左邊是方,她的右邊是方。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呢?

        學生總結。課題

        辨認方向

        教材簡析:

        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學生在上節課已掌握東、南、西、北四方向知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教學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相關內容,例1教學認識圖形的平移、在方格紙上將圖形平移;例2認識圖形的旋轉;例3在方格紙上將圖形旋轉90°;例4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例5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通過學習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及旋轉以及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為第三學段進一步學習有關內容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已經這是初步認識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以及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學生已經知道什么是軸對稱圖形以及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還知道長方形、正方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在三年級(上冊)學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常見的旋轉現象。

        三、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在方格紙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將簡單圖形平移,會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及其對稱軸,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使學生經歷從平移、旋轉、軸對稱的角度欣賞和設計圖案的過程,積累一些圖形變換的經驗,初步感受圖形運動的結構美,體驗平移、旋轉、軸對稱的應用價值,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認識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過程中,感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獲得學習成功的愉悅體驗,增強對圖形變化的興趣。

        四、教學關鍵:

        1.教學圖形的平移時,要將著力點放在確定平移的距離上。

        2.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出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充分感知圖形旋轉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圖形旋轉的概念,為進一步探索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旋轉90°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教學重點:

        1.經歷發現長方形、正方形對稱軸條數的過程,畫平面圖形的對稱軸。

        2.將圖形按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正確判斷平移的距離。

        六、教學難點:

        認識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90°的含義,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

        七、教學方法與措施:

        1.基于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合理設置認知起點。

        2.緊扣圖形運動的最本質特征,引導學生探索畫運動后圖形的方法。

        3.設計豐富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美。

        八、課時安排:

        1.平移 1課時

        2.旋轉 1課時

        3.軸對稱 1課時

        4.練習 1課時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計算器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估算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計算器為人們解決具體計算問題、發現數學規律帶來了便利。這節課我們主要來復習估算、用計算器計算及借助計算器找規律計算。(板書課題:估算、用計算器計算及借助計算器找規律計算)

        ⊙回顧與整理

        1.估算。

        (1)什么叫估算?一般怎樣估一個數?

        ①對事物的數量或計算結果作出粗略的推斷或估計叫估算。

        ②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這個數估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使它與實際結果相差最少。

        (2)舉例說明: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估算各應怎樣進行?

        ①加法估算是把加數最高位后面的尾數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數,然后用近似數求和。

        例如:1586+3769≈6000

        ②減法估算是把被減數和減數最高位后面的尾數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數,然后用近似數求差。

        例如:5160-3178≈20xx

        ③乘法估算分兩種情況。

        a.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估算,把另一個因數最高位后面的尾數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數,然后用近似數和這個一位數相乘。

        例如:816×3≈2400

        b.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估算,把兩個因數最高位后面的尾數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數,然后用兩個近似數相乘。

        例如:816×33≈24000

        ④除法估算分兩種情況。

        a.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如果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夠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數最高位后面的尾數省略;如果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不夠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數前兩位后面的尾數省略,求出近似數,然后求商。

        例如:8632÷3≈3000632÷9≈70

        b.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先分別求出除數和被除數的近似數,把除數十位后面的尾數“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十位上的數大,就把被除數最高位后面的尾數“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十位上的數小,就把被除數左起第二位后面的尾數“四舍五入”,再求這兩個近似數的商。

        例如:538÷62≈9(538≈540,62≈60)

        898÷31≈30(898≈900,31≈30)

        (3)如何用估算解決問題?

        預設

        生1: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適當的估算方法(“四舍五入”法、“進一”法和“去尾”法),使估算的結果符合實際。

        生2:估算購物要帶的錢、制作物品要用的原料要估大些。

        生3:估算座位能坐多少人要估小些。

        ……

        2.復習用計算器計算和借助計算器找規律計算。

        (1)回顧對計算器的認識。

        (組內交流計算器各鍵的名稱及作用)

        (2)教師讀題,同桌合作,用計算器計算。

        (學生一個按鍵,一個觀察、指導,每完成一道題就進行交換,教師隨機出題,集體訂正答案)

        (3)借助計算器找規律。

        ①如何借助計算器找規律?

        a.用計算器獨立計算。

        b.觀察算式特點及計算結果找規律。

        c.用計算器計算來驗證規律。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掌握第二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簡便算法,并能正確合理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靈活解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第二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簡便算法。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揭示課題。

        1.口算。

        35×2 43×8 92×4 125×8 42×5

        82×6 73×8 62×7 25×8 50×2

        (1) 學生口算。

        (2) 觀察計算過程,說說哪幾個算式的結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并分析兩因數數字的特點。

        2.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使計算結果是整十、整百、整千……

        25×( )=( ) 125×( )=( ) 45×( )=( )

        35×( )=( ) 55×( )=( ) 75×( )=( )

        (1) 學生自由說。

        (2) 討論哪種填法算起來最簡便,最合理?

        3.看橫式,直接說出得數。

        35×2×7 25×4×7 125×8×3

        從中你發現了什么?引入新課。

        二、教學新知。

        1.出示例9 求125與56相乘的積。

        2.小組討論:可以怎樣算?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3.反饋。

        4.試一試。

        25×24 45×18

        (1)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把不同方法板演出來。

        (2) 引導學生討論。

        (3) 方法。

        一想,二分,三算。

        三、鞏固練習。

        1.把乘兩位數改成連續乘兩個一位數。

        15×12 25×32 125×48

        15×2×( ) 25×4×( ) 125×8×( )

        引導學生說說每組的兩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2.用簡便方法計算。

        45×16 25×16 125×16 35×12

        25×28 25×18 125×48 125×72

        3.課本中練習。

        四、課堂。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五、作業

        作業本p15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單元學習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會數的產生和發展;會正確的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會一個一個,十個十個,五個五個地數數;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

        2、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理解百以內各個數的含義,初步體會十進制計數法;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會用學具表示這些數,會比較它們的大小;會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以及相應的減法;知道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讓學生初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據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培養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態度。

        重點、難點

        1、重點

        (1)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

        2、難點

        數100以內的數。

        課時劃分:(10課時)

        認識整十數1課時;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1課時;

        認識幾十幾1課時;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1課時;

        數的順序、單雙數1課時;

        比較數的大小1課時;

        多些、少些、多的多、少得多1課時;

        一、認數

        一年級 第一單元

        單元學習目標:

        1、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會數的產生和發展;會正確的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會一個一個,十個十個,五個五個地數數;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

        2、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理解百以內各個數的含義,初步體會十進制計數法;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會用學具表示這些數,會比較它們的大小;會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以及相應的減法;知道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讓學生初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據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培養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態度。

        重點、難點

        1、重點

        (1)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

        2、難點

        數100以內的數。

        課時劃分:(10課時)

        認識整十數1課時;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1課時;

        認識幾十幾1課時;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1課時;

        數的順序、單雙數1課時;

        比較數的大小1課時;

        多些、少些、多的多、少得多1課時;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的趣味數學教案12-24

      秋季小學數學教案10-10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6-16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6-17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影片AV级毛片特别刺激 | 国内丰满熟女出轨VIDEOS|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严洲| 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日韩中文字幕有码av|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成人av在线|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爽|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毛|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四虎精品视频永久免费| 换着玩人妻中文字幕|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精品|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高清最新AV网站| 国产精品福利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国产AV福利第一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地址WWW成人久久|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二区|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愉拍精品手机| 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 肉大捧一进一出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不卡|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97人人添人澡人人爽超碰| 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