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田古民居簡介
閩西“客家祖地”古村培田景色怎么樣?
生活淡如白水,總有那么一刻想要停一停。到一個沒有煩擾的地方,放空自己,度過悠閑小時光。想去古鎮中徜徉,盡情放松、盡情歡笑,讓日子過得神清氣爽。如果你不想工作了,就來培田走走轉轉吧。
30幢明清時建的高堂華屋、21座古祠、6家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組成一個規模宏大、布局講究、設計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村落。這便是閩西“客家祖地”——培田。
培田的客家建筑與永定客家土樓風格迥異。如果說土樓是古堡,封閉而堅固,那么培田古村落就是莊園,豪放而優雅。培田古村落是客家民居建筑之瑰寶。條官道擦村而過,通往長汀、連城,培田就是古時官道上的一個驛站。
走進培田,恍若人在畫中行。這里有巍峨古樸的風火墻,飛檐躍角的壓嚴門樓。堂屋內雕梁畫棟,一幅幅以歷史典故為元素的窗雕栩栩如生,一幀幀飽含理學思想光輝的浮刻蔚顯客家人的理想與追求。庭院深深、小巷幽幽,與畦畦稻田、如黛遠山遙相呼應……培田,人與自然在這里構成了和諧的圖景。
春雨淅瀝陽光乍現的時候,好懷念培田用石頭鋪就的小路啊,穿過那濕漉漉的雨巷會不會遇見一個叫丁香的姑娘;喜歡穿藍色布衣的老奶奶還在容膝居里剪紙、繡花嗎;茶店里的老板還賣著姜糖嗎;開心玩耍的小孩嬉笑在水池邊的時候有路過的游客拍下這充滿童趣的一幕嗎?
累了倦了,出去走走,這不是逃避,而是讓自己在看世界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思考。看得多了,才發現自己的那點兒煩擾,在遼闊的大自然中是多么微不足道。去培田吧,走走看看,真正給你帶來力量的不是風景,是你在旅途中變得更為明亮的內心。
培田的美一定是人間的,絕對是世外桃園風格。來到這么靜美的地方,只想好好地停留下來。
古民居的培田古民居
據載,吳姓先祖早于1344年遷至培田,在此開基,繁衍至今已歷30世,時近700年。迄今,全村300余戶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為吳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間被稱為吳家坊。
冠若山、筆架山、武夷山南脈三道綠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龍環抱,抵擋了寒流霜害、夏秋臺風的侵襲。村外五個山頭,又似五虎踞護,護佑著培田的一方安寧。一條官道擦村而過,通往長汀、連城,培田就是古時官道上的一個驛站。一條河源溪繞村而去,既供村邊農田灌溉之用,又保村內生活所需。村落南邊水口處,古梅、香楓茂密掩映,似巨人把口,保端避邪。培田就坐落于這塊如畫的風水寶地。走進培田,便覺處處是畫。這里有高高的灰褐色風火墻,飛檐翹角的威嚴門樓;或花鳥蟲魚或歷史故事或工筆寫意的木刻窗雕寄寓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聯壁畫;深深庭院,幽幽小巷$哇哇稻田、如黛遠山,遙遠連綿……培田,不愧為人們稱道的畫里村莊,無處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村中心是一條千米長的古街,貫穿全村,旁列古祠、民居、商鋪,是培田的主要商業集市。相傳,盛時街上商鋪數十間,客枝、轎行、賭莊、布店等等無所不包。
曲折古街,巷道,互為連通,把錯落的明清古建筑有機連為一體,雖是人工,宛若天成。
街道邊有水圳相伴,穿街過巷,直通各戶,是古時自來水工程。村中老人回憶,過去圳水清澈見底,村里人就靠屋旁流動的圳水作為生活用水,洗菜淘米。村中還有一口口水塘、古井,見于房前屋后。
數百年前的建村者,極為講究村落的理水。每一座古建筑都布有暗溝,用來排泄家家戶戶的天井雨水、生活污水。天井將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匯聚一處,順溝而出,流人石砌水池,滿足四水歸堂,財源攘滾而來的聚財心理。排水路徑講究宜暗藏,不宜顯露;宜彎曲而去,不宜直瀉而出,乃因水為氣之母,逆則聚而不散;水又屬財,曲則留而不去也。有的民居還在廳堂下設有陶制暗水管,放養烏龜在管內爬動,起著排污清溝作用,別出心裁。
如果說街是村的骨髓,水就是村的血脈。靈動的水賦予了村子水樣的靈性。
寫培田古民居的風俗作文?
培田民居是指位于福建省閩西山區連城縣培田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這是一座擁有800年歷史的村落,是目前中國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與永定土樓、梅州圍龍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經典之作。
30幢明清時建的高堂華屋,20座古祠,5處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組成一個連片成群、規模宏大、布局講究、設計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村落。這便是"客家祖地"閩西山區連城一個古老的客家山村——培田。
培田的客家古民居建筑與永定客家土樓風格迥異。如果說土樓是古堡,封閉而堅固,那么培田民居就是莊園,豪放而優雅。培田民居是繼永定土樓、梅州圍攏屋之后發現的又一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筑瑰寶。冠豸山、筆架山、武夷山南脈三道綠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龍環抱,抵擋了寒流霜害的侵襲。村外五個山頭,又似五虎踞護,護佑著培田的一方安寧。
一條官道擦村而過,通往長汀、連城,培田就是古時官道上的一個驛站。走進培田,便覺處處是畫。這里有高高的灰褐色風火墻,飛檐翹角的威嚴門樓;或花鳥蟲魚或歷史故事或工筆寫意的木刻窗雕寄寓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聯壁畫;深深庭院,幽幽小巷,畦畦稻田、如黛遠山,遙遠連綿……培田,不愧為人們稱道的畫里村莊,無處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
培田古民居的介紹
培田古民居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之一。位于福建省連城縣西部,距縣城40公里,面積13.412平方公里。這個客家小山村擁有30余幢高堂華屋、21座古祠、6個書院、二道跨街碑坊和一條千米古街,因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聞名。培田的建筑風格迥異于永定土樓,相較于永定土樓的封閉和堅固,培田民居則顯得開放和優雅。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藝,濃郁的客家人文氣息,是漢族客家建筑文化的經典之作,人稱“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國南方莊園”,有“民間故宮”之美譽。
中國古民居村落的典型代表
NO.1風景如畫的安微宏村
推薦理由:入境如入畫,“中國畫里的鄉村”。并不夸張的說,如若沒有bai了宏村,中國古村落的概念將不再完整。無論是人文還是景觀,宏村都是中國古村落里首屈的一指。它平和淡雅如水墨丹青,仿佛一過眼即可滌凈靈魂的塵垢。它深沉厚重如千年史書,攝入鏡頭,融進筆墨,留下的是傳承了一世又一世的智慧,牽引了一生再一生的情思。
NO.2民間故宮:湖南張谷英村
它,深藏在湘水深處,屋宇綿亙,人稱“民間故宮”……
百年高門大宅總是引發人無限感思。張谷英大屋,一座歷經600余年,仍風韻猶存的高門大院,檐廊銜接,如一條青色巨龍,環龍形山蜿蜒二里之遙,又儼然一個壁壘森嚴的城堡,一個遺世獨立的王國。今日的張谷英大屋,深沉地佇立于朗朗的天日之中,展示著一種神秘、幽遠的意蘊。
NO.3理坑人文第一的皖南古村落
推薦理由:中國明清官邸、民宅最集中的典型古建村落。科甲連綿,人才輩出。小橋流水人家……單是這些,也許還不能構成這個村落群入選TOP10的理由。可是誰叫它地處那個“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呢?每到四五月間,總是讓所有人的心都蠢蠢欲動的婺源,在我們的古村落度假榜上,豈能不穩占一席之地?
NO.4方圓相生福建培田村及永定土樓村群
推薦理由:客家建筑文化的經典。方圓相生,將客家人獨特的民居風格展現在世人眼前。培田被人稱為“福建民居第一村”,有“中國南方莊園”之譽。永定各村土樓已于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NO.5 中國第一奇村浙江諸葛八卦村
推薦理由:中國第一奇村。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運用中國的八卦理論來布局現代的居住環境,這并不希奇,但在1000多年前,就有高人運用整套八卦布局建造了一座村莊。布局精巧、建筑天成、耐人尋味,使得浙江諸葛村成了中國眾多古村落中最獨特的一個
【培田古民居簡介】相關文章:
游河陽古民居作文09-04
田上原文賞析02-26
田姓寶寶取名03-22
游田州古城作文08-13
上留田行翻譯07-20
田蟹的作文(精選27篇)11-29
挖田的民間傳說10-21
葉圣陶簡介03-09
舒伯特簡介06-30
齊白石簡介03-06